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来兴 《航天》2012,(5):27-27
现代小卫星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可以分为下列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探索研究阶段,大约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上世纪90年代末期。小卫星开始用于任务单一、系统简单、运行寿命短的科学试验研究、技术演示、教育等任务。探索应用高新技术,特别在小卫星中采用微电子技术和高速计算机方面取得成功经验,探讨小卫星扩大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随着微机技术的发展,微机局域网技术和产品获得迅速的进展。文章概括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重点介绍了目前流行的局域网(LAN)技术,对在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体系中的计算机组网进行了概要设计,重点突出这一设计的层次和地位,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微机环境下通用通信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微机环境,根据微机通信特点,借鉴计算机网络中键路层的通信规程,提出并实现适合微机之间数据通信的通信协议,为基于RS-232串口的通信提供一种较为完善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4.
ITC系列智能温度控制仪采用MCS-51系列单片机组成系统,构成小型微机测控仪表。该仪器参考国外80年代中期的新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尺寸(96×96),利用502所的卫星控制技术优势移植于本仪器的开发。因而使这种智能控制仪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仪表配有RS-232C或RS-422通信口,既可配微型打印机,也可与上位机(IBM计算机或STD工业控制机等)联机,形成网络控制系统或组成小型分布式系统,以提供有关联网的各种合作与服务。  相似文献   

5.
安全计算机网络是由计算机安全及数据安全技术、通信保密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实用系统。本专题所研究的重点是讨论如何保护信息在计算机网络上传送及处理时的秘密性和完整性,尽量使它们不被窍取或随意修改破坏,以保障合法用户及系统的安全和利益。自从60年代美国推出有名的ARPA计算机网络后,30多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各种各样的  相似文献   

6.
由数据总线联系的计算机局部网络已成为实现分布式计算机之间数字数据通讯的重要方式。由此构成的系统已用于飞机内部的信息综合和飞行器试验遥测。但是,在70年代末期制定的1553B多路传输数据总线标准不能适应更大容量、更强实时性的系统要求。因北,国外已竞相着手高传输速度数据总线的研制。本文旨在讨论采用16bit通用微处理机构成高速数据总线系统,以形成多级管理体制,实现多个微机之间10Mb/s的高速通讯。文中论述了解决微机之间高速通讯的设计方案及美键性问题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周威 《中国航天》2006,(4):16-19
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业务与全球经济、政治、军事和其它相关工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笔者曾就冷战后的中美关系对我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影响做过粗浅的分析,从全球政治大环境探讨了我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历史和发展方向。那么,从航天保险市场这一局部环境来看,我国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业务又是怎样发展的呢?在此,笔者想以亲历的一些项目为节点,分析航天保险市场对我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影响。众所周知,在通信卫星项目中,卫星的制造、发射和保险是项目的三大支出。卫星和火箭工业的发展已有较长历史,而航天保险市场与其它市场相比却仍很年轻。航天保险市场最早出现于40年前,经历了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漫长的市场起步阶段,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快速发展的市场繁荣阶段以及90年代后期到今天的市场衰退阶段。  相似文献   

8.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开始对隐身技术探索至今,隐身技术已走过了探索研究(60年代以前)、全面发展(60~70年代)和技术应用(80年代至今)三个主要发展阶段。特别是进入20世纪  相似文献   

9.
四、我国极轨气象卫星的 进展及其技术特点   FY- 1卫星已走过 20多年的历程,其投资少,发射数量也少。但卫星技术起点高,总体设计方案采用先进技术,发展与国外兼容体制,能与国外气象卫星组成统一的观测网,向世界各地发送气象资料,并为其所接收,实现气象资源共享。   我国应用卫星从 20世纪 80年代的试验阶段逐步发展到 90年代进入应用阶段。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三轴稳定应用卫星仍未很好地解决在轨长期稳定运行的问题,未能达到预定的工作寿命要求,严重影响了卫星的应用。   因此,实现业务应用卫星的高可靠和长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0.
一、背景(一) 网络互连技术概述 上世纪70年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和相互作用,带动了算机网络的发展。为了把多种不同的物理网络互连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出现了网络互连(internet working)技术。它提供异构网络互连的方法及一组通信约定,可以容纳多种不同的硬件技术。这种互连技术屏蔽了许多网络硬件的细节,允许计算机独立于连接它们的物理网络进行通信。  相似文献   

11.
作为连结设计与制造的桥梁,制造技术历来就得到了美国军方的重视。自从50年代起,美国各军种就有自己独立的制造技术计划。进入80年代,由于经济、政治的综合作用,美国在制造技术上的霸主地位受到动摇。如美国使用的机床在1986年已一半来自进口;在自动化领域,美国的  相似文献   

12.
现代电子战系统面临着日益密集、复杂的电磁环境的挑战.电子对抗技术随着计算机的应用而有了很大发展.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电子战系统必须实施有计算机参与的自动化功率管理.计算机在电子战系统中的功用主要包括监视干扰环境、识别干扰源、分析信号、确定威胁等级和控制电子干扰系统等.对电子战系统中的微机的结构型式作了详细叙述,给出了微机在电子战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VSAT是始于70年代末,兴于80年代中的一项新型卫星通信技术。VSAT与MSAT代表了当代卫星通信的主要发展方向,与ISDN联网可构成包括海、陆、空在内的全球、全方位综合业务立体通信系统,从而将卫星通信推广到普及应用的崭新阶段,这在卫星通信史上是一个重大转折点。目前,发达国家认为VSAT给西方通信事业带来了一次革命性变革,发展中国家则把它作为迅速改变通信落后状态,促进经济发展的捷径。本文结合笔者几年来的调查研究,就建设VSAT卫星通信网与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谈几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4.
计划网络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系统工程管理方法。国外早在航天、航空,企业管理等各领域中广泛应用。国内某些大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中也获得应用效果。目前我国正面临微电子技术大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利用各单位都拥有的微型机,研制推广一套方便灵活,功能齐全的计划网络技术的微机程序,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就我单位试用情况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15.
遥测是一个多学科综合应用的学科,因而它总是随着电子器件、通信、计算机等学科的发展而向前发展的。从二次世界大战未到五十年代未期,遥测技术经历了由电子管到晶体管、模拟调制到数字调制等阶段;遥测的精度、容量、作用距离以及体积、重量等项指标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使其适应了当时空间科学等领域发展的需要,六十年代初期到现在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奇迹般的发展也强有力地推动着遥测领域的进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供了一种对给定测控点分布建立分布式测控系统网络的最经济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以代价最小为目的的建网方法。它包括两步:第一步是以付出代价最小而得到最大连通;第二步是在此基础上,合理选择主控点,使整个测控网络具有最大可靠性。然后在微机上建立了这种网络设计算法,并以 N=10为例,给出了计算机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7.
自80年代Internet诞生以来,无论是网络技术还是网络上的信息资源、资源的应用,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至今,在发达国家,Internet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发展中国家也竞相发展Internet。本文搜集、整理了大量网上卫星信息资源,并对资源的有效利用途径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8.
KM6测控系统采用了集散系统控制,其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其中广泛地应用了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整个 KM6测控系统的计算机网络共分为三层:分散控制层、集中控制层、系统管理层。详细地论述了 KM6-DCS 的三层网络体系结构及原理,提出了各层网络的组网设计以及层与层之间的网络互联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飞航导弹事业进入了不惑之年。4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以及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飞航导弹型号的研制工作,从20世纪60年代引进仿制,70年代自行设计,80年代创新,到90年代全面发展,经历了创业、发展和创新三个历史阶段。几代航天三院人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把一个主要从事火箭发动机、空气动力研究试验的型号保障院发展成为一个集研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计算机网络教学现状和网络仿真技术基础,探讨了网络仿真技术应用到计算机网络教学中产生的作用;重点用实例论述了网络仿真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教学相结合后老师提高的教学效果,丰富了教学手段,学生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对计算机网络研究的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