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菁 《太空探索》2005,(11):40-42
2005年10月,德尔它-2火箭从范登堡空军基地-箭双星发射“云卫星”(Cloudsat)和“云-浮质激光雷达和红外探测者卫星观测”(CALIPSO,直译为“卡里普索”)卫星。前者将改进对云层结构和成分的研究,更好地理解云对气候的影响,它是美国航宇局“地球系统科学探路者”计划中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2.
<正>气候门事件,是指2009年11月多位世界顶级气候学家的邮件和文件被黑客公开的事件。邮件和文件显示,一些科学家在操纵数据,伪造科学流程来支持他们有关气候变化的说法。人们关注的焦点开始转向全球气候变暖的可信度上。这份科学家的名单并未同期公布,有分析指出,这一事件或许对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近20年来火星探测的重要发现以及生命、气候和地质3个方面尚未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介绍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020火星探测任务的科学目标、科学载荷和着陆区选择的工程条件限制,并重点分析了经过3次着陆区选择研讨会,上百位行星科学家投票选取的排名前3的预选着陆区的地质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2020年火星任务的着陆探测部分的一些思考,并根据不同的任务目标(聚焦生命、气候和地质问题;支持载人火星探测的资源勘察;工程技术验证)提出了3个候选着陆区。  相似文献   

4.
<正>NASA网站2017年3月11日报道,俄美金星-D(Venera-D)任务联合科学定义小组(JSDT)举行工作会议,讨论金星探测任务的科学目标、有效载荷和飞行方案,并发布《Venera-D:通过开展金星综合探测拓展行星气候与地质学认知》科学评估报告。报告明确了Venera-D任务包含1个轨道器和1个着陆器。轨道器将在轨运行3年,主要科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正>一项功败垂成的国际气候协议,给科学在下一回合谈判中的作用预留了伏笔。有两件事几乎让这个最后关头才敲定的《哥本哈根协议》完蛋:一是气候暖化的影响也许比当初预期的更加严重,二是富国其实不用散尽资源就能做得更多。《哥本哈根协议》是由美国、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所签订的多方政治合议书,其用意在于提供一个不具法律约束力的架构,以集结现有气候变迁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会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当全球多次遭遇到这种异常气候时,人们想解开厄尔尼诺之谜。厄尔尼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全球气候变暧。由于海洋面积为地球表面积的70%,所以海洋温度的升高对全球的影响很大。事实证明,在厄尔尼诺现象的严重时期,海洋温度普遍升高了2℃-4℃。然而即使海洋温度升高1℃,也足以影响海洋生物和地球环境了。应该说地球气候状况取决于地上和地下。地上主要来自太阳的先照,地下则来自四千多摄氏度的熔岩。而地球气候的稳定主要取决于3个因素:太阳光照的稳定、地下熔岩的稳定、地球散热效率的稳定。如果来自太阳光…  相似文献   

7.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15,(4):6-9
<正>"猎鹰"9发射美深空气候观测卫星2月11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1.1(R)型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的"深空气候观测台"卫星,但原定再次进行的第一级火箭海上漂浮平台着陆试验因海况不佳而被取消,改为在海面上着陆。"深空气候观测台"是NOAA、NASA和美国空军的联合项目,是一颗空间天气与地球科学卫星。卫星重570千米,将部署到距地球约150万千米的日地第一拉格朗日点(L1),用于开展至少2年的空间天气和太阳风监测,对来袭的太阳暴发活动进行预警,可为可能受  相似文献   

8.
徐菁 《太空探索》2005,(3):20-21
气候变暖,极地冰层会融化吗?这是气象学家问得最多的问题之一。2005年3月25日欧空局将发射的“冷星”(Cryosat)会对这个问题做出回答。这颗卫星主要通过考察南北极地区大片冰原和海冰的变化,研究气候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迁之谜钱峰7000万年前,地球正处在前所未闻的气候温暖期,恐龙在格陵兰岛上徜徉;在加拿大,棕榈树叶在微风里摇曳;西伯利亚以北的海面,水温宜人,动物可以在其间畅游。除了间隔数次稍冷的气候期外,这种暖湿气候在地球上前后延续过5亿年。后来,地球气温急...  相似文献   

10.
欧洲空间局正式启动了一项称为“有生命的行星”(LivingPlanet)的新的地球观测卫星计划。这是一项长期计划,由许多较小的、任务较单一的科学和应用项目组成,主要目的是进行地球、气候和环境研究。该计划的另一目标是,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加强同工业界的协作,鼓励欧洲独立地开展地球观测活动。此计划将由欧空局、欧盟委员会和欧洲气象卫星组织合作实施。欧空局管理人员估计,LivingPlanet同目前欧洲的大型地球观测卫星计划(如ERS和Envisat卫星)相比,每年可节省经费25%左右。它将借鉴“好、快、…  相似文献   

11.
最近研究发现,全球冰河的衰退不全是人类活动造成,冰河变化与气候改变的交互作用,也远比原先预期的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12.
美国航空航天局定于2003年发射一艘名为毕加索-塞勒的宇宙飞船,它将对全球范围内的云层进行观测,测量云底高度。通过搜集到的数据,我们便可进一步了解气候变暖导致云层变薄这一现象是否具有全球性。  据2000年10月1日的《气候》杂志所载,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一份研究报道称,云层并不能使地球脱离当前气候持续变暖的险境。我们知道,云层好比一道天然屏障,它可将阳光反射回太空,从而对地球气温的变化造成一定影响。但云层又如一张巨大的毛毯,阻止热量的散发。  在大气变暖的情况下云的这些特征具体将做出怎样的反应,目前还不甚清…  相似文献   

13.
□□美国一直重视对火星的探测,并为此制定了明确的科学目标和系统的探测计划.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美国探测火星的总体目标可概括为4个方面,即:确定火星上是否曾经有生命、表征火星的气候、描绘火星的地质地貌和为人类登陆火星做准备.  相似文献   

14.
康旻 《飞碟探索》2011,(6):52-53
在食物供给不稳定的地区,难以预测的恶劣气候,为土壤、植物与人口带来更剧烈的冲击。面对夏季热浪干旱侵袭,究竟需要怎样的水资源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备受中法两国高层领导人关注的中法海洋卫星研制进展顺利。卫星初样阶段的接口验证工作目前已经完成,卫星预计于明年进入正样阶段。中法海洋卫星的任务是对海洋状态进行科学观测,即研究海洋表面风浪情况,它的运行可以改善海洋气象预报和人类对于气候  相似文献   

16.
<正>"土壤湿度主动-被动探测"(SMAP)任务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专用于全球土壤湿度和冻融监测的项目,属于NASA地球系统科学探路者计划(ESSP)中的一项任务,也是NASA"十年调查"任务之一。SMAP卫星的科学目标是提供频繁的表面土壤湿度与表面冰冻/解冻状态的全球测量,测量结果用于加深对水、能量、碳等循环的认识,同时改进天气与气候预报。SMAP卫星将在2015年1月底发射。  相似文献   

17.
阮元 《飞碟探索》2010,(9):17-17
在狰狞的罗布泊,考古学家发掘出一处神秘的墓地。墓的主人死于大约4000年前,但他们的尸体却在干燥的气候下得以保存。  相似文献   

18.
纪舟 《飞碟探索》2011,(6):27-27
地质科学家在南极西部的岩层钻探计划,揭示出南极过去的温暖面貌。其实如果以长期气候尺度来看,地球的冷暖交替本来不见得是人类左右得了的。  相似文献   

19.
同时代的人类肩负着不同的历史责任,科学也不能例外。当代科学需要承担起推动时空科学进入革命性历程的重任,并从中陆续提供揭示UFO所有秘密的线索。无论成功与失败,探索精神与奉献精神始终是科学大厦的坚强支柱,为科学默默献身的人永远值得尊敬。爱因斯坦的方法论,也是后人在科学研究中少兜圈子的不可或缺的法器。  相似文献   

20.
齐文 《飞碟探索》2011,(11):34-34
在2011年6月,东部非洲雨量不足造成的严重干旱饥荒,影响了超过1000万人的生计。这些问题不容易解决,但是通过良好的气候观察预测,加上农业生产情况的改善,应该可以及时应变,减少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