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航天科技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航-科集团”),是以科技工业为主的集技术、工业、物业、金融与贸易为一体的、大型的、综合性的跨国企业集团。它的前身——康力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康力”),1965年创建于香港,1975年成为香港最大的电子集团公司,1981年成为香港早期的上市公司。1984年中资参股,成为康力最大股东,康力亦成为中资在香港和海外的第一家上市公司。199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收购康力51%的股份,并将其更名为航天科技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航科集团便成为中国航天在香港和海外最大的窗口公司。  相似文献   

2.
航天科技通信有限公司(简称“航科通信”)是由航天科技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航科集团”)控股专门从事高科技通信业务的公司,它由鸿年电子有限公司(简称“鸿年电子”)、航天科技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简称“GPS公司”)、MAGICSOUND公司和台湾航通有  相似文献   

3.
一、主办单位:航天杂志社、香港航天科技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二、竞赛目的:为庆祝中国航天科技工业创建40周年,宣传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和世界航天事业的发展,普及航天知识,为国家的四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航天科技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航科集团),是一个以科技工业为主,集技术、工业、物业、金融与贸易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它的前身是1975年创建于香港1981年在港上市的康力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康力)。康力曾是香港最大的电子集团,后由于种种原因,连年亏损,负债累累,濒  相似文献   

5.
在读者拿到本期刊物之时,正值中国航天科技工业创建40周年之际,我们以中心页组合画及众多彩页与厂大读者同贺。 本期还公布了为庆祝中国航天科技工业创建40周年而举办的“航科杯”航天知识竞赛的结果。这次竞赛得到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香港航科集团、众多著名专家和厂大读者的大力支持,这里一并表示衷心的感  相似文献   

6.
2011年12月17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武汉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战略重组中国长江动力公司(集团)。集团公司将以战略重组长江动力为契机,在武汉打造航天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努力推进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1996年是中国航天科技工业创建40周年,在航天科技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赞助下,本社将举办“航科杯”航天知识竞赛,以表庆贺。竞赛在《航天》杂志读者范围内以书面答题形式进行,试题将刊  相似文献   

8.
薛滔 《太空探索》2004,(9):F002
2004年7月21日上午9时,由中国宇航学会和何鸿采航天人才培训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04年航天科技夏令营”开营式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演示楼多功能厅隆重举行。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常务副秘书长龚金玉,何鸿采航天人才培训基金会副秘书长陈绪光、香港办事处的何振林先生  相似文献   

9.
发射服务 供应商 有效载荷名称 卫星运营商 卫星制造商 运载火箭 计划发射时间 中国长城 工业公司 香港卫星-1~2 (HKSat-1~2) 香港卫星科技集 团有限公司 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 “长征” 第1颗卫星于 2004年发射 “因特网星”(iPStar) 泰国真宗卫星有限公司 美国劳拉空间系统公司  相似文献   

10.
1996年3月28日至3月31日,航天科技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参加了在京举办的“迎回归香港博览会”。航科集团的展品有卫星应用产品、通讯产品、电脑应用及软件工程、  相似文献   

11.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于1993年5月在香港成功收购控股了康力投资有限公司,并将康力更名为航天科技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1994年3月中航总刘纪原总经理亲自主持召开的振兴航科工作会议,为航科集团制定的十年振兴与发展纲要和十年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力争在5~10年内把航科集团办成以科技工业为主体的集技术、工业、金融、物业、贸易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国际化的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5月23日,香港中学生太空搭载实验方案设计比赛颁奖典礼任香港举行。香港特区署理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颁奖典礼致辞时表示,国家的航天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希望香港的中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国家在航天科技发展方面的成就。太空搭载实验方案设计比赛通过向全港中学生征集物理和生物的太空搭载实验设计方案,旨在激发香港中  相似文献   

13.
志源实业有限公司是航科集团二级全资附属公司,成立于1965年,有30多年的历史,是香港最具实力的注塑厂之一,在航天部全面收购康力成立航科后,志源公司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在志源有八家公司分布在香港、深圳、惠州三地,拥有大约1400多名雇员。产品覆盖模具制造、五金产品、塑料电镀、发泡胶、塑胶件、电池、充电器、家居防盗器、汽车防盗器、遥控器、汽车对讲机、复印机控制面板等方面,产品主要销往美国、日本、欧洲、香港及中国大陆。 几年来,本着“重振志源雄风,再创志源辉煌,振兴航天科技”的精神,在航科集团董事局领导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志源每年都有较大的发展,已从一个山寨式  相似文献   

14.
就在各路体育健儿厉兵秣马备战北京奥运会之时,一支航天科技领域的液体动力“国家队”应运而生。这支“国家队”的目标是在当今的太空经济时代飞得更高、更快、更强。近日,在航天液体动力专业重组之际,记者走访了这支“国家队”的队长——重组后的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院长谭永华。  相似文献   

15.
<正>纵观世界一流航天企业的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企业并购重组的历史。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通过市场化运作,以并购和重组的方式来做大业务规模,巩固企业的行业领先地位。以波音公司(Boeing)、空中客车公司(Airbus,简称空客公司)、泰雷兹公司(Thales)、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NG,简称诺格公司)以及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M,简称洛马公司)为例,这些一流的航天企业均是在并购和重组的过程中发展壮大。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新的军事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全球航天行业进入了大并购、大整合、大重组的新时代,几大航天巨头也在并购和重组后相继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冯霄 《太空探索》1996,(2):24-24
时届孟冬,“东方之珠”香港依然一派秋色。香港航天科技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王美岳博士身着一套深蓝色西装,潇潇洒洒,行色匆匆,他刚由沪宁返港,马上又要飞往泰国、越南和印尼。就在他尚未起程之际,记者来到航科集团总部他的办公室里,完成了这次计划已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7.
今年10月8日,我国航天事业走过了半个世纪波澜壮阔、光辉灿烂的历程。50年来,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以“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为标志的巨大成就,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三大领域获得重大进展。中国航天在许多方面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8.
《太空探索》1996,(4):24-24
航天科技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的直接领导下,坚持“内联外引”的方针,引进资金,引进人才,引进技术,重视并积极推行现代化科学管理,使集团的业务在近年来得到较快的发展。集团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王美岳博士提出的走“科学创业、科技兴业”之路,在深  相似文献   

19.
为宣传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普及航天科技知识,激发和培养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兴趣和热爱,增进青少年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友谊,同时了解祖国的富饶江山和多民族的传统文化,体验民俗风情,中国宇航学会和何鸿(?)航天科技人才培训基金会于2002年7月29日~8月6日在云南昆明和四川西昌两地举办了2002年航天科技夏令营活动。来自北京、河北、湖北、西安、广州、深圳、昆明以及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192位师生参加了夏令营活动。  相似文献   

20.
据香港《经济导报》1991年10月21日报道,台湾为挽回在传统产品方面失去的竞争优势,增强岛内经济实力,扩大对外影响,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正大力推行航天工业发展战略,进军航天领域。一、组织与规划 1988年,台湾“经济部”工业局正式成立航天工业规划小组。经过两年的研究和筹划,提出“航天工业发展战略”。 1990年6月,台翔航天工业制造公司开始营业,承担“六年建设计划”中提出的卫星工业总体任务。该公司有19个股东,资本1000亿台币,其中官方占39%,私营股份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