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日本卫星通信用星载天线地球站天线及移动终端天线的发展变化,目前日本NTT卫星通信业务应用的天线,最后指出卫星通信天线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2.
随着5G通信、卫星通信、物联网的迅速发展,对于相控阵天线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要求其具有带宽更宽、成本更低、指标更优、尺寸更小等特点。为了满足移动卫星通信的需求,针对相控阵天线的技术指标要求,设计了一款工作于Ka频段的液晶相控阵天线。通过研究液晶相控阵天线系统的整体架构,对其各个主要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和选型,包括天线阵列规模大小评估,移相器、辐射器、馈电网络、偏置网络、波控电路等功能部件的选型,研究基于液晶移相技术的小型化相控阵天线及波束控制电路,最终完成天线设计与仿真,并完成原理样机的研制和测试。对关键技术指标进行论证,天线各项指标可满足Ka频段移动卫星通信的相关技术需求。相较于传统卫星终端,该液晶相控阵天线具备批量生产、体积小、通信位置灵活等特点,适用于各种安装平台,更符合现代化通信的需求,为军/民用移动卫星通信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天线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叙述在卫星通信中功率的估算。用 CHINASAT-Ⅱ卫星传输SCOC 或其他方式时,地球站必须发射的 EIRP_E 和卫星输出 EIRP_s 以及解调器输入的 C/N。最后讨论如何合理使用卫星功率,增加通信容量,减少信道干扰。  相似文献   

4.
李献明  李兴 《卫星应用》2001,9(4):51-56
介绍日本新型的8字形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内容包括卫星轨道设计、移动卫星通信构成、地球站构成、与同步卫星在国定卫星通信中的频率共享、基于卫星的定位系统、极区地球观测。  相似文献   

5.
卫星通信,在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系统占据统治地位30年之后,即将进入低轨道卫星星座通信的时代。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出现,可以说是在小卫星技术、卫星发射技术、地面蜂窝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等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这种系统是迈向“四海为一村”的第一步,将成为卫星通信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可称之为倒置的蜂窝状系统。在传统的地面蜂窝状通信网络中,基础设备在地面,蜂窝区是固定的,移动用户在这些区域“漫游”实现通  相似文献   

6.
通信技术和设备的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保证和前提。航空航天工业部第704研究所长期从事航天遥测遥控和通信设备的技术研究,技术力量雄厚,采用最新卫星通信技术研制了11m、6m 卫星通信地球站,并使其系列化、标准化。704所愿为国家的卫星通信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真诚地为各界用户提供优质  相似文献   

7.
在激光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及商业卫星组网应用迫切需求的背景下,小卫星激光通信技术逐步发展成为商业卫星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首先,对近些年来国内外小卫星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性能指标特点进行了详细论述,归纳出轻小型化、低功耗、模块化、低成本四个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小卫星激光通信终端的四项关键技术,以期为我国小卫星激光通信终端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新的全球卫星通信系统方案多半是建立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方案。这些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各由几十甚至几百颗体积和重量较小的卫星组成,它们的运行轨道为圆轨道,其高度范围700km~10 400km,系统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数量巨大的个人用户。用户应具有收发设备(手持机),手持机的体积重量较小,以便携带。由于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能较好地适应社会日益增长的通信需要,符合当今通信系统技术发展的要求,因此,它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可实现较高质量的数传和语言通信(传输率达9.6kbit/s)。这些方案代表着当前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因此,它们将是我们的主要分析对象。  相似文献   

9.
随着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卫星通信有了很大进步:通信卫星的容量增大了,性能提高了;地面站的数目增多了,并实现了小型化和经济化;通信领域扩大了(从国际通信扩大到地区通信、国内通信和企业间的通信等);高级的卫星通信设备,如日本的“高度信息网络系统”(INS)中的卫星通信设备等,已经开始研制.这些都标志着卫星通信已经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时期.本文主要谈谈这个新时期卫星通信的特征、连接方式、新技术和几个国家的国内卫星通信的实例等.  相似文献   

10.
过去二十年中,卫星通信技术不断创新,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卫星的重量、功率、通信容量持续增加,可靠性日益提高;而地面站则日益向小型化、低成本、更适合用户需要的方向发展。为获得更高的性能和效率,数字技术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这一切已使整个卫星通信系统的成本效益大大提高。目前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是:通信卫星将变得更大、更复杂(带有星上信号处理);地面站将更小、更廉价;采用活动式终端;通信网的各个节点将广泛应用数字处理技术;此外,正在引进许多新型服务项目,如电话会议、数据收集和电子邮政等。在今后几年中,航天飞机投入应用,将使通信卫星的设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并使卫星系统的性能得到重大改进。预计在九十年代,同步轨道大型通信平台(每个平台都使用多种频率和多波束天线)将通过传输线路实现互连,组成巨大的全球通信网。  相似文献   

11.
天线抗干扰技术和扩展频谱抗干扰技术是卫星通信系统提升抗干扰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文章针对静止轨道卫星通信系统抗干扰计算分析难度大的问题,引入卫星天线增益计算模型,提出一种抗干扰计算分析方法。对卫星、用户站和干扰站的空间几何关系进行建模,根据卫星天线方向图数据准确计算卫星天线对用户站和干扰站的接收增益,进而得出信号和干扰的载干比;同时,在卫星通信链路计算中引入载干比,准确计算上行链路的总载噪比和总链路余量。通过设计典型干扰场景,分析影响系统总链路余量的关键因素,优化权衡天线抗干扰和扩展频谱抗干扰关键指标,能够从系统整体提升抗干扰能力,满足系统抗干扰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利用STK计算卫星通信链路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信链路余量是卫星总体设计时经常需要计算的重要参数,以往设计时需要设计师掌握多个系统相关参数,手工计算出错率高。文章利用STK软件中的成熟模块,计算轨道相关参数,并导入天线方向图及数学模型计算大气损耗、雨衰等参数,逼真程度高,并可计算卫星任一弧段的链路余量,是卫星通信系统总体设计的有利手段。  相似文献   

13.
孙自法 《中国航天》2006,(12):10-10
来自中国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的消息说,今年10月29日成功发射的鑫诺二号卫星,由于定点过程中出现技术故障,致使太阳帆板二次展开和通信天线展开未能完成,卫星无法提供通信广播传输服务。  相似文献   

14.
平板自跟踪天线系统以其体积小、功耗低、运输使用方便等优点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设计一种具备自动跟踪功能的高集成化平板天线伺服控制系统,伺服控制器以DSP+FPGA架构为控制核心,通过集成Rabbit Core网络模块实现伺服控制系统与监控计算机的通信,最后将伺服控制器和伺服驱动器设计安装在自跟踪天线座内部,实现伺服系统的集成化。伺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有助于测控设备的小型化和多目标测控任务的执行,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卫星通信是地球站(含手持机终端)之间或航天器与地球站之间利用通信卫星转发信号的无线电通信,是现代通信的重要手段。目前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约270颗在地球静止轨道上的通信卫星提供80%的洲际通信和100%的国际电视转播,以及开通部分国内或区域的通信和电视广播业务。卫星通信主要包括卫星固定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卫星电视直播和卫星中断通信等领域。卫星通信由于在高密度、大容量干线通信方面面临光纤通信的挑战,它正朝着能发挥其覆盖区域广,不受地理障碍限制,灵活机动入网快,投入运行周期短等独特优势方向发展,即90  相似文献   

16.
卫星通信设备自动化测试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卫星地面站通信设备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系统测试项目。系统采用计算机、测试仪器与 GPIB协议 ,实现了卫星通信设备测试工作的自动化 ,并可代替以往人工的测试手段。该系统已在某卫星地面站测试工作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卫星通信向大容量、网络化发展,Q/ V 频段逐渐应用于卫星通信的星地馈电链路和星间链路。为了掌握Q/ V 频段卫星通信技术,课题开展了频率较高的V 频段卫星通信天线捕跟系统研究和关键单机研制。由于V 频段天线波束窄,天线指向精度要求高,课题选择了程控+自动跟踪的天线指向控制方法,天线捕获跟踪采用单通道单脉冲体制方案。针对V 频段1. 8m 天线,解决了反射面赋性设计、精加工和形面精度测试,馈源小型化、精加工和装配,以及天线增益测试等难题。解决了V 频段单通道调制器芯片电路稳定工作和参数优化方法,实现了低噪声、高增益和高的和差通道隔离特性。在单机研制基础上,搭建了V 频段天线捕跟系统,通过外场捕获跟踪试验,获取了V 频段卫星通信天线捕跟系统关键参数:天线增益大于56dBi,低噪放噪声系数小于4. 2dB,自跟精度优于0. 05°。通过课题研究,验证了天线捕跟系统优良的跟踪性能,突破了V 频段关键单机设备研制技术,为后续型号应用积累了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18.
评述阵列天线在航天数据系统中应用的现状与前景 ,特别是在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与小卫星系统中的应用 ,指出集成化与低成本设计的重要性 ,讨论利用共形阵列天线通过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传输火箭数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未来信息化战争中,通信更加依赖于空间能力,因此各国都非常重视卫星通信的发展,尤其是毫米波抗干扰卫星通信系统。毫米波抗干扰卫星通信具有频带宽、信息容量大、天线口径小、增益较大、抗干扰性和隐蔽性较高等独特技术优点。对毫米波抗干扰卫星通信系统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抗策略和需要解决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我国国内民用卫星通信的发展和应用,其中包括电视和广播的卫星传输,国内卫星长途通信以及VSAT技术在卫星通信中的应用等方面,适当地作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技术分析。从本文可以看出我国国内卫星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