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民机驾驶舱人机工效进行分析、评价并加以优化,可以使机组人员更加安全、舒适、高效地完成飞行任务。本文利用驾驶舱三维数字模型,研究了基于虚拟仿真的驾驶舱人机工效评价技术。首先,建立了参数化的飞行员人体模型,构建了人体姿态库;其次,将其集成到DELMIA软件虚拟环境中,开发了驾驶舱人机工效虚拟评价原型试验系统;最后结合实例证明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和可靠性相比,系统的维修性更依赖于人员的素质与管理水平。为了减少维修时间,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制定合理的维修策略与维修程序是维修工程中不容忽视的关键项目。以下讨论与此有关的几个问题。 1.维修的分类维修包括预防维修与事后维修,而预防维修又分为计划维修与视情维修。它们的区分与内容见图12.1所示。  相似文献   

3.
CATIA软件三维零部件的造型与装配功能在航空制造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进一步挖掘该软件的服务领域,拓展其在飞机维修实训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对飞机结构与系统部附件的造型与虚拟装配,模拟飞机的机体结构以及飞机系统各部附件的拆装流程,构建飞机维修的仿真实训体系,有助于飞机维修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少数民族景区虚拟旅游发展落后的现状和虚拟景区展示系统研究不足的问题,探索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以Unity引擎为平台,结合三维建模软件3ds Max和Sketch Up搭建而成的广西少数民族景区虚拟展示系统。通过对虚拟展示系统的开发步骤详细分解,重点对系统功能设计、三维模型制作、A*寻路功能、角色动画优化等关键技术展开研究。设计成果能有效地增加少数民族景区虚拟展示系统的娱乐性、实时性,从而改善虚拟旅游系统用户体验,同时推动景区内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相似文献   

5.
随着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三维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具有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环境保障。文章以Virtools三维虚拟交互开发软件为平台,结合三维建模软件3ds Max,设计并完成了摄像机操作三维虚拟实验系统的开发。从实验系统框架、交互功能设计、虚拟场景建模、虚拟交互实现等方面对开发步骤进行详细分解,研究基于Virtools的三维虚拟实验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关键技术,为三维虚拟实验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一种交互性强、移植性好、灵活易用、编程难度低的设计与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6.
从某新型飞机维修保障实际出发,结合部队实际训练需求,综合运用多种仿真技术,在模拟仿真飞机座舱环境及设备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开发适用于各层次、各专业维修人员迅速提高飞机维修保障能力的维修仿真训练系统。实现了飞机各专业通电检查、地面设备检测、操作技能训练、故障分析排除、设备虚拟拆装、专家智能评判等功能。该系统对尽快提高飞机维...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GARMIN G1000系统结构及其内部总线规范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集测试、诊断、维修于一体的GARMIN G1000系统维修平台,包括系统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等。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信号模拟机、系统选择面板、信号转换模块和主控计算机等设备的设计。软件设计包括功能软件、测试软件、公用软件及数据库和帮助文档的设计与实现。实践证明该平台具有强大的故障诊断功能和良好的可扩展性,可用于G1000系统的部件测试维修工作。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新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并阐述其硬件和软件的实现方法。该系统集成了传感技术、信号分析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专家系统,实现了风机实时振动信号的自动采集,并通过计算机进行振动信号的处理和故障分析,能够及时反馈风机的在线状态,从而进行及时维修。该系统的实现提高了机械故障的监测速度和可靠性,在工业机械监测领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现有可维修航天器为实现可维修能力代价大,且技术发展途径不清晰,难以推广应用。本文在对国外可维修航天器技术特点分析的基础上,从可维修体系架构、可更换功能模块体系和即插即用接口体系3方面,提出了一种可维修航天器的通用设计方法。结合所提方法,设计了一种主结构可变构型的模块化可维修航天器,阐述了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所设计的可维修航天器以开放式机械体系、分布式异构网络体系与可补加动力体系为核心架构,以两级功能模块和三级接口为可维修载体,以较小代价实现了可维修维护能力,降低了对维修操作方的能力要求,且系统功能性能可随技术的发展动态演进。所提方法与典型设计案例可为中国可维修航天器及相应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风洞虚拟飞行试验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在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FD-10低速风洞中建立的风洞虚拟飞行试验系统,和对风洞虚拟飞行试验技术进行了验证性研究的情况.研究的目的是探索风洞虚拟飞行试验技术的原理和关键技术,包括组合式滚转轴承系统和舵面作动系统的缩比模型以及悬挂支撑系统技术.分别进行了模型滚转运动和偏航运动的风洞试验,对模型姿态随舵偏角变化的实时响应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验证了虚拟飞行的可行性,为建立生产型风洞的虚拟飞行试验装置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用航空飞行数据采集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行数据在航空运输业的多个领域内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但极少有通用航空单位对飞行数据进行采集及分析。通用航空的飞机大部分都是小型飞机,现代飞行数据采集技术并不完全适用于通用航空,因此实时监控及飞行品质监控和维修预测很难进行。本文对现代飞行数据采集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适合通用航空飞行数据的音、视频采集技术。  相似文献   

12.
飞机自动配电管理系统电气负载管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飞机配电系统是现代飞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这项研究工作可以提高飞机的供电质量、飞机完成任务的概率以及飞机自身的安全性,减少体积重量及全周期费用,使我国飞机配电技术上一个新台阶。本文就某型双发动机战斗机对电气负载自动管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了一种电气负载管理优先级设置方法,建立了电气负载的控制方程和电气负载的电源请求方程。系统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电气负载自动管理技术大大提高了飞机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13.
拉挤杆缝合高效一体化结构(Pultruded rod stiffened efficient unitized structure,PRSEUS)综合利用了复合材料的一体化缝合和整体固化技术,能够满足翼身融合布局民机的传载、止裂、稳定性和维修性等结构设计要求。PRSEUS面板采用了低成本整体式结构设计制造方法,通过采用三维编织、单边缝合和可控气压树脂灌注等技术,完成纤维编织、缝合和树脂灌注过程,以低温共固化和缝合技术确保结构法向强度。通过合理选材和工艺设计,易于满足翼身融合布局民机不同部位结构的多样性设计需求。本文从翼身融合布局民机PRSEUS结构选材设计、PRSEUS结构制备核心工艺、PRSEUS工装夹具、典型PRSEUS测试壁板制造和典型机身试验件制造等方面系统阐述了翼身融合布局民机PRSEUS结构制造工艺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现状,通过总结与展望PRSEUS结构制造工艺研究进展,为中国未来民机结构设计制造以及新型材料结构研发提供有价值的技术参考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飞行器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其设计与开发需要几轮迭代,而仿真技术在此过程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开源仿真软件FlightGear主要用于飞行模拟,并不能用于飞行器的系统研发仿真与验证。本文以FlightGear为基础,对其进行了扩展,从而实现了一套集飞行数据管理和分析于一体的软件系统。利用FlightGear接口,开发了以数据采集为主的通信、存储等模块,使扩展系统能够实时、灵活地采集飞行器的参数,并存储于数据库;设计并实现了用于飞行器姿态预测的分析模块,新预测方法提高了姿态参数的预测精度。目前,该扩展系统已用于某飞行器的研发论证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针对飞控系统作动器测试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作动器自动测试平台,采用基于PXI总线的计算机虚拟仪器系统进行构建,可实现作动器性能参数的“一键式”自动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平台可满足用户测试及批量生产的需求,且操作简便、测试效率高。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准确描述独立电源系统保护离散事件与连续控制相互作用的混杂行为,提出一种对象混杂Petri网(OHPN)建模方法,构建了基于OHPN航空独立电源保护控制行为的混杂模型。该模型将混杂Petri网的混杂特性描述内置于对象之中,解决了传统混杂Petri网不能同时描述静态结构和动态过程的问题,增强了模型描述能力,使模型具有良好的封装性、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最后,对某型航空交流电源系统的保护控制过程进行了仿真和验证。结果表明,所定义的模型能够有效描述和分析电源系统保护控制的混杂行为,为系统稳定性和故障预测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一种翼身融合布局飞行器的偏离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某翼身融合布局飞行器的偏离特性,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回流式低湍流度开口风洞中进行了飞机模型的大迎角静态测力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充分挖掘,利用横航向静稳定性判据、侧滑偏离判据、横向控制偏离参数以及Weissman组合判据进行分析,获得了飞机的大致初始偏离迎角和偏离区域,并对飞机的尾旋敏感区进行了预测。同时,利用风洞虚拟飞行试验技术进行三自由度释放验证。结果表明:该翼身融合布局飞行器的横向静稳定性较差,在很小的迎角下就可能出现非指令滚转运动,这也是造成偏离发散的主要原因;而虚拟飞行试验对偏离现象有较好的复现,与通过稳定性判据得到的偏离特性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验证了虚拟飞行试验在偏离特性研究上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射频识别技术(RFID)能够快速、实时、准确、无接触地采集物品信息。随着我国航空业的高速发展,其生产、管理的信息化要求越来越高,RFID技术也开始快速应用于民用航空领域中的飞机部件维修、行李管理等方面。本文简要介绍了RFID在民用航空中的应用状况以及RFID在民用航空中应用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