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俊 《中国航天》2001,(12):36-40
1999年1月,美国政府设立纳米技术工作小组,9月提出“国家纳米技术主导权计划”。2000年1月美国制定了“国家纳米技术战略”,2000年7月宣布实施国家纳米技术创新工程。美国政府现已把纳米技术作为最优先考虑的战略。日本、欧洲的工业发达国家也先后制定了纳米技术发展规划。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防部就认识到纳米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重要意义,并积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开发:通过先进的纳米电子设备,取得持续的信息战优势;研制以纳米结构为基础的光电武器和作战系统,减小作战风险,并补偿兵力的减少;在确…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范围内,纳米技术受到高度重视。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根据自身的国情制订相应的战略规划,争相抢占21世纪科技战略制高点。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纳米科技发展现状并就纳米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刘春生 《航天电子对抗》2001,(3):46-48,F003
介绍纳米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的关键技术 ,对纳米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将纳米技术用在改善固体推进剂力学性能和催化燃烧方面,着重介绍了铝粉表面的分子自组装模型及表征方法,说明纳米技术在固体推进剂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NASA一直致力于先进航天技术探索与应用,其中,为推动纳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规划了20年的研究发展计划。相关纳米技术被认为能够精确实现材料的预想性能,并可制备出更小、更具环境稳定性的航天器。文章跟踪介绍NASA在纳米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包括:1)先进结构材料及其应用;2)能量的生成与储存;3)热控制材料及其应用;4)纳米传感器的发展;5)推进剂及推进器的革新等。  相似文献   

6.
纳米技术在液体火箭发动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智勇  胡钟兵 《火箭推进》2004,30(5):36-39,53
介绍了纳米技术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应用现状,对今后纳米技术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应用前景和效果作了初步探讨。重点叙述了我国自行研制的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发动机上采用的纳米技术及一些工艺方法,同时将它们的试验情况作了对比分析。提出了今后在液体火箭发动机中采用纳米技术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纳米技术涉及军用、民用,为航天科技工作者研制纳米卫星奠定了物质基础。他们可以尽情发挥想像力,研制出千奇百怪的空间“精灵”。因而人们对其“刮目相看”。据了解,首先采用纳米技术可以实现卫星系统超微型化,使目前航天器体积更小、隐蔽性更好、安全性更高。其次,纳米技术实现了卫星系统高智能化,使卫星系统获取信息的速度大大加快,侦察监视精度大大提高。再次,纳米技术实现了卫星系统集成化生产,使卫星装备成本降低、可靠性提高,同时使卫星装备研制、生产周期大为缩短。  相似文献   

8.
<正>一、俄航天纳米技术领域的主导机构根据2007年8月2日俄政府批准的"2008~2011年发展俄联邦纳米工业基础设施"联邦专项计划的附件1第4项以及附件5第7项,俄联邦航天局确定俄航天纳米技术研究领域的主导机构为联邦国企"凯尔迪什研究中心",同时该中心也是"用于航天技术设备的功能性纳米材料"方面的领头机构,以及"航天系统动力和供电"领域的纳米技术应用中心;而该应用中心作为俄政府2007年选定的全俄十几家纳米工业"集体利用中心"之一,负有在相关联邦专项计划的实施范围内,为俄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微小卫星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各国均在微小卫星领域进行了广泛和深层次的研究。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微米/纳米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出现了许多新技术和研究成果,使得微型卫星(100kg以下)和纳型卫星(10kg量级)有了充分的发展空间。与大卫星以及100kg以上的小卫星相比,微纳卫星具有研制周期短、成本低、重量轻、体积小和功耗低等特点,这对设计和制造的各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简单来说,纳米技术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100纳米级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创造和使用因纳米尺寸所产生的新颖性能;具有原子尺度的操纵控制能力。纳米技术的最大吸引力在于纳米级材料所具有的非比寻常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  相似文献   

11.
科技成果     
《航天器工程》2011,(1):113+128+150-155
NASA利用纳米技术制造碳纳米管据美国航空航天网站2010年12月报道,近日,NASA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由10名技术员组成的小组正在研发基于纳米技术的物质,这是一种薄涂层的多壁碳纳米管——由纯碳构成的微小中空管,其直径是人  相似文献   

12.
, 《航天器工程》2012,21(6):91-91
据中国科技部网站2012年10月17日消息,俄罗斯国家纳米技术公司日前决定向便携式移动电源项目投资2500万美元。该项目最早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师创立,目前属于美国Lilliputian Systems公司所有,其主要产品是一种基于燃料电池技术的新型便携式电源(体积相当于一个烟盒大小),  相似文献   

13.
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在微纳卫星总体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尤政  李冠华 《中国航天》2010,(4):36-38,40
<正>随着微米纳米技术的发展,微纳卫星因其具备的重量轻、性能好、开发成本低、周期短、功耗低等特点,已经成为国内外航天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对提高微纳卫星功能密度比的要求的不  相似文献   

14.
皮型卫星的发展与MEMS卫星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按照国际通用的分类方法,皮型卫星是特指重量在1kg以下的微小卫星。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以微机电系统(MEMS)和微光机电系统为代表的微米和纳米技术的发展,使得皮型卫星的实现成为可能。由于皮型卫星在军民领域都存在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它已成为继纳型卫星之后各国争相研究的新热点。自2001年起,清华大学开展了皮型卫星方面的研究,提出研制一颗名为“MEMS卫星”的固态化皮型卫星。本文通过分析作者两年来搜集的国际皮型卫星资料,从研究背景、意义、特点、进展等方面阐述了研制皮型卫星的必要,洼和可行性,并介绍了MEMS卫星的相关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卫星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卫星设计的发展趋向,目前存在传统的单任务逐个分系统设计、多任务模块化设计加公用舱和“小卫星”设计三种方法。多功能结构、纳米技术与微机电系统、分布式卫星系统是将来变更卫星设计的有潜力的技术。科学卫星与商业通信卫星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航天器工程》2011,(1):113-113
据美国航空航天网站2010年12月报道,近日,NASA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由10名技术员组成的小组正在研发基于纳米技术的物质,这是一种薄涂层的多壁碳纳米管——由纯碳构成的微小中空管,其直径是人头发的1/10000。纳米管有多种潜在用途,特别是在电子设备与先进材料方面,因为它们具有独特的电子特性和超强强度。  相似文献   

17.
《航天器工程》2012,21(3):100-100
据俄科技网站3月16日消息,由俄微电子纳米技术所、全俄电缆工业科研设计技术所、莫斯科航空研究所三家单位科研人员合作,开发并成功试验了据称是世界第一的混合动力电缆。在此种电缆里,能量同时以两种方式传输:一种是液态氢流,另一种是超导电缆里的电流。采用这种结合了超导体和冷媒(液态氢)的电缆线,不仅能维持电缆的超导状态,而且本身是能量载体。混合动力电缆用作电力输送时,  相似文献   

18.
阳光 《航天》2012,(4):13-13
2月20日,马耳他同欧空局签署了一项航天合作协议。马总理冈奇出席签字仪式。马2004年开始通过巴黎使馆同欧空局商讨合作事宜。马科技理事会被指定为对等机构。马重点研究领域是通信和卫星技术及微机电系统和纳米技术等高技术工程。马耳他大学物理系对航天活动有多项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19.
<正>一地月空间经济发展的背景近年来,商业航天等新兴航天能力的发展促进美欧航天活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新兴的航天企业将竞争更多地引入航天领域,加速传统航天企业重新思考并调整太空开发的思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微系统、纳米技术、先进制造、人机交互等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2005,(5):42-42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4月6日向宇宙开发委员会提交了20年宇宙开发长期计划.内容包括日本宇航员在月面进行资源调查和用观测卫星网及早了解地震受灾情况等。长期计划准备用10年时间开发出探月所需的机器人和纳米技术.并设计出能够载运货物和人员的运载火箭和航天飞行器.还计划用20年时间开发出可重复使用的载人航天飞机。2015年前,日本将就是否具体实施载人航天飞行以及是否在月球上建立有人基地进行评审。关于灾害对策.长期计划提出将有效利用观测卫星和通信卫星,如用多颗卫星为调查受灾地区的范围和灾情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