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希季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21年生,白族,云南省大理人。1942年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毕业,1949年美国弗吉利亚理工学院动力及燃料专业毕业,获科学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是中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是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的技术负责人,主持“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方案阶段的研制,我国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参与中国载人航天的论证研究工作。钱骥(1917-1983)两弹一星元勋江苏省金坛县人。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师范学院。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总体负责人,并负责组建卫星总…  相似文献   

2.
我国空间返回技术专家、中国返回式卫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顾问、《航天器环境工程》杂志名誉顾问林华宝同志,因心脏病突发医治无效,于2003年8月17日16时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我们表示沉痛的哀悼。林华宝同志,祖籍福建莆田,1931年5月29日出生于上海,1953年9月参加工作,1956年毕业于原苏联列宁格勒建筑工程学院,毕业后分配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1958年11月在上海机电设计院任研究室副主任。1977年被评为北京市科学技术先  相似文献   

3.
林华宝院士是我国知名的航天技术专家 ,是返回式卫星技术带头人 ,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各种返回式卫星和载人飞船安全着陆开辟了道路。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 0 0 1年起担任《航天返回与遥感》编辑委员会顾问。 2 0 0 3年 8月 16日林华宝院士因心脏病突发逝世 ,享年七十二岁林华宝院士简介  相似文献   

4.
胡海昌中国科学院院士1928年生,浙江省杭州市人。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系,先后在科学院数学所、力学所工作。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在力学研究方面,首创弹性力学中的三类变量广义变分原理并推广应用。负责“东方红一号”和“东方红二号”卫星早期的总体和结构设计。屠善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23年生,浙江省嘉兴县人。1953年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电机专业,获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主要从事卫星控制系统和载人航天的理论研究与方案论证。主持实验通信卫星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5.
叶培建中国科学院院士1945年生,江苏省泰兴县人。196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无线电系,1980年赴瑞士留学,1985年获博士学位。归国后,一方面从事控制系统、机器人视觉及计算机应用工作,另一方面从事飞行器总体、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卫星研制工作。担任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吴宏鑫中国科学院院士1939年生,江苏省丹徒县人。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主要从事卫星检测工作,致力于自适应控制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以及航天器控制理论方法的研究。提出“系数之和等于1的全系数自适应控制工程设计方法及应用”获国家…  相似文献   

6.
8月10日,我国卫星测控技术和卫星应用技术专家、通信卫星微波测控系统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会理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科技委顾问童铠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8月17日上午,童铠院士的遗  相似文献   

7.
戚发轫,我国著名的空间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于1957年从北航毕业后进入航天领域工作至今,亲历了我国卫星完全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诞生、发展继而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全过程。他不仅亲自参加了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1号的研制工作,而且是东方红1号卫星技术负责人之一,  相似文献   

8.
简介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0四研究所)是我国专门设计、研制各类空间飞行器的有效载荷、测控系统以及相应地面设备的专业研究机构,隶属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1965年6月29日正式建所,主要从事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及电子系统与设备、飞行器地面测控和卫星应用电子系统与设备的研制、生产及相应电子学的研究,在卫星通信、遥感、测控技术、微波、天线及高速数  相似文献   

9.
正张履谦,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及航天电子技术专家。抗美援朝期间为部队解决雷达抗干扰问题,为中国电子对抗事业做了开创性工作。1957年从事航天技术工作,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代地空导弹制导雷达,参加其抗干扰研究,地空导弹多次击落U-2高空侦察机。张院士负责研制多种远程精密空间跟踪和引导雷达,拓宽了雷达应用;并主持研制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帮助  相似文献   

10.
<正>孟执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气象卫星专家,1934年12月出生于浙江诸暨。孟执中院士主要从事气象卫星研制工作,1965~1969年,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地面测控中心和台站计算机系统的方案设计。1969~1978年,负责长空一号技术试验卫星研制,首次在我国卫星上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1976~1990年,主持研制风云一号A、B星,填补了我国气象卫星空白,使我国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拥有极轨气象卫星的国家。1990~2002年,主持研制成功风云一号C、D星,  相似文献   

11.
1992年8月25日,我国又成功地回收了一颗返回式卫星,该星是8月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卫星在轨运行16天,工作正常,顺利返回。这是我国继1975年11月26日第一颗返回式卫星获得成功后发射的第13颗返回式卫星,继续保持了100%的回收成功率。 这颗卫星属我国第二代返回式卫星。它基于我国以往发射的返回式卫星的基础上,首次采用了新开发的近地轨道控制技术,在卫星结构、星上探测有效载荷、卫星的姿态和轨道控制、星体二次分离、星体留轨再用试验和返回回收等方面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与我国以往发射的返回式卫星相比,其性能有了很大提高:卫星的探测精度、可靠性和灵活性有了进一步提高,获取的信息量  相似文献   

12.
我国第16颗返回式卫星已成功回收7月3日用长征二号厂运载火箭送入太空的我国第16颗返回式卫星,在绕地球飞行15天后,已于7月18日11时35分钟在四川省遂宁地区成功地回收。卫星降落该地区的一户农民家院里,降落伞几乎遮盖了那家住房,但未造成人、物损伤。...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统一S波段(USB)卫星测控系统工作原理,设计了USB测控系统的仿真结构,对USB测控系统的接收与发射进行了仿真实现,并对仿真信号、采样率、组合干扰、锁相环、滤波器等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该仿真设计为卫星测控系统的研制提供了仿真论证基础.  相似文献   

14.
航天器回收用静压高度控制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静压高度控制器是载人飞船启动回收着陆系统的关键部件,也是返回式卫星和其它航天器回收系统启动信号的一种方式,其经受恶劣环境,性能、要求高。静压高度控制器又分为膜盒式和硅压力式,文章主要论述了硅压力静压高度控制器在回收系统中的作用,主要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研制中解决的电路、结构及可靠性方面的问题,并给出了试验结果和研制结论。  相似文献   

15.
卫星产品(诸如星载相机、返回式卫星的着陆回收系统、整个卫星)的可靠性设计,是贯穿于卫星产品整个设计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该项工作,不仅是卫星产品可靠性设计师的主要任务,也是卫星产品全体设计师的共同责职。对卫星产品设计师来讲,掌握卫星产品可靠性设计的基本原理很有必要。为此,文章对卫星产品可靠性设计的基本原理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于1970年4月发射了本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截止1997年6月,中国共发射了49颗本国的卫星,成功率80%。在中国的卫星中,中国空间技术研究负责研制的有;东方红系列卫星,实践系列卫星,风云1号和风云2号气象卫星,返回式遥感系列卫星。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国际间学术交流与合作,《航天控制》新聘请一名俄罗斯籍编委亚力山大·弗·涅贝洛夫教授。亚力山大·弗·涅贝洛夫教授(Alexander V.NEBYLOV),生于1947年5月3日,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航空仪表制造学院,获得信息处理和控制系统专业博士学位。现任国立航空航天仪器仪表大学  相似文献   

18.
张殷龙 《中国航天》1993,(11):43-46
前苏联航天测控系统包括2个飞行控制中心,约15个测控站,6艘测量船和2颗中继卫星。本文分别介绍了飞行控制中心、测控站、测量船和中继卫星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9.
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自1957年12月3日创建以来走过了艰辛而辉煌的五十年。从最初的仅有10个人的测试研究室发展壮大为集遥测系统产品研究、设计、生产、试验、销售于一体的科技产业实体。专业范围由航天传感器、磁记录器、遥测及测控系统扩展至现今的覆盖测控通信与卫星导航、MEMS与传感技术、精确制导与信息对抗、卫星有效载荷及微波与天伺馈五大专业方向。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先后研制出代表当时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的几代、几十类航天遥测和测控系统,应用范围覆盖了导弹、运载火箭、卫星、飞机、舰船和地面,迄今已获得国家和部(市)级科技…  相似文献   

20.
据介绍,目前陕西省共有50余家企业和机构从事北斗卫星产业,科研人员逾万人,已初步形成从理论研究到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涉及航天动力、测控、卫星设计、空间材料、空间应用等航天专业领域全国重点高等院校5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个,从事卫星及卫星应用产业科研人员逾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