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南航空》2010,153(11):84-89
《灵飞经》帖是一卷道教经典,为唐代开元年间的墨迹写本,秀丽清劲,神彩飞动,是写经中的精品。作为小楷法帖,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书法家,但关于它的是是非非,千百年来一直不断。  相似文献   

2.
2009年2月14日,南航重庆至深圳的CZ3466航班上,深圳的郭先生实现了一场浪漫的空中求婚,郭先生的女友张小姐更是在惊喜之余度过了个一生难忘的生日。郭先生和女友相恋多年却分隔两地,所以能在万米高空向女友求婚成了他的心愿。早在1月份,郭先生就找到南航深圳分公司,希望在  相似文献   

3.
鉴赏     
杨光 《今日民航》2010,(12):108-109
1986年拜著名书法家刘登龙先生为师,1990年被沙曼翁先生收为入室弟子,又深得启功、沈鹏、孙其峰、权希军等老一代书法家的指教。书法作品曾参加《第三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中日书法交流展》、《中日书道交流大展》、《全国第二届楹联展》、《全国首届扇面书法展》、《首届中国普  相似文献   

4.
《今日民航》2010,(3):94-95
已出版作品集《曾来德书法作品集》《曾来德现代书法作品集》《曾来德画集》《墨许山河-曾来德山水四季》画集《墨许山河-曾来德双重变奏》《写无尽书》《曾来德谈艺录》《书法的立场》书法集等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中国书法创作院执行院长、中国国家画院艺委会委员、教学部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文化部优秀专家,北京大学客座教授,荣宝斋画院特聘专家,北京来德艺术中心主持。2005年在英国大英博物馆举办"曾来德书法艺术展览"以及"墨乐"东西方文化高峰对话的系列活动,书法作品《欧鹭》,山水画作品《天地之象》被大英博物馆收藏;近年来先后在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江苏、武汉、西安、成都、合肥、沈阳、郑州、深圳、山东等地美术馆博物馆举办"曾来德书画艺术"展览,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5.
我们创办了九年多的院刊《教学研究论坛》和《民航飞行与安全》,经过大家的共同奋斗和不懈努力,在大家多年的期盼等待中,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终于获得了国内统一刊号,并更名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在此,我代表编辑部向关心支持我刊编辑出版工作的各级领导、审稿专家、作者、读者朋友,以及为院刊编辑出版工作付出了辛勤劳动的各位编辑表示衷心的感谢!一、办刊九年多来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效《教学研究论坛》lop年创刊,至lop年出版了对期;1997年更名为《民航飞行与安全》,出版了9期,总共出版了38期(此外,还出版了…  相似文献   

6.
《西南航空》2012,(11):24-24,26
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办,华西都市报、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承办,精英杂志社协办的《悟道——倪为公书法艺术》首发式暨新闻发布会,自10月13日在成都隆重举行以来,一代大隐、书坛奇人倪为公先生的传奇人生与书法技艺,在四川乃至全国书法界引起了轰动。  相似文献   

7.
雷虎 《西南航空》2012,(8):58-63
王金山,1939年2月出生,苏州缂丝研究会会长,1988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f缂丝行业唯一)。九十年代荣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事传统缂丝研究工作50年.擅长花卉、山水、人物和书法等缂丝制作,造诣甚高,风格独特。代表作:毛泽东诗词手稿《长征》、《西江月·井冈山》:《金底牡丹屏风》:宋沈子蕃《梅鹊》;宋微宗《柳鸭芦雁图》;三异《牡丹——山茶——双蝶图》;全异《寿星图》等,后荣获轻工部、江苏省、苏州市工艺美术创新奖、百花奖,2005年4月其撰写的“缂丝技术及制作工艺”入选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一书并出版,现正在致力于缂丝工艺专著的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李杰 《西南航空》2010,150(8):78-82,84
画家简介:罗云,男,1964年出生于四川,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艺术创作交流促进会副会长、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名家》主编、中国徐悲鸿画院院士、北京国画院画家。定居北京。作品刊载于《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精品集》、《中国画名家宝鉴集》、《中国近现代书画选集》、《二十世纪中日书画名匠集》、《2000年中韩书法交流展》、《世界美术书法世纪成就大典》、《当代绘画艺术》、《荣宝斋》、《中国书画》、《中国画廊》、《2005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文化遗产年鉴》、2008年参加《金融与收藏》、《中国画廊与艺术家》等大型展览及画册。出版有《罗云人物画集》、《罗云百驴图》、《名家扇面-罗云花鸟扇面精品》、《中国名家画谱-罗云写意梅花品》、《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丛书-罗云梅花作品精选》、《中国当代人物画名家-罗云水墨人物画集》《罗云写意梅花》以及《当代人物画名家罗云》专题邮票一套。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荣宝斋等多家艺术机构及个人收藏。  相似文献   

9.
罗一平 《西南航空》2012,(12):104-106,108
初次近距离欣赏傅文俊先生的作品已是去年的事情,作为广州三年展项目展的参展艺术家,其作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在翻阅傅文俊先生摄影图集时,更是不免感动于他对观念摄影的执著投入。从最早为大众所知晓的《退场》系列开始,艺术家孜孜不倦的创作了《他心通》、《十二生肖》、《万国园记》、《幻化》等大型系列作品。其作多以纪实摄影的手法结合后期制作来表达有关历史、宗教的文化观念,并用高水准的大画幅视觉表达予以呈现。纵观每一系列作品其并未囿于符号化的形式语言,在创作方法、技术运用与媒介选择上皆有改变,尤其在媒介与科技的结合上更是做了多方面的艺术实验。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其中最富实验性的创作当属《图腾》。  相似文献   

10.
李刚田 《今日民航》2013,(8):104-105
毛国典是书画篆刻多方涉猎的全才,早年其书法学艺于河南书坛名宿李逸野先生,真、行、草、隶、篆五体皆能,其中以简牍为本的隶书最为书界所熟知和称道。国典隶书,在汉碑《曹全》、《礼器》、《孔宙》的基础上,又有机地揉合了汉简,深得《武威医药简》、《马王堆帛书》的精髓。其作品点划精到,既有汉碑的严谨整饬,又有简书的灵动飘逸。融汉碑、汉简帛书于一炉,有丰富的艺术内涵。简书最易把握的是形,最  相似文献   

11.
家园与梦想     
《西南航空》2013,(8):I0002-I0002
在接到本期“美丽中国”专稿《探访尼玛——追逐荒原上的精灵》这组文图的时候。我刚刚看完光明网评论员何苏六的文章《我们离藏羚羊越来越近了》。  相似文献   

12.
正册与副册     
元波 《西南航空》2013,(10):132-133
《红楼梦》写了四百多个人物,作者倾注最多情感、写得最好的是那些“水做的”女儿。在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我们看到这些女儿分为“正册”、“副册”、又副册等。请看:金陵十二钗正册:  相似文献   

13.
中国观众对音乐剧并不陌生,早在当代四大音乐剧登陆中国之前,著名的音乐剧作品如《音乐之声》、《绿野仙踪》、《国王与我》已在我国脍炙人口。全球各地每天有数十场音乐剧在舞台上载歌载舞,不少经典剧目已成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享受。随着大型音乐剧《金沙》的幕布徐徐拉开,对很多无法亲临海外感受视听盛宴的中国观众来说,一个在自家门口品味真正音乐剧的机会正翩然而至。  相似文献   

14.
在对《红楼梦》主题的接受与阐释中,评点派代表人物陈其泰力主“写情说”。他在《桐花风阁评(红楼梦〉》中,从“知已”、“真情”的角度把握与阐释《红楼梦》写情的主题,对《红楼梦》淋漓尽致描写与表现的男女之情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拔俗超群地提出了“泛爱”“爱博”的重要命题。陈氏认为抒写知己真情、至情是《红楼梦》的全部之意,而这种...  相似文献   

15.
刘天宇 《今日民航》2011,(10):21-21
我总迫不及待地向妈妈要《今日民航》,我特别喜欢"今日"这个词,有只争朝夕的气概。我喜欢杂志中的《浮沉》和《财富村》栏目。今年9月份刊中的《浮沉》讲述了历史人物和北平会的关系,我爱看人物故事,喜欢历史。《浮沉》  相似文献   

16.
蝶恋青城     
赵力 《西南航空》2010,144(2):80-85
在许多成都人的印象中,青城山的蝴蝶似乎并没有特殊之处。我过去也曾经这么认为.直到1993年7月.在一位来访的日本专家送给我的资料中,我惊奇地发现了这样一本考察书——《都江堰市周边的蝶》。书里记录了一群日本蝴蝶专家和爱好者在青城山区连续三年采集到的近百种蝴蝶。我当时的感觉可以用震惊来形容,因为这是1894年英国人出版《中国、日本、朝鲜的蝴蝶》后我所见到的第一本如此详细研究四川蝴蝶的书,而且里面居然全是采自青城山的蝴蝶照片。  相似文献   

17.
一寒 《今日民航》2009,(4):98-98
读到贾樟柯的《贾想》,非常高兴。年少时集邮,常有某套邮票总是空缺一枚,偶然收集到,便会兴奋不已。《贾想》便是这样一枚迟到的"邮票"。在七八年前第一次看到贾樟柯的电影《站台》后,我一直像集邮一样,在观看、研究、收集并且评论他的电影作品。  相似文献   

18.
江静 《西南航空》2004,(10):60-66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懒懒地坐在窗边,捧杯绿茶,打算翻翻我眼前的这本厚厚的新出炉纪实报告学《纵横中国》。原本是奉总编之命去了解一位杰出的摄影家的背景资料,可是我却被书中描写的18年前发生在四川众多现已是知名摄影家身上的骑摩托纵横了中国西部五万里的有趣故事意外地吸引,竟然饿鬼般一口气读完它。  相似文献   

19.
孙小宁 《今日民航》2009,(11):83-83
像《暗算》中天才的密码无人能解,麦家的《风声》也让人看到了人们对"历史密码"的无力。麦家习惯以"风"讲故事,重听他的《风声》,我想起一句歌词:答案在风中。  相似文献   

20.
麦子 《今日民航》2012,(5):92-95
众所周知,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其中"颜"即唐代书法大家颜真卿,他开创了书法史上的"颜体"。苏东坡在《书吴道子画后》中说:"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足见颜真卿在书法史上的地位。颜真卿生活的唐代,书法艺术和其他文化艺术一样进入鼎盛时期,草书得到空前的发展,楷书则发展到了极至,唐代的楷书成为后世楷书的典范。颜真卿为后人广为熟悉的即是其遒劲圆浑、端庄雄强的"颜体"楷书。而他的行草书《祭侄文稿》,纵笔豪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