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载人航天》2008,(4):27-38
美国航天飞机与国际空间站的舱外活动航天员装备由舱外移动单元(EMU)及简易EVA自救装置(SAFER)组成,其中EMU即舱外活动航天服系统,包括航天服组件(SSA)、生命保障系统(LSS)及EMU辅助设备;SAFER为简化的机动装置,用作航天员自救装置。此外,借助数字相机,SAFER也有可能用为检测工具。阐述微重力环境中美国舱外活动航天员装备的功能、组成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北京时间10月23日23时38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搭载7名航天员,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上发射升空,执行STS-120任务;25日20时40分,与国际空间站顺利对接。在此次为期15天的空间飞行任务中,航天员共完成了4次出舱活动,主要任务是安装"和谐"号节点舱,同时重新安装了空间站上携带有太阳能电池板的P6桁架,完成人员轮换和物资补给。在空间站建设方面,航天员还检查了国际空间站旋转接头的故障,修复了太阳能电池板的意外受损裂缝。11月8日02时01分,"发现"号航天飞机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  相似文献   

3.
3月2日,国际空间站的各合作方确定了新的组装次序,用来安排航天飞机在2010年退役前的16次飞行。俄罗斯的 NEP 能源模块通过航天飞机发射的计划被取消。对此,美国表示将在2008~2015年期间用空间站美国部分的能源补偿因 NEP 被取消给俄罗斯部分带来的能源损失。欧洲的“伽利略”舱段将在航天飞机恢复飞行后的第7  相似文献   

4.
空间机械臂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国外载人航天中的航天飞机、国际空间站上的典型空间机械臂系统,概述了用于我国空间站建造和维护任务的空间站机械臂系统,详述了其中核心舱机械臂和实验舱机械臂的任务要求和基本方案,重点阐述了实验舱机械臂的关节、末端作用器、控制器以及遥操作子系统的方案、组成和主要功能,并对我国未来空间机械臂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美国东部时间7月17日9点14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载着6名字航员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着陆。在本次为期13天的空间飞行任务中,“发现”号试验了航天飞机的安全改进措施,为国际空间站送去了约13吨的设备和补给,以及常驻空间站的第三名字航员,并对空间站  相似文献   

6.
今年9月,美国NASA与欧空局(ESA)空间技术中心签订了一项合同。该合同为期2年,合同额为2750万美圆,用于保障国际空间站第2节点和第3节点舱的工程技术服务。第2节点内定为10月23日由航天飞机STS-120次任务发射,它将作为3个科学舱之间的过道;这3个科学舱分别为日本的“基勃”(Kibo)实验舱,欧洲的“哥伦布”(Columbus)实验室,以及美国的“命运”(Destiny)实验室。  相似文献   

7.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去年11月和今年3月的两次飞行中,成功地完成了它的主要使命之一——15.33米长的遥控机械手的各项试验。这个机械手能上下伸屈、左右摆动和转动,犹如人的手臂,灵活自如。航天飞机进入轨道后,机械手能从货仓伸出去,把诸如卫星迭类物体(或实验装置)放置到轨道上,  相似文献   

8.
由美国、俄罗斯共同领导建设的国际空间站 ,是一个集 16个国家技术、人力、财力和物力为一体的空间研究平台、预计在 2 0 0 5年正式运行。国际空间站存在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 ,如发生意外一切都将无可挽回。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研制的X - 38返航装置 (CRV) ,就是解决在紧急情况下将全体人员安全送达地球的有效方法。有关X - 38返航装置的建设情况 ,受到全世界许多国家 (包括中国在内 )的关注。1 X -3 8———国际空间站的救生艇X - 38返航装置是国际空间站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就像一个小型航天飞机的翻板 ,附着于空间站的外侧…  相似文献   

9.
航天飞机是把航天与航空技术有机结合的创举。1981年,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进行处女航行,到去年 11月,美国航天飞机进行了第101次航行。近几次航天飞机发射给国际空间站运送了航天员与所需物资。目前美国还在研究新一代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10.
北京时间2008年2月8日凌晨3时45分(以下如无特殊说明,时间均为北京时间),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搭载7名航天员从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发射升空,并于10日凌晨1时25分与国际空间站顺利对接。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121次航天任务,同时也是2008年的首次飞行,执行STS-122任务的主要目的是将由欧洲建造的"哥伦布"实验舱送到国际空间站上。期间,航天员共完成  相似文献   

11.
引言作为天地间往返运输系统的航天飞机、其任务是把有效载荷送到离地球表面某一高度的近地轨道——任务轨道,在那里实现与空间站的对接。本文假定了三个任务轨道,它们是离地面高度分别为300公里、400公里、500公里的圆形轨道。从经济方面考虑,航天飞机从起飞、爬升,直到完成向任务轨道的机动,常常要求  相似文献   

12.
国际空间站是目前在轨运行最大的空间平台,是一个拥有现代化科研设备、可开展大规模、多学科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的空间实验室,为在微重力环境下开展科学实验研究提供了大量实验载荷和资源,支持人在地球轨道长期驻留。俄罗斯舱段作为国际空间站重要组成部分,除承担与载人飞船对接的任务外,还在技术开发与验证、人体研究、教育活动与推广、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物理科学及地球与空间科学等6个研究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其中以人体研究领域的实验最多。有很大一部分实验是长期持续开展的系列实验,且每期实验的研究重点围绕总目标逐步深入,取得了多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未来几年,俄罗斯还计划发射3个舱段,并在此基础上建设独立运行的本国轨道空间站,俄罗斯舱段仍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自由号空间站计划准备采用几项CCSDS的建议。CCSDS正在制订空/地通信格式和协议的标准,则CCSDS高级轨道运行系统(AOS)建议的开发,利用和采纳对于其被广泛接受极为重要。本文集中讨论高级轨道运行系统建议,只是附带说到其它CCSDS建议。自由号空间站由四个独立轨道单元组成,即载人空间基地,欧空局的有人照料自由飞行器,NASA的极轨平台和欧空局的极轨平台。载人基地本身包括四个分别由四个国家空间局提供的主要部件。两个由NASA提供的加压舱一个欧空局提供的加压舱,一个日本空间局提供的加压舱,一个由加拿大提供的类似航天飞机使用的操臂。涉及的国际接口如此多、显然形成了这样一种环境、数据系统标之不仅有好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本文讨论特别令人感兴趣的AOS建议在空间站计划中所起的四个方面作用: 第一,AOS是CCSDS的一种新建议,虽然空间站计划的数据系统方案已逐步成熟,并进入初步设计阶段,可它在该建议开发中已扮演了重要角色。这种并肩前进,给空间站计划和CCSDS带来了几项好处,包括公正而广泛的评论,各种试验设施,都是其它计划不可能提供的。本文介绍这些好处和两过程的相互作用。第二,空间站的四种飞行单元差异极大,所以每一单元的数据系统需求也互不相同。AOS建议定义了一套标准业务,航天器系统设计者可从中选用他们航天器所需要的业务。本文将介绍每一空间站轨道飞行体对CCSDS AOS建议的具体应用以及最终选定的业务。第三,仅其存在,AOS建议已经为数据系统若干问题的讨论提供了一种共用语言和框架。本文就空间站国际特性和作为NASA内部机构之间支持协议产生的一部分,介绍AOS建议的用途和重要性。第四,将介绍空间站计划技术要求框架中采纳CCSDS建议,特别是AOS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佳力 《国际航空》2004,(3):61-63
国际空间站是世界航天领域最大规模的载人航天工程,它由6个实验舱、1个居住舱、3个结点舱、平衡系统、供电系统、服务系统和运输系统等组成,其总重为500吨。建成后的国际空间站可容纳7-15名航天员同时在太空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阿尔法磁谱仪2"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阿尔法磁谱仪实验室组装完成后,于2010年8月底运往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计划于明年2月由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送入国际空间站。"阿尔法磁谱仪2"价值20亿美元,重7.5吨,是国际空间站上最昂贵的科学仪器。就单一空间试验项目而言,它也是开展的最大型国际合作项目。"阿尔法磁谱仪"项目由诺贝尔  相似文献   

16.
围绕地球低轨道空间站约束下的地月往返转移任务,基于圆锥曲线拼接模型和兰伯特问题提出了该约束下的地月/月地转移轨道解析设计方法,并利用高精度动力学模型对初始轨道设计方法进行了验证;对中国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往返于月球的转移轨道进行了特征分析,包括轨道转移窗口、速度增量、转移时间以及月固坐标系下的可达月球低轨道和出发月球低轨道。结果表明:中国空间站或国际空间站与月球低轨道之间的往返轨道转移窗口每月至少存在3个;空间站轨道倾角不影响速度增量与转移时间,且不影响可达月球低轨道或出发月球低轨道在月固坐标系下的轨道倾角-升交点经度分布;利用高精度动力学模型可有效针对轨道面约束下的初始轨道设计结果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7.
1988年11月,前苏联成功发射了“暴风雪”航天飞机,打破了美国独家运营航天飞机的垄断局面。前苏联解体后,由于俄罗斯经济的不景气,“暴风雪”一直被封存着。随着国际空间站建造进度加快、国际商用卫星发射市场的繁荣和太空旅游热潮的兴起,俄航天有关部门正考虑让“暴风雪”再次复出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于今年7月12日成功发射了国际空间上占的第三个舱,即“恒星”号服务舱,该舱在7月26日又成功完成了对接。“恒星”号是一个关键舱,是宇航员居住的地方。接着,俄罗斯于8月6日成功发射了“进步”MI—3货运飞船,为国际空间站送去了2430千克货物。这两个舱的成功发射和对接表明国际空间站的建造已进入了关键阶段服务舱发射成功经过多次推迟,举世瞩目的国际空间站第3个舱,即服务舱终于在7月12日升空了。这个名为“恒星”号(又可译为“星辰”号)的能于7月兀日与1998年陆续入轨的“曙光”号功能货舱和“团结”号节点舱复合体在太空…  相似文献   

19.
2008年3月13日~22日,“奋进”号航天飞机创纪录地进行了5次太空行走。7名航天飞机宇航员与3名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及地面站人员合作,安装了日本宇航探索局“希望”实验舱的第一部分和加拿大宇航局制造的双臂机器人系统Dextre。  相似文献   

20.
傅浩  于洋  王哲  武婷婷 《载人航天》2021,(2):234-243
舱外电动工具是航天员为空间站等大型航天器实施在轨维修,保证航天器长寿命运行的必要工具.概述了舱外电动工具的研究背景与工作环境;介绍了早期空间电动工具的发展;分析了以哈勃望远镜、国际空间站等航天任务所使用的舱外电动工具的技术特点;总结了舱外电动工具的发展与研究方向,提出中国开展舱外电动工具相关研究应关注维修任务体系与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