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在镀锌、镀镉、镀银等的铬盐钝化不少已采用低浓度配方,而铜合金零件的钝化主要还是沿用浓度较高的配方,典型配方是: 重铬酸钠 100~150克/升氯化钠 5~10克/升硫酸 4~6毫升/升虽然目前已在开展苯骈三氮唑钝化工艺,但是实践表明,苯三唑钝化膜耐蚀性能低于钠盐钝化,故还不能代替钠盐钝化。所以对传统钠盐钝化工艺进行改革,还是必要的。我们经过一段摸索试验,提出以下低浓度钠盐钝化的配方和工作条件:  相似文献   

2.
为了找到满足聚三唑聚醚复合推进剂使用要求的键合剂,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羟基含量的键合剂,TNG—OH。利用13C—NMR,FTIR和热失重对其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并将其应用到聚三唑聚醚复合固体推进剂中。13C—NMR和FTIR结果确定了三唑环的形成以及羟基和叠氮基的存在,而热失重结果则表明键合剂中三唑环的形成有利于其热稳定性的提高。键合剂TNG—OH在含高氯酸铵、铝粉和硝胺的聚三唑复合固体推进剂中能显著提高其力学性能:与不含键合剂体系相比,60℃和20℃时,复合推进剂的拉伸强度和断裂应变显著提高;-40℃时,所有推进剂体系均发生了明显的屈服现象,且屈服强度和屈服应变以及断裂应变均随着TNG—OH键合剂中羟基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与传统聚氨酯用键合剂LBA–604相比,含键合剂TNG—OH的聚三唑复合固体推进剂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高速钢刀具的氮碳氧共渗是软氮化和蒸汽氧化工艺的复合。它是在等于或稍低于高速钢回火温度下,使成品高速钢刀具表面在具有活性[N]、[C]、[O]的气氛作用下,同时渗入氮碳氧的一种工艺过程。经过氮碳氧三元共渗的高速钢刀具表面呈深兰色、无脆性、有较高的硬度(HV11OO以上),同时有较高的抗粘附性,从而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我厂采用氮碳氧共渗工艺提高高速钢刀具  相似文献   

4.
铜和铜合金材料及其制件,在储存和使用时往往极易变色和锈蚀。尤其带有装饰性的铜制件,更不易保持其外观色泽;焊接铜件时,在焊缝或焊点的周围不可避免的因焊接温度引起难看的颜色变化;航空产品在长期封存中防止铜零件的变色,仍然是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均用含有苯骈三氮唑的各种防锈油、气相防锈纸和有机涂层来防止铜制件的变色和锈蚀。但在使用时,尤其有表面接触电阻要求的电器元件,将很难使用这些方法了。制造印刷电路用的铜箔用苯骈三氮唑防锈时,会影响  相似文献   

5.
气体软氮化是一种由液体软氮化发展起来的、新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其实质是以渗氮为主的低温碳氮共渗。它的特点是处理温度低、时间短,工件变形小,质量稳定,不受钢种限制,能显著提高零件的耐磨性、疲劳强度、抗咬合、抗擦伤等性能,同时还能解决液体软氮化中的毒性问题,避免了公害,因而劳动条件好。此外,设备和操作都简单,容易推广。一、基本原理气体软氮化的原理是在530°~580℃的气氛中产生2CO→[C]+CO_2(渗碳)及2NH3→2[N]+3H_2(氮化)反应,使钢铁表面形成氮化物或碳氮化物。它的过程与其他化学热处理一样,可分三个阶段,即氮化剂分解出活性碳、氮原子;钢的表面吸收活性原子,渗入的原子  相似文献   

6.
对渗碳硬化13Cr4Mo4Ni4VA钢进行渗氮处理后形成复合硬化层,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高分辨电镜、电子探针及显微硬度测试等方法对复合硬化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硬化13Cr4Mo4Ni4VA钢渗层碳氮浓度呈梯度分布,从表面到心部组织性能也呈梯度变化,表现出异于传统硬化工艺的组织结构特性。复合硬化层为双层硬化结构,渗氮层组织优异,少无沿晶化合物,析出细小的片状的Mo2N、周期性层状分布的Mo2C以及Cr2(C,N)等合金碳(氮)化合物,在析出相沉淀硬化和碳氮原子固溶强化共同作用下,使复合硬化层表面硬度达到超硬化(70HRC),有效硬化层维持很大的层深,具有优异的硬度梯度及残余压应力场。  相似文献   

7.
采用甲基氢二氯硅烷的氨解产物硅氮烷环体(MHSZ)为原料,以四丁基氟化铵为催化剂,制备了高分子量的硅氮烷聚合物(PHSZ),结合红外、核磁、凝胶色谱仪和热重分析了反应时间对合成的PHSZ结构、组成、分子量和陶瓷产率的影响。考察了低温氨气,高温N2气氛处理工艺对热解产物结构和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PHSZ高聚物的分子量提高,热失重降低;采用该热解方式PHSZ可转化为含碳量仅为0.5wt%的Si3N4材料,热解样品在1 600℃时完全结晶,晶相主要是α-Si3N4。  相似文献   

8.
本公司生产的空分制氮机(见封面广告)应用世界先进的技术及工艺流程,采用德国B、F分子筛及进口阀门(SMC)等关键部件。产品产氮率高,寿命长,只需常压解析,性能稳定。 本设备为二塔吸附结构,采用压力吸附,常压解吸流程,无需真空解吸,一塔吸附产氮,另一塔解吸再生,两塔交替工作,即可不断生产所需氮气。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产气量和氮气纯度。设备装有先进的PC机控制程序,开机后全部自动操作。 可为用户提供:普氮型(P.S.N装置,纯度99.5%); 高纯氮型(P.S.N装置+纯化装置,纯度99.9995%)。  相似文献   

9.
本公司生产的空分制氮机(见封底广告)应用世界先进的技术及工艺流程,采用德国B、F分子筛及进口阀门(SMC)等关键部件。产品产氮率高,寿命长,只需常压解析,性能稳定。 本设备为二塔吸附结构,采用压力吸附,常压解吸流程,无需真空解吸,一塔吸附产氮,另一塔解吸再生,两塔交替工作,即可不断生产所需氮气。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产气量和氮气纯度。设备装有先进的PC机控制程序,开机后全部自动操作。 可为用户提供:普氮型(P.S.N装置,纯度99.5%); 高纯氮型(P.S.N装置+纯化装置,纯度99.9995%)。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超高强度钢30Si2MnCrMoVE在密封箱式多用炉热处理生产线中采用普氮+甲醇(N2+CH3OH)氮基气氛热处理的氢脆问题。结果表明:30Si2MnCrMoVE在H2≤3%氮基气氛中热处理,其力学性能、断裂韧性、金相组织及断口形貌与普通热处理一样,无氢脆倾向。此外还发现热处理时采用氮基气氛保护,尽管表面不产生氧化皮,改善了表观质量,但仍有脱碳现象。  相似文献   

11.
氮气(N2)/灭火剂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容积等熵指数和温度等熵指数随充填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关系是影响机载灭火系统灭火剂释放过程的重要因素。基于PR(Peng Robinson)方程和范德瓦尔混合规则,编制了N2/灭火剂混合气体的容积等熵指数和温度等熵指数的计算程序,计算了三组混合气体N2/HFC227ea、N2/CF3I和N2/CF3Br充填压力分别为42MPa和25MPa,初始温度为293K时等熵指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它们的容积等熵指数和温度等熵指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呈近似线性关系。在相同温度下,充填压力为42MPa时的三组混合物的容积等熵指数和温度等熵指数均高于充填压力25MPa时的结果。在相同的充填压力和温度下,N2/CF3I的等熵指数最大,其次为N2/HFC227ea和N2/CF3Br的最小。   相似文献   

12.
含液体微胶囊复合镀镍、铜层的耐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天亮  朱立群  张玮 《航空学报》2006,27(1):147-151
采用水相分离法中的单凝聚法制备了以明胶、聚乙烯醇为囊壁材料,润滑油、缓蚀剂、憎水剂等为囊心材料的液体微胶囊,并与镀铜、镀镍液中的金属离子复合电沉积得到含有高耐腐蚀性能的复合镀层。通过比较,含有防锈润滑油微胶囊的复合镀镍层在5%NaCl溶液中出现腐蚀锈点的时间是普通镀镍层的40倍以上;含苯并三氮唑缓蚀剂的微胶囊复合镀铜层耐氨水点滴及硝酸点滴腐蚀时间是普通镀铜层的3倍左右;含憎水剂微胶囊的复合镀铜层在硫酸溶液中的电极电位随时间变化规律和阳极极化曲线表明,其比普通镀铜层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13.
从GenBank上下载所有1978-2009年在中国分离的H1N1亚型流感病毒的HA和NA基因及所有同期在中国分离的A型流感病毒(宿主包括人、猪和禽)的PB1、PB2、PA、NS、NP和M基因的序列,将这些基因序列与2009年在中国发生的墨西哥H1N1流感病毒的对应基因序列进行BMCMC法分析,绘制BMCMC进化树,结果揭示中国发生的墨西哥H1N1流感病毒的HA和NA基因相对独立于中国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M基因相对独立于中国国内的季节性流感病毒和禽源流感病毒;PB1基因包含在季节性流感病毒的分群内;PB2基因和NS基因与国内重排的流感病毒相关,但相对独立于国内的季节性流感病毒和禽源流感病毒;PA基因包含在国内禽流感病毒的分群内;NP基因则与国内传统的猪流感病毒相关,但相对独立于国内的季节性流感病毒和禽源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4.
以不同用量的多官能巯基化合物与乙烯基硅氮烷预聚物组成液态光固化体系,经紫外光辐照后固化成聚合物陶瓷前驱体,后经1400℃无压热裂解制备氮化硅。采用热失重(TGA)分析陶瓷前驱体的热解特性,X射线衍射(XRD)分析热解后材料的相组成及晶态结构,场发射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和表征材料的微观形貌。陶瓷前驱体在热解过程中分别在325—350℃和475—505℃出现两个失重峰,随着体系中巯基化合物含量的增加,前驱体的热解失重率增加,陶瓷收率降低,最终陶瓷的相对密度下降,结晶度增高,晶粒尺寸增大。经1400℃热解15h,得到部分α-Si3N4晶体;热解24h,得到大量α-Si3N4和少量β-Si3N4的材料,在空洞中发现富氮的细长纤状和片状晶体。  相似文献   

15.
机载中空纤维膜富氮性能实验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通过建立机载中空纤维膜环境模拟性能实验平台,对与国内某技术中心合作研制的机载中空纤维膜进行了系统的环境模拟性能实验及分析.实验结果显示:①渗余富氮空气氧体积分数随输入空气压力的上升而下降,随输入流量的上升而上升,而与输入空气温度基本无关;②渗余富氮空气氧体积分数随富氮空气流量的上升而上升,且输入空气压力低时明显;③海拔高度对机载中空纤维膜富氮性能基本不影响,仅启动时渗余富氮空气氧体积分数略有下降.通过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得到有一定普遍意义的机载膜富氮性能公式.   相似文献   

16.
富氮高能物质BTATz的热分解动力学和分解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获得富氮高能物质3,6-双(1氢-1,2,3,4-四唑-5-氨基)-1,2,4,5-四嗪(BTATz)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热分解机理函数、气相和凝聚相变化,为建立燃烧过程数学模型提供关键性热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参数,通过热重(TG)、差示扫描量热(DSC)和气体(固体)原位反应池/快速扫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RSFTIR)联用技术,研究了BTATz的热分解。实验结果显示BTATz的热分解过程对压强不敏感。基于Ozawa,Kissinger和Coats-Redfern方法,计算获得了BTATz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和方程。Kissinger法求得的活化能Ea和指前因子lgA分别为317.41 kJ.mol-1和28.07s-1。热分解反应机理服从n=1.5的Avrami-Erofeev方程,其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为dαdt=1.5×1028.07exp(-3.8178×104/T)(1-α)[-1n(1-α)]1/3。分析提出了BTATz的热分解机理,BTATz的热分解是从四嗪和四唑环的开环断裂开始的,分解产物又发生二次反应,465℃热分解凝聚相产物为NH4N3,聚胺和嘧嘞胺。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固体NMR和FTIR为主要测试手段对聚硼硅氮烷(PSNB)热解过程中形成的无定型中间体结构进行表征。结合不同温度处理后产物结构的变化将SiBCN前驱体的热解过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在400℃以下前驱体主要发生转氨基化反应以及Si—H键和N—H键的脱氢耦合反应释放出NH_3和H_2;在400~800℃时,体系中的S—CH_3及其他烃类基团开始发生分子重排并释放出甲烷气体;800~1 000℃,产物进一步发生结构重排形成无定形网络结构。在温度达到1 000℃时体系基本完成陶瓷化转变,此时无定型陶瓷主要由三种成分组成:(1)无定形碳(石墨状);(2)平面BN相;(3)Si—C—N基体(SiC_xN_(4-x)单元,x=0,1,2,3)。  相似文献   

18.
粉末涂料在六七十年代已用于航空产品静转子的槽绝缘,后来应用于航空电机、电器、仪表的表面涂装。它具有优异的“三防”性能,能满足HB5830—11~13—86的要求,其中霉菌试验通过0级。近10年来粉末涂料在国内大量应用于如空调器、冰箱等家用电器上。粉末...  相似文献   

19.
高温钛合金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国内外固溶强化型高温钛合金材料的发展历史,分析英、美、俄等国的高温钛合金研究与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介绍国内自主研制、使用温度在550~650℃范围内的三种钛合金新材料及其相关技术发展,对国内高温钛合金材料进行初步梳理。参考国外高温钛合金研究、应用经验及发展趋势,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对国内高温钛合金材料体系的建立及完善提出具体建议,并展望国内高温钛合金近期研究重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武器系统的效能仿真是开展武器系统总体论证的重要手段,对战斗机而言,它的效能主要体现在空战能力的高低.利用数学模型进行单机(I对1)和多机(M对N)的空战仿真,评估包括飞机、发动机、火控雷达和机载武器系统等性能的综合空战效能,是美国和俄罗斯从研制第三代战斗机(如F-15和F-16、米格-29和苏-27)开始采用的重要手段.其中单机空战仿真主要研究航空技术对飞机空战效能的影响,而多机空战仿真则研究飞机数量和质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