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仁 《太空探索》2003,(12):42-45
1989年10月18日美国发射的“伽利略”号空间探测器是世界上第一个木星专用探测器,它曾经完全改变了科学家对木星及其卫星的认识。今年9月21日,它第34次环木星运行时在人工控制下坠入术星大  相似文献   

2.
《太空探索》1997,(2):16-17
1989年10月18日,“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空中成功地将“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释放。美国航天界一片欢腾,高层人士称“伽利略”号的成功发射开创了航宇局空间探索的“第2个黄金时代”。 “伽利略”号是所有进入外行星轨道的探测器中最复杂的一颗。受“挑战者”航天飞机爆炸等事件的影响,它的发射时间推迟了7年。为慎重起见,航宇局决定取消大约2年直飞木星的计划,而改为借力飞行以6年的时间飞抵木星  相似文献   

3.
4日独联体在哈萨克斯坦的拜克努尔航天中心的一次发射中,“天顶号”运载火箭再次遭到失败。这是1990年10月以来的第3次发射失败。此次故障发生在第二级。 8日美国航宇局于1990年发射的由欧空局研制的“尤利西斯号”太阳探测器掠过木星,并改变方向朝太阳飞去。格林威治时时间12时01分,尤利西斯号探测器距木星最近为38万公里,位于木星北纬30度上空。然后,探测器在木星巨大的引力作用下改变方  相似文献   

4.
飞掠木卫二 2003年9月21日,NASA实验室聚集了1000多名代表,这些人多是参与“伽利略”计划的科学家,与“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共事多年,而今天他们却要亲自见证这颗探测器撞向木星,这是因为“伽利略”号的燃料即将用尽,在木星引力的作用下,它的运行轨道可能发生变化而导致与木卫二相撞,这是科学家非常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他们必须断然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5.
空间扫描     
空间扫描伽利略号探测器发现木星新光环这个直径超过100万千米的暗淡光环由直径不超过1.4μm的微粒构成,且沿着与木星及其16颗卫星相反的方向运转。它似乎比1979年旅行者-2探测器发现的那个由尘埃构成的光环大得多,密度也稀薄得多。美国揭开火星“人脸”...  相似文献   

6.
美国将于1986年发射一个外行星探测器——“伽利略”号飞船飞往木星。飞船由轨道器和大气层探测器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任务是测量木星及其几个主要卫星的大气层以及木星周围的电磁场和粒子辐射环境。由于飞船装备了不少先进探测设备,轨道器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将要围绕土星飞行十几圈,并相  相似文献   

7.
2001年12月30日,“卡西尼”土星探测器为借力飞行绕道木星,与“伽利略”木星探测器成就了一段共同探测木星的佳话。 该联合探测计划名叫“木星千年飞行”,从2000年10月1日持续到2001年3月31日,离木星最近距离  相似文献   

8.
欧罗巴:孕育生命的希望之星○裴克山在茫茫宇宙中寻找外星生命是当今科学家们探索宇宙奥秘的一大主题,那么在太阳系的众多卫星中,最有可能孕育生命的大抵是木星的第二卫星——欧罗巴星。根据“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不久前发回的照片显示,木卫二这颗木星的“月亮”表面...  相似文献   

9.
最新消息     
发现号航天飞机7月13日升空它成功施放了价值3.3亿美元的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G。该机于7月22日返回地面。“伽利略”探测器于7月13日向木星释放了一个重340千克的圆锥形小型再入探测器它将于今年12月7日触及木星大气的边缘,然后在降落伞的作用下缓缓落向木星表面,首次在木星大气中作化学构成和大气动力学测量。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创下一系列新记录该机于7月7日返回地面。阿特兰蒂斯号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对接成223吨复合体飞行5天,这无论从规模上讲,还是从两者保持连接状态的持续时间上说,都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10.
先驱者-10号是第一颗到达木星附近的探测器。这个空间飞行器自1972年发射以来,飞掠了小行星带,从危险的木星辐射带中逃生,几乎无故障地运行着。到1982年3月2日,它已运行了10年,行程达66亿多公里,接收到地球发给的4万多条指令,并向地球发回了125万亿比特以上的科学数据。先驱者-10号目前仍在正常运转,并从事一项新的探测计划:确定太阳大气层的范围及其作用,以及容纳太阳和行星的磁泡。在恒星际介质中,这种磁泡被称为日光层。先驱者-10号目前正在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轨道之间运行,已飞过了一半多的距离。它离太阳已达46亿公里。从现在起,大约  相似文献   

11.
行仁 《国际太空》2003,(11):27-32
□□2003年9月21日,美国 “伽利略”木星探测器在第34次环木星运行时,在人工控制下如期坠入木星大气层销毁,从而完结其14年的太空探索使命。这也是美国自1999年以来首次控制探测器在地球之外的行星上坠毁。 美国航宇局(NASA)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对  相似文献   

12.
经过6年多的长途跋涉,“伽利略”木星探测器终于在1995年12月抵达木星附近,开始了对木星及其主要卫星(4颗取名为伽利略的卫星)为期两年的探测活动。可惜的是探测器的主天线失灵,获得的资料只能靠小型的副天线慢慢传回地球。最近,它传回了许多令科学家欣喜的照片。  相似文献   

13.
去年的“挑战者”号事故影响了行星探测计划,原来“伽里略”(Galileo)木星探测器的飞行计划是1986年5月由航天飞机/人马座上面级发射,1986年12月穿过小行星Amphitrite,1988年12月到达木星,开始为期20个月的探测。现在航天飞机推迟到1988年飞行,人马座上面级火箭又被取消,因而不可能再使用现有推进系统将探测器直  相似文献   

14.
正太阳系考古学家——冥王号探测器身份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首个小行星采样返回探测器,NASA新疆界中级行星科学任务的第3个探测器(第1个是新视野号冥王星探测器,第2个是朱诺号木星探测器),高度继承此前NASA火星探测器的成熟设计,携带五大探测仪器及独特设计的取样机械臂。  相似文献   

15.
众眼看宇宙     
易轩 《太空探索》2011,(2):64-65
这张照片的主角是我们太阳系最奇特的卫星——木卫一的真彩色照片。原图由1995年~2003年之间环绕木星的"伽利略"号探测器拍摄,经过复杂技术的处理,才还原给我们一个真实的木卫一。木卫一的主色调来自硫酸和硅酸盐岩浆。它的表面有许多活火山,在木星和其他木星卫星的强大引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美国时间2016年7月4日,美国“朱诺”(Juno)木星探测器历经近5年的飞行,终于成功抵达木星并进入木星轨道,总飞行距离达到2.83×109km。美国时间2016年7月10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朱诺”传回的首张照片。“朱诺”进入木星轨道后,将在木星大椭圆极轨道上工作约20个月,围绕木星飞行37圈。按NASA目前的计划,“朱诺”将于2018年2月结束任务,届时将离轨并撞向木星表面。  相似文献   

17.
航天简讯     
美公布首批木星探测结果  1月22日美国航宇局公布“伽利略”航天器发回数据的首批信息。去年12月,“伽利略”木星再入探测器进入致密的木星大气层没多久即烧毁。然而该探测器在木星大气层中历时57分钟的下降飞行中,传回了一系列惊人的发现。航宇局有关专家说,...  相似文献   

18.
正40年前,一个轿车大小的设备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35年后,它成为唯一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航天器。一路上,"旅行者"号探测器爆出了飞越木星、土星和土卫六的头条新闻。"旅行者"探测器发射时,弗兰·巴格纳尔还是一个学生。那时,她就探测器围绕木星收集的数据写下了博士论文。现在,作为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天体物理学和行星科学教授,以及美国航空航天局外行  相似文献   

19.
在这幅由“伽利略”号宇宙飞船拍摄的木卫二拼接影像里,可见到数片明亮的水冰、平原、伸展至远方地平线的裂缝以及可能混杂着冰和尘土的暗斑。在日夜交界线附近的高突结构,因为投射出暗影而变得鲜明易辨。为验证这个海洋可能孕育有生命的传说,欧空局已着手进行木星冰质卫星探测器的先期规划工作,预计在2022年发射探测船进一步探测木星,并以木卫二为探索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美国预定1989年4月28日发射“麦哲伦”金星探测器,同年11月发射“伽利略”木星探测器,这是美国相隔11年之久又重新恢复发射探测器。连续航行10年以上的“旅行者”探测器于1988年8月接近海王星。“麦哲伦”探测器在航天飞机上绕地球轨道飞行后,加速飞行脱离地球引力,在大约进行240天旅行后到达金星。金星与地球相邻,其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