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正>2013年8月,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发布了《弹性和分散空间体系》(Resillency and Disagg regated Space Architectures)白皮书,在全面分析美国正在以及面临的军事航天战略环境的条件下,提出了美国未来军事航天系统发展应采取的"弹性"与"分散"策略。作为美国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与军事航天系统,GPS在美国国家安全、军事作战能力和经济发展等领域均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弹性和分散空间体系》白皮书将对GPS系统的未来发展产生什么影响,GPS系统与美国军事定位、导航与授时(PNT)技术与能力将如何发展,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国际太空》2016,(5):22-23
随着商业航天的繁荣,美国航天业界已经提出了“航天复兴”的理念,并有国会议员提出制定《航天复兴法》。美国航天业界对此也有着自己的看法,希望政府监管机构能够顺应形势,不断调整监管政策和制度。美国行星实验室公司(Planet Labs)是一家新兴商业遥感企业,公司创始人之一的罗比·斯钦勒和政府事务办公室主任理查德·B·乐士纳为此专门在《空间新闻》网站上撰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正>2023年5月30日,美国国务院发布《航天外交战略框架》(以下简称《框架》),明确了美国航天外交的任务、政策基础、关键要素、支柱与目标,为国务院开展航天外交活动,维护强化美国在太空领域的全球主导地位提供行动纲领。该文件将航天与外交作为战略相结合,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首创意义,标志着美国将进一步融合外交利益与太空利益,推进引导国际太空规则形成、发展国际航天伙伴关系、维护战略竞争优势等多重战略目标。《框架》中的相关观点,以及美国航天外交后续动向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正2021年1月15日,在卸任前5天,美国总统罗纳德·特朗普发布了《航天政策7号令》(SPD-7),即2021版《美国天基定位、导航与授时政策》(简称2021版《政策》)。该政策取代了2004版《美国天基定位、导航与授时政策》(简称2004版《政策》),将对美国天基定位、导航与授时(PNT)系统,国家PNT体系,以及PNT关键技术、能力等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7月19日,美国航天基金会发布了《航天报告(2018)》,这是美国航天基金会自2006年以来每年度连续发布的第13版《航天报告》。报告从航天经济、航天基础设施、航天人才队伍、航天产品和服务等维度,以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2017年度全球航天活动最新动向和全球航天产业发展态势。本文将对该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8月3日,美国航天基金会发布了《航天报告(2017)》,这是美国航天基金会自2006年以来每年度连续发布的第12版《航天报告》。报告从航天经济、航天基础设施、航天人才队伍、航天产品和服务等维度,以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2016年度全球航天活动最新动向和全球航天产业发展态势。本文将对该报告进行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7.
美国《空间新闻》周刊(SpaceNews)评选出了2011年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航天人物。获此殊荣的十位人物均在最近一年内为人类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或对全球航天产业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空间新闻》周刊年度十大航天人物评选并没有正式的选择标准,也并非航天人物排名,因此部分人物完全可以凭借其身份或地位,无可非议地一直蝉联这一殊荣,如2009年和2010年均双双入选十大航天人  相似文献   

8.
读者与编者     
目的:搜集反映,听取意见,加强与广大读者的联系,进一步把《航天》办好办活。 内容要求:以具体事实描述《航天》对我的影响,我与《航天》的结识过程,我对《航天》的评价、建议和希望,我对《航天》所作的贡献等。不必面面具体,可选择最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应对空间领域的威胁,尤其是高端对手的挑战,美国空间攻防领域正在积极进行调整。将太空作为一个作战域是核心思想,近年来美军采取了一系列改革调整措施,力图打造能在对抗、受损和行动受限环境下打仗和制胜的军事航天力量。本文基于外媒报道,编译了美国空间攻防领域在发展思路、组织机构和系统技术方面的最新变化。1政策反省当2010年6月奥巴马政府发布美国《国家航天政策》(NSP),许多研究者指出了新版《国家航天政策》与布什总统发布的旧版《国家航天政策》的不同,尤其是涉及国家安全航天方面的不同。旧版由于单边主  相似文献   

10.
2010年6月28日,美国白宫发布了新版《美国国家航天政策》,并指出:新政策阐明了总统为国家航天活动确定的方向,清楚表达了总统对重振美国在航天领域的领先地位的承诺,目的是让太空成为稳定的、具有生产力的环境,使所有国家都能和平利用。  相似文献   

11.
3月30日,美国航天基金会发表了《2009年航天报告》,称尽管2008年全球经济出现动荡,但航天工业却经历了非凡的事件和经济增长,诞生了航天领域的多项第一,2008年全球航天收入达到2570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了60亿美元。航天经济中最大的两个部门是商业基础设施和商业卫星服务,共占收入的67%,政府航天支出所占比重约为32%。增长最快的部门是航天产品与服务,  相似文献   

12.
正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流行,对国际航天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绝大多数航天科研和发射活动都因此而推迟。已经出现了大型企业破产的现象。在和平时期遭到如此严重的全面打击,在全球航天史上恐怕是第一次。直到2020年3月初,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航天界对新冠肺炎疫情还是不太担忧的。2020年3月3日,美国权威航天媒体《空间新闻》首席记者杰夫·福斯  相似文献   

13.
□□2010年6月28日,美国政府发布了新制订的《美国国家航天政策》这是奥巴马政府向世界宣布美国未来航天发展策略的宣言。新航天政策强调航天事业的国际合作和商业化,而对美国太空军备控制的国际条约阐述较少,其进步意义在于为和平利用太空打开了一扇门。  相似文献   

14.
航天简讯     
航天简讯美航宇局推出《小型航天器技术倡议》美国航宇局最近推出了《小型航天器技术》倡议,其目的是要用造价低廉的、采用现成技术的、寿命较短的小型航天器执行航天任务,确切地说,是要研制方案论证航天器对那些在将来有着广阔应用前景的新设备、新软件和新接口进行演...  相似文献   

15.
正2020年9月4日,美国白宫发布了首份针对太空网络空间安全的指令——《航天政策第5号令》(SPD-5,以下简称《指令》)[1]。该《指令》是美国首个关于卫星和相关系统网络安全的综合性政策,它的公布标志着美国对太空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达到新的高度。美国国土安全部代理部长查德·沃尔夫(Chad Wolf)称:该《指令》的公布是美国构建太空网络安全的关键一步。本文将在阐述《指令》发布背景的基础上,分析美国太空领域网络安全政策的主要内容,并解读总体政策的特点与影响。  相似文献   

16.
美国《空间新闻》1995年第43期(1995年11月6~12日)刊登了一则“1995年航天大事录”,列举了1995年的29件航天大事:1.美国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交会。2.中国“长征”火箭爆炸震动空间保险业。3.美国“伽里略”探测器尽管有技术...  相似文献   

17.
按照美国总统向国会提交的经费预算要求,美国在1998年的军事航天预算总的来说要比1997略有增加。尽管有几项计划将有适度削减,但大部分计划将会有所增加,有些将比1997年加l倍。表1列出了与国防部有关的1997~1998年部分军事航天计划的经费预算。表1美1997~1998年部分军直以于计句I困苦而直比热百万美元资料来源:美国国防部。廖春发摘自1997-02-10~16《空间新闻》1997~1998年美国军事航天经费预算  相似文献   

18.
美国新的国家航天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白宫1996年9月19日公布了冷战结束后的第一个国家航天政策文件,系统阐述了国家航天计划的目标与指导原则,以及民用航天、国家安全航天、商业航天和跨部门航天政策。新政策文件为今后美国航天产业发展提供了完整的政策框架。门)新政策声称,通过支持一个强大、稳定和平衡的国家航天计划,保持美国对世界航天的领导作用。新政策认为,进入和牙j用外层空间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和平与保护美国国家安全及民用、商业利益。新政策确立的美国航天计划目标是:①通过我人和不载人的航天探索,增进对地球、太阳系和宇宙的了解;②保持和加强美国国…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0月22日,美国载人航天计划评审委员会公布了长达155页的最终评审报告——《寻求适合伟大国家的载人航天计划》。该报告给出了载人航天计划的5种综合备选方案,指出了美国目前载人航天计划及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以下是对最终评审报告的解读。  相似文献   

20.
2006年《美国国家航天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0月6日,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网站公布了非保密版的《美国国家航天政策》.美国总统布什早在8月31日就已签署了这个新的航天政策,以取代1996年9月的老版本.本次公布的新航天政策摘要共包括13个部分,分别是:背景、原则、航天政策的目标、总则、国家安全航天指导方针、民用航天指导方针、商业航天指导方针、国际航天合作、航天核动力、无线电频谱及轨道管理与抗干扰、轨道碎片、有效的出口政策和与航天相关的安全保密级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