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毅  朱剑 《民航科技》2005,(5):95-96
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安全关口前移”是近年来民航安全管理中提出的新思路,作为飞机维修保障单位,运用状态监控技术,如发动机性能监控、内窥、磁堵检查、油样分析等方法,正是落实“安全关口前移”这一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实施预防性维修的具体体现。本文即是笔者多年从事CFM56-3CI发动机性能监控工作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
<正>智慧民航是数字中国建设在民航运输领域的重要应用场景,民航局多次强调智慧民航建设要与民航业务工作相融合,最终体现在业务场景应用上。“地面防、空中反、内部纯”是我国民航空防安全的重要工作理念,将空保工作关口前移,在航班起飞前就对地面阶段的潜在危险源实现干预化解,这离不开航空公司空保信息化系统的支持,也是验证空保信息化系统智慧化程度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飞行记录器不仅在航空事故调查中占有突出地位,而且还广泛应用于日常安全监管等工作,是民航安全预防关口前移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近年来,随着我国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航空公司机队规模不断扩大,为全面了解国内航空器飞行记录器的安装及使用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飞行记录器管理工作,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和中  相似文献   

4.
2012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李家祥局长提出"实现民航安全发展要把握好八个关系"。"八个关系"理论的提出与"落实四个责任、建设四个体系"、"前移九个防范关口"等安全工作的理论和要求相辅相成、与时俱进,既深化了持续安全理念的内涵,又突出了民航人文内涵式管理的重点,明确了新形势下做好安全工作的思路、目标、  相似文献   

5.
1月20日上午,在中国民航航空协会召开的“2005年度旅客话民航”结果公布大会上,上海航空公司荣获1500万人次以下航空公司“旅客话民航”第一名殊荣。这是上航长期坚持不懈抓创建旅客满意工程,持续提高服务质量的结果,本刊今天刊发此特稿。安全旅客满意的前提旅客选乘飞机旅行,最重要的是航空公司能够把旅客和货物安全、迅速地运送到目的地。因此在安全上,上航始终坚持“安全重于泰山”的理念;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方针;始终坚持“航空运输承运人对运输安全负有法律责任,是公司每个员工职业道德最高准则”的安全文化;…  相似文献   

6.
1996年是中国民航实现良性循环发展关键的一年,民航各方面工作继续取得较快发展,促进中国民航业进入较长的稳定增长期。一、安全形势平稳发展,实现第二个航空运输安全年。1996年,民航系统继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安全防范关口前移,严格飞行训练,改革飞行执照制度,严格机长技术标准,改革飞行教员任免制度,严格飞行检查考核,严禁超时飞行,  相似文献   

7.
一、1995年工作的回顾1995年是民航在上一年经受严峻考验、实现平稳过渡的基础上实施三年良性循环战略目标的第一年,也是“八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民航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指导方针,落实民航工作总体要求,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实现“运输飞行安全年”。全年运输飞行没有发生等级飞行事故,这是连续七年发生飞行事故后的第一个安全年。到目前为止,已连续18个月安全飞行128万小时,起落106万架次。  相似文献   

8.
空中交通管制、飞行驾驶、机务维护一直被视为民航飞行安全的三大支柱。特别是空中交通管制,一旦造成飞机空中相撞或飞机与地面障碍物相撞,其损失是巨大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目前我国上空每天有成千上万架次军、民用飞机飞行,空中交通管制显得相当重要。为此,各级空管部门必须认真贯彻民航工作的总体要求,坚定地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空管安全摆到突出位置,扎实把好空管安全防范关口。一、把好空管安全思想关思想是行为的先导。空管事故及事故征候的发生往往与空管人员的精神因素密切相关,安全观念淡薄、责任心不强…  相似文献   

9.
和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较,航空运输仍然是当今最安全的交通运输方式,可以说,我们的天空是安全的。尽管如此,在民用航空运输领域,每年都发生一些大大小小的航空事故,造成不少人员伤亡。为了让天空更安全,国际民航组织作出了极大的努力,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1995年通过了安全监督计划,对航空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求让我们的天空更安全。一、安全监督计划安全监督计划是各国在自愿的基础上,请求国际民航组织对其民航进行安全评估,从而找出民航领域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然后被评估的国家再与国际民航组织签订协议,由国际民航组…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民航来说,过去的1995年是运输飞行安全状况令人感到欣慰的一年。截至去年底,已连续17个月安全飞行120万小时无事故,实现了“运输飞行安全年”的目标,飞行事故征候率比前一年下降了11.3%,且空防安全也得到了保证。为此,本刊记者于全国民航航空安全工作会议结束之时,走访了中国民航总局航空安全办公室的班永宽副主任,就去年民航航空安全的平稳形势及会后的工作重点、我国航空安全的管理体制、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1.
安全第一”是我国民航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它主要体现在决策具体矛盾时,必须将安全始终作为权重最大的法码!当前要特别处理好安全与效益的关系,避免在经济效益的重压下,出现“宁愿花大钱赔事故善后,也不愿花小钱买事前安全投入”的现象。要保持安全与效益协调发展,当安全与效益发生矛盾而又没有更好的兼顾途径时,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完全体现了航空安全的客观要求。通过行政与法规、经验与科学相结合的方式,借鉴国际民航安全管理的先进方法,逐步完善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保障航空安全的物质、…  相似文献   

12.
民航运输业对安全文化的关注,源于1991年美国洲际快递航空公司2574号飞机在休斯敦鹰湖附近坠机所发生的空难,此次空难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位委员指出该次事故的可能原因包括“航空公司管理层没有能够建立安全文化”。我国民航安全文化建设于20世纪90年代末,由自发状态发展到自觉状态。民航安全文化是民航各级组织和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中为保护身心安全与财产安全所创造,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仅仅一个月,我们的共和国就创建了自己的民航。55年对一个行业而言很短暂。但在这55年里,我国民航从年旅客运输量万余人的“蕞尔民航”,出落成了运输总周转量169亿吨公里、居世界第5位的“泱泱民航”。丰碑属于历史。在热烈庆祝我国民航成立55周年之际,继往开来的民航人从缅怀峥嵘岁月中汲取力量的泉源,把目光投向了希望的未来。正所谓:采采流水新愿景,蓬蓬远春强国路。在新世纪,我们要建设的民航,应该是充满忧患意识的民航。尽管我国早已跻身于世界民航大国之列,但我国民航的发展基础仍然薄弱,与世界先进国家民航的竞争…  相似文献   

14.
针对8月份国外民航连续发生的多起重大飞行事故,在9月1日召开的全国民航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杨元元局长就落实温家宝总理“要引以为训,高度重视和加强民航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时,根据行业特点,要求“全行业根据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确定生产规模,要为安全飞行留有足够的余地。”杨局长的这一要求,切中了要害,针对性极强,对于确保航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长期以来,业内在对待这个问题的认识上,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两个误区”。误区之一:有的认为,“生产规模愈大经济效益愈好”。实则不然。经济学研究中的成本曲线原理告诉我们,当生产…  相似文献   

15.
航空安全中人的因素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导致航空事故的因素 近10年全球民航运输飞行事故率大约为百万分之一(10-6),这相当于一位旅客每天乘坐一个航班,平均约2740年会遭遇一次空难。我国民航同期的事故率大约是全球民航事故率的1/4。尽管这已经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人们仍然不懈追求更高的目标。从微观角度而言,事故的发生可以防范,但从宏观角度而言,事故的发生又不可避免。威胁民航安全的主要因素有:不可抗拒因素、技术滞后于需求、资源受限、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向来重视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近年来,更是将安全风险管理上升到更高的层面。2015年1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在《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等多个制度性文件中提出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7.
根据总局党委决定,现在我代表民航总局总结去年安全工作情况,并就今年安全工作任务和要求讲几点意见。一、1995年安全工作主要成绩和经验去年民航系统全体员工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部署和要求,继续认真落实民航工作的“三句话、八个字、一严两抓”总体要求,在民航工作会议、安全工作会议和两次全国民航局长、总经理会议精神指导下,狠抓“严”“实”、开拓进取、团结一致、奋发努力、全力以赴打  相似文献   

18.
据收集到的中外新闻媒界报道及波音公司提供的1994年世界民航飞行安全资料综合分析表明:1994年世界民航飞行安全状况是进入9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年,共发生飞行事故49起,死亡1363人。飞机失事次数接近10年平均数,死亡人数却是近5年最多的一年。1994年世界民航飞行安全状况有以下特点:1.定期客运航班发生失事次数和死亡旅客数是近10年最多的一年,共发生飞机失事16起,死亡1139人,其中恶性飞行事故多,震惊民航界。如台湾中华航空公司一架A300-100型飞机在日本名古屋机场失事,机组和旅客249人死亡。事故后,台湾“交通部部长”、“民航局局长”被迫辞职。同时,台湾民航在舆论压力下停飞200多个航班(每周)进行“整顿”和“强化训练。”  相似文献   

19.
1996年2月27~29日,全国民航适航工作会议在烟台召开。民航总局边少斌副局长参加了会议。来自民航总局适航司、各地区管理局、适航中心及各审定中心的领导、专家60多人出席了会议。适航司司长吴湘如在会上总结1995年适航系统工作取得的成绩,指出1996年的工作要点。1995年加强了安全法规体系建设,加强了适航、维修人员培训,机务维修工作以“集中管理、分散实施”为原则,全面推行了维修单位的“自我审核”制度,对机务人为责任造成的事故征候采取“四  相似文献   

20.
杨元元局长在全国民航局长总经理 会议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扭转严峻安全形势,开创民航安全工作新局面的一系列举措,并且特别强调了要建设安全文化的重要思路。民航是高风险行业,安全问题历来十分突出。50多年来民航全行业几代人为确保安全、预防事故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