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碳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用CVD法制备的碳/碳复合材料的磨摩擦磨损行为,对刹车力矩曲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这种材料的磨损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刹车力矩曲线中的前峰随着材料的制备工艺和外界条件变化,碳/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自润滑性,其磨损是机械磨损和氧化综合作用的结果,氧化是磨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碳/碳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用CVD法制备的碳/碳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对刹车力矩曲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这种材料的磨损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刹车力矩曲线中的前峰随着材料的制备工艺和外界条件变化;碳/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自润滑性,其磨损是机械磨损和氧化综合作用的结果,氧化是磨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提高碳/碳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的一种新途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提出了由本身材质提高碳/碳(简称C/C)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的新途径,即在坯体中添加陶瓷微粉与石墨粉的混合物,用快速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成C/C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制备的材料不仅氧化失重率小、氧化起始点高,而且致密。确定了其优化配方。分析了这种材料的抗氧化机理。  相似文献   

4.
化学气相反应法在C/C复合材料抗氧化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把硅蒸气渗入预制体孔隙与碳直接反应生成SiC的化学气相反应(CVR)方法,提高初始密度和预制体结构均不同的C/C复合材料的抗氧化能力,研究了C/C复合材料的密度变化与微观结构,并对其进行了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因CVR温度、C/C复合材料初始密度不同,抗氧化处理后的密度增加量有显著不同。针刺炭布C/C/SiC复合材料在马福炉中于1160℃经65min氧化后,其失重率仅2.6%,而密度为1.95g/cm^3的同结构C/C复合材料相在同条件下失重率高达32%。  相似文献   

5.
碳/碳复合材料液相浸渍—碳化致密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试验结果,对沥青常压浸渍-碳化和高压浸渍-碳化这两种制作碳/碳复合材料的工艺进行了比较,指出高压浸渍-碳化是一种更有效的致密工艺。在碳/碳复合材料的致密化过程中,制件密度随工艺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经过四次充填后,密度增加已很小。  相似文献   

6.
炭/炭/Al2O3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合理的制备工艺制得一种新型既耐烧蚀又能防热的复合材料-炭/炭/AI2O3陶瓷基复合材料。预制件整体发毡先通过热梯度气相沉积CVD处理,然后经反复的真空-压力浸清AI2O3型无机胶,再通过500℃烧结制得。得到的材料轴向压缩强度大于60MPA。材料外部导热系数为1.730W/(m^.K)(800℃),内表面线烧蚀率为0.012mm/s。  相似文献   

7.
姿态控制系统冗余设计方法与半实物仿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系统冗余的角度研究了提高运载火箭姿态控制系统可米住的途径,论述了捷联/捷联,平台/捷联冗余姿态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介绍了用姿态角判别故障和用姿态角速度判别故障的两种故障诊断、切换和重构的模式。对捷联/捷联冗余方案进行了半实物仿真试验。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碳/碳复合材料作为高温结构材料的高温持久性能,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T300碳纤维增强热解碳的单向碳/碳复合材料,并用特殊设计的设备测定了该材料在2000℃,2100℃高温下的断裂寿命,结果高于室温下的断裂寿命。这种测试方法可能对于碳/碳复合材料正式用于高温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酸性介质下,氟化钠为掩蔽剂,用高碘酸钠来氧化对氨基苯磺酸,用催化动力学测定痕量锰的新方法,该方法检出下限为4×10-8g/mL,线性范围为0.05~0.6μg/mL,可应用于铝板中锰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了ZrCp/W复合材料环形试样,测试了该复合材料试样在发动机试车条件下的热震烧蚀性能。结果表明:ZrCp/W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热震和耐烧蚀性能.试验后试样整体结构完好,未出现炸裂和破碎的现象,线烧蚀率仅为-0.05mm/s。该复合材料的主要烧蚀机制是机械剥蚀,此外还有熔化烧蚀和热化学烧蚀。  相似文献   

11.
采用热压工艺成功的合成了碳纤维/钡长石复合材料,研究了这种复合材料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Cf/BAS复合材料的氧化失重与基体微裂纹有关。基体中的微裂纹提供了氧化性气体的扩散报道从而导致高温下 严重氧化。  相似文献   

12.
陶瓷基复合材料界面相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陶瓷基复合材料界面相的类型及作用,对SiC1/SiC陶瓷复合材料界面相的设计方法作了简要评述。在此基础上,用能使得纤维表面富碳的先驱体作为纤维涂层,制作了C1/SiC陶瓷基复合材料试样。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后,富碳涂层可减少纤维强度损失,使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同时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XD~(TM)Al/TiB2和Al-4%Cu-1.5%Mg/TiB2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以及强化相的体积百分数、颗粒尺寸对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材料的组织和强化相与基体的界面状况。表明XD~(TM)制备的MMCs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制备MMC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三轴气浮台模拟航天器空间力学环境,进行了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SGCMG)姿态控制/动量管理系统全实物仿真研究。推导了大型航天器姿态控制/动量管理系统数学模型。设计调试了实物仿真系统。研究了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奇异回避问题、失效操纵问题和动量管理优化问题。证明了系统构形分析、奇异性分析和操纵律设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通过大型航天器姿态控制/动量管理系统实物仿真,检验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系统硬、软件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复合材料层合板受低速冲击后的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落锤装置,对玻纤/环氧和碳纤/环氧两种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了低速低能量的冲击实验研究。利用传感器技术记录了落锤冲击试样过程中的速度曲线,计算了冲击动能和材料损伤时的能量吸收,通过数学处理得到了冲击载荷和冲击点位移曲线。测量了层合板受冲击后的剩余弯曲强度和剩余弯曲弹性模量,得出了两种复合材料层合板的能量吸收门槛值。结果表明,碳纤/环氧的能量吸收门榄值比玻纤/环氧低,但是前者有较宽的能量吸收容限。和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替代传统的材料应用于航天产品推进舱上的口盖。经过复合材料制备、预镦粗变形、热轧和冷轧、热处理、表面阳极氧化等工艺过程,成功地制备了SiCp/LD10复合材料口盖。探讨了制备过程中的工艺选择和工艺参数,并对复合材料板材的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7.
以降低传统碳/酚醛复合材料密度为目的,在对复合材料密度进行理论分析计算的基础上,采用在酚醛树脂中添加轻质填料的方法制备低密度碳/酚醛复合材料,按照正交实验法对轻质填料含量以及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参数进行分析与优化。结果表明,分别采用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和粘胶基碳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研制的碳/酚醛复合材料的密度分别为1.339 g/cm~3和1.211 g/cm~3,拉伸强度分别为294 MPa和131 MPa,剪切强度分别为15.0 MPa和14.7 MPa,室温热导率分别为0.215 W/(m·K)和0.476 W/(m·K),200℃热导率分别为0.340 W/(m·K)和0.599 W/(m·K),氧乙炔线烧蚀率分别为0.011 mm/s和0.030 mm/s,复合材料密度降低的同时,其他性能满足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烧蚀防热材料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存在闭环控制,外部干扰强,进而影响故障诊断准确性和实时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随机森林算法的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姿态敏感器和执行器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集不同故障情形下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进行特征提取。随后通过随机有放回抽样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建立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故障诊断模型。利用生成的随机森林模型,对实时输入输出数据进行分类,实现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利用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半物理仿真平台的数据进行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可以实现故障高精度分离,并具有更好的实时性,适用于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19.
表面氧化处理对提高碳/酚醛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次氯酸氧化和KH550偶联剂对碳纤维表面进行处理,研究了其对提高碳纤维及碳布增强钡酚醛材料力学性能和烧蚀性能的影响,并对氧化处理后碳纤维的表面性能进行了表征。得出,该方法是提高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和持有效方法,它可 间剪切强度提高了17.5%,线烧蚀率减小58.6%。  相似文献   

20.
文中介绍一种卫星太阳电池阵基板的研究成果。制品选用了碳/环氧面板-蜂窝夹层结构复合材料,可显著减轻结构重量和提高制品的刚度和稳定性。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实际产品中,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