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07年5月22日,29个欧洲国家通过并发布了旨在将各个欧盟(EU)成员国及欧洲航天局(ESA)发展的航天事业统一起来的欧洲新航天政策--《欧洲航天政策决议》(见本期1-4页).该政策由EU和ESA联合制定,其目的是建立更好地协调EU、ESA及其成员国之间航天活动的机制,最大程度地发挥投资价值,避免难以支持的重复研制,从而满足欧洲的共同需求.  相似文献   

2.
空间活动己越来越国际化、商业化,如购买卫星,代为发射,联合研制空间飞行器等等。为此,有识之士认为需要有一个国际空间局来协调这方面的活动。欧洲空间局(ESA)就是一个国际性的空间局。本文按年代向读者介绍了欧洲空间组织——ELDO(欧洲运载工具研制组织)、ESRO(欧洲空间研究组织)和ESA的成立和发展。因篇幅有限,1984年以后欧空局的活动情况可参阅本刊以往的报导。  相似文献   

3.
德国要求延缓包括哥伦布空间站和赫尔墨斯载人航天飞机在内的欧洲长期空间计划,因为德国觉得,欧洲的航天计划将超出其预算,或者无法实现原定计划。德国空间局(DARA)局长威尔德说,德国在1987年的一次部长级会议上曾要求欧空局(ESA)削减长期空间计划经费的15~20%,现在看来已达不到了。因为,目前已经明显的表明,ESA到2000年的长期空间计  相似文献   

4.
欧洲可重复使用运载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采用了两种方式降低航天运输成本、增加竞争力。一是改进以阿里安-5为主的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提高其安全性、可靠性并降低成本;二是研制新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及其相关技术,目前正在研究和论证过程中。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欧空局(ESA)协调各成员国开展了一系列RLV的研制活动,从未来欧洲空间运输研究计划(FESTIP)、未来运载器技术计划(FLTP),到先进可重复使用运载器计划(PEARL),直至目前的未来运载器准备计划  相似文献   

5.
20 0 0年 1月 ,欧空局 (ESA) 1 4国政府批准了其 2 0 0 0年的预算。正如 1 999年 5月份 ESA 部长级会议确定的一样 ,ESA2 0 0 0年总开支基本与 1 999年持平。ESA今年预算 2 7.1亿欧元 ,比 1 999年增加了 2 .3 %。其中阿里安 -5火箭及载人航天飞行经费增加 ,而对地观测和通信卫星计划经费相应减少 ,以此来补偿阿里安 -5和载人航天飞行经费的上升。预算中首次包括了欧洲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 ,经费总计达 7990万欧元 (约合 82 3 0万美元 ) ,大部分用于“伽利略”卫星导航星座的研究。ESA和欧盟的官员们希望这笔经费能起动一项新的相当…  相似文献   

6.
2016年11月,欧洲航天局(ESA)正式对外发布"航天4.0"概念。强调世界航天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航天4.0"时代。在这个时代,航天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政府、企业、公民等社会各界的力量。为此,欧洲应加快欧洲航天政策一体化进程,全面整合欧洲航天界和其他社会各界力量,从太空科学、商业航天、对地观测、深空探测等多个方面着手,将欧洲打造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航天力量。对此,笔者认为在新的全球形势下,欧洲当局已充分认识到航天活动在整合欧洲各方利益、凝聚欧洲社会共识、推动欧洲一体化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航天4.0"概念不仅是对早前颁布的《欧洲航天战略》的响应,更通过全面的布局、清晰的目标,为欧洲航天确立了未来5年的发展方向。尽管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面临着诸如英国脱欧、同类机构竞争等诸多挑战,但"航天4.0"概念无疑将给欧洲航天和世界航天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2005年3月1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航天及安全专家小组报告》。航天及安全专家小组(SPASEC)是欧盟委员会在2004年6月召集的,其成员包括欧盟25个成员国、欧洲航天局(ESA)、各国航天机构、欧洲航空导航安全局(Eurocontrol)、欧洲气象卫星组织(EUMETSAT)、欧盟卫星中心等多家组织和机构的广泛代表。  相似文献   

8.
正波兰在卫星领域的发展相比欧洲几个航天大国起步较晚,并且主要以科学载荷配套和卫星应用为主。2005年,由华沙理工大学抓总的"华沙理工大学卫星"(PW-Sat)正式立项,开启了波兰自主研制航天器的序幕。随着2012年波兰加入欧洲航天局(ESA),2014年成立波兰航天局,并在2012-2014年间完成了3颗自主研制微小卫星的交付发射,该国的航天工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近年来,除了科研院所,波兰的民营航天企业也崭露头角,并很快成为该国微小卫星行业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9.
江燕 《国际太空》2006,(3):21-24
1引言 欧洲航天局(ESA)自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为欧洲和平与科学目的开展欧洲国家之间的航天研究与技术合作"的方针,将空间探测放在重要位置.自1970年代以来,完成了多项太阳系内天体的探测,取得的成就可与美俄比肩.  相似文献   

10.
正"贝皮-科伦坡"(BepiColombo)是欧洲与日本合作开展的大型科学探测任务,目标是将欧洲航天局(ESA)研制的"水星行星轨道器"(MPO)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研制的"水星磁气圈轨道器"(MMO)投入水星周围的互补轨道上,分别对水星进行科学探测。该航天器以意大利科学家朱塞佩·科伦坡命名,他解释了水星的自旋轨道共振现象,并计算出了飞抵水星的途径和方式。ESA早在20世纪末就确立了水星探测计划。2008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决定加入ESA的水星探测计划。"贝皮-科伦坡"最初计划于2013年发射,后由于离子发动机等关键部件研制出现困难和更换火箭等问题,发射被  相似文献   

11.
刘悦 《国际太空》2012,(11):20-23
欧洲首颗采用新型卫星平台—“阿尔法平台”(Alphabus)的“阿尔法卫星”(Alphasat)计划于2013年第一季度发射.“阿尔法平台”是新一代超大型卫星平台,由欧洲航天局(ESA)、阿斯特留姆公司(Astrium)和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Thales Alenia Space)共同研制.2000年左右,ESA...  相似文献   

12.
正在研制的"西班牙地球观测卫星"(SEOSat,又称Ingenio)是西班牙高分辨率光学成像卫星,也是西班牙2007-2011年航天战略计划的标志性任务。该项任务旨在向西班牙民间、机构和政府用户提供高分辨率多光谱陆地光学图像,也可面向全球环境与安全监测(GMES)系统和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GEOSS)内的其他欧洲用户提供图像。总的任务目标是提供测绘、陆地使用、城市管理、水管理、环境监测、风险管理和安全应用方面的信息。这就要求该卫星实现分辨率为2.5m的全色成像和分辨率为10m的多光谱成像。2007年7月,欧洲航天局(ESA)和西班牙工业科技发展中心(CDTI)签署了采购协议,SEOSat项目的研制由ESA监管,CDTI提供任务资金并负责该项目的计划管理。该卫星的基本任务是:①按照西班牙规定的用户需要供应数据服务,包括西班牙本土和重要利益地区(欧洲、南美洲和北非地区)的图像;②提供GMES计划的补充服务,尤其是哨兵-2任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综合消息     
欧空局同意研制独立的极轨卫星欧空局(ESA)提出要把计划中的一颗用于环境研究和气象预报的极轨卫星分成两颗专用卫星。此项建议得到了欧洲气象卫星组织(Eume-tsat)的赞同,因为该组织长期以来竭力主张把试验和实用任务分开执行。ESA最初的计划是发射一颗同时兼顾两者的有效载荷重达2.5吨的卫星。现在ESA的计划是要在1998年发射一颗有效载荷仅重1.5吨的环境研究极轨卫星(环境-1号卫星),其成本约10亿美元。另一颗专门用于气象预报的卫星(气象-1号卫星)将在2000年发射,其结构架将耗资4.58亿美元。  相似文献   

14.
在欧洲遥感卫星发射30周年之际,ESA总结了该卫星编队在土地测绘、海洋监测、冰跟踪、大气感知方面取得的科学成果.于1991年7月17日发射的欧洲遥感卫星-1 (ERS-1)是ESA首个对地观测任务,也是当时欧洲有史以来开发和发射的最先进的航天器之一,为大气、陆地、海洋和冰监测领域的卫星技术铺平了道路.1995年欧洲遥感卫星-2(ERS-2)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15.
继试用型气象卫星1号、2号(Pre-Operational Meteosat 1.2)发展计划之后,1983年5月24日欧洲气象卫星条约组织(Eumetsat Convention)在日内瓦召开了全权代表会议,会上包括 ESA 成员国在内的14个欧洲国家一致同意并鉴署了一项发展业务型气象卫星的计划(alop)。  相似文献   

16.
天丽 《国际太空》1998,(9):19-20
1发展简史□□英国的航天活动始于1957年,当年成功地发射了“云雀”(SkyLark)探空火箭。从60年代起,英国加强了航天器和通信卫星的研制生产。60年代初,英国在欧洲空间研究组织(ESRO)中起主要作用。英国工业部门是该组织的第一颗科学卫星的主承...  相似文献   

17.
田莉 《国际太空》2005,(4):17-19
2004年12月欧洲部长级会议通过了欧空局(ESA)2005年预算,总额为29.7702亿欧元(2004年为26.9832亿欧元)。这次通过的预算额是在2次减少费用的努力之后才成为可能的。2004年10月就已经采取了严格的预算措施。但这些措施的结果是预算数额仍达30亿欧元,超支3亿欧元。  相似文献   

18.
ESA网站2019年3月5日报道,ESA科学计划委员会已经正式批准实施中欧合作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SMILE)任务,这标志着SMILE全面进入工程研制阶段。SMILE将于2023年底发射,运行寿命3年。该计划由ESA和中国科学院联合顶层策划,共同征集、遴选而出,并合作开展方案设计、工程研制以及数据分析与利用,是继地球空间双星计划后中欧又一大型空间探测计划。  相似文献   

19.
<正>2022年11月22—23日,欧洲航天局(ESA)行政机构理事会在巴黎召开三年一度的部长级会议,来自ESA成员国、准成员国和合作国的政府部长共同讨论了ESA未来3年的项目及预算。最终,会议决定ESA未来3年预算为169亿欧元,涵盖科学计划、航天运输等11个方面,较2019年部长级会议批准的145亿欧元增长17%。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欧空局(ESA)和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联合宣布:“1983年6月3日阿里安火箭将进行第6次飞行。”预计发射的卫星是欧洲通信卫星组织的ECSl和西德的无线电业余爱好者卫星A-msat/Oscar10。与此同时,ESA和CNES还决定,继阿里安第六次(L6)发射之后,将在L7-L9三次发射期间,连续把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的三颗Intelsat5飞行星送入静止转移轨道。从1984年3月起开始发射阿里安3型(L10),1985年12月开始发射阿里安4型(L23)。ESA和CNES预计,1983年阿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