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虎章 《航天制造技术》1994,(5):56-56,F003
介绍了带状电缆和接插件的特点、规格,对所使用带状电缆穿刺压接设备作了说明,并针对带状电缆穿刺压接工艺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运载火箭电缆网减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轻电缆网的重量对减轻运载火箭的重量具有重要意义.着重从采用先进的导线和元器件方面论述减轻电缆网重量的方向与途径.提出采用铜合金导线、薄型绝缘导线、平行密绕导线和特殊性能的滤波接插件,均可使电缆网的重量减轻.给出屏蔽导线的结构特性和单位重量,以及电容滤波器,Π型滤波器的结构和衰减特性.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在电子工业中,大量使用着各种接插件,继电器等元件,虽然这些元件作用不同,但都存在电接触,即一个导体向另一个导体通电流,这看来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其实不尽然,由于接插件在电子工业中的使用量比其它任何一种元件要广泛得多,以飞机为例、其电接触点达一万个左右,而大型计算机的电接触点则多达至50万个之多,因此这些接点的接触可靠与否对仪器质量影响极大,所以如何使接插件接触电阻小,寿命长,耐磨、可靠性高等问题愈来愈  相似文献   

4.
针对电缆组件复杂程度描述方法的空缺、难以快速识别出电缆网中复杂电缆组件的问题,提出了电缆组件绝对复杂度和相对复杂度的概念,采用邻接矩阵存储方法对电缆组件的数据进行记录,引入Floyd算法对电缆组件相对复杂度进行了计算,建立了电缆组件复杂度的评估方法。应用提出的电缆组件复杂度的数学建模及评估方法,对某航天器整器电缆网设计进行了复杂度的识别和评估,以降低电缆组件复杂度为目标对电缆组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给出衡量电缆组件复杂程度的定量指标,快速识别出电缆网中的复杂电缆组件,可为电缆组件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JA—2胶是用于接插件上的密封胶,具有弹性和可剥性,抗拉、抗弯曲、抗水解等功能,经过实验,提出了最佳配方,制订了灌封工艺,建立了合理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6.
DJB823保护剂在遥测系统接插件和镀银壳体上的应用,说明了其在润滑性、抗氧化性等方面的优势,印制板除氧化工艺与保护剂的涂覆相结合为印制板焊接质量的提高,开辟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7.
电缆设计好坏逐渐成为复杂机电产品装配质量的关键因素,但是由于其复杂的大变形特性,在布线设计中极易造成电缆长度设计的不合理。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样条曲线拟合思想的电缆长度快速设计方法。首先基于电气连接图给出的电缆布线关键点位置信息,结合三次多项式样条曲线拟合方法建立电缆中心线的形态。然后,结合弧长积分和梯形数值积分方法,在Visual Studio环境下开发了电缆长度积分模块。最后,以一电缆束布置为案例,验证了电缆长度设计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电缆长度设计方法简单有效,为电缆的数字化设计与装配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ESD的损伤模型和ESD对于电子通讯设备的危害,并从PCB的ESD防护设计、金属部件和金属外壳接插件的ESD防护设计、机壳的ESD防护设计和采用ESD护防的元器件四个方面详细讨论了电子通讯设备ESD 防护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航天器低频电缆连接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器产品的性能实现。文章对电缆使用过程中的弯曲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电缆弯曲半径的控制方法,能够在电缆布局设计阶段对弯曲半径不足的电缆分支进行识别并实施弯曲成型方案。应用该方法可使得低频电缆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承受过大应力而导致的电缆导线断裂风险。工程实践亦表明该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0.
射频电缆组件是航天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射频电缆组件研制周期长、产品鉴定覆盖性不足的问题,对比分析了射频连接器和射频电缆组件的设计流程和鉴定项目,总结了装联工艺对射频电缆组件可靠性的重要影响,阐明了射频电缆组件的质量控制关键点在其装联工艺。通过对不同类型射频电缆组件工艺流程和工艺方法的相似性分析,提出了以工艺鉴定方式推进射频电缆组件产品化以改进其质量控制方法的具体思路,并给出了相关实践。该种方式可以更好地为顾客提供解决方案、提升产品成熟度和实施产品质量改进。  相似文献   

11.
目前整星电缆网在星上的导通绝缘测试都是通过测试人员手工进行逐点测试的;而整星电缆网接点很多,手工测试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都很高。为了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测试效率,针对目前星上电缆网接点表的格式,研制了整星低频电缆网自动测试仪,实现了电缆网导通绝缘状态的自动测试。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复杂电缆装配,局促区域电缆装配,高压、刚度大电缆的装配,以及下厂装配模式等存在于通信卫星电缆数字化装配验证的4个方面主要问题。文章提出面向装配与验证设计(Design For Assembly and Verification,DFAV)的电缆网数字化研制方法,将装配、验证工作提前,开展协同设计工作。该方法包括四个部分,针对复杂电缆设计装配工作,提出电缆设计后即开展验证工作的方法,从源头优化电缆设计,从而简化电缆;针对局促区域电缆装配问题,采用电气化的电缆来进行电缆仿真;针对高压、刚度大电缆提出基于设计要素的电缆设计来解决此类电缆的装配;针对下厂装配模式问题,明确表达方式,优化下厂模型。通过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适用于卫星电缆数字化研制,可提升通信卫星面向生产装配的设计能力,设计验证效率提升60%以上,软件设计正确率为100%,输出效率提高90%以上,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航天器屏蔽电缆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给出了航天器电缆的电磁兼容性(EMC)设计准则,分析了屏蔽电缆的屏蔽皮接地原则和原理;讨论了多根屏蔽电缆束外加整体屏蔽的作用及注意事项,给出了几种常用的屏蔽皮接地设计方式以及屏蔽性能优劣对比,指出目前国内航天器电缆常用屏蔽皮接地方式的不足;最后通过某微波遥感卫星上电缆屏蔽设计的应用案例,阐述了如何通过电缆屏蔽设计解决航天型号研制中的电磁兼容问题,为航天器电缆网电磁兼容设计提供了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4.
航天器电缆温度过高会造成电缆的损毁,影响整星供电安全。文章中设计并进行了真空环境下电缆温升试验。参考电缆的辐射温升公式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试验数据进行辨识得到了电缆温升模型。仿真表明模型预计电缆温度与试验温度相差较小,可应用于航天器电缆网的优化设计、航天器在轨负载平衡以及航天器功率电缆的反时限保护。  相似文献   

15.
以某大型载人航天器的电缆铺设工作为背景,针对电缆数量庞大、分支繁多、布局复杂的情况,在现行的三维模型指导总装的模式下,运用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和信息提取与模型二次开发的手段,提出了一种电缆网铺设工艺优化的思路和方法,用以降低复杂电缆网铺设工作的难度,提高铺设效率,可以为大型复杂航天器电缆铺设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地面测发控系统中长电缆的屏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地面测发控系统中箭地连接长电缆屏蔽技术对整个武器系统的重要性,分析屏蔽长电缆的原理及工程制作;分别用电流注入法和模拟场强法进行试验,比较试验方法,确定了该种电缆的屏蔽效能,得到了一些长电缆抗EMP试验数据和定量关系,为柔软型抗电磁脉冲电缆在武器系统中的全面应用提供了第一手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7.
以互联网卫星上首次使用的新型高密度排插型电缆组件为研究对象,介绍了集成式排插型电连接器的制造技术要求和工作原理,从电连接器结构分析出发,研究影响该类型电缆的安装因素。首次提出了新型高密度排插型电缆的安装方法,阐述了该类型电缆的弯曲半径要求、绑扎要求、紧固力矩值要求和使用专用工装的拆卸方法。经过分系统的实际在轨性能测试验证,该安装技术可以显著降低新型高密度排插型电缆组件在大通量、高饱和度信号传输状态下性能下降的现象,成功解决了该类型电缆在卫星狭小空间下的安装与拆卸难题,提高了该类型电缆在卫星狭小空间内的安装精度和分系统的在轨可靠性,为该新型高密度排插型电缆组件的安装在后续卫星批量应用提供了技术指导和工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资源”地面检测设备是资源卫星专用的关键设备。该设备共有7个机柜,其中,1#机柜有一个开关转接抽屉。该抽屉分上下两层,每层都布满了各种部件。由于空间小,而且又布置了42根转接电缆,因此,为保证指标设计,将42根高频软电缆改为半刚性电缆,要求半刚性电缆一端必须直接焊在后面板的电缆座上。进行这样更改,给安装调试和电缆加工带来了极大的困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通信卫星真空热试验中有效载荷的部分测试电缆工作温度超出正常区间导致电缆相位特性发生极大跃变的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新型电缆控温方法,实现了测试电缆在真空低温复杂环境下的集中控温。在某新一代通信卫星真空热试验中,应用该集中控温方法后测试电缆网的温度被严格控制在40℃±5℃,单根电缆沿路径的温度差异被控制在±3℃之内,满足了星上有效载荷的时序和相位要求,提高了地面测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海南文昌发射场的高温、高湿、盐雾等环境问题给通信卫星塔架电缆设计提出挑战。为此,文章在借鉴西昌发射场塔架电缆设计的基础上,提出塔架电缆由A1段、A2段和B段3个电缆分支组成;继而针对文昌发射场环境特点详述了塔架电缆在设计、铺设和使用方面关键点;最后对塔架电缆进行了测试验证,给出了测试内容和注意事项。所设计的塔架电缆已在3颗通信卫星正样星上得到验证,测试流程已基本固化,并形成了相应的操作性文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