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扼要介绍了制导精度分析的方法及其有关问题和工具误差模型系数分离的意义。为保证制导精度指标,进行制导误差分析和提高制导精度,探讨在我国国情下实现误差系数分离的途径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延迟对拦截弹制导精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针对拦截弹在末制导段拦截战术弹道导弹(TBM),本文分析了拦截弹制导控制系统中存在的导引头信息处理延迟、制导控制指令延迟和执行机构响应延迟对制导精度的影响。在拦截弹弹道修正和姿态控制规律的基础上,考虑拦截弹与TBM的初始位置偏差、导引头测量误差和弹道控制执行机构推力偏差,完成了不同制导控制延迟条件下拦截弹拦截TBM制导精度的六自由度Monte-Carlo仿真计算。根据对仿真结果的分析,最后给出了拦截弹拦截TBM目标的制导精度与制导控制延迟之间的约束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国外导弹制导精度鉴定和落点精度评定作了分析,介绍了美国和苏联走过的道路,特别是他们采用的主要方法和经验。指出了我国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对将来我国制导精度分析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天基对地手打击动能武器再入解析预测制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基对地打击动能武器用于从太空对地面高价值战略目标进行快速、准确的打击.为了在各种干扰因素的作用下仍能保证足够的命中精度,动能弹头必须实施再入制导.针对实时性要求,探讨了一种解析预测制导方法.首先详细推导了零攻角再入弹道参数的三维解析解,在此基础上借鉴牛顿迭代法的思想设计了速度倾角与航向角的迭代修正算法,并最终将其用于制导指令的生成.仿真结果表明,解析预测制导方法能有效提高再入弹头的落点精度,且实时性强.此外,通过对不同制导参数下的制导性能进行分析还发现,制导步长取450~600米、精度参数取20~50米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5.
方位对准误差对制导精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在不同发射条件下,惯性导航系统方位对准误差对制导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空射型导弹,惯性导航系统方位对准误差对制导精度的影响与地面发射时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可以降低对方位对准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大气层外拦截弹中段制导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大气层外拦截弹中制导的终端约束是拦截弹处于零控拦截流形上。针对目标与拦截弹引力加速度差的几种简化模型,推导了相应的零控拦截流形表达式,并进行了定量的精度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耗尽关机的固体燃料发动机,设计了基于剩余速度增量的制导律。通过构造虚拟剩余速度增量映射避免了剩余速度增量带来的计算奇异,并提高了制导精度对装药燃速偏差的鲁棒性。仿真表明,采用该制导律推力方向平稳,制导精度与相应的零控拦截流形精度相当且鲁棒性好。  相似文献   

7.
天基对地打击动能武器再入解析预测制导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天基对地打击动能武器用于从太空对地面高价值战略目标进行快速、准确的打击。为了在各种干扰因素的作用下仍能保证足够的命中精度,动能弹头必须实施再入制导。针对实时性要求,探讨了一种解析预测制导方法。首先详细推导了零攻角再入弹道参数的三维解析解,在此基础上借鉴牛顿迭代法的思想设计了速度倾角与航向角的迭代修正算法,并最终将其用于制导指令的生成。仿真结果表明,解析预测制导方法能有效提高再入弹头的落点精度,且实时性强。此外,通过对不同制导参数下的制导性能进行分析还发现,制导步长取450-600米、精度参数取20-50米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美国民兵系列导弹(民兵Ⅰ、民兵Ⅱ、民兵Ⅲ)的飞行试验和制导精度鉴定发展演变的全过程,作了全面综合分析,由此探讨了我国第二代战略远程导弹制导精度鉴定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
针对空天飞行器研究助推段牛顿迭代制导初值生成方法.采用牛顿迭代法求解助推段制导参数,推导了迭代制导算法公式.重点分析了影响收敛精度的主要因素,针对迭代初值对其有较大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将理论推导与数据插值融合的迭代初值求解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可以实现空天飞行器助推段迭代初值与制导参数的快速生成,收敛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空天飞行器研究助推段牛顿迭代制导初值生成方法。采用牛顿迭代法求解助推段制导参数,推导了迭代制导算法公式。重点分析了影响收敛精度的主要因素,针对迭代初值对其有较大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将理论推导与数据插值融合的迭代初值求解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可以实现空天飞行器助推段迭代初值与制导参数的快速生成,收敛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弹道导弹制导技术的发展过程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国内外制导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过程,综述了国外目前提高导弹和火箭制导精度的一些方法以及一些新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制导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提高制导精度的几种复合制导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制导工具误差线性模型求解精度,基于优化模型,利用进化策略方法实现了对制导工具误差线性模型的求解,并研究了遥、外测数据随机误差对制导工具误差线性模型求解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主成分法,制导工具系统误差系数估计值与仿真均值之差均比标准差小3倍,遥测数据随机误差对环境函数的影响较小,遥外差数据随机误差对线性模型求解精度影响较大,制导工具系统误差的最大偏离真值量比标准差大1倍。  相似文献   

13.
杨颖  王明海 《上海航天》2007,24(6):31-33,43
根据捷联星光制导双星方案和星光/惯性组合制导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以惯性导航为主、星光制导为辅的导弹组合导航方法。建立了组合导航位置误差计算模型。对星光惯性组合制导精度的分析表明,该法提高了对星光导航测量信息的利用度,改善了导航精度。  相似文献   

14.
可应用于运载火箭上的组合制导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新民  谢全根 《宇航学报》2004,25(3):346-349
以惯性导航为基础的组合制导技术,既保持了惯性导航的独立性和抗干扰的特点,又可以提高制导的精度,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组合制导的形式很多,适合于运载火箭的组合制导方法主要有惯性导航 卫星导航组合制导、惯性导航 星光导航组合制导两种基本形式。本文对以上两种组合制导方式的主要技术问题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对组合制导在运载火箭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航天器空间交会寻的段的三冲量制导方案.以节省燃料和提高末制导精度为目标,设计出基于Hill方程寻优和轨道预报实时优化的双重优化方法,对无初始误差及测量误差情况下的寻的制导效果进行仿真分析,并且对存在初始误差与测量误差时的寻的制导进行模拟打靶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在保证终端精度的同时能较好地节省燃料,并且对于误差影响具有鲁棒性,计算量较小,具有工程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16.
轨道武器战斗舱再入制导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轨道武器战斗舱再入制导进行探讨,针对战斗舱再入的特点,在深入分析标准轨道法制导的基础上,采用标准轨道与预测落点法相结合的混合制导方法弥补了标准轨道法对初始误差较敏感的缺点。分析研究和仿真结果表明, 混合制导方法既具有对付较大初始误差和过程干扰的优点,又减少了计算量,具有良好的制导和落点精度,是一种有效的制导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超音速反舰导弹人在回路的电视末制导系统仿真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操控员和超音速反舰导弹随机鲁棒自动驾驶仪数学模型,建立反舰导弹人在回路的电视末制导仿真分析系统,并对某型超音速反舰导弹电视末制导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给出在反舰导弹导引回路中人对制导精度起主要影响作用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8.
宋征宇 《航天控制》2013,31(1):4-10,31
随着惯性器件精度的提高以及组合导航技术的应用,制导工具误差对火箭入轨精度的影响所占的权重逐渐降低,至交会对接任务,制导方法误差首次超过了工具误差,且仅方法误差一项就已超过了总误差,这促进了制导方法的研究以及迭代制导在我国运载火箭上的应用与推广.本文对运载火箭制导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回顾,重点对迭代制导的原理、载人运载火箭迭代制导的特点及应用效果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针对任务的多样性,对未来交会对接任务的制导方法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光学景象匹配制导已经成功应用于巡航导弹或其它精确制导武器的末制导,大大提高武器系统的打击精度和突防能力,本文根据景象区配制导的基本原理,对影响其制导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基准图与实时图的各种干扰,建立了相应的误差模型,给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针对反舰导弹的中制导惯组精度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精度优化分配方法。首先,分析了影响中末制导交班的误差因素,建立了中末制导交班模型;然后,依据误差实现的技术难度、成本等综合指标建立了惯组工具误差指标实现的代价函数;最后,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实现惯组工具误差分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分配的惯组工具误差精度能可靠地保证中末制导交班条件,且指标实现的代价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