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洲X射线卫星项目进展顺利XMM是欧洲迄今最大的科学卫星欧洲最大的科学卫星X射线多镜面卫星(XMM)的研制工作目前进展顺利,将在1999年8月2日由阿里安5运载火箭发射。该卫星采用了很多新技术,如反射栅分光计等。卫星重3.9吨,长10米,带3台高灵敏...  相似文献   

2.
长木 《中国航天》1996,(9):43-44
美国开始实施MSX飞行计划经过一年的推迟后,美国的中段空间实验件(MSX)卫星于4月24日发射,揭开了为期4到5年的MSX飞行计划的序幕。MSX是美国弹道导弹防御局用于获取导弹飞行中段信号特征及有关背景数据的第一颗长寿命卫星。星上的光电探测器覆盖中波...  相似文献   

3.
米广 《中国航天》1995,(11):20-22
欧空局将发射6颗科学卫星欧空局将于年内和明年初发射6颗科学卫星,从而使1995年成为该局“辉煌”的一年。然而这种辉煌也正在受到某种威胁,特别是来自欧空局成员国德国和英国的威胁。10月份在图卢兹召开的部长会议将就欧空局4.6亿美元的年度科学预算作出决定...  相似文献   

4.
2006年1月20日.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在北京签署了用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中星6B卫星的发射服务合同。这是双方继去年11 月签署中星9号发射服务合同之后的又一次重要合作。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作为发射服务总承包商,将会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及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承担中星6B的发射任务。预计该卫星将于2007年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将定点于东经115.5度。  相似文献   

5.
J-1和M-5将增强日本的发射能力日本将分别在今年夏天和秋天开始组装第一枚M-5火箭和第一枚J-1火箭。这两种新火箭投入发射后将增强日本的卫星(特别是科学卫星)发射能力。中型M-5火箭为了确保其第一、二级发动机的质量已将首射日期从最初确定的1995年...  相似文献   

6.
马来西亚将与韩国合作研制 1颗微型卫星进行多种应用 ,包括军事和情报收集。这颗耗资 130 0万美元的“中等孔径相机卫星”正由国有航天技术 (马来西亚 )公司 (ATSB)与韩国卫星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共同研制并将于 2 0 0 4年发射。目前ATSB公司有 16位工程人员正在韩国进行该项目。该公司负责人称 ,卫星的图像会非常清晰 ,可用于城市规划、土地使用和国家安全等多种用途。马来西亚的前两颗卫星“马来西亚东亚卫星”(MEASAT)和“椋鸟星 - 1”(TIUNGSAT - 1)目前用于商业和地球观测。马来西亚将于2004年发射军事卫星…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1999年10月18日,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意大利阿列尼亚宇航公司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签定了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讯达恒(SATELCOM)卫星的发射服务合同。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总裁张新侠和阿列尼亚公司总裁威利奥分别代表双方签字。按照合同规定,发射将于2001年上半年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进行。中国与欧洲的航天合作历史悠久。中国运载火箭进入国际市场之初,是为瑞典、法国、德国提供搭载服务。这次发射讯达恒卫星是长城公司与意大利的首次合作,是继去年7月中国与德国、法国成功完成鑫诺卫星发射后的又一次…  相似文献   

8.
中国火箭首发欧洲卫星成功——航天发射市场又有新组合TheLM-3BliftedoffromXichangSateliteLaunchCenterat17:20,onJuly18,1998,carryingtheSinosat-1intospace.I...  相似文献   

9.
AP/HMX HTPB推进剂的能量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了AP/HMX HTPB推进剂能量特性。理论计算表明,HMX取代部分AP可增加比冲,降低火焰温度和燃气中HCL含量,HMX代替20%AP,比冲增加25.46N.s.kg^-1。用BSFΩ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10,(5):45-46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局和台湾已制订了一项气象卫星合作计划的初步要求.年内将形成采购策略.希望从2014年开始卫星发射。该计划下的卫星将采用一种较新的方法来获取大气数据。自2006年发射一个验证性星座后.称为“GPS无线电掩星”的这项技术已被用于天气预报业务。2006年发射的系统称为“气象、电离层与气候星座观测系统”(COSMIC),也是美台合作计划(台湾方面称之为“福尔摩沙卫星”3)。在新的合作计划下,双方将建设COSMIC-2后续星座。GPS无线电掩星技术用于从太空中获取大气密度、压强和温湿度数据。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天》2009,(9):45-45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访印期间.印美两国政府7月20日在新德里签署了有关科学、航天和武器与防务的三项合作协议。航天方面,两国签订了《技术保护协议》,将使印度火箭能发射美制和含美制部件的民用或非商业卫星,包括美国政府或学术机构的卫星或第三国航天机构和大学载有美制设备的卫星。由于部件和卫星需同印度火箭组装,  相似文献   

12.
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至2008年10月24日.卫星达到规定的寿命指标要求并圆满完成了在轨探测任务.取得了大量的科学探测成果。基于嫦娥一号工作状态仍然良好、燃料充足的状况,为充分利用在轨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科学和工程价值.增加探月工程后续任务的技术储备.根据有关部门论证确定的在轨试验方案.自2008年11月8日起。嫦娥一号共分三个阶段进行在轨试验。  相似文献   

13.
飞马座将发射西班牙小卫星美国轨道科学公司已赢得发射西班牙迷你星(Minisat)的合同,将于明年在大西洋上空用飞马座空射型火箭将该卫星送入低地轨道。这是飞马座首次接受西欧卫星发射合同。这颗西班牙国家宇航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卫星将由洛克希德公司制造的I--...  相似文献   

14.
碳硼烷衍生物对固体推进剂燃烧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碳硼烷丙烯酸甲酯(CMP)对AP/NG和RDX/NG推进剂燃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CMP含量的增大,AP/NG推进剂燃速增大,压强指数呈下降趋势;在压强为8.0~10.0MPa范围内,CMP对提高RDX/NG推进剂的燃速作用最强,且随CMP含量增高,RDX/NG推进剂压强指数增大,CMP对AP和NG相变温度,熔融温度都有影响,并加速AP和RDX的分解。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4月16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称,NASA将与欧洲空间局(ESA)携手探索木星及其卫星,这一合作已进入实施阶段。欧空局的"木星冰月探测器(JUICE)"将于2022年左右发射,2029年10月到达木星,随后将花4年时间对木星的磁层、湍流大气及冰冻的伽利略卫星——木星四大卫星:"艾奥(Io)""欧罗巴(Europa)"  相似文献   

16.
据报道 ,中国于 2 0 0 2年 4月立项发展的“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将用 2颗小卫星 (1颗运行于极地轨道 ,称为极区卫星 ;1颗运行于赤道平面内、远地点高度大于 6 0 ,0 0 0km的大椭圆轨道 ,称为赤道区卫星 )分别对地球极地和赤道上空进行探测 ,以研究磁层亚暴、磁暴和磁层粒子暴的触发机制和物理模式等为当前空间物理界极为关注的重大课题。该计划于 1997年 1月开始酝酿 ,2 0 0 1年 7月由中国航天局和欧洲空间局正式鉴定了合作协议。在这个首次以中国为主的国际空间探测合作计划中 ,中国拟投入 4亿元人民币用于研制发射。将于2 0 0 3年 12月…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XD~(TM)Al/TiB2和Al-4%Cu-1.5%Mg/TiB2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以及强化相的体积百分数、颗粒尺寸对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材料的组织和强化相与基体的界面状况。表明XD~(TM)制备的MMCs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制备MMC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6,(6):46-46
海射公司天顶3SL火箭4月12日在太平洋赤道海域的海射平台上发射了日本卫星公司的“日本通信卫星”(JCSAT)9。卫星由洛马制造,采用A2100AX平台,重4.4吨.带20台Ku波段和20台C波段转发器及一台S波段移动通信转发器,将定点于东经132度轨位。覆盖日本、东南亚、夏威夷和大洋洲,最低寿命12年。△轨道科学公司“人牛怪”火箭4月15日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我国台湾与美国合作的6颗“福卫”3小卫星。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从卫星研制初期的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历经实践一号、实践二号卫星群、实践四号以及实践五号卫星,初步形成了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在充分利用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的基础上,在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我国发射了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的第一颗卫星即实践一号。80年代初,我国进行了一箭多星技术试验.即利用一枚运载火箭将3颗卫星送上天,分别是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和实践二号乙。  相似文献   

20.
吴忠 《中国航天》1995,(4):28-29
TRW和全球电信公司合作建立奥德赛系统美TRW公司和加拿大全球电信公司打算合作将奥.德赛(Odyssey)个人通信系统于1998年底投入运营。奥德赛系统由12颗在中轨道上运行的卫星组成,与其竞争的系统有将在低地轨道上运行的全球星和铱系统,它们分别由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