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部标准《航空导线载流量》是飞机电网设计中选择导线规格的一份不可缺少的技术资料。其导线载流量数据按标准中给定的图表、公式通过计算确定。我厂为满足新机、新产品设计的需要,贯彻了该标准,但由于该标准的适应范  相似文献   

2.
科技期刊中公式表达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 (1)缺乏公式文献来源说明。很多作者在写科技论文时参考了某一中、英文文献,从文献中引出了公式,但在文中没有对公式的来源进行说明;有些作者是研究某个领域的专家,在该领域中研究很深入,在他的意识当中,想当然地认为这些公式“就是这样的”,没必要对其进行推导或证明。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机匣—支承—转子系统的动力特性,发展了一种子结构迭代—传递矩阵方法。利用这一种方法使得对复杂转子系统的分析大为简化。与传统的整体传递矩阵方法相比,可大为节省机时,简化公式推导。理论证明与计算实例都表明,该方法具有收敛快、稳定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杨晨 《飞行力学》1999,17(3):49-54
简要介绍中空空导弹发射边界的拟合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工程设计经验的“定参数查表拟合法”,该方法选取对导弹发射边界影响较大的参数作为拟合公式的自变量,通过两次回归算法的构造出拟事公式,并对拟合公式进行了验证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满足空战中对空空导弹发射包线计算的实时性要求,并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5.
官建成 《航空学报》1991,12(11):615-620
 本文首先综述了航线运输收益管理中两票价等级的最优运营方法的历史与现状,指出了各个经典公式的限制条件和公式推导的不严密性。然后,利用边际分析方法详细推导了一个新的最优座位安排的通用公式,对该领域的传统公式作了重要更正。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计算并与传统公式相比,表明新公式在理论上较为完善,在工程上也实用、简便。  相似文献   

6.
对经过球化处理的20号钢进行一步加裁和两步加载实验,研究了作者提出的韧性断裂准则中材料参数的统计特征,并导出该参数的估算公式。结果表明,该参数服从正态分布,所建立的估算公式是合理的。所提出的韧性断裂准则可以揭示塑性加工过程中工件内部损伤演化规律和预测材料加工性。  相似文献   

7.
王旭  严传俊 《航空动力学报》1996,11(4):389-392,438
推导了二维对流—扩散方程的控制体有限元公式,其主要特点是所得离散化方程适合于逐点迭代法及共轭梯度法进行求解,使得该方法更适合于求解复杂的几何域及节省更多的计算机内存。通过几个算例表明,该方法对于特别大的Peclet数其精度也是很高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5~74μm的快速凝固Al-Fe-Mo-Si-Zr-Ti合金粉末凝固组织特征,探讨了凝固组织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合金粉末主要有四种基本组织:初生Al_9(Fe,Mo)_2,α-Al与Al_6(Fe,Mo)共晶,胞晶及显微胞晶,出现这些组织的典型尺寸依次为56μm、40μm和8μm;合金元素Mo的加入,显著提高合金粉末凝固前过冷度,使10~40μm粉末的凝固机制发生了变化,由导热控制型转变成溶质扩散控制型,从而基本上消除了该尺寸范围内粉末凝固组织中共晶成分和初生相。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快速凝固形核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模拟计算,从理论上证实了胞间准晶相为初生相,计算得出在二元Al-Fe合金中抑制该相形成所需的冷却速度高达10 ̄(13)K/s。  相似文献   

9.
刘友宏  杜力伟 《推进技术》2018,39(7):1515-1522
为了解决国内外普遍使用的刘-谢热混合效率公式不能适用于有内热源流场(如加力燃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刘-杜热混合效率公式。该公式能够同时适用于有无内热源工况(如加力和非加力燃烧)下热混合效率的计算分析研究。基于公式推演结果,对新型热混合效率公式的取值极限进行了理论验证。通过同一非加力状态下与刘-谢热混合效率公式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新型热混合效率公式的正确性。接着,利用该公式研究了一体化加力燃烧室加力燃烧工况下波瓣混合器内扩张角对流体掺混过程的影响规律。在混合的后半段区域中,随着波瓣内扩张角增加,同一截面上混合流体对应的刘-杜热混合效率逐渐上升。在出口截面上,内扩张角25°模型对应的刘-杜热混合效率为0.779,相对于内扩张角0°模型增加了10.9%。  相似文献   

10.
史仪凯 《航空学报》2003,24(2):167-169
 基于金属材料微裂纹检测传感器系统放电脉冲的形成过程, 建立了离散化放电的数学模型, 提出了传感器系统参数优化设计的一种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该理论设计的传感器系统参数, 避免了经验公式设计的片面性, 保证了传感器系统无损检测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一个经验公式来判断阿依-24发动机起飞功率,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针对目前普遍存在以提高发动机限温值达到提高发动机输出功率的作法,提出了合理调定限温放大器工作点的建议,因而对该型发动机的使用与维护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风洞试验需要使用大量的天平,而经常编写天平公式处理程序给试验处理软件的维护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量,影响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度。随着试验软件通用性的不断提高,需要研究一种通用的天平公式处理方法。基于符号处理的天平载荷计算方法是一种解决天平公式的自动化处理方法,它运用系统软件的编译原理,通过对公式符号的解释和执行来实现对公式的处理。该方法已运用在风洞试验的数据处理中,可以在风洞试验的数据处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态分布百分位值和百分率的置信限和容忍限公式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傅惠民 《航空学报》1994,15(1):94-101
建立了正态分布置信限曲线方程,给出了其百分位值和百分率的置信限公式和容忍限公式。该公式对完全数据、不完全数据和无失效数据均适用,并且可综合利用当前数据和经验数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NOx排放预估问题,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轻型燃气轮机燃烧室NOx排放规律。将数值分析结果与文献中经验公式计算数据进行比较与分析,验证数值方法的准确性;基于进口压力、空气质量流量、主燃区温度3个参数拟合NOx排放预估公式。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得到的NOx排放值与文献中经验公式计算出的符合度较高;结合数值计算结果得到的NOx排放预估公式;该公式能有效反映上述3个参数对NOx排放的影响;采用验证后的高精度数值模拟方法建立的NOx预估模型所得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及可靠性,并可降低试验成本。  相似文献   

15.
一种每飞行小时维修工时的定量分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本文参考文献〔1〕中提出的以失效率和系统的维修性因素综合为基础的每飞行小时维修工时(MMH/FH)的分配公式,给出了在实际使用该公式时应具备的条件、依据和假设,并举例说明了具体的分配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Euler方程的返回舱气动外形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优化软件平台,选用合适的优化算法,完成优化设计。应用快速气动分析软件,通过求解Euler方程得到高超声速气动力特性,求解Fay-Riddell公式计算表面热流,通过算例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精度和效率。在CTV返回舱基础上验证并初步形成了快速有效的气动布局优化设计的方法,应用该方法完成了类神舟飞船返回舱外形的初步优化设计,为进一步的优化设计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对流层大气折射效应评估计算的工程应用中,水汽压的计算方法不尽统一、精度参差不齐的现状,分别在-50℃~0℃气温范围内利用各平冰面饱和水汽压公式、在0℃~50℃气温范围内利用各平液面饱和水汽压公式对大气折射率湿项进行了仿真计算,通过对仿真结果的比较可知:在平冰面和平液面情况下,Buck(巴克)1981公式和Buck1996公式与Goff-Gratch(戈夫-格雷奇)公式的偏差均较小,计算精度较高,建议作为测控系统外测数据处理中大气折射修正的首选经验公式;该分析结果也可为其他需要考虑水汽影响的工程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一端约束的薄壁筒类零件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多因素正交设计法及回归分析法获取了薄壁筒类零件刚度计算的经验公式。该公式使得静刚度的表述仅与材料弹性模量及零件几何参数有关,易于在数据库中存储和查询,方便修正切削参数。  相似文献   

19.
跨音轴流压气机设计中落后角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人靖  陶德平 《航空动力学报》1994,9(3):313-314,337
对轴流压气机设计中落后角的选取作了分析, 并对影响落后角的气动和几何因素进行了讨论。通过归纳总结, 提出了一个新的落后角估算公式, 通过对压气机轴流级的验算表明, 该公式能较准确地确定落后角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0.
针对波束波导馈电天线无法对空间移动目标进行单脉冲跟踪的特点,首先分析了单脉冲跟踪角误差电压形成机理,同时定义了天线及馈源角误差坐标系,并通过分析常规天线及波束波导馈电天线跟踪移动目标时角误差电压特性,在国内首次得出了波束波导馈电天线跟踪空间移动目标的角误差电压坐标变换公式,最后,通过某波束波导馈电天线系统工程实践对该变换公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单脉冲跟踪角误差坐标变换模型完全满足波束波导天线对移动目标进行全空域高精度跟踪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