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航天》2011,(11):49-49
应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邀请,欧空局载人航天飞行与运营部主任托马斯·莱特、德国宇航中心航天部主任盖德.库珀分别率欧空局、德宇航代表团于10月31日到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并于11月1日凌晨在现场观看了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实况。  相似文献   

2.
正《宇航总体技术》是我国首个航天领域总体技术类期刊,由我国运载火箭的总体设计部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主办。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作为我国航天运输系统总体单位,承担了以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和北斗导航工程等为代表的国家重大项目,抓总研制了以长征五号、长征七号为代表的13种运载火箭,能够把空间飞行器送入地球任意轨道,能够把我国航天员安全送入太空,能够完成深空探测飞行器发射任务,推动了中国卫星及其应用和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航天员》2011,(4):50-51
6月23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出访法国参加巴黎航展,神舟七号航天员、航天英雄翟志刚接收了国际宇航联合会移交的300面会旗,这些会旗将搭载在即将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并由明年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中国航天员带回地面。  相似文献   

4.
1.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重大突破,“神七”实现中国人首次空间出舱;2.航天科技发展驶上新航程,第四次工作会描绘美好蓝图。 3.宇航发射11战11捷创新高,“委星一号”拓展整星出口新领域;4.导弹武器研制成果喜人,多个重点型号取得重大突破;5.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蓬勃发展,“航天第一炉”引领煤化工新时代。  相似文献   

5.
正2021年4月29日,随着"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顺利送入太空,中国空间站拉开建造大幕。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2021-2022年我国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发射和4次载人飞船发射,并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中国空间站:开启载人航天新的里程碑(一)三舱结构构筑安全舒适的"太空之家"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航天器,空间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满足航天员长期在轨生活、工作及地面航天员寻访的载人航天器,代表了当今航天领域最全面、最复杂、最先进和最综合的科学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6.
《航天员》2010,(4):6-6
8月17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表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个空间交会对接目标——“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于近日完成总装,全面转入电性能综合测试阶段。在完成一系列电性能、力学性能和热性能测试后.该飞行器将于2011年发射进入预定轨道,之后.发射神舟八号飞船与之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7.
2022年2月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京召开《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1年)》(简称《蓝皮书》)发布会,对2021年全球航天活动进行盘点,并公布了2022年航天科技集团的宇航计划. 2022年,航天科技集团计划安排5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全年载人航天工程实施6次发射任务,全面建成以"天和"核心舱为控制中心,...  相似文献   

8.
正"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送入预定轨道。随着"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首飞成功,参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建设的"长征"火箭"三勇士"已经全部亮相。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  相似文献   

9.
正9月15日22时,搭载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F T2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进入预定轨道。作为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进入应用发展新阶段。一、推动载人航天工程进入应用发展新阶段按照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规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及空间应用",将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进入应用发展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03,(1):3-10
本刊综合报道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对我国全面掌握和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的“神舟”4号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2号F火箭托举升空。火箭起飞十几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神舟”4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向实现载人飞行又迈出重要一步。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4次飞行试验,也是在无人状态下考核最全面的一次飞行。这次试验将全面实现和验证各项载人飞行的功能和性能。按照研制计划,我国要发射若干艘无人飞船,然后实施载人飞行。这次…  相似文献   

11.
2008年是集团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加快国际一流宇航公司建设的关键一年,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武器装备飞行试验和高密度发射等任务十分艰巨,对集团公司质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质量工作要紧密围绕集团公司的中心任务,贯彻落实党组一号文件和型号工作会要求。  相似文献   

12.
2005年的航天发射从次数上讲,虽不像2004年那样有八箭十星,但长征火箭的五次发射,特别是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仍飘溢出强烈的、把“自主创新”的内涵揭示得更加充分和更加深刻的信息。承担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和飞船系统的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不仅在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在担负国家重点装备研制生产任务中也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填补了我国装备体系建设的空白。事实证明,惟有自主创新,惟有“靠自己”,才能使航天发射和装备研制绽放出引人瞩目的奇葩。  相似文献   

13.
举世瞩目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入预定轨道,在太空等待与神舟九号飞船交会对接的那一刻。在为天宫一号成功发射付出心血和汗水的研制队伍中,有一个"特别"的群体——研制天宫一号年轻的总体设计博士团队。这个团队诞生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载人航天总体部载人航天器总体研究室,19名博士都是"70后"和"80后",其中6人是近两三年与天宫一号结缘的。走近这个博士团队,能够感受到他们充满多彩梦幻和追求现实的内心世界。受航天精神传承的航天年轻一代,正以只争朝夕的劲头,为载人航天工程奉献着青春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12月29日0时0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四号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2015年全年19次宇航发射任务取得满堂红,也标志着"十二五"期间中国航天宇航发射任务圆满收官。上级有关部门及有关方面领导,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雷凡培、总经理吴燕生、副总经理杨保华等,分别在发射现场和北京指导发射。高分四号卫星为地球静止轨道50米分辨率光学  相似文献   

15.
2021年2月24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在京召开《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0年)》(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对2020年全球航天活动进行盘点,并公布了2021年航天科技集团的宇航计划. 2021年,航天科技集团全年发射次数有望首次突破40次,在计划实施的宇航任务中,载人航天空...  相似文献   

16.
《航天》2012,(9):26-27
从最小配置的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到全系统状态上天的神舟二号;从神舟五号第一次载人飞行到神舟六号多人多天飞行、神舟七号太空行走;从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到神舟八号、九号相继突破自动、手控交会对接,实现航天员短期驻留……中国独立自主地发展了载人航天,根据自己的国情和需求开展规模适度的飞行试验。20年神舟飞天,中国开启了一个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航天时代。随着第4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中国人的太空探索又站在了一个新起点上。自信、自强、自立的中国人必将在更高的领域、更广阔的空间,创造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新辉煌。中国人也必将拥有更强的能力,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正>2022年是中国航天的高燃之年、丰收之年、创新之年。这一年,航天发射任务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创造了许多新的航天纪录,中国人迈向太空的脚步越来越快、越来越稳。2022年的航天发射给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一、接力腾飞,太空之家建造完成2022年,中国航天发射最大的亮点就是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完成,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太空家园。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规划,2022年是实现“三步走”战略最后一步的关键之年,全年共完成了6次重大发射任务,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完成。  相似文献   

18.
由于苏联未能为质子号大推力运载火箭在国际航天发射市场上招揽到发射业务,因而它已调整经营工作的方向,使之面向载人和不载人的微重力试验业务。 苏联宇航总局的人士声称,该局已与法国空间研究中心(CNES)的国家空间局签订了一项新的微重力试验合同。预定于1989年上半年由CNES在苏联最大的光子号(Photon)回收舱上搭载一个20~30公斤的有效载荷。以进行电泳的基础研  相似文献   

19.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6月3日宣布,我国将于6月中旬择机发射神舟十号飞船,3名航天员将再次访问天宫一号。当天,神舟十号飞船、长征二F遥十火箭组合体,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技术区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这标志着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已进入最后准备阶段。  相似文献   

20.
<正>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德尔它4H重型运载火箭2014年12月5日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NASA首艘"猎户座"载人飞船,以开展一次短暂却很关键的不载人试验飞行任务。这次试飞任务称为"探测飞行试验"(EFT)1,旨在考核飞船一些关键系统,包括巨型防热罩、宇航电子设备、飞行软件和降落伞等,看是否适于未来的载人深空探测任务。按现行计划,该飞船接下来将分别在2018年和2021年由在研的"航天发射系统"(SLS)运载火箭发射,开展两次飞往月球空间的任务,但要到2021年的那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