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现状1郾概述卫星应用越来越广泛地渗入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出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无法达到或难以实现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整个社会和人类自身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卫星应用已  相似文献   

2.
现代小卫星遨游大太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霄 《中国航天》2000,(1):22-26
随着铱系统的开通和一个又一个小型天体探测器的升空,现代小卫星正以全新的概念冲击着航天领域,在引发了航天技术的一场革命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享受。纵观今天的外层空间,您会惊奇地发现,现代小卫星正在带领人类走进新世纪。小卫星太空唱大戏历史常常是在?..  相似文献   

3.
《卫星应用》2012,(5):56-66
卫星应用是具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产业,越来越广泛地深入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出传统方式无法达到或者难以实现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整个社会和人类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卫星应用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军事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加速实现信息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选择。随着中国卫星制造业的逐步成熟、卫星发射数量的增加,以及应用卫星体系的建立健全,卫星应用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造卫星当空舞 人造地球卫星是当代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的航天器,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使人类在获取、传输和加工信息资源的广度和深度方面产生了质的飞跃。 至今,已研制了科学、技术和应用三类卫星。他们各有千秋,在航天领域均能独树一帜。科学卫星相当于一个太空天文台,它改变了以往人们坐地观地、坐地观天的传统,摆脱了大气层的封锁,轻而易举地实现了全波段科学观测,对人类科学地认识宇宙起到了革命性的推动。它包括空间物理观测卫星和天文卫星,其中前苏联、美国和中国的第一颗卫星均属于前者,后者则谱写了现代天文学的…  相似文献   

5.
资源卫星及应用技术的新进展安嘉欣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通过卫星获得的对地观测数据已成功地应用于人类的科研活动、社会活动和商业活动之中。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卫星遥感及应用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出现了许多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  相似文献   

6.
回顾了自1982年开始的中低轨道卫星遥控系统统一设计及其应用的十年历史,介绍它的技术内容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最后阐述了由此得到对航天开展“三化”工作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我国发展卫星应用技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划分了卫星应用系统的组成和分类;重点分析了各类卫星应用系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对各行各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简要地评述了国内外卫星系统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现状及其评价体系,论证了卫星特殊的社会经济属性,运用系统评价方法和经济效益理论综合出一个卫星系统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指出了它的应用条件、评价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卫星宽带网络的技术及应用,分析了卫星宽带网络的经济效益,指出卫星宽带网络将成为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相似文献   

10.
对地观测卫星可提供气象、地质、农林、海洋等方面的大量信息。并揭示地面多种隐蔽、伪装的目标。从而为人类对地球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为气象预报和预测、为侦察和监视地面目标的动态变化提供极为有效的方法。 国外对地观测卫星的应用甚为广泛,本文仅对对地观测卫星的应用和其获得的效益加以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1.
2009年中国卫星应用各领域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有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研究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很大成绩。2009年比较突出的是卫星应用企业、机构的调整和重大工程的开展,国内新星的发射、运营比较活跃,为卫星应用产业提供了比较丰富的空间段资源。另一方面,2008年自然灾害和奥运保障的经验教训得到了卫星应用界的深入分析和消化吸收,在2009年度转化成为科研成果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建立完整的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标准化是系统工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标准代表了技术力量,也代表了经济效益,一种新技术要想走上持续高效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相对完善的技术及应用标准体系作为基础,卫星导航系统亦是如此。卫星导航系统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涉及卫星导航应用的相关国际机构和标准化组织也非常多。如: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13.
高分一号卫星环境遥感监测应用示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以来,在大气环境、水环境和生态环境中的精细化和定量化遥感监测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作为高分一号卫星的主要用户,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利用高分一号卫星数据开展了大量应用示范工作,本文以其对气溶胶光学厚度、水华、水质、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等遥感监测和评价内容为例,介绍了高分一号卫星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示范情况。  相似文献   

14.
欧空局发射的欧洲遥感卫星(ERS-1)具有为海洋科研和海洋经济服务的双重目的。这颗卫星在海洋渔业、海上油气业、海洋灾害预报、海洋环境监测等海洋经济部门的应用前景良好,经济效益比较明显。我国在发射自己的海洋卫星之前,先行接收和应用ERS-1卫星数据是发展我国海洋遥感事业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文拟对ERS-1卫星产生的社会效益、科学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一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15.
未来小卫星的军事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萍  周以蕴 《卫星应用》1999,7(2):18-26,47
该回顾了军用小卫星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小卫星的军用途径和在通信,成像,情报,环境遥感和空间控制等方面的军事应用,提出了小卫星军事应用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25年来,环境卫星的应用为全球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概述了从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的环境卫星接收到的数据所得到的与海洋有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阎秀英  蔡伟 《卫星应用》2003,11(4):27-31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1)发射并正常运行,促进了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在积极推广宣传CBERS-1产品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研究、生产及应用成果。随着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后续星的发展,卫星的性能、指标的改进和提高,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卫星产品市场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18.
航天技术在航海业中的应用不仅改变了航海面貌,而且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拟从海事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GPS系统以及COSPAS SARTSAT系统等三个应用最广、效益最大的方面来简要介绍航天技术在航海业中的应用概况。 海事卫星通信 自从1976年2月19日美国发射的第一颗国际海事卫星以来,经过不断的更新换代,目前仍有4颗国际海事卫星分别定位于  相似文献   

19.
小卫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来兴 《中国航天》2006,(11):43-47
现代小卫星已有20年的发展历史。这期间,小卫星经过了试验探讨和应用研究等发展阶段,在技术上得到了全面迅速的提高,在应用上获得了全方位的发展,并有着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出现了一阵小卫星热潮,特别是在当时航天领域小卫星专家组的推动和组织下,国内小  相似文献   

20.
国外对地观测卫星高精度姿态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施少范 《上海航天》2000,17(6):49-53
简要介绍了国外对地观测卫星研制开发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和研究了对地观测卫星的姿态控制系统,以及这类卫星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所达到的控制精度。同时展望了未来对地观测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