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正> 第17届国际空间技术和科学会议于1990年5月20日至25日在日本东京召开.国际空间技术和科学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自1959年在日本召开首次会议以来,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国际空间技术和科学会议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涉及空间技术科学的全部专业.会议主要是交流各国空间技术和科学的最新进展情况及研究成果,促进各国空间技术和科学的发展与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2.
30年前的10月4日,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揭开了人类进入空间活动的帷幕。到1987年6月底,全世界共发射了人造空间飞行器3381个,有313人次进入空间轨道,其中有12人登上月球,在月面上总共停留280小时。现在世界上约有58个国家投资发展空间技术,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空间技术的成果,从事空间技  相似文献   

3.
<正> 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于1989年6月5日至6月16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第32届会议。由外交部、国家科委和航空航天部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这次会议。代表团的成员中包括我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一名空间技术专家。外空委的53个成员国中,有47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1982年国际空间会议,即联合国第二次开发及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会议将于今年8月9日—21日在奥地利的维也纳举行。将有140个国家的代表出席这次会议,它将是1968年以来第一次有关外层空间的盛会。会上将讨论和评价与外层空间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如空间科学的发展和空间技术的应用、国际合作等等。美国国务院最近就这次会议专门发表了一篇有关开发及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情况简介,下面是这篇简介的全文:  相似文献   

5.
<正>为加快促进前沿科学和新兴技术在空间领域应用的研究,加强未来空间技术发展与应用的交流、创新思维的碰撞,进一步营造空间技术创新研究的氛围,中国宇航学会将举办一次空间技术未来发展及应用学术研讨会,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承办。该研讨会计划每两年举办一次。以"空间信息系统及有效载荷前沿技术"为主题的首次研讨会拟于2014年8月18~2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目标为"加快推进航天强国建设",旨在促进和加强原始创新的能力和空间技术的引领  相似文献   

6.
空间扫描     
第六届亚太地区空间技术与应用多边合作大会在京举行  2 0 0 1年 9月 18日~2 1日 ,中国国家航天局主办了本届大会。来自 2 0多个国家、驻华使馆以及联合国的30 0多名官员和贵宾出席了会议。本届大会的主题为“利用空间技术推动亚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2 0 0 1年中国卫星应用大会在京举行 2 0 0 1年 9月 18日~ 2 0日 ,中国卫星应用大会在北京新世纪饭店召开。继 1999年和2 0 0 0年中国卫星应用大会的成功召开后 ,中国卫星应用大会已成为卫星领域最重要、最具号召力、信息量最大的活动。今年又有5 0 0名左右中外业界的权威人士聚集在…  相似文献   

7.
空间技术是尖端技术,有关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保守秘密,因此空间技术方面的专门标准交流较少,主要是航空方面的标准较多。空间技术是在科学技术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空间标准方面和在其它标准方面一样,美、苏、西德、英、法、日和印度走在前面,号称标准化七雄。  相似文献   

8.
宋智 《国际太空》2000,(11):1-9
1 欧洲民用空间技术的发展1 .1 欧洲民用空间技术的发展背景□□ 1 957年 1 0月 4日 ,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航天器。其后 ,美、苏之间展开了空间竞赛。到 1 960年 ,在短短 3年时间内 ,他们相继试验和发展了通信卫星、气象卫星、月球探测器、导航卫星、导弹预警卫星和返回式卫星等 ,迅速开辟了空间技术发展的诸多领域 ,并建立了发展空间技术所需的众多规模庞大的基础设施。空间技术的开发 ,使美苏两国的活动半径和能力直接拓展到人类从未达到的外层空间 ,从而极大地显示了其综合国力和整体工业实力 ,极大地加强了对世界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90年代初世界经济处于低谷,1991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仅为0.5~1%,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经济平均增长率第三个低于1%的年份。而亚太地区却勃勃生机充满了活力,经济平均增长率大多在7%以上。经济如此,空间技术也是这样。1992~1997年美国除按计划生产57颗卫星外又临时增加了10项卫星研制合同,其中9项是亚洲国家或地区的。另外还有20~25项卫星研制合同待签,估计其中多数也为亚太地区国家或者是为亚太地区服务的。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美国等发达国家企图在亚太地区寻找新的市场,借以摆脱其经济危机,另一方面是亚太地区  相似文献   

10.
在这个总体思路之下,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首次工作会议还提出到2000年实现“五化”的发展目标。即武器装备现代化——导弹武器的技术性能上一个新台阶,满足国防建设的需要;空间技术产业化——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有大发展,并实现产业化,研制成功新一代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为国家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宇航学会将于2019年4月23—25日在湖南长沙组织召开"第二届中国航天大会"。大会将结合"4.24"中国航天日开展涵盖政府、国际、学术、教育、科普、商业、展览、文艺等多种类型的活动。其中"第五届小卫星技术国际交流会"由中国宇航学会先进小卫星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承办,时间为4月25日。会议主题为"看见世界,看见未来"(See the world,See the future)。旨在通过国际学术交流与研讨,推动空间技术和科学发展,推动应用领域拓展,推动空间技术与交叉学科的融合,推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和服务的建设,推动小卫星商业化和国际化发展。会议将邀请国内外航天领域领导和  相似文献   

12.
正Luna 25计划于2019年发射,将是首个在月球南极地区着陆的探测器,旨在研究风化层和月尘,并测绘着陆区3D地形图。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IKI)网站报道,俄罗斯科学院空间委员会近期召开专家会议,为月球-25(Luna 25)确定了二个月球南极地区候选着陆点。首选区位于Boguslawsky撞击坑  相似文献   

13.
人类进入空间时代已有25个年头了,第一次有关外层空间的联合国大会距今也有14个年头。今天我们又一次聚会在维也纳,对我们和平利用外层空间所走过的历程进行回顾。过去的25年,是美国,也是全世界许多国家的空间活动获得巨大进展的25年。在1968年第一次召开这种会议时,除了几个迫切想搞空间计划的国家外,实际上只有两个主要的空间国家,当时美国的阿波罗  相似文献   

14.
正指导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办单位:中国空间科学学会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协办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宇航学会2021年10月25-28日北京中国空间科学大会系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于2019年发起并主办的全国性学术盛会,是我国空间科学领域唯一的将各分支学科集中到一起进行深入交流的全国性学术大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大会的宗旨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必须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团结凝聚全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和有志于空间科学事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15.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中国空间技术的主要研究中心,组建于1968年2月,现隶属航天工业部。其主要任务包括:研究、开发、利用外层空间的技术途径;参与制定国家空间事业发展规划;承担各类空间飞行器及其地面试验设备的研制、空间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以及空间领域对外技术交流和合作。  相似文献   

16.
[美国《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1978年9月25日报道] 航天飞机主发动机的长时间试验获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发动机的设计问题看来已经得到解决,航天飞机将能于1979年9月28日进行首次发射。本周,航宇局将向国会重点汇报洛克达因公司研制的主发动机的试验情况。自从8月12日航天飞机主发动机继续试验以来,两个主发动机的点火试验已经进行了7,400秒以上。在国家空间技术研究实验所进行的0005号发动机的试验情况如下: 1.为纠正以前出现的问题而进行了修改的0005号发动机,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世界空间技术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已从试验阶段走向了应用阶段。空间技术国际化市商业化的趋势已很明显,发展空间应用技术,注意国际空间技术合作、开拓空间技术商业市场已成为世界各空间技术发达国的共同战略决择。空间技术向民用、商用的转移,不仅是卫星系统本身,还包括了空间技术的各个单项研究成果其及衍生产品,在这方面也有广阔的国际民用产品市场。我国的空间技术从整体上看,已经有了发射各类近地轨道、极地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能力,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具备了研制各类卫星和多种卫星有效载荷的技术基础。我国的空间技术在国内服务的基础上,己具备了走向国际空间技术市场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巴基斯坦在1962年就与其他国家有关机构合作发射了第一枚探空火箭。二十年来,其空间发展速度十分缓慢。最近几年,随着邻国印度空间事业的迅速发展,巴基斯坦政府也决心尽快地利用现代化的空间技术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从军事上抗衡印度的潜在威胁。为了加速空间技术的发展,巴基斯坦首先成立了由总统直接领导的空间研究委员会。随后,又具体制定了一项十年空间发展规划。按照十年规划要求,  相似文献   

19.
欧洲空间局认为空间技术是未来的关键,正是源自这一深刻的认识,欧空局各成员国的研究技术部部长在1985年1月罗马会议,1987年11月海牙会议就欧洲的空间计划作了部署。本文是欧空局局长吕斯特在今年第5—6期英《空间》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文章介绍了欧空局为了发展空间技术,把项目分为指令性与选择性两类。作为空间应用的基础的科学研究项目被作为指令性项目,每一成员国按国民经济总产值的一定份额投资参加,选择性项目则由各成员国的需求而定。文章对正在开展的指令性项目及选择性项目作了概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焦维新 《国际太空》2009,(12):19-23
1引言 1959年1月2日,苏联发射了月球-1月球探测器,月球-1成功飞到月球附近,开创了人类太阳系探索的新纪元。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实现了飞越、环绕、着陆(包括硬着陆、软着陆与巡视车)、取样返回和载人探测(只在月球上实现了)等多种探测方式。50年的太阳系探索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果,极大地加深了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同时也推动了空间技术的发展。现在,探索太阳系已经不是少数几个国家的行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具有了独立探索太阳系的经济和技术基础,并制定了未来的探索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