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国内动态     
正北斗导航卫星将具备搜索救援功能9月19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三十七、三十八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中国北斗三号系统第十三、十四颗组网卫星。在这两颗卫星上,首次装载了国际搜救组织标准设备,将为全球用户提供遇险报警及定位服务。(新闻来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网站)环境减灾一号A/B卫星稳定运行十周年9月17日,遥感卫星技术与应用发展研讨会召开,会上对环境减灾一号A/B卫星在轨运行十周年的情况进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中国北斗一期、二期和北斗二代的发展情况;指出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卫星导航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应用状况不佳:国内卫星导航市场的90%以上为GPS所占有,特别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的北斗系统,在有关国家的安全和核心利益方面的应用,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为推动卫星导航系统特别是北斗系统在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应用,国家需要采取有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为此在本文中,提出了一些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面向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应用,提出建设基于北斗的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综合服务平台(BeidouCORS),该平台具有多种工作模式,是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重要的地面应用和有效补充。给出了平台的总体框架结构和通信链路的设计方案,论述了RTK,RTD和PPP等多种服务模式下的系统工作流程,介绍了参考站、控制与数据中心和数据处理算法等关键部分的建设。基于提出的平台建设框架,结合上海区域特点,给出了上海北斗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综合服务平台的示范应用,并设想了平台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民航新一代空管系统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情况,介绍了卫星导航在我国民航的应用。指出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部署,将是我国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实现跨越的有力保证之一,将完善、增强全球导航系统管理应用的安全水平。通过实施北斗导航系统并开展与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际合作,促进卫星导航关键技术在中国的研究和应用,最终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使用国外卫星导航系统所面临的安全、技术、法律责任等方面的问题。最后对推进北斗系统建设、应用及国际化工作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民用应用状况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了北斗民用运营中心的业务发展、用户管理和增值业务开发。介绍了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适用领域。同时还探讨了制约北斗系统在民用领域进一步推广的因素,对推进北斗系统民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汶川地震中的应用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汶川地震救援对卫星导航定位及应急通信的需求,简要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功能及导航卫星特点,总结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这次汶川地震中的应用情况,最后提出了建设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郭剑 《卫星应用》2009,(2):39-42
介绍了北京中兴恒和卫星应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北斗一号系统的分理商,在积极推动“北斗”民用产业化的进程中,重点做的四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卫星导航技术在内河航运领域的应用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国家安全、定位性能提升、业务适用性等角度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北斗是我国大力扶持的重点领域,随着北斗全球系统和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北斗必将成为内河船舶导航及相关应用系统的标配,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9.
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已逐步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高新技术产业。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北斗导航产业化渐成规模,但在系统集成、芯片、终端和运营服务等方面与GPS产业和应用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本文介绍了卫星导航系统广阔的应用前景,分析了我国北斗卫星导航领域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的建议,最后介绍了中国卫星实施北斗导航产业化的体会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宗文 《中国航天》2009,(12):8-9
日前.在2009中国卫星导航(北斗)系统应用论坛暨第七次北斗论坛上.交通运输领域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上的努力和成果得到广泛关注。综合运输体系期待北斗导航成熟系统的出现。让北斗创新交通,让交通促进北斗.是论坛形成的六项共识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为落实国家安全战略,进一步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充分发挥北斗系统在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方面的作用,助力北斗系统建设发展,交通运输部会同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组织编制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交通运输行业应用专项规划(公开版)》。现将主要内容摘编如下。前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是我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试运行服务,在系统试运行一年之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2年12月27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宣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当日正式提供区域服务,并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关情况。同时,正式公布了中、英文两种版本的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ICD)正式版。发布会上,冉承其与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主任杨宝峰,中国  相似文献   

13.
正《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加强国家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和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完善自然灾害监测网络,加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家防灾减灾信息化能力建设,充分利用卫星通信、广播电视、互联网、导航定位和移动信息终端等手段,提高信息上报、远程会商、公众服务和应急保障能力。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减灾救灾领域的应用,对于完善国家综合减灾业务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带动地方减灾救灾技术装备能力建设,提升重大自然灾  相似文献   

14.
<正>标准化工作在北斗系统工程建设和应用推广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北斗标委会)作为我国第一个军民共建的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它的成立将从国家层面实现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工作归口管理,对确立北斗系统在国家应用主导地位,扭转我国时空基准受制于人、依赖于人的局面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4月28日,国家标准委和总装备部联合在京召开了北斗标委会成立暨第一次全体会议。  相似文献   

15.
2013年9月6日,为期4天的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落下帷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通过北斗主题展、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国际合作与投资论坛等活动,与东盟各国就北斗应用服务、北斗企业走出去等合作事项进行了洽谈,圆满完成了在此次博览会的首秀,拉开了北斗走进东盟的序幕。通过此次东盟博览会,了解了东盟国家对于卫星导航系统的各种需求,北斗也将在公共安全、位置服务、应急减灾、交通运输、海洋渔业、船舶管理、精细农业、高精度勘测等领域为东盟提供优质服务,并努力培育北  相似文献   

16.
田斌  张婷  栗靖 《卫星应用》2009,(3):38-42
介绍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我国北斗卫星系统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应用。并针对我国“基于位置和时间服务”的基础信息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综合利用现有导航卫星资源,提高我国基础信息安全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北斗系统全面建成,北斗短报文在我国卫星测控领域的应用逐渐展开。为了充分利用北斗短报文双向通信功能、保密性好、全球覆盖等特性,参考国际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onsultative Committee for Space Data Systems,CCSDS)的可扩展标记语言的遥测遥控信息交换(XTCE)标准,提出了融合北斗短报文与CCSDS标准的卫星遥测遥控数据系统设计方法。首先,分析了CCSSDS XTCE和北斗短报文的应用现状;其次,考虑到北斗短报文的容量限制,设计优化了卫星遥测遥控数据传输格式和内容;再次,针对北斗短报文传输特性,探讨了加密通信方法;最后,为保证遥测遥控数据传输的正确性与可靠性,设计了数据连续识别和丢包补发方法。结果表明,融合北斗短报文与CCSDS标准的卫星遥测遥控数据系统,可以为提高卫星的设计与科学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相关技术发展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广泛,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在介绍国内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国内市场状况基础上,结合北斗卫星导航相关产业发展趋势,从组合导航、增强系统、时钟同步和定向解算等方面分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成果,并讨论了有助于提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精度的相关辅助技术的发展情况。最后结合我国国情和国内卫星导航系统相关技术特点,给出我国第二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飚 《卫星应用》2013,(5):40-43
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5月中旬在武汉闭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区域服务近半年来,很多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都表达了对北斗产业新机遇期到来的欢欣,同时也表达了对北斗企业乃至北斗产业面临严峻挑战的忧虑。新的机遇期,北斗企业将如何应对挑战?他们又将有哪些作为?本文将从政策、技术、应用、专利等方面介绍北斗产业在此次年会上展现的最新现状与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0.
李玲丽 《航天》2011,(7):22-23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期间,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表示,北斗系统建设和应用产业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冉承其介绍说,到2012年底前,我国还将有约8颗北斗导航卫星升空,届时将按计划完成北斗区域系统的组网建设。按照“三步走”的总体规划,“先区域、后全球,先有源、后无源”的总体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