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面向终端区航空器飞行状态识别的HMM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掌握和预测终端区航空器飞行状态及其时序,为管制指挥提供参考,提出了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终端区飞行状态识别模型。通过对终端区雷达数据的一致化处理,形成符合隐马尔可夫模型的雷达航迹特征表示;采用雷达特征航迹训练隐马尔可夫模型,建立航空器飞行状态及其时序识别模型。实验表明:对于常规进场的航空器,方法快速有效,平均识别率高达91.53%;模型充分体现了管制意图信息与飞行意图信息;可以帮助管制员及时准确判断航空器的飞行状态。  相似文献   

2.
随着飞行流量的增加,提高空域利用率及安全性需要更精准的预测航迹作为飞行管理的参考依据。基于地空实时信息交换技术AIDL,将影响航迹预测精度的不确定性因素气象模型考虑在内,提出改进模型,并建立相应的4D航迹预测算法,运用AIDL语言实现多类势态信息、多用户有效分享、空地、空空、地地的协同决策。通过仿真计算及建立交互模型,考虑实际气象条件的飞行轨迹,将AIDL运用到实时交互通信中,对于提高轨迹预测的精度以及提高空域利用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航空器地面滑行过程中出现的冲突避让问题,采用多Agent方法,在满足航空器规则与流程的基础上,设计了符合管制员思维的分布式多Agent模型.对每个Agent的功能以及Agent之间的交互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同时利用事件驱动(event-condition-action)语言描述了Agent推理过程.最后利用Anylogic仿真平台对多Agent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证明采用规则的算法可智能有效地避免航空器冲突,且符合航空器的运行流程.  相似文献   

4.
基于随机森林的航空器到达时刻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器到达时刻( ETA)预测是进场排序与调度的基础,因此进场飞行时间的快速与准确预测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航班信息、天气信息以及空中交通信息,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了航空器到达时刻预测模型。选取上海浦东机场进场航班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可以实现航空器到达时刻的快速与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5.
正为推动我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确保民航持续适航安全,中国民用航空局对《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定》CCAR-147和《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6R2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CCAR-147R1(送审稿)和CCAR-66R3对我国民航维修培训体系及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考试进行了重大改革,有效地解决了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培训及考试存在的问题,将我国民航维修与国际接轨,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个基于语音交互的奥运信息查询系统。该系统综合应用语音识别、智能人机交互等先进技术,实现了通过语音对历届奥运会的相关信息的查询。在语音识别和问句理解方面,将统计方法与规则方法相结合,利用领域相关知识和受限语言文法,显著地提高了语音识别和问句理解的正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提出和采用的各种技术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在售后服务已成为航空制造业新的营收增长点的背景下,航空器制造商亟需一个规范的服务产品设计方法来指导其服务产品的开发过程。通过对“面向服务的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服务模型)”进行研究,开发了一种适用于航空器制造商的快速响应服务产品设计方法,该方法模型由“从问题到解决(ITR)”的端到端流程、服务水平协议(SLA)和操作级别协议(OLA)三部分组成,设计流程分为服务目录制定、业务流程设计、业务规则设计、服务系统开发和服务管理5个步骤。运用该方法可以确保快速响应服务水平与客户需求的一致性,提高人员、业务规则自动化和服务管理的集成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互操作模式下4D航迹数据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ATC的发展是以航迹为对象从管制意图出发并配备相应的间隔.实时动态地掌握航空器与航空器之间的位置;依据美国Next-Gen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4D航迹应用规划,针对4D航迹的数据内容借助UML和XML Schema完成了4D航迹的数据建模,并给出了4D航迹互操作模式下的发布订阅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数据同步的分析,可有效地规范4D航迹互操作模式下的数据交换.  相似文献   

9.
针对机场监视的需要,结合航空器起飞特征,研究了尺度不变特征变换( SIFT)算法和仿射变换模型,在对图像进行灰度图像序列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将SIFT特征点跟踪与仿射变换相结合对航空器起飞信息识别、跟踪的方法。以滨海国际机场的一个起飞过程为例,对图像序列进行了运动目标识别和帧间特征点的匹配,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为机场航空器的起飞跟踪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工智能迅速发展以及“智慧机场”的提出,研究人工智能在机场如何有效地辅助机场管制人员,驾驶员指挥航空器在地面滑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滑行路径规划方法,构建航空器机场地面强化学习移动模型,并以海口美兰机场为案例采用 Python 内置工具包 Tkinter 进行场面仿真;在此基础上,考虑机场航空器滑行规则,采用 Off-Policy 中 Q-Learning 算法求解贝尔曼方程,实现航空器在 Model-based 环境中进行静态路径规划。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能够实现停机位到跑道出口智能静态路径规划  相似文献   

11.
保证安全是航空运行永恒的主题。在保证飞行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运行效率,是中国民航不断追求的目标。为了进一步提高飞行效率和空域流量,基于航迹的运行模式(TBO)被学界提出作为新一代空管自动化系统中的核心技术。它是以对航空器的4D航迹预测为基础,在空管、航空公司、航空器之间共享航迹动态信息,做出协同决策(CDM)。它改变了传统的将航空器当前位置作为已知条件的运行模式,能够实现高密度、大流量、小间隔条件下的有效空域管理。本文以一个多架飞机汇聚飞行的场景为例,说明基于航迹的运行能有效解决飞行  相似文献   

12.
可靠性管理是整个维修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它通过收集数据,处理数据,预防(纠正)措施,收集数据的过程,使航空器的使用可靠性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之上。可靠性数据是描述航空器使用状况的定量工具。本系统应用Foxdbase和Msoffice 4.3中Word与Excel三种软件,收集数据,处理数据,生成指标值及警戒值,最后以可靠性报  相似文献   

13.
从质量管理体系的角度研究如何开展军用航空器适航性工作。首先研究确定军用航空器适航性是军用航空器的质量特性之一,然后介绍军用航空器适航性工作内容,随后研究军用航空器适航性工作与质量管理体系要素(条款)之间的关系,最后把军用适航性工作纳入军用航空器研制单位的质量体系。  相似文献   

14.
<正>一、相关概念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UAS),在国内常被称为无人机系统。根据国际民航组织328号通告《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没有机载驾驶员操纵的航空器及其相关要素统称为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UAS可按运行操作的方式分为遥控航空器(Remotely-Piloted Aircraft)系统和自主航空器(Autonomous Aircraft)系统。其中,遥控航空器系统是指飞行驾驶员不在航空器上的航空器系统,自主航空器系统是没有驾驶员介入飞行管理的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5月22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公安部、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能源局、中国民用航空局等8部委联合发布了《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7—2018年版)》(以下简称《指南》)。《指南》要求于2017~2018年初步建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体系,并重点制定一批市场急需、支撑监管的关键标准,2019年开始逐步推进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制定工作,到2020年,基本建立健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体系,基本实现基础标准、管理标准和技术标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机场的整体运行效率和综合保障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速度剖面拟合的航空器场面滑行4D轨迹预测方法。构建了航空器的滑行动态模型,进而引入标称速度剖面的概念。将DSW算法应用到速度剖面的拟合中,得出一种标称速度剖面的生成方法,并通过建立平均速度修正参数修正不同机型对滑行速度的影响,基于动力学平衡方程,构造了标称速度到瞬时速度的映射,结合BADA数据实现对瞬时速度的修正。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得到航空器场面滑行4D轨迹预测模型。案例表明,与基于动力学的方法相比计算结果更加准确,使平均误差降低47.3%,能够有效地预测航空器的4 D轨迹。  相似文献   

17.
<正>基于民航局飞标司航空器使用困难报告(SDR)系统收集的数据,对2014年国内空客机队运行状况进行了介绍,并着重以空客单通道和空客长航程两种机队类型为例,对发生次数较多的故障提出了解决方案。1月21日,民航局飞行标准司与空客中国公司在北京举行了技术交流会。局方代表在介绍国内空客机队各型飞机2014年增长和运行概况的基础上,根据航空器使用困难报告(SDR)系统收集的数据信息,就2014年空客机队运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国际民航组织(ICAO)在修订《芝加哥公约》附件6(航空器的运行)、11(空中交通服务)和14(机场)时,首次提出建立安全管理体系(SMS)的要求。之后,ICAO在附件1(人员执照的颁发)、6、8(航空器的适航性)、11、13(航空器事故和事故征候调查)和14中规定,作为其国家安全方案(SSP)的组成部分,各缔约国应要求其经批准培训机构、航空器运营人、  相似文献   

19.
刘海军  李悦  柳征  周一宇 《航空学报》2010,31(9):1809-1817
 针对多功能雷达采用复杂体制而造成的辐射源不能正确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文法(SG)的辐射源识别算法。该算法基于多功能雷达的句法模型,将威胁数据库中的多功能雷达文法分为随机正则文法(SRG)和随机上下文无关文法(SCFG)两种情况,并分别构造随机有限自动机(SFA)和随机下推自动机(SPDA)对测量辐射源进行识别。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能识别出多功能雷达辐射源的型号及模式,而且能识别出雷达辐射源的功能状态,并进而推断出雷达辐射源的威胁等级。  相似文献   

20.
<正>民用航空器型号合格审定是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根据中国民用航空规章《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的规定》(R-21)对民用航空产品(指航空器、发动机和螺旋桨)进行设计批准的过程,它的输出形式之一是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型号合格证也是民用航空器走向世界市场的敲门砖。我国自1987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后,民用航空器的设计就开始了型号合格审定。型号合格审定就是进行设计符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