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遥感卫星主要由民用遥感卫星和军用遥感卫星两大类组成, 目前民用遥感卫星主要有:气象卫星、海洋卫星、地球观测卫星、环境与灾害监测卫星等;军用遥感卫星主要有:成像侦察卫星、导弹预警卫星、军事气象及海洋环境卫星等。  相似文献   

2.
卫星数据采集系统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继云  胡如忠 《中国航天》2001,(3):21-22,25
一、卫星数据采集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卫星数据采集系统是利用航天遥测、遥控、遥监等技术,对航天器远地点进行各种监测,并根据需求进行自动采集,经过卫星传输到数据中心处理后,送给用户使用的应用系统。 卫星数据采集系统的技术特点是:能自动提取被采集的数据;数据率较低;数据分时采集;覆盖地域广;可野外工作;无人值守。 卫星数据采集系统的优点是:时效性高;采集数据地域广;经济性优;真实性强。 卫星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组成有:传感器、数据采集平台、卫星采集通道、数据接收站、网络管理和中心处理系统。卫星数据采集系统由空间卫星信道、传…  相似文献   

3.
美国成像侦察卫星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射照像侦察卫星,锁眼(Keyhole)系列卫星和长曲棍球卫星是其中重要的代表。这两种卫星可分为3类:1)胶片返回式照像侦察卫星;2)光电传输式照像侦察卫星;3)雷达成像侦察卫星。文章主要介绍锁眼系列卫星和长曲棍球卫星的发展、所用遥感器性能及成像能力等。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近十年来卫星控制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其方向是高精度、长寿命、多用途。卫星姿控技术发展的关键仍在于实现控制所需的硬件。可以认为:卫星姿控精度取决于检测卫星姿态的敏感器;卫星姿控系统的寿命取决于驱动星体的执行机构;卫星的用途则受到星上能源的限制。众所周知,采用大面积太阳帆板的三轴稳定卫星姿控系统,是高精度、长寿命、多用途卫星最有可能采用的技  相似文献   

5.
《航天器工程》2016,(2):113-119
通过分析美国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卫星增强服务,结合我国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现状,总结得到对我国发展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卫星增强服务,以实现低轨道航天器实时精密定轨的几点启示:加快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增强系统;通过冗余提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增强系统可靠性;增加我国数据中继卫星支持广播的能力;建立我国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卫星增强服务标准;增加多系统联合定位技术支持;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D2导航电文配合使用;进行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卫星增强服务试验以积累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6.
主要论述下列几点:1卫星多普勒测量开创无线电导航的新时代;2卫星伪距测量开拓星基无线电导航的新模式;3六个导航卫星系统各具特色争市场;4卫星导航在航天遥测中的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7.
作为航天器电磁兼容性的一个分支—航天器表面带电的控制已成为可靠性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简要阐述控制航天器表面带电的设计原则,着重对下述各方面提出了卫星带电的控制措施和静电放电的技术设计,并提出一些技术规范:卫星整体和分系统;卫星结构;卫星的电子器件,电气部件连接、布局、接地和屏蔽;卫星表面材料和结构材料的选取;热控制;无线电通信、天线;电源系统;姿态控制;有效载荷等.  相似文献   

8.
<正>一、历史的回顾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开展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工作。目前,中国已研制了24颗返回式卫星,取得了22颗成功发射并回收的成就。已研制完成的返回式卫星有6种型号:1第一代返回式国土普查卫星FSW-0,2第一代返回式摄影测绘卫星FSW-1,3第二代返回式国土普查卫星FSW-2,4第二代返回式摄影测绘卫星  相似文献   

9.
一、卫星数据采集系统及其关键技术卫星数据采集系统是利用航天遥测、遥控、遥监等技术,对航天器远地点进行各种监测,并根据需求进行自动采集,经过卫星传输到数据中心处理后,送给用户使用的应用系统。卫星数据采集系统的技术特点是:能自动提取被采集的数据;数据率较低;数据分时采集;覆盖  相似文献   

10.
法国宇航公司自成立以来总共参与了40多项科学或应用卫星计划,并且都获得了成功。其中属于一国的卫星计划有:1.先驱者 A—1;2.科学卫星FR1,D1A,C和D(和谐测地卫星、五冠测地卫星),D2A和B(向日葵科学卫星,微风天体紫外线分析卫星)和信号天文卫星;3.技术卫星佩奥利,D5A和B(北河  相似文献   

11.
1996年12月20日,美国在范登堡空军基地用大力神4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一颗新型KH-11成像侦察卫星。该卫星的轨道参数为:高度250×1000 km,倾角97.9°。分析家们认为,该卫星也是数字成像卫星,是KH-11的第三代卫星,它的基本外形与以前发射的KH-11卫星类同,但太阳电池帆板更大、分辨率更高,光学瞄准镜直径达380cm。该卫星是美国侦  相似文献   

12.
<正>类别: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用途:主要用于国家测绘保障和国土资源调查。研制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公司。发射时间:2010年8月24日15时10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运载火箭:"长征二号丁"火箭。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现有遥感卫星自主健康管理系统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分多模卫星(GFDM-1)自主健康管理系统设计架构,给出了关键设计内容,提出了故障判决条件优化设计及操控接口与事件报告规范化的设计思路。卫星在轨运行结果表明:高分多模卫星能自主对整星健康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在故障发生时,实施自主诊断、隔离和恢复,最大限度地保证卫星安全;能有效监测并报告,短期可自恢复异常;提高了卫星在轨自主运行的可靠性及地面运行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遥感卫星在轨故障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遥感卫星1988年—2014年的在轨故障数据进行分类研究发现:控制、载荷、测控和数传是遥感卫星在轨故障发生比例最高的4个分系统;故障主要发生于在轨第1年;环境、设计和器件类故障为主要的在轨故障类型;大多数故障可以通过在轨自主诊断、地面操作等方式及时予以解决, 对遥感卫星完成任务的固有能力影响较小;各分系统的在轨故障特点各不相同。文章最后针对故障原因, 提出了增加遥感卫星的地面试验与测试、加强抗辐射加固设计和开展基于在轨故障规律的分系统技术状态控制等对策, 以降低卫星的在轨故障率, 保证卫星在轨可靠、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世界上性能最先进的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高分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已两年有余。卫星在轨运行期间,为国家海洋、减灾、水利及气象等多个行业及业务部门提供服务。近日,《卫星应用》编辑部就高分三号卫星应用采访了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张庆君。高分三号卫星干涉测量性能受好评《卫星应用》:请您介绍下高分三号卫星的技术特点,及其在高分专项工程中的地位。张庆君:概括来说,高分三号卫星共有十大技术特点:体制新、模式多、性能优、功能强、高功率、长寿命、  相似文献   

16.
吴文 《中国航天》2015,(4):54-55
<正>近期,欧洲咨询公司公司发布了有关全球卫星产业价值链的报告。报告称,卫星产业为政府机构和商业公司提供基础设施时处于价值链的上游,为下游终端用户提供卫星容量。卫星价值链主要包括以下5个层面:1.政府机构。通常为其自身应用或两用需求投资研发航天技术:公共部门的研发仍然高度集中在少数国家之中。2.航天工业界(上游)。包括能够设计和制造航天系统和运载器的机构。3.卫星运营商。它们拥有卫星,向服务提供  相似文献   

17.
<正>类别:属于新一代对地遥感卫星。用途: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和防灾救灾等领域。研制单位: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相似文献   

18.
《航天器工程》2016,(5):119-124
针对卫星维修性、测试性和保障性工作中存在的概念不清、内涵不明、工作内容不确定等问题,在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的通用定义和要求基础上,结合卫星产品特点,分析了卫星维修性、测试性和保障性的概念和内涵,探讨了有关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明确了维修性设计、测试性设计和保障性设计的主要内容。分析表明:卫星维修性设计重点是在轨维修性,兼顾地面需求;卫星测试性和测试、测试覆盖性概念不同但又有关联,卫星测试性设计重点是故障诊断策略和机内测试(BIT)设计;卫星保障性旨在保证在轨连续稳定运行,保障性设计的重点是提高产品可用时间和连续工作时间,降低对保障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航天器工程》2017,(3):38-42
考虑遥感卫星成像任务规划时对多边形区域目标的分解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卫星视场角的区域目标动态分解方法。首先根据卫星的轨道特性,计算卫星对区域目标的可见时间窗口;在可见时间窗口内,计算卫星对区域目标的最大、最小有效观测角度;再以卫星的视场角为角度偏移量,同时考虑幅宽的动态变化,将区域目标分解成相互平行且幅宽不等的条带。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区域目标动态分解方法,能够将区域目标有效分解,与传统的区域目标分解方法相比,可明显提高遥感卫星对区域目标的观测效率。研究结果可为遥感卫星自主任务规划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面向北斗短报文的在轨卫星健康监控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我国在轨卫星数量迅猛增长、健康状态复杂各异、测控管理难度日趋增大的态势,提出了面向北斗短报文的在轨卫星健康监控体系。分析了北斗短报文的应用现状,构建了“用户→北斗卫星→在轨卫星”前反向数据流向。考虑到北斗短报文的容量限制,优化设计了测控数据传输格式和内容;针对北斗短报文单向传输特性,探讨了可靠通信技术;针对星座大规模安全传递分发数据需求,研究了通用掩码技术。以北斗三号系统为对象,仿真计算了在轨卫星前反向数据时间特性。结果表明:基于北斗短报文的在轨卫星健康监控技术,可以为提高在轨卫星科学使用和寿命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