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解决力臂自动调节装置型号多、测试方法繁杂、测试精度低的问题,研制了以工控机为核心的自动测试系统,从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入手,分析了测试过程中的工作环境模拟仿真与自动加载、系统控制信号和数据的共享、大气参数的测量、力臂值随机快速精确测量及抗干扰设计等问题,对改善力臂自动调节装置的维护手段、提高测试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使检测设备向综合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深入研究软件回归测试过程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用于软件回归测试过程自动化管理的方法。该方法能够辅助测试人员按照规范的回归测试过程开展相应的回归测试活动,高效地完成更动影响域自动化分析、回归测试设计、回归测试结果自动化分析及统计、回归测试文档自动化生成等一系列工作,显著提高了软件回归测试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航天器自动化测试语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丹  马世龙  李先军  孙波  叶钢 《航空学报》2010,31(2):290-300
航天器测试语言是支撑航天器自动化测试的形式体系及航天器测试过程标准,在当前多航天器批产网络化测试的新需求下,测试语言标准体系研究对于提高航天器测试自动化水平和保障测试过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现有典型航天器测试语言的全面分析和比较,总结出基本特征,并结合当前先进的网络计算技术,提出了我国航天器测试语言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同时针对国内航天器测试语言研究设计工作的不足,给出一种航天器测试语言CATOL(China Aerospace Test and Operation Language)。该研究对提高我国航天器测试业务规范水平和测试人员的工作效率、促进航天器测试自动化研究的发展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先进的复合材料由于其高比强度、比模量、大幅减重和良好的耐腐蚀性,已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及其他领域。自动铺丝机是实现自动铺丝的必要设备,是影响铺放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环节。因此,研发和改进自动铺丝机,成为制造复合材料复杂构件的最关键的课题之一。本文针对近年来国内外的自动铺丝设备,重点围绕铺丝机机床主体结构、纱架形式、铺丝头压力系统、加热系统与张力系统等方面,对当前自动铺丝机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论述与分析,总结了国内外自动铺丝设备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国内外铺丝设备的优势与不足,最后探讨并总结了自动铺丝设备未来的发展趋势,为铺丝机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一个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5.
UML活动图是基于UML开发的软件设计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描述了软件系统的动态行为,是软件系统测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提出了一个基于UML活动图的场景测试方法,给出了生成基本流和备选流的原则,对传统场景法进行了改进,避免了测试场景集数量爆炸.最后重点结合一个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王琴  弥选锋 《民航科技》2004,(4):129-131
本文总结了完成FDR能测试的经验,对测试过程分析以及对工作步骤进行优化组合,使得整个测试过程耗时少且能够较顺利地完成。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基于贝叶斯图模型的软件测试新方法,该方法为具有不确定性的软件测试问题的逻辑结构提供了形式化机制。分析了该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并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简化模型,给出了测试过程,通过实例介绍了该模型。表明通过基于贝叶斯图模型的测试方法所构造的模型可以作为软件测试的动态表示,并用于驱动测试设计,为测试者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某型航空发动机空中起动供油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研究某型航空发动机空中起动困难问题,现有自动起动器没有考虑飞行高度对供油规律的影响,发动机在空中起动时存在富油状态.分析了影响起动供油规律的因素,在现有自动起动器结构基础上,设计了高空修正模块来补偿飞行高度对供油规律的影响.建立了自动起动器的数学模型,对改进的自动起动器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试验.仿真结果和试验验证了改进方案的可行性,与地面起动相比,空中起动的供油量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采用改进的空中起动供油规律可补偿飞行高度对供油特性的影响,解决发动机空中起动时的富油状态问题.   相似文献   

9.
自动钻铆离线编程是自动钻铆技术应用关键环节之一,离线编程质量与效率将直接影响飞机壁板的生产制造周期。研究分析了当前飞机机身壁板自动钻铆离线编程过程,针对目前飞机机身壁板自动钻铆离线编程过程效率低下、编程质量不高的现状,提出了一种飞机壁板自动钻铆快速离线编程方法,该方法优化了自动钻铆离线编程流程,同时针对自动钻铆离线编程过程数据处理繁琐、工作量大的问题基于CAA二次开发技术实现了离线编程过程数据的批量化处理。基于该自动钻铆离线编程方法可大幅提升当前飞机机身壁板自动钻铆离线编程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0.
航空嵌入式软件市场不断动荡与激烈竞争的局面对航空嵌入式软件测试提出了新的挑战,商业化的第三方软件测试面临着质量、进度、成本等问题,而良好的软件过程与持续的过程改进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途径。从对并行工程的研究入手,将并行工程的方法运用到航空嵌入式软件测试实践中,寻求基于并行工程的航空嵌入式软件测试过程,用于解决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11.
软件测试的控制论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软件测试被认为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理解最为不清的一环。部分原因是虽然有很多策略被定义和分析,但很少有策略被设计和优化。软件测试的反馈机制迄今尚未形成。基于此种情况,软件测试的控制论方法将软件测试问题当作控制问题,被测软件当作被控对象,软件测试策略当作相应的控制器,被测软件和测试策略构成一个闭环反馈控制系统。软件控制论是一门探讨软件理论和工程与控制理论和工程交叉的学科,软件测试的受控马尔可夫链方法利用受控马尔可夫链理论设计和优化软件测试策略,是软件控制论思想的体现。在受控马尔可夫链方法的框架内讨论软件系统的自适应测试,并与随机测试进行比较,发现自适应测试方法相对于传统的随机测试方法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交互式软件的功能是通过复杂的人机交互完成的,目前的功能测试常常只考虑软件的界面信息,而不考虑软件的具体需求和逻辑实现流程,这就导致测试巾随意性较大,测试过程难以有序进行。针对这种情况,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流图的功能测试方法,依据交互式软件的需求规约和用户界面,以数据的流向来组织功能测试过程。  相似文献   

13.
测试系统的软件平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测试软件平台为测试系统的组建提供了可视化的测试程序开发环境、测试资源的管理、测试数据的管理和仪器驱动库的管理等工具。文章介绍了软件平台的总体结构。并对软件平台的实现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4.
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中测试用例的设计是软件测试的关键。以大气数据计算机软件测试为例,详细介绍了软件黑盒测试的几种方法,用黑盒测试技术来设计切实可行的测试用例。实践证明,应用黑盒测试技术在大气数据计算机软件测试中设计测试用例,提高了测试效率,发现了软件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嵌入式软件测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介绍了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阐述了软件测试在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嵌入式系统开发的经验和从事软件测试的体会,探讨了软件测试的策略以及如何进行软件测试的设计,并提出了针对我国企业软件测试现状的软件测试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应用,对其软件进行完善而又高效的测试成为必须.本文提出了一种联系宿主机和目标机的自动化测试平台.该平台分为宿主机端的测试管理和目标机端的测试代理,实现了代码自动插装、脚本自动化批量执行、功能测试、分支覆盖、数据通信和测试结果报告生成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综合模块化航电软件仿真测试环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庆  刘斌  余正伟  冯时雨 《航空学报》2012,33(4):722-733
 伴随着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IMA)软件在新一代飞机上的应用,其高复杂性、高度综合的特点以及分层的健康监控和故障管理模式给软件测试提出了挑战。传统的仿真测试环境在应对IMA软件测试中难以满足RTCA DO-178B中规定的对验证过程结果的验证的要求。本文在分析IMA软件特点的基础上,根据DO-178B的要求,综合国外的发展情况和国内的研究进展情况,研究综合模块化航电软件仿真测试环境需求,提出了基于软件故障注入的综合模块化航电软件灰盒仿真测试环境方案,并给出优势分析。该仿真测试环境方案以IMA软件为测试对象,应用软件故障注入技术和代码插装技术满足测试规范文件的要求。其具有通用灵活、适配性强、强实时性等特点,为中国新一代航电软件的系统验证和测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专用电子测试设备系统校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专用电子测试设备系统校准的方法,以及在实际工作中是如何实现专用电子测试设备系统静态,动态校准和如何编制校准软件实现自动校准。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光导型多元红外探测器特性,研制了红外探测器均匀性自动化测试系统。本文介绍了测试系统的组成及相应的软件,阐述了工作原理、控制策略及数据处理技术。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设计合理、工作稳定,具有精确控制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