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11月5-8日,第4届全国空间碎片专题研讨会在南京召开,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有关研究人员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内容涵盖了碎片研究工作的3个主要方向:防护、减缓和监测。从本次会议来看,空间碎片研究的队伍正日益壮大,包括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中国  相似文献   

2.
第十六届国际空间技术与科学会议(ISTS)于一九八八年五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在日本北海道大学召开,大会主席、东京大学教授小林繁夫主持了这次会议,并在开幕式上做了热情的讲话。参加这次大会的有来自各国的院士、博士、教授、专家、研究生、大学生、专业技术人员等七百三十余人,中国航天工业部、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科学院均派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本次会议并得到北海道地区和企业的大力赞助。  相似文献   

3.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6):635-635
第七届全国空间碎片学术会议于2013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召开,会议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下简称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一司主办,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承办。来自国家国防科工局、总参谋部、总装备部、外交部、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X--集团、中国科学院、中电科技集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60多家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共计23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龚自正研究员(注:本刊主编)等参会交流。  相似文献   

4.
2006年1月10日,中国宇航学会《宇航学报》编委会2006年工作会议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逸夫科技楼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主要领导有: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庄逢甘院士,学报副主编、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马兴瑞副总经理、张履谦院士、屠善澄院士、余梦伦院士,常务编委、科技集体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丽辉,21基地赵军副司令员等编委也参加了此次会议。学报副主编、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参加并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2007年2月1~2日,中国宇航学会《宇航学报》编辑委员会2007年工作会议在北京碧水大厦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主要领导有: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庄逢甘院士,学报副主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马兴瑞副总经理、张履谦院士、余梦伦院士、黄培康院士、装备指挥技术学院院长常显奇,学报常务编委、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丽辉女士、中国科学院吴宏鑫院士、上海八院李相荣总师。学报副主编、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中国航天高技术”报告会于1991年1月30日在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航空航天部及其它部委的领导、专家等100多人。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国光和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任新民主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顾问马宾、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航空航天部副部长刘纪原等在会上发了言。  相似文献   

7.
张瑶 《航天》2010,(12):15-15
2010年9月27日至10月1日,第61届国际宇航联合会大会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航天局首脑、专家学者、青年科技人员、企业人士、学生、媒体记者等3431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50多家航天企业、组织机构参加了会议同期举办的展览。  相似文献   

8.
2月20日民航空管工作会议圆满结束,中南空管局就本次空管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工作,对参加会议的局领导进行了访谈。访谈中局长和书记畅谈了中南空管局参加此次工作会议的收获和感受,他们谈到的认识和观点,为2009年在民航局空管局的领导下进一步推动中南空管局的发展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国宇航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985年3月17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航天工业部、中国科学院、航空工业部、广播电视部、电子工业部、有关的高等院校以及解放军各有关单位的代表,共250人。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茅以昇、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航天工业部副部长李绪鄂、程连昌、鲍克明以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严东生等出席了会议。宋健主任在大会上做了关于我国科技体  相似文献   

10.
2005年8月19日,在烟台召开了《航天器环境工程》第五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这是《航天器环境工程》自国内正式公开发行以来的第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编委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九院904所、上海509所和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等单位。  相似文献   

11.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6,15(4):63-63
2006年10月2—6日,第57届国际宇航联大会在西班牙海滨城市巴伦西亚(Valencia)举行,世界各国从事宇航研究的组织和单位共1000多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同时举行的还有IAF、IAA、IISL等国际组织相关会议和学生会议等,中国共有100多名代表出席本次会议,参加人数居第2位,会议录取论文数居第3位。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光电耦合的多通路高速扫描高压电源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高压光耦元件的光电流响应速度快,光电流灵敏度高的特点,及固定高压模块、高压光耦的组合使用思路,且在高压输出进行负反馈控制环节,利用电阻网络进行分档负反馈,提高低电压段的输出精度,从而兼顾大量程范围的输出精度及速度要求,实现高压输出曲线的精确度及高速扫描.避免了直接控制高压模块的扫描,降低了高压模块工程化实现难度.扫...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惯性器件专业委员会于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十八日至十一月二十三日工陕西省临潼县召开了“二○○○年惯性技术展望”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国防科工委、航天在业部、航空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中国科学院、石油部、交通部、电子工业部、冶金部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所属单位和有关高等院校等30多个单位50多位代表。会议收(?)  相似文献   

14.
2008年7月13-15日,“航天工业2008年度质量管理小组总结、表彰暨成果发表会”在大连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来自航天工业系统67个单位的138名代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质量技术部、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质量部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中国航天》理事会第二次联络会议于2011年7月27日在西昌市举行。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国家测绘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宁波星箭航天机械有限公司、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航天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十一所(京)、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等理事单位的代表。北京高博特广告有限公司的代表应邀列席会议。  相似文献   

16.
1984年的国际遥测会议于是年10月22~25日在美国内华达洲(Nevada)的韦加斯(Las Vegas)举行。我国遥测代表团共六人参加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美、日、法、英、加拿大、瑞典、西德和以色列等国家。本次会议是国际遥测基金会主办的第二十届年会,会议的标题是“遥测为政府、工业和教育服务的二十年”,规模比较大。开幕式后、美国军方负责人作了“最新军队靶场进展”的报告,系统介绍靶场各种武器  相似文献   

17.
中法对地观测技术应用研讨会于1996年12月3~4日在北京长城饭店召开。这次研讨会由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法国工业技术经济合作署联合举办。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地面站和法国驻华大使馆经济商务处协办、中法宇航界和对地观测方面的有关官员和专家共200多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1983年10月7日—11日,在山东烟台召开了遥测标准审定会。本次会议是由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委托航天工业部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国防科工委、航天工业部、航空工业部、兵器工业部、核工业部、船舶公司以及有关高校等52个单位。与会代表74人,其中包括有关领导同志、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宇航学会于四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在北京召开了《航天技术与国民经济建设研讨会》,同时纪念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二十周年。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国防科工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广播电视部、国家气象局、国家海洋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航空航天部等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共179人,会议收到论文115篇,其中大会宣读45篇,小会宣读30篇,书面交流40篇。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材料专业信息网95131会议于1995年10月16日至20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召开。会议由五院五○八所主办,共有25个单位,47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网秘书长703所刘栋连同志主持,五○八所张济平副所长致开幕词,副网长五○八所辛继敏总工艺师向与会代表汇报了会议筹备情况和本次会议的主要议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