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业界动态     
中国一箭双星成功发射实践九号A/B卫星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4日11时2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实践九号A/B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实践九号A/B卫星是中国民用新技术试验卫星系列的首发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航天东  相似文献   

2.
2010年年初,对于我国依赖中星九号卫星接收电视信号的4000多万用户来说,是一段令人烦恼的时光:卫星信号无法接收,电视黑屏。其中原因是他们都在使用‘山寨锅”。国家广电总局从1月4日开始对中星九号直播信号的加密处理,使这些“山寨锅”陷于无法接收信号的瘫痪处境。  相似文献   

3.
“实践九号”(SJ-9)卫星是中国新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规划中的首发星,其中A星搭载的光学成像有效载荷技术试验项目为高分辨率多光谱相机,其图像数据将应用于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农林业、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领域,满足用户对高分辨率数据的需求。目前,遥感数据地面处理主要使用美国学者提出的调制传递函数补偿方法,而该文使用了中国科学家自主提出的直接解调成像方法处理“实践九号”A卫星全色谱段的遥感图像。通过分析处理前后的敦煌靶标和法国靶标的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和点扩散函数,认为经直接解调成像方法处理后的图像清晰度和MTF有明显提高,达到了国际上同类遥感图像处理方法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4.
江雪莹 《中国航天》2012,(11):16-16
10月14日11时2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实践九号A/B卫星,并将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转移轨道。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9月14日12时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九号卫星送入太空。高分九号卫星是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科技重大专项安排的一颗光学遥感卫星,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可达亚米级,主要应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  相似文献   

6.
2008年,天链一号,风云三号,中星九号,环境一号A、B,遥感四号、五号卫星和风云二号06星相继发射成功;地面应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神舟七号载人飞行获得成功;各类应用卫星在奥运会、重大自然灾害抢险救灾以及国家重大建设工程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了全面构建航天工业新体系、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的目标。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专家建言加强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卫星应用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2010年3月5日12点55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阳光普照,万里无云。“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腾空而起,用一个完美的托举成功将“遥感卫星九号”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航天任务急需的新技术进行先期试验,同时开展空间环境探测与空间科学研究,中国在刚开始研制卫星时,就开始发展了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中国先后研制和发射了实践一号、实践二号卫星群、实践四号以及实践五号卫星,初步形成了实践系列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 在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在充分利用其技术的基础上,我国发射了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中的第一颗卫星,即实践一号。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进行了一箭多星技术试验,即利用一枚运载火箭将3颗卫星送上天,这3…  相似文献   

9.
《卫星应用》2015,(2):78
时间:2015年5月29日9:00-17:00地点:大观国际,北京市西城区南菜园街88号会议主题:"共建天基新丝绸之路,中国卫星全球服务"会议目的:共建天基新丝绸之路,利用航天技术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工程建设。本次会议将重点介绍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卫星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的最  相似文献   

10.
细胞卫星体系的关键技术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卫星是美国国防先进研究计划局的"凤凰计划"中重点验证的新概念。文章介绍了细胞卫星的概念、发展现状和技术特点,归纳了细胞卫星体系的关键技术,如复杂约束条件下的建模技术、多细胞卫星分散布置的控制技术等,为我国未来低成本、智能化、模块化航天器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40mN/3000s氙离子电推进系统工作性能在轨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电推进系统准确的工作性能,验证其在轨工作稳定性,国内首台空间用氙离子电推进系统于2012年11月~2014年2月在我国新技术试验卫星——实践九号A卫星上开展了首次在轨飞行试验。本文简要介绍了40mN/3 000 s氙离子电推进系统的设计方案和主要性能指标,重点阐述了所开展的系统性能在轨测试内容、测试方法及获得的测试结果,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在轨测试结论。  相似文献   

12.
<正>3月5日12点55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阳光普照,万里无云。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冒着低温腾空而起,用一个完美的托举成功地将遥感卫星九号送入太空。总装备部副部长牛红光,国  相似文献   

13.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今天对外公布"高分一号"卫星获取的首批影像图。据了解,"高分一号"卫星工程大大提升了我国对地观测卫星的总体观测能力,未来将为国土、环境、农业等领域提供精准服务。  相似文献   

14.
郭炎生 《卫星应用》2006,14(1):13-21
回顾了卫星技术对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贡献,分析了我国开展卫星直播电视业务的优势和必要性,阐述了我国电视直播卫星从论证到工程实践的过程,全面分析了开展直播卫星事业所需要进行的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上海航天》2010,(6):I0003-I0003
2010年3月5日,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遥感卫星九号,这是航天人为召开的全国两会献上的一份厚礼。  相似文献   

16.
北京时间6月9日晚8时1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星九号广播电视直播卫星送人太空.这是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位于四川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首次进行航天发射.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分卫星与应用简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4年,全球共发射了19颗对地观测卫星,其中有11颗是高分辨率卫星,它表明对地观测卫星与应用已全面进入"高分时代"。在这些高分辨率卫星中,包括我国发射的高分二号卫星,该卫星的升空使我国民用遥感卫星进入了亚米级"高分时代"。2015年3月6日,国防科工局宣布,高分二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与之前发射的高分一号卫星的配合使用,可以很好地推动我国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应用,进一步完善我国高分专项建设。2015年,我国还有望发射高分四号卫星,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大大增加对地观测面积,而且还能长期对某一地区进行跟踪观测。  相似文献   

18.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现况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16颗北斗GEO导航卫星,并顺利入轨运行,这标志着区域覆盖的北斗卫星星座能够为亚太地区提供稳定连续的导航定位服务。文中主要综析了这16颗北斗卫星构成的区域覆盖星座的基本技术参数,给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概况和研制北斗卫星信号接收机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欧洲欧洲成功发射了2台太空望远镜、10颗通信卫星(7颗商业通信卫星,2颗军事通信卫星)、2颗遥感卫星、1颗光学侦察卫星和11颗科学技术卫星。2月12日,阿里安5ECA火箭在库鲁发射了"新天空卫星"(NSS)9和"热鸟"10商业通信卫星以及法国军方的"红外预警准备系统"(SPIRALE)A和B小型导弹预警试验卫星。  相似文献   

20.
2013阔步前行     
《卫星应用》2013,(1):1
刚刚过去的201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高密度发射捷报频传,全年完成19次宇航发射,将28个航天器送入太空,宇航发射取得"满堂红"。神舟九号飞船顺利实现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决定性进展。嫦娥二号首次成功完成飞越探测小行星,实现从38万千米到700万千米的深空跨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中国航天工业能力大幅提升,推动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全力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