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1965-2016年上海虹桥机场中有关雷暴的观测资料,进行了雷暴发生频次统计特征分析。研究表明,以雷暴日数、初/终雷日、雷暴小时数表征的雷暴发生频次特征有明显的季节、年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上海虹桥机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8.7 d,各月雷暴日数呈明显的单峰型特征,其中雷暴发生日数最多的是7月,具有季节性强、高度集中的特征。虹桥机场初雷日发生在1-4月,终雷日则发生在8-12月间。近52年来,年雷暴日数呈现缓慢震荡向下的趋势。从1960年代-1990年代,雷暴日数减少趋势非常明显。但进入21世纪后,年雷暴日数出现明显的回升。1986-2015年间,雷暴小时数及雷暴日数趋势一致,都是呈现增加的趋势,但雷暴小时数的增长趋势比雷暴日数更显著。最近30年来,6-9月较其他月份,雷暴小时数的增加远大于雷暴日数。雷暴日数和雷暴小时数都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虹桥机场初雷的发生日期在逐渐提前,而发生终雷的日期较明显地推迟。  相似文献   

2.
利用揭阳潮汕机场2012-2014年夏季(6-8月)的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揭阳潮汕机场夏季的雷暴特征。结果表明:揭阳潮汕机场夏季雷暴发生较频繁,按日数统计的气候概率达36.6%;一天中雷暴多数出现在12:00-15:00,与气温的日变化基本同步;最多连续天数在1-3 d内;持续时数较短,一般在2.0 h内;雷暴一般形成在南、西南、西和西北部,消失在西、西北和北部,移动方向主要为由南向北。形成夏季雷暴的天气形势主要有副热带高压边缘、热带气旋和热带辐合带3类。  相似文献   

3.
雷暴是威胁飞行安全的重要天气现象之一。广汉机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条件多雷暴天气。本文对2008年广汉机场雷暴天气进行了统计,并与《民航广汉机场航空气候志》(1986-1995)进行比照分析,发现2008年广汉机场雷暴在符合历年一般规律的同时有偏多、偏早等一些特点。归纳总结了2008年雷暴的特征和天气形势概况以及雷暴云团在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上的特点,并对预报思路进行了总结,以期对以后雷暴预报有更进一步的把握。  相似文献   

4.
积雨云产生的雷暴作为航空安全最重要的天气之一,对它及时的从航空气象资料中获取,识别和分析,对保障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雷暴天气产生的机理讨论雷暴在卫星云图上的识别与分析,阐述雷暴天气对航班飞行过程中的影响及处置办法.  相似文献   

5.
雷暴是危及飞行安全最危险的天气之一,也是目前航空预报的难点所在。因此,提高准确预报雷暴的能力,更好地为飞行服务,对机场气象人员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对1991~1995年5年间每日08~20点(因无夜间资料)绵阳机场的雷暴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绵阳机场雷暴天气的一些特征,并从天气学的角度对不同雷暴过程作了初步分析,得到了一些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FNL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8月25日宁波机场的一次强雷暴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中低层切变线和地面冷锋是影响此次雷暴的主要天气系统。(2)低空的辐合配合高空辐散为雷暴发生提供有利的动力条件。(3)大气层结的不稳定及低层不稳定能量输送为雷暴发生提供有利热力条件。(4)水汽分布具有下湿上干的垂直结构,水汽和上升运动区配合进一步加强不稳定能量的积聚。  相似文献   

7.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雷暴天气气象要素及风切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跑道自动观测系统(简称AWOS)的实时观测资料, 分析、总结了不同天气形势下典型雷暴天气时跑道附近气象要素演变及风切交特征,希望能对雷暴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和保障服务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在对2001年7月2日出现的雷暴大风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McCann定义的WINDEX大风指数并对之进行了检验。发现WINDEX大风指数对提高济南雷暴大风的强度预报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另外,通过与天气形势和其它的不稳定指数的综合,初步建立了一个济南雷暴大风的简易程序,用于预报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2006年5月18日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出现的强雷暴天气,利用常规天气资料、机场跑道自动观测系统(以下简称AWOS)采集的实时观测资料、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大气层结演变等资料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对雷暴天气的预报和服务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利用机场常规观测数据、NCEP/NCAR再分析资料、MICAPS资料以及雷达反射率资料等,对2016年6月28-29日宁波栎社机场的一次长时间雷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高纬度存在阻塞环流,中低纬度西风槽缓慢东移,低层暖湿气流持续输送是导致此次雷雨生成并长时间维持的环流背景。雷暴过程基本可分为系统性雷暴前沿被激发的局地热雷暴和系统性雷暴两个阶段。雷暴期间低层水汽通量值均在12g/(cm·hPa·s)以上;0-6km风切变值为3.7×10~(-3)s~(-1),达到强风切变级别;高空辐散远大于低层辐合,上升运动显著。  相似文献   

11.
天气影响的机场容量概率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气是影响机场容量下降的主要因素,为了反映预测天气对容量的影响,建立了n-阶段到达容量分布模型。通过天气类型决策树将历史天气数据转换为每种天气类型的到达容量概率分布。根据天气类型的容量概率分布,用全概公式将概率天气预测转换为概率容量预测。基于5年的机场小时天气数据,对某一日的预测天气进行算例仿真,得到了一组基于预测天气的n-阶段容量概率分布。结果表明,n-阶段容量分布模型能够将机场不同时段的预测恶劣天气转换为预测随机容量,从而满足实时流量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终端区结构复杂、飞机事故多,其中危险天气对航空器的安全运行影响极大,因此有必要对危险天气下终端区管制风险进行评估。针对终端区管制系统运行风险性大、易发不安全事件的问题,提出基于风险信息熵的危险天气条件下终端区管制系统风险评估模型。首先,通过分析危险天气条件下管制系统的运行过程,建立管制系统运行中的熵流模型,然后建立危险天气下终端区管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给出评估指标灰色关联度属性的计算方法,利用其反映出的信息熵确定指标权重,最终建立危险天气下终端区管制风险评估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8-2010年6-8月共9个月的地面观测资料、高空观测资料和探空资料,分析发生强对流天气的天气形势,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使用消空法筛选有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的物理量因子和指数.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在系统性天气过程影响下K指数、沙氏指数(SI)、700hPa假相当位温(θse(700))和地面24小时变温(△T24)对广汉机场12小时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常规天气图和数值预报产品对2010年一次罕见的、突发性强的大雾天气进行了诠释,以便今后更好地做好平流雾的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明了研究航天飞机天气侵蚀效应的必要性,分析了天气侵蚀试验的模拟条件,论述了模型自由飞模拟试验在航天飞机和其它再入飞行器的天气侵蚀问题研究中的作用,最后对我国开展航天飞机天气侵蚀研究之技术途径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终端区动态容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有效预测终端区动态容量,提出了一种危险天气影响下的动态容量预测模型。该模型根据危险天气预报概率的大小,将受影响空域的范围做区间化处理,认为危险天气预报概率大于70%的空域为完全避让空域,危险天气预报概率在70%以下的空域为可能避让空域。引入航班进离场优化排序和危险天气避让路径规划策略,以平均航班延误最小为目标,采用捕食搜索算法予以求解;并根据终端区实际容量评估的一般流程,运用仿真方法预测一定延误水平下的动态容量区间。以某机场终端区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相比于微波,毫米波的频率更高、波长更短、频率范围更宽,对于大气中云粒子等微小粒子的探测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等优势。毫米波气象雷达可以实现对大气、云、气溶胶等更精确的观测,可以提高现有气象数值预报的准确性,可以探测和预报极端性气象灾害的发生。鉴于毫米波气象雷达在大气探测领域的诸多独有优势,毫米波气象雷达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成为中国未来气象探测装备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介绍了毫米波雷达技术的发展、特点及其典型应用,探讨了毫米波气象雷达在大气探测中的应用,并总结了作者在毫米波气象雷达研究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最后展示了毫米波气象雷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冬季机场容易出现的恶劣天气特点,主要从降雪跑道结冰、大雾低能见两个主要恶劣天气着手,分析飞行签派员放行攻略。  相似文献   

19.
With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UAS)over the last decade,sense and avoid(SAA)system has been a crucial technology for integrating unmanned aircraft vehicle(UAV)into national airspace with reliable and safe operations.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intruder detection for SAA system. A robust algorithm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edge-boxes and spatial pyramid matching using sparse coding(sc-SPM)is presented.The algorithm is composed of three stages. First,edge-boxes method is adopted to obtain a large number of proposals;Second,the optimization program is presented to obtain intruder area-of-interest(ROI)regions;Third,sc-SPM is employed for feature representation of ROI regions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is adopted to detect the intruder. The algorithm is evaluated under different weather conditions. The recall reaches to 0.95 in dawn and sunny weather and 0.9 in cloudy weath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truder detection algorithm is effective and robust with various weather under complex backgrou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