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卫星应用》2004,12(1):40-44
详细阐述了一种利用卫星为基本通信手段的远程教育系统,给出了其具体功能、指标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本文梳理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远程教育的需求,剖析在东南亚等网络不发达地区的远程教育系统建设的可行性。以东盟地区为例,提出建设基于卫星通信、卫星广播的空间传输手段和地面网络相结合的卫星远程教育系统的建设构想,开展了系统拓扑设计、组成设计以及终端应用设计,分析了不同应用终端的使用场景并进行了对比,为卫星远程教育在"一带一路"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2002年,世界民用卫星领域取得了较大发展。遥感卫星领域收获最大,美国和欧洲发射了多颗先进的对地观测卫星,欧洲和印度分别发射了各自的新一代气象卫星;通信卫星领域遭受了严重损失,欧洲2颗重要的通信卫星发射失败;导航卫星领域竞争更加激烈,美国和欧洲大力发展各自的导航卫星系统,GPS系统与伽利略系统都有较大进展;微小卫星技术稳步发展,美国轨道快车计划进入工程研制阶段,各国又有多个小卫星计划面世。  相似文献   

4.
皮型卫星的发展与MEMS卫星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按照国际通用的分类方法,皮型卫星是特指重量在1kg以下的微小卫星。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以微机电系统(MEMS)和微光机电系统为代表的微米和纳米技术的发展,使得皮型卫星的实现成为可能。由于皮型卫星在军民领域都存在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它已成为继纳型卫星之后各国争相研究的新热点。自2001年起,清华大学开展了皮型卫星方面的研究,提出研制一颗名为“MEMS卫星”的固态化皮型卫星。本文通过分析作者两年来搜集的国际皮型卫星资料,从研究背景、意义、特点、进展等方面阐述了研制皮型卫星的必要,洼和可行性,并介绍了MEMS卫星的相关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我国资源卫星应用系统的运行状况和卫星数据的生产与分发,总结了资源卫星数据在各领域应用中所取得的成绩,展望了我国资源卫星应用系统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6.
美国军用卫星现状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从60年代初开始发射军用卫星,迄今已发射了数百颗。这些卫星在侦察、监视、预警、通信和气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军在科索沃战争中就动用了由“大酒瓶”静止轨道卫星、“雪貂”-D极地轨道卫星和“折叠椅”大椭圆轨道卫星等8颗卫星组成的电子侦察卫星系统,由KH-12、“长曲棍球”、“太阳神”-1和其它小卫星等10~12颗卫星组成的成像侦察卫星系统,16颗海洋监视卫星系统以及“国防支援计划”(DSP)等30多颗卫星,为美军提供了大量的情报资料。 美国发射的军用卫星约占美国发射卫星数量的一半。这些卫星数量多、种类全,从性能上讲主要分为6类,即侦察卫星、导弹预警卫星、海洋监视卫星、通信卫星、测地和绘图卫星及国防气象卫星。  相似文献   

7.
未来智能化网络化多功能卫星系统技术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占胜 《上海航天》2021,38(3):63-67
我国卫星领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正面临技术创新突破的关键时期。以美国“星链”为代表的大规模星座系统的出现,展现了互联网+航天时代的前景雏形。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神经网络、机器学习和大数据挖掘等成果转化应用,可大幅提升卫星自主运行、星上数据处理以及多任务适应能力。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外典型卫星系统发展进行深入解剖,从未来卫星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功能特点分析技术发展布局、应用模式创新和研产模式转型等影响,提出适应上述改变的举措建议,为我国卫星技术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卫星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榜军 《卫星应用》2006,14(4):43-50
总结了中国航天50年来在卫星遥感、卫星导航和卫星通信等主要卫星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介绍了它们在各领域国民经济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展望了我国卫星应用各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高速发展,卫星图像在众多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文章给出了一个卫星图像采集任务调度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其功能,讨论了该系统实现过程中的卫星资源描述、卫星图像采集任务描述、调度引擎、卫星时间窗口的仿真计算、调度结果的可视化展现等关键技术,归纳了系统的特点,并总结了今后系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重点针对传统故障诊断方法能力不足的缺点,开展基于领域知识图谱的卫星故障辅助诊断与处置方法研究,突破卫星故障领域知识图谱构建关键技术,关联固化卫星系统多维专家知识,构建卫星故障领域知识图谱,进而实现结合卫星故障知识信息的卫星故障推理分析和辅助诊断处置,提升复杂故障场景下的卫星故障诊断效率与处置能力。本文提出的方法为保障大气环境监测卫星的在轨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一种新的故障辅助诊断与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11.
石卫平 《中国航天》2006,(2):10-13,20
2005年,世界军用卫星领域取得了很大发展。侦察卫星继续受到各国和地区的重视,特别是天基雷达卫星和导弹预警卫星。美国稳步推进军用通信卫星系统的升级换代,法国发射了新一代军用通信卫星。以欧洲伽利略系统为代表,美俄欧三大导航定位卫星系统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2.
《航天器工程》2011,(1):94-94
据中国航天网报道,2010年12月1日,委内瑞拉通信卫星一号在轨运行已满两年,委内瑞拉科技和中间产业部、航天局称赞卫星状态良好,运行正常。委内瑞拉科技和中间产业部副部长尤里·皮门特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委星一号卫星在轨运行两年以来,推动了委内瑞拉尤其是南部欠发达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并推进了委内瑞拉通信广播、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事业,促进了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13.
首先从卫星成本预测的决策对象分析入手,研究了卫星工程和卫星成本的结构,同时进一步分析阐述了卫星成本预测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之上,把在其它领域应用较为广泛而且成熟的动态建模的思想及技术引入到了卫星成本预测模型之中,并结合卫星自身特点,对适合于卫星领域成本预测的动态模结构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获得了一种动态建模结构。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地震相关领域对SAR卫星的图像监测、科学数据采集条件和灾害应急等有着特殊的要求,反映在SAR卫星系统设计中,需要对图像指标、工作模式、重访周期、卫星编队或组网等方面进行特殊设计。文章从单颗卫星系统、卫星编队系统及卫星星座系统三个方面进行了地震应用的SAR卫星总体研究。  相似文献   

15.
Galileo系统在空间飞行器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智  张其善 《宇航学报》2004,25(5):576-579,594
欧洲的Galileo系统将在2008年建成,届时它将与美国的GPS系统相互补充。在对Galileo系统导航星座轨道和信号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各种不同轨道高度的空间飞行器用户的动态特点,推导了用户卫星接收天线的可见可用性模型,建立了基于Galileo坐标系统(ITRF-96)的高动态定位算法模型,针对实际航天工程任务的LEO和GEO卫星进行了定位仿真,为Galileo系统在空间领域的实际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提升应用卫星系统的性能、提高应用效益,可单独或同时从空间段、地面控制段、用户段着手,而从用户段的卫星应用装备和应用技术入手是效费比较高的方案。2014年,国外在信息传输、信息获取、卫星导航三个领域都推出了众多新的应用产品,针对应用环节展开了基础部件以及新技术研发,最大限度节省经费的同时也对老旧应用装备进行了升级以适应新发射的卫星系统。  相似文献   

17.
葛榜军 《卫星应用》2002,10(1):10-19
从遥感,气象,防灾减灾,导航定位,通信各领域概要回顾了2001年中国卫星应用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从50年代末期开始航天技术的基础研究工作,30年来,已成功地研制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和多种卫星,包括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和空间物理探测卫星等,取得了重要成就。这些航天系统都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可靠性高,费用较低。 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在8个航天专业技术领域的研制水平,从卫星姿态控制、火箭发动机到卫星返回技术和环境模拟试验设备,这些先进技术为有效地开展航天技术的国际合作提供了可能性。 最后,本文对人类未来的航天活动发表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美国预警卫星探测器及其相关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钟建业  魏雯 《中国航天》2005,(6):22-27,30
美国的导弹预警卫星系统.从“导弹探测预警卫星”(MIDAS)、“弹道导弹预警系统”(BMEWS),到“国防支援计划”(DSP)卫星群,迄今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美国使用的预警卫星系统是第三代“国防支援计划”预警卫星系统。该系统于1989年开始发射,预计到2010年左右退役。目前“国防支援计划”星座由4颗工作星和1颗备份星组成。  相似文献   

20.
袁家军 《航天》2010,(7):33-35
2000年10月31日中国第一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拉开了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序幕。北斗导航试验系统已经稳定运行了近10年,在我国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等多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系统进入密集组网发射阶段,同时全球系统也已开始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