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卫星导航有源接收天线的噪声温度是导航接收系统的关键技术指标之一。针对卫星导航有源天线总体噪声温度无法测量的问题,研制了两台口面型噪声源,口面噪声源主要由辐射体、辐射体物理温度控制和温度测量仪等组成。两个口面噪声源在L和S波段分别提供高低温标准噪声温度,采用Y系数测量方法测量有源接收天线的总体天线噪声温度。测量了某卫星导航有源天线的总噪声温度,在(1.19~1.29) GHz的频率范围内,中心频率1.24 GHz上噪声温度测量结果为206 K,但是在1.266 GHz频率点上噪声温度测量大于4 000 K,说明天线与滤波器之间、滤波器与放大器之间存在设计问题或其它问题,体现出测量有源天线噪声温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单馈点圆极化GPS微带天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腔模理论基础上利用微扰方法分析与设计了单馈点圆极化微带贴片天线。通过对于GPS的单馈点圆极化微带贴片天线测试表明,结果与设计预估十分一致。天线除结构紧凑,易于微波集成外,还具有十分优良的圆对称半球波束,良好的广角圆极化和阻抗匹配特性,对GPS应用来说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天线。  相似文献   

3.
介绍用于IC卡读写器系统中一个天线阵的实际例子 ,天线由四单元半波振子组成 ,振子之间为平行双线馈电 ,通过同轴电缆接到直立的平行双线 ,在阵列几何中心向阵列两侧馈电 (并馈 ) ,分析了带有接地板的天线方向图及其随激励的变化 ,给出了阵列天线输入端驻波比频率特性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天线副瓣电平(SLL)和展宽带宽,设计了一款谐振频率为14.25 GHz的16阵元非均匀间距的耦合馈电微带阵列天线。天线采用多层设计,通过在接地板开矩形槽进行耦合馈电,并引入空气层,降低天线Q值,增大带宽。区别于均匀间距阵列天线的激励幅值加权,从阵元间距角度入手,利用差分进化算法降低副瓣电平,构建非均匀间距并联线阵天线。用槽面辐射的能量近似代替阵元接收的能量,观察阵元功率分配情况,并建立馈电网络所有馈线段的数学关系,保证非均匀间距条件下所有阵元为等幅同相激励。测试结果显示,天线在14~14.5 GHz范围内电压驻波比小于2,满足了卫星动中通的带宽要求;工作带宽内增益大于16 dB,副瓣电平低于-16 dB,性能优于均匀间距阵列天线。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近年来,微波低噪声器件的发展十分迅速。低噪声的混频器、晶体管放大器和参量放大器等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雷达、射电天文望远镜、卫星地面站,以及导弹和卫星的跟踪接收系统之中,有效地提高了接收机的灵敏度。人们在研制低噪声器件和低噪声接收系统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用高温噪声源(如气体放电噪声源等)测量低噪声器件的性能,其精确度愈来愈满足不了要求,低噪声测  相似文献   

6.
双波段天线四功能馈源,属于改进的一种微波天线设备,可以同时传输C波段收、发信号和Ku波段收、发信号.通常的一副微波天线只接收一个波段的接收信号、并/或发射一个波段的发射信号.同时接收二个波段、发射二个波段的信号需要用二副天线,本设计可以用一副天线完成.本设计是将C波段馈源与Ku波段馈源通过串馈连接做在一个整体上,将它放在抛物面天线的焦点上,通过4个波导输出口与外部信号连接,实现双收、双发的功能.本设计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节省了安装天线的占地面积,这对于天线安装在塔尖或房顶上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西德广播卫星为例,利用最新发展起来的场效应晶体管技术,设计了某些卫星上的关键部件,并讨论它们的特性。一、在卫星转发器上的应用 (1)低噪声输入放大器低噪声输入放大器与接收天线增益共同决定了转发器的输入灵敏度。在过去,是利用隧道二极管放大器或后接低噪声放大器的低损耗变频器来保证放大器的功能。而在后来的卫星中,随着参量放大器和场效应晶体管放大器(FETA)的问世,便扩大了低噪声放大器的“家族”。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型宽频带单脉冲天馈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近研制成功的结构紧凑的S~C波段新型的宽频带单脉冲天馈系统.其关键部件包括天线单元、宽频带魔T及宽频带功分器.通过对渐变槽线天线单元的分析和计算、天线阵列的分布及阵因子的计算、微带-槽线双重接头及其构成的魔T的研究,而获得了高增益的宽频带单脉冲天馈系统.天馈系统的实测结果与理论设计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采用双频段天线共面嵌套放置,实现了结构紧凑的Ku/Ka双频共口径微带阵列天线设计。Ku频段天线单元采用微带线侧馈,Ka频段天线单元通过在接地板开L形缝隙进行耦合馈电实现圆极化工作。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了设计的可行性。Ku/Ka频段天线仿真的相对带宽分别为2.2%和4.3%,实测结果分别为2.1%和3.4%。该结构的天线可应用于Ku/Ka频段的卫星通信中。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种紧凑型毫米波双极化微带阵列天线.首先对双极化天线单元进行了优化设计,该天线单元采用共面微带线馈电和缝隙耦合馈电相结合的混合馈电方式,单元采用反相馈电技术,既提高了天线极化隔离,同时也简化了天线结构.其次,采用并联馈电方式进行天线阵列设计.最后,对该天线阵列进行了加工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驻波比小于2.0,极化隔离大于35 dB,水平极化增益大于12 dB,垂直极化增益大于11.5 dB.  相似文献   

11.
 共形微带天线间的互耦对微带天线阵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对微带天线阵的自然的或人为的损害,需要在天线阵表面涂覆介质层或给其加上天线罩,因此在设计共形微带天线与阵列时也应当考虑覆盖层或天线罩的影响.利用严格的全波法分析和计算了介质覆盖、探针馈电的柱面共形微带天线单元间的互耦,给出了E面和H面互耦的数值结果,并讨论了柱面曲率半径和贴片间距对互耦的影响,给出了互耦随频率的变化关系,同时也研究了衬底介质和覆盖层对互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RF低噪音放大器的仿真设计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了使用惠普公司的微波电路仿真软件EESOF/Libra设计射频集成电路(RFIC)接收端的低噪音放大器(LNA)的方法.设计采用惠普砷化稼场效应管(HP ATF-21186).由于ATF-21186的稳定性欠佳,且放大器的整体增益在33?dB以上,噪声系数小于2,输入、输出驻波系数小于2,因此对如何提高电路的稳定性、降低噪声系数及具有较好的输入输出匹配特性进行了研究.设计过程首先从等效集总元件电路模型设计入手,然后使用平面结构实现各集总元件以便易于集成.经过EESOF的整体仿真,表明该方法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13.
天线阵方向图无人机测试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大型米波接收相控阵天线方向图的测量需求,研究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测试系统。阐述了测试系统在接收阵天线方向图测量应用中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相关技术问题;定性地分析了无人机测量相控阵天线的各种测量误差来源;探讨并提出了一种针对性强、工程可实现性高的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遗传算法在对数周期振子天线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简要介绍了对数周期振子天线(LPDA)理论的发展历史和本文采用的基本设计方法,其次在较详细地论述了遗传算法(基因算法)优化的步骤基础上,讨论了它在计算机优化设计LPDA中的应用.该算法的应用大大地简化了LPDA的设计过程,也显示了遗传算法在解决类似问题中的独到之处.最后给出了频率在0.1~1GHz的设计实例,获得了很好的结果.同时,本文就该算法在实际应用中优化变量和目标函数的选取方法进行了讨论;另外,还通过对该设计实例计算结果的分析,说明了在实际应用中,LPDA集总线终端接匹配负载和短路线时的天线性能差异,并给出了该现象的物理解释.   相似文献   

15.
改进的宽频带微带天线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带天线的窄带特性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展宽微带天线的带宽一直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提出一种简单、实用、满足工程实际需要的宽频带微带天线的设计方法,实测表明,利用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所设计的L波段双层微带贴片天线,其阻抗带宽达到25.7%,在工作范围内增益大于8dB.同时,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对于多层贴片微带天线也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微带八木贴片天线的频率响应特性和辐射特性。利用电磁仿真软件HFSS分析了天线各贴片大小和贴片间距等参数变化对寄生贴片耦合场强度和相位的影响,得出了耦合场强度和相位随天线参数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天线频率响应和辐射方向图随天线参数变化的本质原因;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天线的设计步骤。在某项目中应用该设计步骤进行实例设计,针对项目对天线增益的要求优化天线增益方向图,使之满足项目要求;天线实物的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并完全满足设计要求,证明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