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分析GARMIN G1000系统结构及其内部总线规范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集测试、诊断、维修于一体的GARMIN G1000系统维修平台,包括系统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等。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信号模拟机、系统选择面板、信号转换模块和主控计算机等设备的设计。软件设计包括功能软件、测试软件、公用软件及数据库和帮助文档的设计与实现。实践证明该平台具有强大的故障诊断功能和良好的可扩展性,可用于G1000系统的部件测试维修工作。  相似文献   

2.
软件无线电是利用软件来实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各种功能的一种通信技术,近年来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本文分别介绍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评价标准和发展过程,并对软件无线电的技术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导航信号同步技术是无线电导航系统的关键技术.本文介绍了"北斗"陆基增强系统的技术方案,对该系统导航信号同步技术进行了分析.利用"北斗"单向授时技术实现导航台时钟同步;采用CPLD器件设计同步脉冲提取电路及同步调整电路;利用直接频率合成技术产生高精度、高稳定度的扩频伪码时钟.实测数据分析表明,通过"北斗"授时可以保证陆基增强系统的导航台链具有较高的时钟同步精度.  相似文献   

4.
为保证3G移动通信系统中信息安全传输,提出了基于3G的安全网关及AAA机制的解决方案,设计了3G安全网关系统的功能,其由数据安全访问代理和AAA解决方案结合而成。安全网关系统主要采用加密认证技术、鉴别授权技术,同时融合了AAA解决方案技术。系统设计中加密认证采用了SSL技术。在安全短信息系统中针对基于短信业务的安全性,提出了一个高标准的安全短信息服务模式,以增强GSM/GPRS网络的短信息服务的安全性,保证重要信息在移动网络中交换的安全和可靠性,加强利用短信息进行小额付款和其它移动电子商务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为快速构建飞行器控制软件的系统功能与行为模型,以无人飞行器为时象研究了一种飞控软件的Statechart原型(简称SCP)及其验证技术。基于软件虚拟原型,该SCP采用形式化语言Statechart对飞控软件进行自顶而下的功能与行为建模。先通过顶层模块定义系统的入口与主流程,接着构造两个并发的子模块:主控模块描述飞行控制与设备管理的状态演变,定时控制模块完成控制输出的实时更新。之后分别从语法、功能及性能3个层面对SCP进行验证与测试,并给出相关实验。该SCP具有层次性、模块化、可视化、可执行和快速反应等特点,适用于各种复杂嵌入式系统(包括有人飞行器和高空高速无人飞行器的飞控系统)的软件规范设计。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THALES导航系统提出一种基于网络数据分析的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网络抓包分析得出不同状态的网络状态码,用C#语言在visual 2010平台上实现了软件网络模块、告警模块和监控模块的设计。设计弥补了厂家软件无法智能发声告警的不足,目前已投入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型直升机调频无线电高度表外场检查深度不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无线电高度表原位深度检测设备,可在外场条件下,完成对无线电高度表功能和主要性能的检测。在高度模拟上,该检测设备采用延时精度较高的光纤延迟线技术,通过对多段光纤的有效组合,实现了在整个测高过程中的高精度测量。  相似文献   

8.
网络化制造中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根据制造任务的特点合理优化地配置网络上的制造资源.本文提出了基于仿真优化方法的网络化制造资源规划技术,该技术通过构建基于工艺特征的制造资源模型,以及设计基于遗传算法的仿真优化等机制解决网络化制造资源的规划问题.最后给出了基于该技术的原型系统.验证实例表明,该方法具有求解效率高和解的质量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由于MMDS系统采用了数字压缩技术,提高了频道利用率,扩大了频道容量,具有抗干扰性强,传输距离远、图像质量高、投资费用少、建设工程短、易实现加密、加扰和有线电视联网等优点,是CATV联网覆盖非常有效的方式.为此,本文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卫星有线电视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的研究,对数字MMDS传输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数字MMDS传输系统的基本组成原理、数字MMDS传输系统设计要点作一些介绍,供无线电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亚洲最大的2.4m×2.4m引射式跨声速风洞的气动试验数据管理系统,讨论了该系统中局域网和主要软件模块的设计和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11.
无人直升机地面站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软件设计过程,提高其开发效率的关键在于有效地解决系统结构耦合和模块间实时通信问题。本文在CORBA事件服务机制和TAO实时通信服务品质的基础上,设计了用于Windows平台的事件提供者COM组件和事件消费者COM组件,实现了分布式无人直升机地面站系统组成组件对象间的解耦和实时数据通信。以事件提供者和消费者COM组件为分布式通信基础,以COM组件模型为实现手段,地面站各功能模块得以快速建立和调试。最终,分布式无人直升机地面站系统通过组件包容得以集成,系统的修改和升级也较以往更方便,说明了本文提出的将COM和CORBA相结合的组件化设计模式在构造复杂分布式实时应用系统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窗口在人机交互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有许多用于窗口开发的软件工具,但由于人机交互往往是和具体应用相联系的,用户总是喜欢采用所熟悉的方法去开发窗口系统,因此这些软件工具的推广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本文提出了一个实用而又容易被用户掌握的窗口开发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窗口设计,窗口信息控制,以及窗口操纵技术。根据这一设计思想,用户可以非常方便地为应用软件开发友好的窗口系统。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暖通空调中的组合式空调器计算绘图一体化软件系统分析、总体设计、结构设计、界面设计及开发平台,并给出了组合式空调器主要功能段的设计计算方法。系统基于Windows平台,采用VC^ 开发工具实现组合式空调器计算绘图一体化。开发的系统应用于企业组合式空调器设计制造,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基于面向侧面技术及统一建模语言状态图提出了并发式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横切特性的建模方法.该方法将并发软件系统的业务逻辑和横切行为分别封装到复合状态的不同正交区域中,并通过事件广播机制反映二者的交互关系.同时,以模块化的状态迁移系统作为基本计算模型,对该建模方法进行形式化描述,给出了模型元素及建模过程的精确语义.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在并发软件设计阶段实现了横切关注点的分离策略,并使得系统模型具有松耦合、适应性和可跟踪性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在成组技术中应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识别零件几何与工艺特征、进行计算机辅助零件分类的新方法,据此设计了自动分类软件。本法是根据零件本身间的相似性自动分类,不需建立一套分类用编码系统,也不需事先设定假想零件。对不同的分类要求,修改各种输入信息很方便,具有柔性。本文对2300个航空附件回转类零件作了试验分析,讨论了特征抽取,目标类别,权级、权重分配,模糊关系矩阵计算,及自动分类应用软件设计.本软件是在IBM-PC微型计算机上用Fortran-77语言实现的,分类结果满意,自动分类正确率达90%以上。本软件设计方法也适用于设计管理部门.  相似文献   

16.
无人机实时飞行仿真平台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一种面向无人机实时飞行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硬件平台采用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利用μC/OS-Ⅱ实时核开发基于DOS的实时多任务应用程序.文中就系统结构、飞机模型、仿真算法、实时多任务应用程序编写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该系统已成功应用在某型无人机仿真中.  相似文献   

17.
VXI总线代表着当今自动测试领域的发展方向。笔者介绍了气动中心高速所组建的基于VXI总线的高速风洞脉动压力测试系统,文中给出了测试仪器的计量指标,并简要说明了测量与分析软件的开发过程。通过风洞试验的实际检验,表明该套系统性能先进,稳定可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MCS-51(8031)为基础研究了位置伺服的滑态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简称为SMC)系统的实现。提出了SMC律的设计方法,给出了8031 SMC控制器的硬软件的设计方法与技巧,并在8031 SMC控制器上作了模数混合仿真,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卫星三维电缆网数字化设计、制造协同"信息孤岛"问题,提出了卫星三维电缆网设计与制造一体化流程和方法。通过基于模型的定义(Model based definition,MBD)三维电缆网协同设计方法,可以快速生成标准化、精细化的三维电缆网。基于MBD三维电缆网设计与工艺联动,开发了电缆网设计、加工、检测和装配联动软件模块,形成了一套电缆模型工艺信息快速提取方法。通过具体型号应用,验证了该方法在电缆网设计、加工、检测和总装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20.
起落架着陆动态仿真分析模型及参数优化设计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以支柱式起落架飞机为原型,建立了一个适用于ADAMS软件的起落架着陆动态性能分析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参数优化设计。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有着较好的一致性.参数优化设计有着很好的参考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基于ADAMS软件进行飞机起落架仿真分析是切实可行的,从而为在ADAMS软件基础上进一步开发飞机起落架数值样机作出了有意义的尝试。此外,与编写FORTRAN源程序比较,利用ADAMS软件可节省大量的人力与时间,精度可靠,便于优化分析与改进设计,通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