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莉 《民航科技》2007,(2):87-91
本文使用2001-2005年上海虹桥机场出现的雷暴天气过程的卫星云图资料、雷达数值化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相互叠加。利用卫星云图能监测出强对流云团的云顶的演变过程,而雷达可对对流天气中每个单体的活动进行细微地监测。这两种资料的综合分析和运用,是对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全方位结构的有力剖析,对提高雷暴等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卫星云图及雷达回波分析了石家庄正定民航机场出现的一次有气象记录以来风速最大的强雷暴发展过程。结果表明,利用卫星云图监测中小尺度天气时应配合各物理量场和动力场的分析结果,方能提高中小尺度天气的预报能力,而雷达回波可及时地跟踪即将发生的中小尺度天气,使之预测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3.
92年7月,济南开始启用遥墙机场,统计分析机场92的-2000年夏季的气象资料,用统计学和天气学对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找到出现雷暴的天气形势特点;利用国外对雷暴的预报技术,寻找机场雷暴的预报参数;寻找卫星云图和雷达云图的雷暴回波特征。使2001年雷暴预报的准确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成都双流机场在2000年7~8月有35天内出现23次雷暴,经过天气形势、卫星云图和雷达图像的综合分析,发现该次多雷暴天气中局地性热雷暴和系统性雷暴各占一半左右。两者在云图和雷达图像上表现出的外形特征、时空分布、演变过程以及生成机制都存在明显的差异。热雷暴发生在比较弱的天气形势下,在卫星云图上表现为孤立的一片云块或云粒,在雷达回波上表现为分散的、分布没有规律的数个小回波单体。系统性雷暴的发生往往与高空或地面一定的天气系统相联系,在卫星云图上表现为尺度较大的带状云系或云团,在雷达回波上表现为有系统的多个单体回波的集合。  相似文献   

5.
利用济南1960-2000年的天气、气候资料,分析了济南雷暴天气的气候特征、环流形势、影响系统及其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特征。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产生雷暴的天气系统和预报指标,经2000年试报,预报准确率90%。  相似文献   

6.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结合其他气象资料,对2004年6月22—24日湘西北地区由MCS(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s)、MCC(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引起的暴雨、大暴雨的回波特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结果表明:MCS、MCC所造成的大范围暴雨、大暴雨的基本反射率回波强度一般为30-50dBZ,而且长时问维持在同一地区;在基本速度图上,暴雨、大暴雨区往往与大速度区相对应,有的地方还存在“逆风区”,它可以作为暴雨预报的一个判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