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宇航学报》2006,27(12):179-179
2006年9月27~28日,中国宇航学会《宇航学报》编委审稿工作会议在京西灵山召开。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的还有:常务编委潘增富,编委常伯浚、邓益元、刘利生、卢满宏、曲广吉、张克,及候补编委潘科炎、胡平信等9名专家学。会议由学报副主编、编辑部主任陈念生主持。  相似文献   

2.
《宇航学报》2 0 0 2年第二次常务编委扩大会议于 6月 2 8日举行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马兴瑞主持会议。会议集中讨论了《学报》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与会编委在会前都作了充分的准备 ,会上先后发言 ,阐明了自己对《学报》工作改进的看法 ,主要内容如下 :1 .关于申请加入美国工程索引 EICompendex检索系统。对于此项工作 ,马兴瑞副总经理和与会编委都非常重视。与会者认为 ,在努力提高《学报》水平的同时 ,必须加强同美国工程索引办事机构的联系和交流 ,争取尽早加入该系统。2 .加强对《学报》的宣传 ,提高《学报》的…  相似文献   

3.
《宇航学报》2008,29(3)
2008年4月28至29日,根据2008年编委会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宇航学会领导的安排,《宇航学报》编委会本年度的第一次地区性工作会议在国防科技大学顺利召开。学报多位资深编委,国防科技大学的优秀审稿专家,以及学报编辑部成员共19人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学报副主编、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原院长常显奇同志主持。  相似文献   

4.
《宇航学报》2006,27(4):581-581
2006年6月15日,中国宇航学会《宇航学报》编委工作会议在航天城测通所协作中心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领导有:学报副主编、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中国宇航学会副秘书长龚金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副院长姜志国。常伯浚、邓益元、范士明、李素循、刘良栋、李俊峰、刘利生、潘增富、曲广吉、邱吉宝、余金宝、杨维廉、周荫清、朱宁昌、周伟江等编委及候补编委王巍共16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审稿会。会议由学报副主编、编辑部主任陈念生主持。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航天科技领域最新成果和科研动态,为学报组织高水平的文章,更好地为航天科技工作者服务,《宇航学报》编辑部及常务编委关世义、编委常伯浚、郭吉丰、张克等一行7人,于2006年3月30日、31日两天,与上海航天第八研究院的领导及专家进行了座谈,并重点参观、调研了509所,805所及八院八部。30日下午,八院科技委杜磊副主任主持召开了“中国宇航学会《宇航学报》与八院工作座谈会”。八院所属各所的科技委领导同志及八院科技委办公室宋为民主任和顾永明副主任参加了座谈。杜副主任对学报来八院调研表示欢迎,认为此次学报来八院进…  相似文献   

6.
《宇航学报》2008,29(2)
中国宇航学会《宇航学报》编委会四届六次工作会议于2008年1月21至22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庄逢甘院士,学报副主编余梦伦院士、黄培康院士、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常显奇院长,航天科技集团原总经理助理张丽辉女士,学报第四届编委以及编辑部人员共52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产业基础处孙国斌处长特邀出席。会议由学报副主编、中国宇航学会秘书长杨俊华主持。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2007年《宇航学报》的主要工作,研究当前编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讨论2008年编辑工作的计划和初步设想。会议首先听取了学报副主编、编辑部主任陈念生同志对学报2007年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及工作汇报。汇报主要指出:(1)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数据统计,2006年学报的影响因子(0.607)较05年提高了25%,在我国航空航天类期刊中排名第二;(2)逐步开展了网络建设工作,实现了网络投稿、远程办公,以及07年的全文电子版下载(网址http://www.yhxb.org.cn);(3)2007年学报获得了“中国科协学术精品期刊工程”(C类)资助,“2006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以及“第五届中国科协优秀学术论文奖”(《基于线性均方...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宇航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第五届编委会自2016年成立至今已四年有余,在杜善义主编的领导下,通过各位编委、广大学者辛勤耕耘和编辑部努力,学报在论文学术水平和出版质量方面都取得了可喜进步。四年来,学报共出刊48期,载文量681篇。组织策划中国宇航学会成立40周年、《宇航学报》创刊40周年等4期专刊。  相似文献   

8.
1992年6月8日,《宇航学报》第二届四次编委会在北京的京丰宾馆召开,会议由《宇航学报》主编、庄逢甘同志主持,航空航天部白拜尔总师也到会参加。来自全国有关科研、生产、设计部门及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组成的《宇航学报》编委会成员对学报的工作进行了充分细致的研讨,就学报如何才能更好地反映我国当代宇航科技的水平,如何妥善处理文稿  相似文献   

9.
2007年2月1~2日,中国宇航学会《宇航学报》编辑委员会2007年工作会议在北京碧水大厦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主要领导有: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庄逢甘院士,学报副主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马兴瑞副总经理、张履谦院士、余梦伦院士、黄培康院士、装备指挥技术学院院长常显奇,学报常务编委、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丽辉女士、中国科学院吴宏鑫院士、上海八院李相荣总师。学报副主编、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月10日,中国宇航学会《宇航学报》编委会2006年工作会议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逸夫科技楼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主要领导有: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庄逢甘院士,学报副主编、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马兴瑞副总经理、张履谦院士、屠善澄院士、余梦伦院士,常务编委、科技集体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丽辉,21基地赵军副司令员等编委也参加了此次会议。学报副主编、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参加并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宇航学报》2008,29(6)
2008年9月10日《宇航学报》编辑部在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举办了编委工作会议。到会领导有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王大轶,学报编委、中科院吴宏鑫院士,502所科技委秘书长李静,以及常伯浚、关世义、胡平信、潘科炎、解永春、余金宝、张洪华、周孝宽、周荫清、朱宁昌等学报资深编委。会议由宇航学报编辑部主任陈念生主持。  相似文献   

12.
2001年1月5日下午,校学术委员会组织召开了《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创刊五周年座谈会。《学报》全体编委,编辑部全体编辑,创刊以来积极向《学报》投稿并被采用稿件三篇以上的作者,为《学报》审稿五篇以上的学科专家等26人参加座谈会。校党委书记唐贵伍以作者和审稿专家和身份出席了座谈会并作了中心发言,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李肇元主持了座谈会。与会者畅所欲言,充分肯定了《学报》五年来的成绩,同时也对《学报》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学报》召开创刊五周年座谈会@编文  相似文献   

13.
《宇航学报》2010,31(3)
2010年3月2日,<宇航学报>工作人员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办公室采访了学报编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空气动力学专家、85岁高龄的庄逢甘先生.和蔼、睿智的庄老根据自己在航天领域60的的经验,对如何办好学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要求,希望有更多的同志关心学报的更快更好的发展.我们在此刊登,与作者、审稿专家、编者、读者共勉,使有30年历史的<宇航学报>能办得更好.  相似文献   

14.
“宇航学报”第四届编委会会议于 2 0 0 1年 12月 2 7日至 2 8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进行第三届编委会的改选换届及研讨“宇航学报”工作的改进。会议上传达了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对“宇航学报”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 :“学报要办就办成精品 ,学报是航天界的窗口 ,办就要办好 !”这充分体现了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领导对“学报”的期望和支持。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马兴瑞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 ,其讲话精神如下 :1.“学报”的工作和状况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形势不相称 ,与兄弟学会所办刊物存在较大的差距 ,大家提出了…  相似文献   

15.
《宇航学报》创刊三周年了。一九八三年八月下旬,编辑委员会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编委和院校、科研所、机关的同志共计四十七人。主编任新民同志、副主编梁守槃、庄逢甘同志分别主持了两天的会议。 大会听取了编辑部朱庆林同志关于《宇航学报》创刊三周年的工作汇报之后,围绕着《宇航学报》今后的编辑方针,如何依靠中国宇航学会所属的各专业委员会和各省宇航学会的集体力量来办好学报?如何加强稿件审查和扩大学术交流等三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而认真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1986年8月21日,在航天部科技委会议室,庄逢甘主编主持召开了《宇航学报》编委会二届一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了以下事项: 一、根据二届一次编委会全体会议讨论的意见,对四个文件修改稿再次进行了研究和修改,通过了新的《宇航学报》征稿简则、《宇航学报》编辑委员会章程、《宇航学报》编辑部工作条例和《宇航学报》稿酬办法等四个文件。  相似文献   

17.
《宇航学报》2004,25(2):162-162,230
一、《宇航学报》是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主要反映我国宇航科学技术成果 ,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和实现科技现代化服务。二、《宇航学报》从 2 0 0 1年改为双月刊 ,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主要是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技管理干部和高等院校师生。三、本刊内容主要刊登飞行理论、航天飞行器系统、导弹系统、空气动力学、测量与信息传输、制导与控制、飞行器能源、遥感、飞行器设计与制造、惯性技术、推进技术、计算机应用、材料与工艺、特种装备、发射工程、结构强度、目标与环境、计量与测试、…  相似文献   

18.
<正>《宇航学报》编辑部于2015年11月13日收到匿名举报,指出下列两文内容高度一致,涉嫌一稿多投:[1]窦唯.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转子密封系统动力稳定性研究[J].宇航学报,2013,34(12):1557-1568.[2]窦唯.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非线性转子系统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J].推进技术,2013,34(10):1388-1397.经CNKI科研诚信管理系统研究中心的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检测,文章[1]与其它  相似文献   

19.
一、《宇航学报》是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主要反映我国宇航科学技术成果 ,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和实现科技现代化服务。二、《宇航学报》从 2 0 0 1年改为双月刊 ,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主要是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技管理干部和高等院校师生。三、本刊内容主要刊登飞行理论、航天飞行器系统、导弹系统、空气动力学、测量与信息传输、制导与控制、飞行器能源、遥感、飞行器设计与制造、惯性技术、推进技术、计算机应用、材料与工艺、特种装备、发射工程、结构强度、目标与环境、计量与测试、…  相似文献   

20.
一、《宇航学报》是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主要反映我国宇航科学技术成果 ,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和实现科技现代化服务。二、《宇航学报》从 2 0 0 1年改为双月刊 ,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主要是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技管理干部和高等院校师生。三、本刊内容主要刊登飞行理论、航天飞行器系统、导弹系统、空气动力学、测量与信息传输、制导与控制、飞行器能源、遥感、飞行器设计与制造、惯性技术、推进技术、计算机应用、材料与工艺、特种装备、发射工程、结构强度、目标与环境、计量与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