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中国“嫦娥”再度远行,奔赴那谜一样的月宫。与前两次不同的是,嫦娥三号不再是在月球上空远眺,而是要在那片广寒宫里安家。嫦娥三号长得什么样?为什么要远赴月宫,怎样奔赴月球新家,在一路上将遇到哪些困难,“嫦娥”奔月为哪般?等等,我们将向你撩开它的神秘面纱,为你一一揭开这些问号。  相似文献   

2.
樊晓利 《航天员》2014,(1):26-28
“黑色720秒” “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彩虹的美在于它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在于它接近完美的弧度。嫦娥三号的美在于它能够在完美弧度的引领下,从远到近,与月宫真情相拥。嫦娥三号与月宫光鲜亮丽的“初吻”背后,写满了无数鲜为人知的辛苦。在月球表面成功软着陆是“嫦娥三号”此行的重中之重,虽然着陆点选在了较为平坦的虹湾地区,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但是最终会落在何处?仍是一个“谜”。  相似文献   

3.
2009年3月1日,在科技人员的准确控制下,嫦娥一号卫星以其矫健的身躯,缓缓靠近与其相伴了近500天的月球,热烈地拥抱和亲吻了月亮女神。至此,嫦娥一号卫星以我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圆满成功的伟大壮举,完成了光辉的使命,走过了绚烂而短暂的生命周期,永远被镶嵌在遥远的月球上,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和永远的怀念。  相似文献   

4.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3,(6):F0002-F0002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6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近月制动,探测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15日,  相似文献   

5.
记者从9月4日举行的首届北京月球与深空探测国际论坛上获悉,即将软着陆月面的“嫦娥三号”将携带多种“独门武器”,实现多项首次探测。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欧阳自远院士介绍,“嫦娥三号”着陆器上除了装配有各种照相机外,还携带了近紫外月基天文望远镜,将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在月球上观测恒星、星系和宇宙。  相似文献   

6.
月亮之上,这一次中国金牌动力创造了新的传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研制的动力系统,第一次让中国制造的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推举飞越了38万公里之后,精准地落到了月球,实现了我国首次对地外天体直接探测,树立了中国航天事业又一新的里程碑。承担此次嫦娥三号飞行发射和落月任务的长三乙运载火箭所有发动机和嫦娥三号探测器推进分系统,均由位于西安航天基地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研制。  相似文献   

7.
雪松 《航天员》2014,(1):36-38
“嫦娥”的三大科学任务 嫦娥三号探测器将进行三大科学任务,可以简单的用六个字来概括:测月、观地和巡天,其中,测月是嫦娥三号科学探测任务的重点。嫦娥三号的首要任务是对月球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进行探测,通过加深对着陆区月球地形和地质构造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推测这片区域是何时以及如何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正>备份是"嫦娥"四号原本的使命,奔向月球背面则是它新的担当。此刻,风尘仆仆奔向月球的"嫦娥"四号绝不是"嫦娥"三号的复制品,它所承担的任务,也肯定不是重复它的前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首飞"。为了成功实现人类前往月球背面首航的科学和工程目标,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研制人员根据任务的需要,对"嫦娥"四号重新进行"梳妆打扮",可以说,"嫦娥"四号的"五脏六腑"都已"脱胎换骨",是一个全新的航天器。归纳起来,"嫦娥"四号与"嫦娥"三号相比主要有5个不同。  相似文献   

9.
王双军  宿东 《航天》2014,(1):6-7
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号怀抱“玉兔”在月球虹湾区成功着陆,中国一举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3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本刊综合国内外各方报道,特编辑“嫦娥三号登月”专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今年,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梦想和期盼的“嫦娥”一号即将奔向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月球,现代航天科技将对我们耳熟能详的神话——“嫦娥奔月”进行一次真切的演绎与诠释。在这期《“嫦娥”奔月》专题里,我们将为你讲述“嫦娥”一号探月的神话如何实现。  相似文献   

11.
3月1日,在科技人员的准确控制下,嫦娥一号卫星以其矫健的身躯,缓缓靠近与她相伴494天的月球,然后热烈地拥抱和亲吻了月亮女神,至此,嫦娥一号卫星以我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圆满成功的伟大壮举,完成了光辉的使命,走过了绚烂而短暂的生命周期,永远被镶嵌在遥远的月球上,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和永远的怀念。  相似文献   

12.
雨水 《航天》2014,(10):62-63
2013年12月2日,携带“玉兔”号月球车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2月14日,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面,“玉兔”号驶上月球。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实施探测器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为此国内相关单位制发了各种纪念邮品,它们见证和记载了这段辉煌的历史。现将个人收集的邮品分为发射篇、测控篇、落月篇、巡视篇介绍如下,希望读者喜欢。  相似文献   

13.
正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将于2018年12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将首次实现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2018年8月15日,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月球车全球征名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活动首次公布了"嫦娥"四号着陆器和月球车外观设计构型。截至目前,我国探月工程已完成"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和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试验任务。自2013年12月15日顺利驶抵月球表面,到2016年  相似文献   

14.
张文雁  王晓晨  潘晨  紫晓 《航天》2013,(11):17-18
嫦娥二号从嫦娥一期工程的备份星到二期工程的先导星,从“替补”变“先锋”,从月球探测器到太阳系探测器,从距离地球38万千米外的月球,到150万千米远的日一地拉格朗日L2点,从700万千米外的小行星,到5000万千米的遥远深空,不到三年时间,嫦娥二号多次完成了华丽的转身。此刻,在遥远的星际空间,嫦娥二号正奋力向前翱翔,将中国深空探测的臂膀伸向了遥远的星际空间。  相似文献   

15.
USB与VLBI联合确定“嫦娥一号”卫星撞月点的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建峰  黄勇  胡小工  黄倩  李培佳  陈明 《宇航学报》2010,31(7):1724-1729
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撞击月球,准确撞击位于月球“丰富海”的预定区域  相似文献   

16.
喻京川 《航天》2010,(9):63-63
“嫦娥一号”卫星 这两幅作品是描绘2007年我国“嫦娥一号”卫星掠过月球背面时的情景。银河灿烂.星光耀眼,这瞬间的美景令人神往。今年我国“嫦娥二号”卫星又要启程了,祝愿她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30(1):33-33
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获悉,我国今年将实施16次航天发射,计划将“神舟十号”、“嫦娥三号”等20颗航天器送入太空。其中,由该集团公司抓总研制的“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将完成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应用飞行任务;“嫦娥三号”卫星将实现首次月球软着陆探测和自动巡视勘察。上述计划是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日前召开的2013年年度工作会上明确的。  相似文献   

18.
发射短讯     
《航天器工程》2010,(3):125-126
我国将于10月发射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卫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袁家军2010年5月6日,在中国航天基金颁奖大会暨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高峰论坛上透露,中国将于10月发射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卫星,向月球表面发射物体激起扬尘,以分析月球表面的土壤结构。这将是中国探月“三步走”计划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9.
世界最清晰全月图发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月12日,在绕月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发布暨科学数据交接仪式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了嫦娥一号卫星拍摄制作的月球全图.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公布的最为清晰、完整的月球影像图。记者还从仪式上获悉.嫦娥二号卫星计划于2011年年底前完成发射.嫦娥三号卫星要实现月球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2007,(11):46-48
嫦娥1号要去月宫巡游,探取月亮的宝贵信息。当她来到月球轨道时,地面上必须有一个"管家"告诉她怎样使用各种科学探测仪器;当她把探测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