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俄联合探测火星活动将于今年年底前实施。届时,由我国负责的"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将与俄罗斯研制的"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一起由俄"天顶"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前往火星。目前,"萤火一号"正样星已启运赴俄,将开展一系列相关测试活动。由于发射窗口长达1个月,"萤火一号"将选择最  相似文献   

2.
正NASA副局长格伦斯菲尔德2015年12月22日对媒体称,由于一台关键仪器存在问题,即便不完全砍掉,该局"见识"火星着陆探测器的发射时间也将推迟两年多,即要到2018年5月才能发射。该探测器原定3月份由宇宙神5火箭发射,但因由法国提供的一台地震仪屡出泄漏问题,所以将错过3月份的发射窗口。最近一次泄漏是此前一天才发现的。这迫使法美  相似文献   

3.
正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宇宙神5-411型运载火箭9月8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NASA的小行星取样回送探测器"奥西里斯一雷克斯"(OSIRIS-REx,由"起源、光谱判读、资源辨识、安全-表土探测器"英文缩写而来)。本次发射在卡角第41号发射设施进行,与太空探索公司"猎鹰"9火箭所用的第40号发射设施相距不到2千米,但并未受到  相似文献   

4.
小力 《中国航天》2012,(1):18-21
由俄罗斯和乌克兰合造的天顶2SB火箭2011年11月9日凌晨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俄"火卫一-土壤"取样回送探测器及其搭载的中国"萤火"1火星轨道探测器。这项任务旨在从火卫一卫星的表面采集少量样品,并在2014年送回地球。虽然发射取得了成功,但探测器因自身发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2014,(5):53-54
洛马航天系统公司4月10日宣布,由其主承包的NASA“起源一光谱判读一资源辨识一安全一表土探测器”(OSIRIS—REx)已通过关键设计评审,为开始建造扫清了道路。洛马负责建造探测器本体及其采样与回送系统,并负责任务运行。探测器定于2016年9月由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宇宙神5火箭发射,  相似文献   

6.
非洲通信卫星升空后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晓雨 《中国航天》2008,(4):30-33
非洲在解决其所面临的通信问题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但进展却不顺利.2007年12月21日,非洲区域卫星通信组织(RASCOM)的首颗卫星"RASCOM-非洲月亮(OAF)"1由欧洲阿里安5GS型运载火箭在法属圭亚那的库鲁发射场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7.
子力 《中国航天》2003,(9):34-39
在欧洲的"火星快车"和"猎兔犬" 2火星探测器由俄罗斯运载火箭送上旅程之后,美国航宇局又分别于 6月 10日和 7月 7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用德尔它 2型运载火箭发射了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着陆探测器.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2014,(2):18-20
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宇宙神5-401型运载火箭2013年11月18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NASA“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MAVEN)探测器。该探测器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建造。含探测器建造、发射和1年的运行在内,  相似文献   

9.
《航天器工程》2011,20(4):151-151
据美国太空飞行现在时网站2011年5月24日报道,“重力恢复与内部结构实验室”(GRAIL)月球探测器,将于9月8日由德尔他一2火箭发射。GRAIL包括两个几乎一样的子探测器,每个子探测器的大小与洗衣机差不多,发射质量均为200kg。  相似文献   

10.
正"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全新研制的新一代大型低温运载火箭,2006年获得国家立项、正式开始工程研制;2016年11月3日,"长征"五号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取得圆满成功;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火箭执行首次应用性发射,成功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准确送入直接地火转移轨道,"天问"一号探测器也是世界航天史上发射过的最重的火星探测器。"长征"五号火箭首次突破第二宇宙速度,其成功发射拉开了我国行星际探测的序幕,使得我国的航天发射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成功研制及工程应用,标志着中国人独立、自主、自由进入空间的能力大幅提升,具备了更大、更强的空间探测及开发应用能力,是我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
正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中国迈出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奔向火星。这是"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执行应用性发射,成功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由着陆巡视器和环绕器组成,着陆巡视器包括进入舱和火星车。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12月18日,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三号B运载火箭将"嫦娥"四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是"长征"三号A系列火箭的第95次发射,2018年的第13次发射,也是其第5次执行探月工程发射任务。此前,"长征"三号A系列运载火箭已成功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送入预定轨道,可以称得上是嫦娥奔月的"专属列车"。  相似文献   

13.
欧空局的"金星快车"探测器(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晓雨 《中国航天》2006,(2):41-44
欧空局的“金星快车”探测器11月9日在拜科努尔发射场由俄制联盟-弗雷盖特火箭发射升空。这是欧洲首次发射金星探测器.也是近10年来首次有探测器探访这颗离地球最近的行星。该项目耗资2.2亿欧元,探测器由EADS阿斯特里姆公司制造.重1270公斤。所携带的7台功能强大的仪器将对金星表面及其天气系统进行测绘,观测温度变化、云的形成、风速和气体成分等。  相似文献   

14.
薛亮 《中国航天》1991,(10):32-34
由航天飞机发射的尤里赛斯星际探测器是ESA和NASA的联合项目,其目的是对太阳和木星进行探测,本文介绍了尤里赛斯探测器的发射过程及其主要探测任务。  相似文献   

15.
子力 《中国航天》2007,(12):38-41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黎明"小行星/矮行星探测器9月27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由德尔它2火箭发射成功,将执行一项前所未有的探测任务,对小行星带中最大的两个天体灶神星小行星和谷神星矮行星进行探测。除因一艘船意外闯入大西洋上的火箭落区而使发射推迟了14分钟外,当天的发射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16.
1999年1月,美国发射"火星极地登陆者"探测器,但在预定着陆时间后下落不明。2001年4月7日,美国发射"奥德赛"火星探测器,但在2003年,由于受到太阳风暴的影响,"奥德赛"于10月底完全停止了工作,控制人员至今仍无法使它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2011,(8):47-48
联合发射联盟公司宇宙神5—551型火箭8月5日在卡角空军站发射了NASA“朱诺”木星探测器。作为继1989年发射“伽利略”探测器后NASA的第二项木星专项探测任务.该探测器有望拍到这颗气体巨行星迄今最好的照片。该项探测任务共耗资11亿美元。探测器由洛马航天公司建造.重约3627公斤。探测器靠3个巨型太阳能电池阵供电,共使用18698片太阳能电池,可产生约400瓦电力。  相似文献   

18.
美国“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经过多次发射推迟之后终于顺利启程 ,追随先行一步的“勇气”号火星探测器 ,踏上了前往火星找寻水和生命存在的痕迹的旅程。“机遇”号火星探测器于美国东部时间 2 0 0 3年 7月 7日 2 3时 18分 (北京时间 8日 11时 18分 )由“德尔塔 2”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原定于 6月 2 5日发射 ,但是由于天气和技术原因 ,发射工作被连续推迟了 5次。如果一切顺利 ,“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和美国宇航局 6月 10日发射的“勇气”号火星探测器将于 2 0 0 4年 1月在火星上着陆。美国发射“机遇”…  相似文献   

19.
<正>据日本《产经新闻》2015年4月18日报道,日本宇宙航空开发机构(JAXA)制定了2018年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的方针。20日,宇宙政策委员会小组和文部科学省的专家们召开会议,对月球探测器SLIM的情况予以说明,预计日政府将于2015年夏天正式决定。此计划是日本继前苏联、美国和中国之后挑战月球探测器软着陆,以掌握将来探测月球和火星资源的技术。报道称,SLIM将由小型运载火箭"艾普斯龙"从内之浦宇宙空间观测所(位于鹿儿岛县)发射升  相似文献   

20.
火星探测史     
《航天员》2007,(5)
1962—1975年间人类的火星探测第一阶段1962年11月,前苏联发射的"火星"1号探测器在飞离地球1亿千米时与地面失去联系,从此下落不明,它被看作是火星探测的开端。1964年11月,美国向火星发射"水手"4号飞船,并于1965年7月,飞近火星。1965年7月,拍摄回21幅照片。1965年,前苏联发射的"探测器"2号与地球失去联系,其探测情况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