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5年12月15日美国通信通用公司一通信分公司、国际商业机械公司及艾塔人寿和灾害保险公司三家私人企业签订了一项合同,联合出资成立一个“卫星商业系统”公司,由公司向休斯飞机公司订购三颗静止商用卫星,卫星以公司名称命名为“卫星商业系统”,英文缩写是“SBS”。这一联合卫星公司总投资为五亿美元。三家出资比例是:通信通用公司及国际商业机械公司各为41.3%;艾塔人寿和灾害保险公司17.4%。总公司设在弗吉尼亚州麦克莱恩。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航宇局(NASA)于当地时间2014年9月16日发布消息称,该局已经和波音和Space X两家公司签署了"商业载人运输能力合同。签署的合同共计价值68亿美元,两家公司分别获得42亿美元和26亿美元。美航宇局的这一决定,为开创载人航天的商业时代,走出了关键的一步。美航宇局称,在载人飞行前,两家公司的飞行器必须通过安全测试。在通过飞行认证后,每家公司自2017年起,将承担2次~6次飞往国际空间站的载人运输任务。  相似文献   

3.
美国在1977年8月和9月用大力神-人马座火箭发射了“旅行者2号”和“1号”两个探测器。原计划它们仅是探测木星和土星。“旅行者1号”于1980年11月探测土星后,在土星引力场作用下,它向“上”飞出了黄道平面。一时,美航宇局因其它任务,放弃了继续跟踪“旅行者2号”。幸运的是,仍有一些头脑清醒者发现,“旅行者2号”在土星引力场作用下,能飞向天王星和海王星,他们说服了航宇局人士,继续跟踪“旅行者2号”,并收集它发回的资料。今年1月24日,“旅行者2号”在距天王星81,500公里  相似文献   

4.
1973年4月3日塔斯社报道了成功发射“礼炮—2”号科研用空间站的消息。让西方不解的是“礼炮—2”号和之前发射的“礼炮—1”号竟出自切洛米伊和科罗廖夫两个不同的设计局。 “礼炮—2”号实际是切洛米伊设计局研制的“钻石—1”号。它属于绝密的“钻石”计划。 “钻石”计划于1967年论证完  相似文献   

5.
美国航宇局1999年10月2日宣布,由于研制“火星气候探测器”的公司提供的数据是英制,而航宇局的地面导航者们又以为是公制,两种制式的差异以及地面控制中心又未能及时发现这一问题,导致火星气候探测器距离火星太近而被烧毁。  相似文献   

6.
2008年6月20日,美国航宇局、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欧洲气象卫星组织及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4家机构的合作项目贾森-2海洋卫星,由德尔它-2火箭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贾森-2卫星将执行继“托佩克斯/海神“(1992年~2005年)卫星和贾森-1卫星(2001年至今)之后的新一代海洋测高任务。  相似文献   

7.
9月22日,美航宇局公布了由国际空间探测协调组制订的第一版“全球探测路线图”。该路线图是由NASA等12家航天局在过去一年里共同制订的,为的是推动开展协调的空间探测。路线图从国际空间站开始,提出要扩大人类在整个太阳系中的存在,最终目标是要载人探测火星表面。路线图确定了两条潜在途径,即“下一步探测小行星”和“下一步探测月球”。  相似文献   

8.
航天简讯     
美国航宇局与保险公司签订卫星抢修协议美国航宇局局长戈尔丁与美国国际技术保险公司签订了一项协议,这项协议的内容是美国保险行业将设法在财力上帮助美国航宇局利用宇航员与机器人完成卫星营救与抢修任务。这项协议说,美国国际技术保险公司将  相似文献   

9.
2008年6月20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欧洲气象卫星组织(EUMET-SAT)及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4家机构的合作项目贾森-2(Jason-2)卫星(见图1),由德尔他-2火箭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贾森-2卫星是继“托佩克斯/海神”(TOPEX/Poseidon,1992-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台北“国际航天科技暨军事工业展”于8月11—14日在台北世贸中心展览4天。两年一度的台北“国际航天展”今年迈入第8届,共有来自8国、21家岛外厂商及台湾地区59家厂商参展,是历来规模最盛大的一次。其中,军工展馆是规模最大的展区。含括由台陆、海、空军总部、联合后勤司令部及军备局(中山科学研究院、生产制造中心)等单位,共100余项装备系统。  相似文献   

11.
稳步发展的印度遥感卫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士元 《国际太空》2001,(12):11-14
印度于 2 0 0 1年 10月 2 2日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 (PSL V)成功发射了首颗侦察卫星——“试验评估卫星” (TES)。它运行在 5 0 0 km高的轨道上 ,采用“印度遥感卫星” (IRS)平台 ,分辨率 1m,用于侦察印中和印巴边界情况。印度国防部一位官员 2 0 0 1年 8月 2日说 ,印度三军经过几十年的争吵 ,终于决定 ,成立国际情报局 (DIA) ,主要任务是指导和协调陆海空三军情报搜集部门的工作。新局成立后 ,原来的情报局、研究与分析局、军事情报局、空军情报局、海军情报局都将由DIA局长统一指挥。 DIA有权获得上述各局的所有情报。DIA在本…  相似文献   

12.
图片新闻     
美国导弹防御局计划2008年发射两颗“太空跟踪与监视系统”(STSS)卫星由轨道科学公司建造的地平线-2(Horizons-2)通信卫星于2007年12月21日由阿里安-5火箭发射升空非洲地区卫星通信组织的RASCOM-QAF-1卫星,它与地平线-2卫星同时发射图片新闻  相似文献   

13.
最新消息     
“哈勃”传回有史以来最清晰的火星照片美航宇局3月用日称,经发现号航天飞机航天员修复后,“哈勃”空间望远镜发回了第1张火星照片,在这张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火星两极以及云团和尘暴。“哈勃”空间望远镜的气候观测结果对“火星探路者”探测器的飞行至关重要。后者预计将于今年7月4日降落到火星上。美计划开发低成本中小型卫星美航宇局3月18日宣布,为了研究森林及地球引力场,它将资助两项低成本的卫星项目:一项是“植被覆盖激光雷达”,载有5台激光器的这颗卫星将于2000年1月发射,计划用2年时间了解世界上98%的森林,该项目预算为…  相似文献   

14.
20 0 0年初 ,由美国航宇局舱外活动办公室等 8家单位主持 ,编写了一份文件 ,名为“舱外活动系统的研制要求和依据”。文件起草好以后 ,又邀请航宇局总部和各航天中心的专家 ,一些大学、科研机构、航天工业部门以及国外有关部门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审阅 ,直到 2 0 0 0年 12月10日该文件才在因特网上发布。这份文件虽然还不是正式文件 ,但它是 2 0多年来美国舱外活动系统研制工作和经验的一个全面总结 ,它反映了美国航宇局对未来的舱外活动系统的发展策略和研究动向。美国现有的舱外活动系统的发展已有2 3年的历史 ,曾经历过“阿波罗…  相似文献   

15.
10月25日,美国航宇局两颗“立体”(STEREO,全称“日地关系观测台”)卫星由德尔它2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这两颗几乎完全桕同的卫星将像一投入晦一样从地球运行轨道外的两个有利位置上观测太阳,从而首次实现对太阳的三维研究。每颗卫星重620千克,预计工作寿命为两年。科学家希望本次任务能使他们深入地认识日冕质量抛射(CME)等太阳活动。  相似文献   

16.
美航宇局(NASA)2月7日发布正式的“商业机组综合能力”(CCiCap)采购招标,要求各厂家3月23日前提交投标方案。CCiCap是NASA旨在扶持发展商业载人运输系统的“商业载人计划”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有经费支持的阶段。NASA打算A.8月份起向至少两家公司各提供3亿~5亿美元,以用21个月时间完成能为国际空间站往返运送机组人员的飞行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空间扫描     
欧空局于 10月 13日批准未来空间计划 将在 2 0 0 8~ 2 0 13年实施 5个航天项目 ,即 2 0 0 9年发射 Bepi- Colom bo水星探测器 ;2 0 12年发射用于研究银河系结构、形成和进化的 GAIA探测器 ;与美国航宇局合作研制“激光干涉仪空间天线” (L ISA) ,它将首次对重力波进行空间观测 ;与美国航宇局合作研制“新一代空间望远镜”(NGST) ;研制“太阳轨道飞行器”,从而取代“太阳和日球层观测台” (SOHO)与“尤里西斯”(Ulysses)太阳探测器。我国定于 2 0 0 1年第 4季度发射第 2颗中巴资源卫星 与第 1颗中巴资源卫星相比 ,第 2颗中巴资源…  相似文献   

18.
《太空探索》1997,(2):16-17
1989年10月18日,“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空中成功地将“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释放。美国航天界一片欢腾,高层人士称“伽利略”号的成功发射开创了航宇局空间探索的“第2个黄金时代”。 “伽利略”号是所有进入外行星轨道的探测器中最复杂的一颗。受“挑战者”航天飞机爆炸等事件的影响,它的发射时间推迟了7年。为慎重起见,航宇局决定取消大约2年直飞木星的计划,而改为借力飞行以6年的时间飞抵木星  相似文献   

19.
1月12日,德尔他一2火箭发射了美国航宇局(NASA)的“深入撞击”(Deep Impact)彗星探测器。  相似文献   

20.
6月10日,美国的德尔它2火箭在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将“水瓶座”海洋观测卫星送入太空。“水瓶座”卫星由美国航宇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和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联合制造,是美国航宇局和阿根廷航天局的合作项目。它在美被称作“水瓶座”,在阿根廷则被称为“SACD(科学应用卫星D),携带高灵敏度照相机、微波辐射计等探测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