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发展迅速的空间技术为人类匍设了通向太空和开发利用太空资源的道路。回顾过去,空疸工发成就卓著。展望21世纪,空间事业前景光辉,人类将在太空开辟新天地,中国人也将遨翔太空。  相似文献   

2.
我国失控卫星仍在太空运行据国内有关方面报道,中国科学院的人造卫星跟踪观测系统已成功地捕获到去年10月失控的一颗返回式卫星。研究人员估计,这颗卫星还将在太空中运行13个月,目前正处在科学家的密切跟踪监测之中。此前,国外曾报道中国失控卫星陨落的消息。据中...  相似文献   

3.
《航天器工程》2010,(6):114-114
据今日航天网2010年10月19日报道,哈萨克斯坦政府10月18日通过了太空计划草案。草案内容包括未来4年的新太空技术发展计划。按照新计划,政府将为航天局和进行应用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们投资,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哈萨克斯坦还希望拓展其卫星固定通信和卫星导航业务。  相似文献   

4.
闻新  丁一桐 《航天》2014,(12):52-55
在文学作品中,太空旅行除了娱乐功能,还起到了两点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人类主流观点认为太空旅行或到达其他星球是遥不可及的,但太空旅行之梦却一直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并且几个世纪以来就像一把永不熄灭的火炬,一直照亮着人们探索太空奥秘的道路。其次,它还像一面镜子,不仅反映公众对太空旅行的兴趣度,还反映各个时期航天科技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陈小春  子衿 《航天员》2009,(2):18-23
自1957年苏联把全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人类在太空中纵横翱游,享尽自由与辉煌的同时,仿佛弹指一挥间,数以亿计的太空垃圾布满了我们头顶的天空。愕然也好,惊诧也罢,人类飞天,众多的“冷杀手”已然横空出世,并将越来越多地抢占我们的太空,成为人类开拓太空不可小觑的对手,甚至成为不少事件的主角。可以说,人类征服太空的豪情之下,不经意或率性种下的苦果,必须由自己慢慢消化、解决。  相似文献   

6.
发展迅速的空间技术为人类铺设了通向太空和开发利用太空资源的道路。回顾过去,空间开发成就卓著。展望21世纪,空间事业前景光辉,人类将在太空开辟新天地,中国人也将遨翔太空。  相似文献   

7.
实验目的: 探究太空中的水在各种温度下的状态,为以后人类长时间的太空活动的生命维持探索可行方案,甚至为建立一个太空的人工生态系统有所帮助。验证布朗运动:试验在失重下是否还可以进行热传导。  相似文献   

8.
试论空间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空间安全是人类和国家安全的新领域,所以对于什么是空间安全(或者称为太空安全),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人们对此有不同的解读。笔者认为,就整个人类来说,空间安全是指人类的太空活动和太空资产的安全状态。就一个主权国家来说,空间安全是指国家的太空活动、  相似文献   

9.
新华网 《中国航天》2004,(12):14-15
“没有任何人能够垄断太空.伽利略计划将于2008年前后建成,致力于造福人类的中欧空间技术合作将不可阻挡。”在珠海航展期间,中国和欧洲航天界人士重申了合作发展独立自主的空间技术、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更好技术支持的立场。  相似文献   

10.
陈禹澄 《航天》2009,(4):54-54
用具有代表性的昆虫——苍蝇,研究昆虫在太空失重的情况下能否正常羽化。如果昆虫在太空中能正常羽化,将对人类的太空农业计划有重大的意义。如果昆虫不能在微重力情况下正常羽化,那么太空农业计划中植物授粉的环节将不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11.
云帆 《卫星应用》2004,12(1):31-31
欧洲、印度、俄罗斯和日本的航天部门负责人表示,NASA的新太空探索战略将为人类打开一幅期待已久的画卷,它将超越国际空间站,激起公众对太空的新的激情。  相似文献   

12.
孝文 《航天》2013,(11):42-45
据国外媒体报道,2012年美国航天员唐·佩蒂特在美国航宇局的网站上开始了一项与众不同的写作计划。这个名为《太空西葫芦日记》的博客描述了一个真正的西葫芦种在国际空间站上的生长过程。记录条目非常有见地且不乏新奇和浪漫。佩蒂特在现已关闭的这个博客上说:“我在这个世界萌芽、扎根,没有先例可循。我是一种坚韧、充满活力的植物,能在任何恶劣环境下照常生长。我是一棵西葫芦,我正置身太空。”这是以一种非传统方式耗费美国人所纳的税,但是在你偷着乐之前,一定要想一想:这棵小小的植物将会成为我们人类未来的关键。如果像一些末日学家预言的那样,我们最终将会耗尽地球的资源,使它变成一个难以生存的不毛之地,那么太空农业将被证实对我们人类继续幸存下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王焰磊 《航天员》2013,(2):14-20
人类凭借智慧和汗水,已经踏足到越来越深远的太空。火星也许很快就会成为人类下一个登陆的目标。但这样庞大的工程,绝非一国之力能够负担得起。多国合作是未来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尹玉海 《中国航天》2001,(11):32-34
人类的空间事业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走出了其原始形态,即逐渐摆脱了空间活动简单的政治和军事功能,而逐渐将自己的经济和商业价值体现出来。在空间活动的所有经济和商业价值中,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领域就是太空商业旅游。美国富翁蒂托完成的太空遨游就标志着这个新兴产业部门的诞生。但是,作为一个未来性的产业领域,太空商业旅游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若干现实和具体的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些现实问题,太空商业旅游才能真正作为一个自主的产业来开发和发展。因此,及早开展有关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对于太空商业旅游活动本…  相似文献   

15.
《航天器工程》2010,(4):79-79
据美国《国防杂志》2010年6月22日报道,在即将出台的美国防部姿态评估中,将认可更小、更快速人轨卫星的“作战及时响应型太空”(ORS)概念。1)及时响应型太空概念受到推崇。在国防部副部长林恩将向国会提交的《太空姿态评估报告》中,及时响应型太空概念将是其中的重点部分之一。林恩称:  相似文献   

16.
<正>据新华网2013年7月22日消息,目前,"国际空间站"的互联网带宽为300Mbit,但随着未来人类太空活动的增加,当前的网络带宽将不适应需求。NASA正在开发新型激光太空通信系统,以此来实现"太空—地球"远距、大数据通信。这一系统的主要部件包括激光器、望远镜、光学系统、探测器组合以及信号处理线  相似文献   

17.
《航天器工程》2012,21(1):115-115
据新华网2012年1月9日消息,当日,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B运载火箭将资源三号卫星送入太空,卫星成功进入高度约500km、倾角约97.5°的太阳同步轨道;同时,还搭载发射了一颗卢森堡小卫星。  相似文献   

18.
李泽源 《航天员》2011,(4):44-46
自人类诞生起,浩淼的星空一直是人类敬畏和向往之地,太空中闪烁着的点点繁星似乎在呼唤着我们前往。虽然人类已经将自己的活动疆域拓展到了外太空,但登陆火星这颗美丽的行星邻居似乎依然是我们遥远而旖旎的梦想。不过,无所畏惧的地球人却已经悄悄吹响了火星集结号,你听到了么?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科学家在太空失重条件下种植和收获小麦的试验已经获得成功。据俄罗斯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的专家介绍,在太空失重条件下种植小麦的试验已有多年。开始时,播种在宇宙温室里的小麦能够发芽,但是不抽穗。后经研究查明,影响麦子生长的是有机化合物乙烯。乙烯是一种有甜...  相似文献   

20.
美国Highlift系统公司不久前宣布,它将实施一个近乎天方夜谭的工程项目——建造通向太空的“电梯”,太空电梯这种垂直升降装置最终将取代不太安全的火箭,从而开创人类征服太空的新纪元。如果此项目真能实现,人类未来可以利用“电梯”来发射人造卫星和宇宙探测器,运送太空站设备,也可以乘坐“电梯”直上云霄,邀游天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