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高分子材料制备与应用工艺技术中心高分子材料制备与应用工艺技术中心成立于2017年,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作为中心理事长单位,主要从事特种橡胶、工程塑料/膜材料、多功能胶黏剂等的制备与应用研究及非金属材料制品贮存期评估工作。中心拥有高分子材料研制、制品设计制备、综合性能测试等专业设备和一支高素质专业技术及管理队伍,具有高分子材料研制、生产、分析、评估一体化能力。理事长单位依靠坚实的技术基础,高效的管理体系,优质的服务,在文献收集分析、重大工艺攻  相似文献   

2.
正Aerospa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aterialsProcessing Technology高分子材料制备与应用工艺技术中心高分子材料制备与应用工艺技术中心成立于2017年,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作为中心理事长单位,主要从事特种橡胶、工程塑料/膜材料、多功能胶黏剂等的制备与应用研究及非金属材料制品贮存期评估工作。中心拥有高分子材料研制、制品设计制备、综合性能测试等专业设备和一支高素质专业技术及管理队伍,具有高分子材料研制、生产、分析、评估一体化能力。理事长单位依靠坚实的技术基础,高效的管理体系,优质的服务,在文献收集分析、重大工艺攻关、共性工艺问题治理、专业标准体系建设、先进专业技术推广、专业技术交流与培训等方面,与各理事单位持续努力,自主创新,为建设航天强国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3.
以纳米纤维素为增强体,使用聚乙烯醇、淀粉和酪蛋白为高分子相,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仿贝壳黏土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别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和层间距进行表征,研究了高分子和纳米纤维素对黏土复合材料层间距的影响,分析了高分子种类、纤维素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分子增加了黏土复合材料片层间距,但纳米纤维素对层间距影响不明显;纳米纤维素能有效增强高分子/黏土复合材料片层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黏土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增强程度与添加高分子材料种类和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实现航空器轻量化可有效减少资源浪费,提升经济效益和使用性能。目前,使用复合材料替代传统金属材料是减轻航空器质量最主要的手段,国际市场中一些先进机型的复合材料用量可达50%以上。高分子材料来源广泛,加工性能好、耐蚀性好,质量远低于金属材料,将其作为复合材料基体应用到航空领域可有效减轻航空器质量。石墨烯是目前已知的强度最高的材料之一,具有极好的韧性、导电性,当其作为分散相加入到高分子材料基体后,可有效提升其力学及电学性能。所以,石墨烯高分子航空复合材料被视为传统金属材料的理想替代品,在航空器功能、结构材料领域都有巨大的研究价值。介绍了石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原料制备方法、成型技术及其在航空领域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研究现状,将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分为四大类:纳米单元与高分子直接共混(内含纳米单元的制备及其表面改性方法);在高分子基体中原位生成纳米单元;在纳米单元存在下单体分子原位聚合生成高分子及纳米单元和高分子同时生成。介绍了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研究现状,将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分为四大类:纳米单元与高分子直接共混(内含纳米单元的制备及其表面改性方法);在高分子基体中原位生成纳米单元;在纳米单元存在下单体分子原位聚合生成高分子及纳米单元和高分子同时生成.介绍了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研究现状,将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分为四大类:纳米单元与高分子直接共混(内含纳米单元的制备及其表面改性方法);在高分子基体中原位生成纳米单元;在纳米单元存在下单体分子原位聚合生成高分子及纳米单元和高分子同时生成。介绍了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研究现状,将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分为四大类:纳米单元与高分子直接共混(内含纳米单元的制备及其表面改性方法);在高分子基体中原位生成纳米单元;在纳米单元存在下单体分子原位聚合生成高分子及纳米单元和高分子同时生成.介绍了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高分子纳和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综述了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研究现状,将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四大类:纳米单元与高分子直接共混(内含纳米单元的制备及其表面改性方法);在高分子基体中原位生成纳米单元;在纳米单元存在下单体分子原位聚合生成高分子及纳米单元和高分子同时生成。介绍了高分子纲伙复合材料的表征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研究现状,将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分为四大类:纳米单元与高分子直接共混(内含纳米单元的制备及其表面改性方法);在高分子基体中原位生成纳米单元;在纳米单元存在下单体分子原位聚合生成高分子及纳米单元和高分子同时生成。介绍了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您对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请您谈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张秋禹:近年来,我们课题组主要在微纳米尺度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结构调控与性能、有序多孔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结构设计和制备技术、有机无机杂化高分子功能性复合材料研究等领域开展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有:(1)探索新的可控制聚合技术将高分子和  相似文献   

12.
聚苯并咪唑吡咯酮是一种耐高温的杂环高分子,鉴于其热分解温度在500℃以上,在空气中的热失重小,提供了作为耐高温烧蚀材料的可能性;又因其与玻璃纤维或碳纤维织物的粘附性好,因此制成了层压板,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层压制品的烧蚀性能比有机硅高分子、磷-腈高分子以及酚醛树脂制成的烧蚀材料为佳,烧蚀后碳层强度好、收缩较小。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智能材料的智能传感技术、智能驱动技术、智能控制技术3种关键设计技术,形状记忆材料、压电材料、智能高分子3种基础智能材料以及在船舶、电子、航空航天、土木工程等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对其未来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全球范围内,经权威机构正式认证的飞机金属增材制造零件数量目前仅两例;而高分子材料增材制造零部件,在波音飞机上正式使用已近20年之久,累计总量在10万件以上。将增材制造技术与航空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做好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同等程度地重视用金属和高分子材料增材技术直接进行航空器零部件的制造,是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前言导电性高分子材料在现代材料学科中是一种引人注目的重要功能材料。通常导电性高分子材料分为结构型(材料本身具有导电性)和复合型(材料中加入导电性物质)。被加入的导电性物质有石墨、碳黑、碳纤维或金属粉末等。与结构型导电性高分子材料相比较,复合型导电性材料在工程应用上更简便,而且可以在很大范围内调节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和物理机  相似文献   

16.
根据现代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新材料正在向结构复合化和功能多样化的方向发展。金属、陶瓷和高分子作为单一结构材料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金属材料虽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和丰富的使用经验,但从主要的高温结构材料来看,到1100℃时已接近极限;陶瓷材料虽然具有很高的使用温度潜力,但其脆性问题却是一个致命的弱点;许多高分子材料虽然具有很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但其使用温度限于中低温区。复合材料是以不  相似文献   

17.
应中国宇航学会邀请,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代主任科尔曼教授(M.M.Coleman)于84年6月25日至30日在京讲学。我部有关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学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航空材料研究所等10几个单位40余人参加了这次学术活动。科尔曼教授讲学的主题是高分子材料的表征,包括:高聚物混合体;分子间的氢键对高聚物可混混合体的作用;丙烯腈共聚体热降解的研究;用付利  相似文献   

18.
核磁共振陀螺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核磁共振陀螺是基于量子操控技术的前沿研究新进展。具有高精度、微小型、对加速度不敏感、纯固态等特点,是未来发展高精度、微小型陀螺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向之一。围绕核磁共振陀螺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核磁共振陀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硬件构成,分析了核磁共振陀螺在上个世纪的主要技术发展路线与面临的技术发展瓶颈,综述了核磁共振陀螺近年来取得的研究进展及实现的技术突破,最后对核磁共振陀螺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金属有机高分子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属有机高分子材料是一种应用广泛且易于加工的材料,其独特的性能使之成为先进有机高分子材料的补充。本文系统总结了这类材料在发光、光伏、导电、信息存储、液晶材料、功能陶瓷材料、纳米光刻与纳米科学以及刺激响应材料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对该类材料未来可能发展的方向和应用做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推进技术》1994,15(3):81-81
湖北红星化学研究所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湖北红星化学研究所是国家重点航天科研单位,承担各种航天工程用的含能材料的研究任务。自1965年创建以来,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不仅拥有含能材料研制专门技术和队伍,还拥有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产品、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