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厂某产品压紧垫圈:系用65Mn弹簧钢带制造。垫圈厚1毫米,外径φ114毫米,内径φ110毫米,三个凸起的圆弧R50毫米高度3±0.2毫米(见图1)。垫圈经过冲切成形,热处理淬火、回火(硬度要求HRC51~55),最后电镀镉。  相似文献   

2.
某副滑阀内孔孔径为φ6~(+0.013)毫米,孔长80毫米,前端孔径φ7毫米,长35毫米,小孔总长达115毫米,L/D=115/9≈19(图1)。φ6~(+0.013)毫米小孔表面光洁度为▽11,椭圆度、锥度、母线不直度小于0.001毫米,和主滑阀的配合间隙为0.001~0.003毫米。副滑阀材料为12CrNi3A,内孔表面渗碳,淬火硬度HRC58~63。  相似文献   

3.
我厂Q11-1.2×100型剪床所用的整体长剪刀片(见图1),材料为T8钢。经锻造、正火、刨、钳加工后,转热处理淬火。要求硬度HRC55~60,全长挠曲度不大于0.25毫米。此刀片采用水淬油冷,即水油分级淬火方法达到要求硬度值。但淬火后变形较大。像这样厚而硬的刀片校正至要求变形量是很困难的。我厂无井式中温电炉和盐浴炉。就利用一般的箱型电炉,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刀片  相似文献   

4.
快速攻丝法     
我厂研制并经长期成批生产的某发动机,其曲轴后部是发动机的关键零件之一,该零件的盲孔螺纹M18×1.5毫米的要求见图1所示: 此零件材料为45Mn,是一种弹簧钢,最后热处理为淬火和回火,其强度高,淬透性较大,脱碳倾向性小,但有过热敏感性,易出现淬火裂纹,并有回火脆性,硬度HB=250~302。我厂自生产该发动机以来,加工曲轴后部的盲孔螺纹一直采用钳工——手工攻丝的方  相似文献   

5.
我厂3PS产品上的刀片零件,见图1,原计划用淬火状态0.2毫米钢板进行冲制,但此材料均由西德进口,国内现无货源,因此只得用0.2毫米65Mn正火状态盘带材料,冲成形后进行淬火,工艺要求热处理:淬火HRC44~48(HV435~485)、不平度≤0.10。由于刀片厚度较薄、面积较宽,在热处理过程中,奥氏体容易发生分解而不易淬硬;即使淬硬了,但变形很大且很复杂(有波浪形,S形等);变形后需校正,又薄又硬的刀片,稍用力,就产生断裂,况且在刀片平面上要校平不平度为≤0.1  相似文献   

6.
软橡胶辊零件如图1所示。在普通车床上加工,压胶时外径余量10毫米,采用一组新刀具和新的加工方法,保证了零件的精度和光洁度,提高了工效。一、加工方法 1.粗加工分两个工步进行。首先用割缝刀在胶辊上割出一条螺距为3~4毫米的螺旋线缝,吃刀深度8毫米,转速610转/分(图2)。然后用端面插入刀,从螺旋缝底径处将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应用氮化方法使钛合金表面硬化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文中的固态氮化采用离子氮化法,液态氮化采用在氮气中用激光加热熔化的方法来完成。分别检测了渗层的显微组织、硬度变化曲线、疲劳性能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虽然两种方法都使疲劳性能少许降低,但是显著地改善了耐磨性能。离子氮化法渗层深度可达0.1mm,激光氮化法渗层深度可达0.5mm,最高硬度可达Hv_(0.1)1400。  相似文献   

8.
从进气道综合切面模线(图1)的几何特点来看,各切面外形交点的纵向连线均为空间曲线,且不在一个平面内。为此,利用综合切面模线、各点的空间曲线在对称面和水平面的投影曲线模线(图2),采用球面三角法求外形交点处的斜角值,是较简便的。其方法介绍如下:以n框为例求外形斜角φ_1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炮管管线阴阳线硬度及抗摩擦磨损能力,对炮管管线阴线和阳线进行激光淬火试验研究。建立连续半导体激光加热38CrNi3MoV温度场的有限元预测模型,仿真分析激光参数对炮管管线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结合温度场仿真结果,对炮管管线开展激光淬火试验研究,探究激光功率、激光光斑直径、扫描速度等工艺参数对淬硬层硬度以及深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激光淬火后平均硬度由400HV提高到710HV,增加43.66%;阳线、阴线硬化层深度分别达到1.22mm和0.61mm。淬火后阳线表面粗糙度Ra由0.548μm增加至0.700μm,阴线表面粗糙度Ra由4.424μm降低至3.804μm,均在允许的变化范围之内,满足使用要求。通过光学显微镜对淬火后阴阳线组织转变进行观察分析,探究激光淬火后组织转变规律。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一种纳米尺度下测试材料显微硬度的试验方法——深度硬度试验法。并研制了深度硬度试验装置,采用压电陶瓷传感器实现微位移和激光测试超低载荷,该试验装置分辨率高,可以实现纳米级压痕的显微硬度测试。  相似文献   

11.
我厂生产的民品——红菱50二用车,其发动机汽缸体材料为QT50-1.5,硬度为HBl80——229,内孔Φ39.5D,孔长90毫米,光洁度▽9,孔壁上有多处凹坑和直槽(进气道和燃烧室),约占内圆总面积的10%左右,见图1。  相似文献   

12.
我厂采用Ni18Co9Mo5Ti马氏体时效钢制造φ1.2米的试验发动机壳体。钢板厚度为3±~(0.2)毫米,用TiG方法进行焊接,壳体有纵向和环向焊缝。采用820℃/30分空冷+500℃/3小时时效的热处理制度。其性能指标:基  相似文献   

13.
(1)齿轮副 主动轮为8°左螺旋角斜齿轮。为简化加工工艺,从动轮选用十个直齿圆柱齿轮(其模数等于斜齿轮法向模数),从而保证钻头轴线与零件轴线成8°夹角。 (2)轴承和轴承座 传动轴下端采用单列向心球轴承,为补偿轴向累积误差,上轴承采用锡青铜滑动轴承。 从动齿轮的轴承,因受空间尺寸的限制,采用上下分层布置。为补偿加工和装配时引起的角度误差,选用双列向心球面球轴承。 (3)钻体 悬挂在钻床主轴套的法兰上,由三个内六角螺栓沿45°方向调整平面轴承2的松紧度,以达到既能使钻体灵活转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多路温度控制仪监测材料淬火过程不同部位的温度变化的试验方法,通过对材料硬度和力学性能指标的测试分析,描绘出大规格2D70铝合金棒材截面上距离边部不同距离的硬度和力学性能变化曲线,对比分析了该试验条件和工业化生产条件下合金的硬度和力学性能变化曲线,探讨了本试验方法应用到工业化生产中检测材料淬透性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淬火过程中2D70铝合金Ф250mm×250mm的棒材边部和心部的温度基本均匀,淬火过程中总的冷却速率为4℃/s,可满足合金充分固溶的要求,工业化生产的250mm棒材已经完全淬透。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种高功率脉冲等离子体束使材料表面改性的新技术。脉冲等离子体束的功率密度约为(1~40)×10~4W/cm~2,运动能为1~5KeV,沉积能为1~25J/cm~2,脉冲时间为60μs。碳钢经脉冲等离子体束处理后,表面有新的氮化物和碳化物相(Fe_3N,(Cr,Fe)_7C_3,Cr_(23)C_6)产生;SEM金相照片表明,在钢表面区域有一层白亮层,它是碳钢高速淬火后所具有的特征;注入元素浓度沿深度的公布近似为高斯分布。表面显微硬度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我厂在生产中遇到一种材料为LY12-CZ的铝合金薄壁筒零件(以下简称薄筒)。孔径210毫米、壁厚5毫米、长785毫米、孔径公差0.073毫米,内表面光洁度▽7。它的刚性很差,如用手在径向加一个外力,在百分表上就可以看到有一个明显的变形,薄筒结构见图1。为了解决薄筒加工中的变形问题,我们进行了工艺分析。首先,材料本身已经淬火(自然时效),粗车后不许可用人工时效来消除切  相似文献   

17.
硬质合金齿轮滚刀机加工行业为提高齿轮强度而采用硬齿面齿轮,齿面硬度达HRC60左右。但是,由于渗碳淬火和中、高频淬火后齿轮变形量大,所以淬火后齿面必需精加工。精加工一般采用磨齿法,生产效率很低,而且缺少加工大齿轮的磨齿设备。为解决这一难题,本成果研制...  相似文献   

18.
引言曲轴是我厂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其齿轮最终热处理工艺是表面中颇感应淬火。生产现场的热处理质量及工艺考核的手段,是简捷明了的硬度检测。因此,硬度检测方法的正确与否,对产品生产现场质量管理显得更为重要。本文根据我厂在采用普通格氏硬度计检测曲轴斜齿轮齿项硬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及多年来的实践体会,依据洛氏硬度试验原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验证。1原检测方法及其存在问题1·1尿检和方法将曲轴斜齿轮置于硬度计工作平台上,另一端的主轴颈置于一附加的可升降的V型工作台上。检测齿轮齿顶硬度时,对同…  相似文献   

19.
检测6005铝合金型材不同等温工艺后的硬度和电导率,绘制了等温转变TTT曲线和TTP曲线。利用XRD,TEM等设备对合金经不同等温处理后的物相和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005铝合金的TTT曲线和TTP曲线的鼻尖温度均为340℃,淬火敏感温度区间为280~420℃;等温过程中过饱和固溶体中分解析出β″相,随等温时间的延长,逐步转变为β’相及β相;6005铝合金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等温处理的相变动力学方程也不同。6005铝合金的相变动力学及其淬火敏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制订6005铝合金现场在线挤压淬火工艺时,有必要在淬火敏感区间加大冷却速率,而在低于或高于敏感区间时可适当减小冷却速率,这样型材在获得较高的力学性能同时又能减少合金内部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20.
一、试验目的 为了延长高速钢刃具使用寿命,提高切削效率,用气体软氮化代替硫、氮共渗的工艺方法,了解气体软氮化中各因素对不同指标的影响,摸索较好的生产条件,为此,安排了这次试验。 试片材料为W_(18)Cr_4V,尺寸20×10×15毫米,表面光洁度(?)_(10)。设备为RJJ—25型渗碳炉。 二、试验方案 1.考察指标: 氮化深度(2~4丝为好) 脆性(Ⅰ、Ⅱ、Ⅲ、Ⅳ级) 硬度(HV越高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