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电设备的使用除了用于专门的通信、广播、电视、导航等设施以外,已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移动电话(大哥大)、BP机、无绳电话机等等.由于一些单位和个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擅自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合格的无线电设备,致使电视节目受到干扰,无线电通信秩序混乱.特别是目前广为使用的一些无线寻呼发射机和无绳电话机质量低劣,其使用频率或其杂散发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DRM数字调幅广播的系统结构、与传统模拟广播相比的技术优势,以及DRM在传统模拟广播单一语音业务以外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甚高频电台在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航行服务和对空广播通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民航通信导航无线电台站中应用广泛。但是 ,遍布城乡的无线寻呼发射机由于其普遍具有的“三高”特点 (高楼、高塔和高山 ) ,设置集中 ,天线林立 ,功率大 ,2 4小时不间断发射 ;许多发射设备质量低劣 ,使产生的干扰具有信号密集、频谱占有宽、干扰时间长和信号强度大的特点 ,严重污染了电磁环境 ,各种无线电通信业务都深受其害。在 150MHz寻呼频段和 1995年以后增加的 2 80MHz寻呼频段频率之间 ,很容易产生落入航空无线电频段的互调干扰信号 ,加之在 137~ 13…  相似文献   

4.
我国第一套十吨电动振动台试验系统最近由七机部七○二所研制成功,已移交给用户。十吨电动振动台试验系统是大型结构振动试验的核心设备。该系统从一九七○年开始研制,在上海电工机械厂和北京广播器材厂等有关单位的大力协同与配合下,于一九七九年五月全部调试完毕。六月十九至二十一日召开了有使用单位与其他有关单位代表参加的所级鉴定会。测试的全部技术性能指标表明,该系统的性能良好,能够满足大型结构和设备  相似文献   

5.
机会数字阵雷达是以平台隐身性设计为核心,以数字阵列雷达为基础,兼具多功能、多模式的"一体化"新概念雷达系统.本文在对国外有关概念雏形描述理解基础之上,对其定义和涵义进行了深入透析,详细论述了"机会"一词的几层涵义.分析了机会数字阵雷达不同于传统相控阵雷达的技术特性和应用潜力,以及机会数字阵雷达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如3-D空间单元"机会性"分布优化选取和波束综合,信号传输与同步以及多自由度的系统资源优化管理等问题,并给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和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6.
国际民航组织规定英语是国际民航的专门用语。广播的正确性、传递信息的准确性是衡量广播质量高低的标准。目前中国民航客舱英语广播不尽人意,没有达到广播应有的效果。本文根据交际理论,对客舱英文广播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以提高客舱英文广播的质量,进而提高安全水平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数字锁相环的最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航空设备中时钟源抖动性能,针对时钟源产生电路——数字锁相环,提出了一种理论分析方法。该理论分析方法基于数字锁相环的Z域模型,通过逆Z变换,推导出数字锁相环内噪声在时间域上的响应公式。在响应公式的帮助下,分析数字锁相环环路参数对输出时钟抖动性能的影响,进而为设计高性能数字锁相环提供指导。为验证该理论分析方法,本文利用MATLAB语言搭建了数字锁相环的行为级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明显改善数字锁相环的抖动性能。  相似文献   

8.
一、洛阳机场导航设备概况洛阳机场1985年动工兴建,1987年9月26日正式通航,当时通信导航设施的安装是由民航中南局(当时称广州管理局)通信修理所负责施工。主要设备有南归航台500W中波归航机两部,100W近距离导航机两部,东西近台、远台指点标机各两部,航向下滑发射机各一套。按当时的设计,除南归航台需驻守人员外,其它各台站均无人值守,控制系统均采用有线遥控,控制开关安装在航管楼塔台,操作十分简单,工作时工作指示灯亮,如设备出现问题,有告警指示。由于采用这种电缆测控,控制端离设备较远,各台地理位置又不好,东西远台…  相似文献   

9.
数字孪生是连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数字纽带。作为一种前沿技术,数字孪生技术通过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能够实时、动态地反映真实物体运动状态。目前传统航天制造中存在着动态响应能力不足、部门间信息整合能力差、地面伴飞系统建造成本高等问题。本文探讨数字孪生技术在航天制造领域下的应用集成方案,旨在为传统航天制造业改进提供思路。首先介绍数字孪生技术提出的背景及其概念,其次论述数字孪生相关技术,随后探讨了数字孪生在航天制造车间管控、控制系统智慧仿真、航天器数字伴飞等场景下的应用模式,最后总结数字孪生技术在航天应用中的一些挑战。  相似文献   

10.
日益动态竞争的制造、商业和工业环境所要求的云制造,导致了“数字孪生企业”的形成。为了用体系结构驱动的建模方法探索数字双胞胎企业,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字孪生企业体系结构的基本要素,利用多智能体技术将这些要素聚合形成资源,并动态连接到云制造平台。然后结合数字双胞胎技术,进一步细化企业的一般活动,形成体系结构的主要操作流程。最后,本文对数字孪生企业参与云制造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应用数字孪生技术,企业能够对自身的生产资源进行合理的管控,企业内部的生产数据流得以被进一步利用,使得生产过程得到了优化。同时,企业的制造资源能够实时接入网络化制造平台,更好地获取适合生产的个性化订单。本文通过构建多智能体运行框架,优化企业参与网络化生产活动的流程,使得企业本身的数字化程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