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对航空发动机轴承腔进行性能分析,研究了一种全新的、高效的发动机轴承腔热分析软件。软件以热网络算法为基础,将发动机轴承腔分解成由相应的典型元件和节点组成的热网络,采用温度节点和传热元件组成的网络来描述轴承腔。介绍了基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Delphi技术的发动机轴承腔热分析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技术。软件前台采用图形建模方式生成计算网络,后台采用了网络自动识别技术,方便了复杂网络的建立,并结合Delphi,建立了一个以桌面数据库为支撑的可视化应用系统体系。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沿程管路换热与滑油流动之间的耦合问题,通过分析主要元件的流动和换热特性,引入元件换热的能量方程,结合管路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建立了润滑系统管路热流耦合计算模型。针对一段发动机供油管路,利用MATLAB/Simulink建模仿真工具包,建立其热流耦合网络计算模型,获得滑油流量、温度以及管壁温度等参数,采用商业软件Flowmaster对其进行验证。模型计算结果与Flowmaster计算结果非常接近,滑油流量和温度的最大误差均不超过3%,管道壁温的计算误差不超过2.4%,说明建立的热流耦合计算模型具有良好的仿真精度,适用于考虑沿程管路换热的发动机润滑系统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3.
航空发动机滑油通风系统性能计算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主研发的航空发动机滑油通风系统性能分析软件,对某型发动机通风流路进行了数值仿真。数值仿真以流动换热的网络算法为基础,经过结构分析,构建了通风流路仿真元件与节点组成的网络仿真模型。在给定实验条件下,数值仿真了稳态情况下通风流路腔室节点的压力,各密封装置泄漏量的分配。最终的仿真结果与实验参考值的误差在l%以内,验证了数值仿真方案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航天器推进系统发动机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一维流体瞬变理论为基础,采用特征线有限差分格式,编制航天器推进系统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动态过程的通用仿真软件,并对某多台发动机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描述了系统瞬变特性和水击现象,所开发的软件可方便进行其它推进系统的分析,为发动机系统设计和优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具有较好使用性能和交互性能的飞机发动机操纵系统通用设计软件--ECSOD软件,该软件采用了Windows环境下的VB语言和Fortran语言混合编程技术,在优化计算的同时生成系统运动的动态仿真图。软件操作简便,界面友好,在整个优化设计过程中始终保持了较好的人机对话式的交互功能,为设计者更方便地实现自己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提供了一个实用的设计平台。  相似文献   

6.
内流系统的网络计算法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吴丁毅 《航空学报》1996,17(6):16-20
提出了一种关于内流系统流动换热的网络计算法。算法特点是将系统的结构和腔室分解成由相应元件和节点组成的网络。用有限元件和流动介质类型就可描述各种结构的内流系统。网络采用节点残量修正法计算,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操作性,且计算稳定性和收敛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7.
高性能涡轮发动机润滑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润滑剂对发动机设计的影响。阐明了使用酯类润滑油的设计问题及润滑系统通用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润滑系统对航空发动机的润滑、散热、清洁、防腐等有重要作用,润滑系统的安全影响着发动机整体的安全.研究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审定基础与安全性对我国自主研制发动机润滑系统十分重要.首先对航空发动机润滑系统涉及的适航条款及标准规范进行分析,再针对润滑系统的功能和部件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相似文献   

9.
流固网络一体化模拟方法探索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推导了一种新的流体网络与固体网络一体化模拟方法编成程序应用到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及沿程固体域的温度、压力、流量预测中.该方法将模拟系统简化为节点和元件组成的网络,节点和元件处建立守恒方程,应用新的方法将流体和固体网络统一求解.程序应用到有参考结果的算例中得到验证,验证后的程序被应用到某预研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的流场和温度场预测中,为工程设计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回顾燃气涡轮发动机用润滑系统发展的基础上 ,指出了液态、固态润滑系统的不足 ,汽相润滑系统的优点。重点介绍了美国Wright试验室关于汽相润滑系统的最新研究成果 ,包括试验研究、发动机试验和汽相润滑状态下轴承温度理论预估模型。Wright的研究表明 :汽相润滑系统可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的轴承装置中 ,相对液态 (油 )润滑系统而言 ,可明显降低发动机的重量和成本 ,同时可提高发动机的承温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一种新的迭代算法 ,分析了高速发动机油膜惯性对活塞裙润滑特性的影响 .该迭代方法是利用有限元法和差分法交替求解Navier Stocks方程和雷诺方程 ,据此导出了适用于高速发动机活塞裙的润滑计算的混和润滑雷诺模型 .新的模型借助惯性系数 ,引入了油膜惯性项 ;同时给出求解含有油膜惯性项的迭代步骤和有限元表达式。计算结果表明 :随着惯性系数和活塞裙的长径比的不同 ,油膜惯性会对油膜的摩擦力、压力和承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 ,这种影响对承载力尤为明显 .该润滑模型也可用于中、低速发动机的活塞裙润滑计算以及不计入惯性项 (惯性系数置为零 )的某些润滑问题求解 .  相似文献   

12.
潘迎  高文君  李坤  杜鼎新 《推进技术》2021,42(1):149-155
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温度场的精准预测对保证发动机润滑系统及整机稳定运转至关重要.针对传统热网络法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单元思想的有限单元热网络法.将轴承结构通过网格划分为有限个单元体,每个单元体设置一个温度节点代表该单元体的集总参数,节点间构建热阻关系并形成热网络,通过求解以温度为未知量的大型稀疏矩阵线性方程组来...  相似文献   

13.
中介轴承环下流道滑油流动及润滑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冬磊  陈国定  李炎军  张朝阳 《航空学报》2019,40(11):423022-423022
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中介轴承)大多采用环下供油方式进行润滑,滑油在环下供油流道中的流动特性影响着轴承润滑效率,为了改善迄今滑油流动分析与喷射-收纳滑油分析相割裂及未考虑环下供油孔与滚动体相对位置变化所产生滑油输出时变性影响的不足,提出了考虑滑油输出时变性影响的喷油-收油与滑油流动集成分析方法。首先,将进入环下供油流道的滑油分解为直接喷入收油孔的滑油和沉积于收油环壁面上并沿周向流入收油孔的滑油,通过计算这两部分滑油流量获得进入环下供油流道的滑油流量;然后,基于环下供油孔和滚动体相对位置变化规律确定供油孔出口的时变边界条件,将其嵌入滑油流动瞬态分析模型,进行模型求解后得到环下供油流道各出口的滑油流量及轴承润滑效率。所提出的滑油流动分析方法较为系统也更符合工程实际,为中介轴承润滑效率的准确计算提供了技术方法和基础数据,有助于中介轴承润滑系统的精确设计。  相似文献   

14.
针对航空齿轮泵处于高负荷状态齿轮轴-轴瓦润滑间隙的润滑问题,将CFD仿真与齿轮轴刚性模型相结合实现了基于CFD径向运动分析的瞬时润滑计算。得到了齿轮泵瞬态场影响下的齿轮轴径向微动情况,在此基础上基于轴承三维热流体润滑计算模型和微凸体接触模型实现了对润滑油膜在高偏心接触状态的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齿轮泵CFD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误差小于10%,而仿真得到的内流场的瞬变性将通过改变齿轮轴所受径向载荷的波动形状从而影响到轴承的润滑特性。通过对轴承润滑模型的数值计算发现:相比于非接触状态,轴承处于高偏心接触状态时介质的高温、低黏现象加剧。  相似文献   

15.
节流通风的航空发动机轴承腔腔压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郁丽  李国权 《航空动力学报》2012,27(11):2616-2621
为解决节流通风的航空发动机轴承腔的腔压难以计算的问题,考虑节流孔处通风介质可压缩性,结合某典型节流通风轴承腔的实例,分析了节流通风的发动机轴承腔通风气体流动的特点,提出了其腔压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试验值的绝对误差较小,结果满足滑油系统与空气系统联合计算的工程需要.该计算方法可为节流通风的航空发动机轴承腔腔压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讨论矩形波导辐射场、飞行器翼边电磁散射场时,要用到二维金属尖劈的绕射系数表达式。许多学者对尖劈绕射场进行了详细讨论,给出了明确结果,其中级数形式的严格解收敛速度较慢,简化公式是当源置于无限远处取得的,对于尖劈近区场源问题没有触及,文献[2]给出的简化解析式在应用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重新进行了推导,获得一种新的表达式,适合于近、远场源问题的数值计算。矩形波导棱边的绕射是普通劈尖的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空学报》2022,35(9):366-378
Under-race lubrication applied to the inter-shaft bearing of aeroengine is characterized by spray oil collection and oil delivery to the bearing via flow-path structure. Droplet splashing induced by the collision between spray oil and the scoop as well as oil flowing characteristics in the flow-path influence bearing lubrication efficiency. In previous investigations, the spray oil collection and oil delivery analysis were separated, and the effect of droplet splashing on bearing lubrication efficiency was not considered. Moreover, time-varying characteristics of oil delivered to the bearing were not accounted for. This is caused by time variations of the circumferential position of rollers and under-race feed holes. To overcome these limitations, a numerical model which integrates the spray oil collection and oil delivery analysi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model is embedded with the function of calculating the flow rate of splashing droplets and analyzing time-vary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il fed to the bearing. Furthermore, the numerical model is validated by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The proposed numerical model facilitates the accurate calculation of bearing lubrication efficiency as well as the design of an efficient lubrication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8.
王磊  毛军逵  邱长波  赵伟  何辉 《推进技术》2021,42(11):2506-2514
针对目前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稳态算法中收敛性依赖初值的问题,将蒙特卡罗方法与流体网络法综合应用到空气系统可压缩流体一维网络计算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Monte Carlo-Fluid Network(MC-FN)。该方法将空气系统简化为由节点和元件组成的网络,借助蒙特卡罗方法获得空气系统内各节点压力分配,再根据空气系统中各元件流阻特性和换热特性计算流量、温度。计算中通过将游动次数比较少的蒙特卡罗方法的计算结果作为流量残差法节点压力、温度的初始值,实现快速求得精确收敛解。与流量残差算法相比,MC-FN方法计算精度不变,收敛速度提升了66.5%;与线性求解法相比,MC-FN方法的计算精度提升了25.2%,收敛速度提升了4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