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骨折的机械复位固定技术得到国内外工程界和医学界的广泛重视,髓内针这种医疗机械固定器械也随之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股骨骨折,提出一种新型髓内针,说明其机械结构与生物力学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自由飞行空间机器人的运动学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空间机器人将在未来的空间项目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在空间环境中,由于缺乏一个固定的基座,机械臂的运动会对机器人本体的位置和姿态产生扰动,其运动学将变得很复杂。为建立自由飞行空间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通常是将系统的动量表达为某个预先选定连杆的速度的函数,进而得到具有广义雅可比矩阵形式的运动学模型。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系统的动量无法以通用表达式描述,并且对如何最优选取连杆也缺乏必要的说明和讨论。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自由飞行空间机器人系统动量的通用表达式;通过选取相应的连杆,得到了具有广义雅可比矩阵形式的运动学模型;也分析和讨论了连杆优选问题。  相似文献   

3.
空间机械臂具有柔性大、振动频率低等特点,受激后振动的持续时间长、自然衰减慢。针对空间机械臂运行完成后留存的残余振动,采用固定界面子结构方法推导出关节转动与航天器-机械臂组合体振动的动力学显式关系。从中发现了控制关节转动并使其角速度正比于组合体振动的模态坐标,便能消耗组合体的机械能,加速组合体振动衰减的力学机理。据此,设计了逻辑关系简洁的机械臂关节角速度控制律,分别通过数值仿真和试验件实测对航天器-机械臂组合体的原理性模型开展了振动抑制效果的验证。结果表明:机械臂关节作动可以显著缩短受激后组合体残余振动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4.
机械臂运动学建模及解算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冷舒  吴克  居鹤华 《宇航学报》2019,40(11):1262-1273
以串联结构的机械臂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调研了国内外机械臂正逆运动学建模及求解的主流方法,从数学工具、模型建立、求解手段等三个方面分析上述方法的基本原理,分析其优缺点。接着介绍了工程应用中解决机械臂运动学建模及求解问题所用的软件库,得到了不同软件库的精度和计算效率。最后提出了机械臂运动学建模及求解中存在的重要科学问题。通过总结上述方法,为研究人员在该领域内的理论研究及工程实现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
张钰玺  张小红  朱锋 《宇航学报》2018,39(11):1292-1298
为了评估不同小数偏差产品的数据质量和模糊度固定效果,比较了2016年全年的SGG FCB产品和CNES产品,结果表明两种产品具有很高的一致性,SGG FCB产品的数据完整性更好。应用两种产品进行精密单点定位(PPP)固定解的静态结果平面位置精度可以达到1 cm以内,高程位置精度可以达到1~2 cm,采用两种产品获得的PPP模糊度固定率十分接近,动态模式下处理静态数据的位置结果可以达到平面2~3 cm,高程5 cm以内的精度,两组固定解的位置误差结果差异不超过5 mm,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分别为92.37%和92.14%,两种小数偏差产品在23分钟左右完成首次固定,能够有效提高PPP的收敛速度。使用两种小数偏差产品得到的机载动态数据结果也非常相近。  相似文献   

6.
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校正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固定图案噪声污染的红外焦平面图像序列的非均匀校正问题 ,文中采用时域高通滤波算法完成固定图案噪声污染图像的预处理 ,给出固定图案噪声初值 ,并结合传统的红外焦平面迭代非均匀校正算法 ,有效地解决了较高强度固定图案噪声污染图像的非均匀校正问题。与采用黑体基准获取固定图案噪声初值的方法相比 ,该算法降低了成像系统的机械复杂性 ,提高了算法的应用范围。文中最后用红外图像序列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闫立平 《宇航学报》2003,24(2):190-193
分析了周边固定的橡胶薄膜受气压作用的轴对称问题,推导了基本方程,并得到了数值解,给出了薄膜的应力分布和形变特征。结果表明在大变形情况下,橡胶薄膜处于单向拉伸状态。  相似文献   

8.
空间机械臂动力学奇点与回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导出空间机械臂非完整约束方程,讨论自由漂浮系统动力学奇点问题,对冗余和非冗余系统分别提出避免奇点的方法,对平面运动情形得到减少奇点出现的工程方法。文中附有算例。  相似文献   

9.
杨飞飞  王聪  曾玮 《宇航学报》2015,36(7):811-818
研究一类空间机械臂系统的基于模式的控制方法。首先在训练阶段,基于确定性学习理论设计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器使机械臂系统跟踪不同的任务模式,得到对应于不同任务模式的一系列空间机械臂闭环动态的局部准确神经网络建模,并利用这些模型构造对应不同任务模式的常值神经网络控制器。其次,在测试阶段,首先快速识别出任务模式,然后调用相应的常值神经网络控制器实现对空间机械臂系统基于模式的闭环控制。理论证明基于模式的控制方法可提高机械臂闭环系统的控制性能,并可避免频繁切换。理论结果最后在空间机械臂中得到了仿真校验。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机械臂在笛卡尔空间的轨迹规划,文章提出一种初始构型的最优化方法。首先,采用牛顿-欧拉法建立七自由度空间机械臂的逆动力学方程,从而得到机械臂的反作用力、力矩和机械臂的运动学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其次,利用关节角参数法得到七自由度冗余机械臂的各种初始构型,并基于速度级逆运动学对机械臂进行不同初始构型下的轨迹规划。仿真表明:在不同的初始构型下对机械臂末端进行轨迹规划,机械臂在运动过程中对基座产生的反作用相差较大。因此,通过调整机械臂的初始构型,能大大减小其在运动过程中对航天器的干扰力矩。最后,给出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按此方法可找到一种使航天器所受反作用力矩峰值最小的初始构型。  相似文献   

11.
多向编织碳/碳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杜善义  韩杰才 《宇航学报》1995,16(4):94-100
本文综述了作者近十年来在多向编织碳/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方面的成果,包括力学模型与强度准则、热应力分析、断裂行为、性能预报与优化设计、超高温试验技术及组织性能与高温退化等内容,并分析了其存在的新问题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2.
13.
低温动态准双轴拉伸加载下HTPB推进剂的热老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热老化后三组元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推进剂在低温动态准双轴加载下的性能,开展了不同热加速老化时间、不同温度和应变率条件下推进剂的准双轴拉伸力学性能试验及扫描电镜(SEM)观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热加速老化前后,推进剂的拉伸曲线趋势、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及细观损伤形式保持一致,改进型非线性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1~100 s -1 应变率范围内典型力学性能参数随热老化时间的非线性变化关系。随温度降低,老化后推进剂的断面形貌由“脱湿”变为AP颗粒断裂,热老化、低温以及高应变率载荷的叠加使得推进剂的细观损伤变得更加严重,但准双轴拉伸时损伤程度相比单轴拉伸时有所减弱。热老化32 d、74 d和98 d后-50 ℃、 14.29 s -1 加载条件下的最大伸长率分别为未老化时室温、0.40 s -1 条件下数值的28.79%、27.58%和25.63%,该参数定义可为分析长期贮存后战术导弹SRM药柱在低温点火条件下结构完整性失效的准则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从动态力学表征、损伤机理、动态断裂和动态本构4个方面,对固体推进剂动态力学行为进行了综述。分析表明,动态力学实验重点关注固体推进剂的初始弹性模量、屈服应力、强度等参数,填充颗粒破裂是动态损伤的主要形态,动态断裂主要集中动态起裂研究,并对3类动态本构模型性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梳理了下一步研究的重点,认为深化实验研究、力学数值模拟和含损伤热粘-超弹性动态本构模型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固体填充剂对推进剂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微型动态拉伸装置测试手段,对含固体颗粒填充剂的丁羟复合固体推进剂(HTPB)和硝酸酯增塑的聚醚高能推进剂(NEPE)中的微相结构进行了断口微观形貌观察和推进剂拉伸试件在拉应力作用下的断裂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固体颗粒的形状,粒径尺寸,粒度分布和级配变化,以及固体填料/粘合剂的界面性质等因素对推进剂力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环境压强对NEPE推进剂单向拉伸力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向拉伸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拉速、不同环境压强对NEPE推进剂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压强对NEPE推进剂力学行为的影响存在一个阈值,超过该阈值后,环境压强对最大强度的影响不大,对最大伸长率无明显影响规律。同时,采用双剪强度理论,建立了NEPE推进剂最大剪应力强度与环境压强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根据关系式得出,在低温下推进剂最大剪应力强度对环境压强更敏感,并对该关系式的其他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采用SEM法观测结果表明,环境压强主要在抑制颗粒脱湿、降低空穴方面有较强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含微裂纹的固体导弹弹射筒进行可靠性评估,从断裂力学的角度,对随机载荷作用下的钢制弹射筒裂纹累积损伤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建立了裂纹累积损伤失效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蒙特-卡罗方法对算例进行仿真计算,并分析了影响弹射筒可靠性的因素。结果表明,初始裂纹的大小是影响弹射筒可靠性的主要因素,这与实际结果较符合。  相似文献   

18.
本文测量了LD10CS铝合金和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C/E)在低温,室温和中温下的力学性质计算了力学性能的标准误差和分散系数,分析了温度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和破坏过程,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和力学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磁力矩器用磁性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定用于磁力矩器的铁镍合金、铁钴合金和铁铝合金3种磁性材料的力学性能,对它们进行了力学拉伸试验,发现材料塑性不同会对试件断裂位置产生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塑性材料在设计薄弱部位断裂,而脆性材料在夹持应力集中位置断裂。根据这一结果,对拉伸试验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导致断裂位置差异的原因主要是设计薄弱部位的长度以及试件夹持部位出现应力集中。依据有限元计算结果,对试件进行了改进设计并重新模拟计算,结果显示,改进后的3种合金材料试件在拉伸试验中其断裂部位均出现在设计薄弱部位。铁钴合金试件改进后的拉伸试验也充分验证了模拟计算的准确性。由此给出了3种材料合理的力学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20.
轻型刚性陶瓷因其稳定的介电常数和良好的耐压性能,已经作为填充材料应用于航天器器件中。文章对介质陶瓷材料的结构、组织形貌、力学性能和微波介电性能开展了系统研究,探讨了结构的各向异性对力学性能和电性能的影响。重点对介质陶瓷的空间环境效应开展研究,试验结果发现其具有低的真空出气总质损和可凝挥发物含量,以及一定的空间总剂量辐照耐受能力。陶瓷经历湿热处理后,结构强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分析发现是由陶瓷内部含有的少量B_2O_3黏结剂吸水生成硼酸导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