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综合报道] 美国陆地卫星迄今已发射三颗。现在仍然在工作的还有两颗。预计到1981年将要发射一颗更先进的工作型卫星—陆地卫星-D。关于陆地卫星地面接收站的情况,在美国本土上设有三个站,另外加拿大、意大利、巴西、伊朗、印度、日本、瑞典和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也已与美国达成建站协议。这些接收站的覆盖范围和开始接收卫星数据的时间等详细情况,请见附图和附表。  相似文献   

2.
美国航宇局和印度最近签署了一项协议,由印度建造一座自己使用的陆地卫星地面接收站,以直接接收航宇局的陆地卫星拍摄的照片和传输的数据。这座地面站建在印度中南部安得拉邦的首府海德拉巴。印度国立遥感技术局承建和使用,但地面站接收设备由美国制造,并提供给印度安装。该站能够接收、加工处理和发送覆盖整个印度和周围极大地区有关地形、矿物、农业、水利以及资源不断变化的  相似文献   

3.
美国海洋大气局卫星上的遥感器能检测大城市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城市规划人员了解城市的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情况。研究人员也在利用这些温度数据(包括从航宇局卫星上获得的温度数据)研究自然资源,包括研究陆地的含水量和矿藏量。目前,海洋大气局的研究人员正根据最新的泰罗斯-N极地轨道卫星(去年10月发射)接收的图象,研究城市“热岛”。卫星图象经过放大和计算机增强,与普查的城市地图比较,研究人员便能鉴定出城市的延伸情况。海洋大气局的科学家们说,卫星图象是  相似文献   

4.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宣布就欧空局租赁美国海洋大气局的“静止实用环境-4”气象卫星签署了一项协议,作为临时取代燃料用尽的欧洲气象卫星。“欧洲气象卫星-1”在1984年7月漂移时,与地球站失去联系。到1986年不打算发射取代卫星,于是与美国海洋大气局协商租用它的一颗发生过故障的气象卫星,以免中断观测气象资料。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的“静止实用环境  相似文献   

5.
美国商业部最近选定了美国私营地球观测卫星公司来经营该部海洋大气局的陆地卫星商业网,从而美国正式将陆地卫星转为私营。该公司将接管在轨道上运行的陆地卫星4和5,但在最近三年内,海洋大气局将付给七千五百万美元作为公司初期经营的补贴。如果政府不予补贴,私营公司不敢接收,因为经营陆地卫星迄今尚非赚钱的生意,甚至苏联、  相似文献   

6.
NOAA-8失控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局(NOAA)和航宇局于1984年7月中旬宣布,美国在1983年3月28日发射的 NOAA-8气象卫星因姿控系统失灵,已停止向地面中继信号。该卫星于1984年6月12日开始出现“同步信号间断”(clock interupt)现象,导致卫星陀螺失去同步。目前它已不再向地  相似文献   

7.
美国海洋大气局的诺阿-2气象卫星对经过加勒比海直至美国东海岸的戴维飓风进行了跟踪。美国海洋大气局的国家环境卫星服务中心负责接收卫星拍摄的图象,图象的分辨率是两公里。这些图象是用来确定风暴发展和预报其路线的主要手段。八月三十一日,戴维飓风经过多米尼加,致使九百多人死亡。九月二日,戴维飓风沿古巴向佛罗里  相似文献   

8.
印度第一颗多用途同步卫星——印度卫星IA,一九八二年四月十日由美国航宇局代为发射,同年九月四日已失去控制,停止了工作。印度卫星IA是一颗兼有国内通信、电视广播、气象观测以及收集和中继气象数据多种功能的卫星,卫星由美国福特宇航和通信公司制造,设计寿命为七年。印度政府原打算通过该卫星改变印度国内通信、  相似文献   

9.
利用遥感卫星数据解决实际问题已经成为印度空间政策的一大特点。在印度,成千上万的渔民按照卫星数据的指导出海打鱼。在印度上空运行的有美国卫星和印度卫星,它们把观测数据发送到位于印度中心的海德拉巴卫星接收站。在那里由分析人员根据这些数据估测海域中浮游生物的生长和水温,从而确定鱼群的位置。因为浮游生物和水温这两项数据是确定大型鱼群地点的关键要素。海得拉巴接收站把这些信息发送到东海岸和西海岸沿海各邦,各邦再把信息翻译成当地语言,每周发表在报纸上或通过无线电广播。空间数据的这种应用,又进一步推动了  相似文献   

10.
航天简讯     
美国国家侦察局终止“光学数据中继卫星体系”计划□□由于美国国会大量削减国家侦察局(NRO)对“光学数据中继卫星体系”(ORCA)计划的2005年预算申请,NRO决定终止ORCA计划,这意味着NRO将继续依靠现有的数据中继卫星。ORCA计划价值数十亿美元,任务是将NRO侦察卫星星座搜集的大量数据中继传输到地面情报机构,它是空军“转型卫星”(T-Sat)通信系统的对应部分。NRO将逐渐加强对现有数据中继卫星星座进行升级的力度,购买更多的中继卫星。此外,NRO也计划利用T-Sat进行数据中继传输。T-Sat在2005财年的预算也遭到削减,从7.7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与中国的合作□□据悉 ,意大利 Alenia航空航天公司已与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签订了一项设计数据中继卫星的合同 ,该卫星将有助于中国未来载人航天项目以及将对地观测卫星的数据中继传输到地面站。Alenia 公司航天分公司负责人Giuseppe Viriglio 在“电信 99”(Telecom99)的一次会谈中称 ,他希望为中国研制的这颗数据中继卫星 ,能有助于Alenia公司赢得更大的中国通信卫星平台的研制合同。中国航天官员表示 ,中国政府正在评审几家欧洲公司关于与中国公司成立联合公司 ,合作研制卫星总体结构或平台的标书。由于牵扯到技术转让问题 ,美国公…  相似文献   

12.
美国海洋大气局以二亿二千一百万美元合同承包给福特航宇公司,制造五颗新的静止实用环境气象卫星。这是新的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采用福特航宇公司为印度生产的通信和气象卫星及未来福特卫星(Fordsat)平台技术。新卫星(I—M)是三轴稳定卫  相似文献   

13.
1985年11月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的“诺阿-8”极轨道气象卫星(兼顾搜索和营救任务)的主振荡器完全不能工作后,备用晶体振荡器也开始丧失功率。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卫星操作控制中心的地面控制人员怀疑一个漏泄电容器有间歇故障原因,据该中  相似文献   

14.
1983年4月,耗资一亿美元的“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由于惯性末级故障而未能进入预定轨道,专用的卫星跟踪系统迅速作出了反应,紧急要求得到美国航宇局(NASA)的帮助。尽管控制人员能从卫星上接收断断续续的数据,但北美航天防御司令部(NORAD)的“空间遥感网”(这个网络通过设在地面上的光电深空监视遥感设备观测发动机的实际点火)却连续向美国航宇局提供  相似文献   

15.
SPOT卫星的数据捕获与处理是由两个不同的系统承担的: 空间图象数据接收站(SRIS)主要职能是用X波段接收SPOT卫星或美国陆地卫星传输的遥测数据(SPOT卫星地面站在设计上是与美国陆地卫星兼容的),放大、解调并将它们记录在高密度磁带(HDDT)上。此外还进行信号的适时显示,捕获卫星飞过天顶轨道时的数据。为了方便地面站的各种操作,还将设置各种测试设备:准直天线、超高频和视频发生器。空间图象校正中心(CRIS)接收SRIS站传输来的数据,并进行尺寸定型,录入磁带;校正由于星上仪器和照相条件造成的辐射测量误差和几何测量误差,这些工  相似文献   

16.
简讯     
南非将建造陆地卫星接收站美航宇局和南非科学工业研究联合会签署了一项协定,在南非靠近约翰内斯堡的哈特佩斯特胡克附近建造一个陆地卫星地面站,来接收、处理、存放和分发陆地卫星的数据。协定中规定南非联合会可以把它接收到的陆地卫星数据公开地、一视同仁地向任何需要的人和单位提供,这样南非现在的和将来的陆地卫星用户就能定期而及时地获得本地区的覆盖数据,这些数据无疑对南部非洲各国的国家建设将作出有价值的贡献。除了支付地面站和工作人员的费用外,南非联合会还同意在地面站开始接收数据的  相似文献   

17.
到目前为止,还需用大型地球站接收中、低功率卫星转发的电视节目。苏联和印度拥有供集体接收的电视卫星,日本的中功率广播卫星既可集体,也可个人接收,美国和加拿大仍采用大型抛物面天线接收卫星电视节目,只有法国和西德将要首先发射大功率卫星,直接用一米以下的抛物面天线接收卫星转发的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8.
印度航天委员会主席拉奥说,印度空间研究局决定于8月29日在苏联拜克努尔发射场用苏联的东方号运载火箭将一颗重990公斤的IRS-1B地球观测卫星送入距地球2970英里的极轨道,从9月底转入商业性运用。届时能接收法国斯波特卫星或美国的陆地卫星的数据的地面站,在印度空间研究局指导下,对有关设备稍作改动即可直接收到印度的卫星图象。印度IRS-1A遥感卫星的设计寿命为3年,预期到1992年年中仍能正常工作,其发送的所有数据只有印度的一些地面站才能收到。  相似文献   

19.
欧空局为了不断跟踪航天飞机、轨道站、轨道平台和传输大量的低速率和高速率数据,如只用地面站来确保如此重大任务,成本很高,需要22个站才能保证84%的轨道覆盖。如使用美国的数据中继卫星同样太贵,高速率数据传输的费用是每分钟128美元。如果用美国的数据中继卫星,单是同“哥伦布”站的通信,每年就需要7500万美元。在欧洲站15年的最短使用期间要花费10多亿美元。因而,欧空局决定研制自己的数  相似文献   

20.
今年6月,美国将用“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第7颗“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TDRS—G,这意味着它即将完成太空跟踪和中继网。 所谓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是指转发地球站对中、低轨道航天器的跟踪、遥控信息和转发航天器发回地面的数据的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