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次提出了根据导弹外测系统中雷达电波射线经过的区域进行大气结构探测的新方法,并分析了下垫面复杂地区高精度连续波干涉仪外测系统中大气水平不均匀性对电波折射误差修正精度的影响,这对提高外测系统测量精度具有很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启凤 《飞行试验》2002,18(1):33-37
测控中心站是外测系统的控制处理中心,在外测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概要介绍了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外测系统测控中心站的系统组成,主要技术指标和主要功能以及该站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对于大气水平不均匀性较大的地区,用59型探空仪测量大气剖面,然后用大气球面分层法计算电波折射误差,其精度不会太高。本文提出了用微波辐射计直接测量电波传播路径上大气辐射亮度温度而得到电波折射修正量的方法——辐射计法。由于辐射计法是直接在电波传播路径上进行测量,直接反应大气的空间结构和时变特性,并且不需要施放探空仪,具有方便、灵活、实时、全天候和修正精度高等优点,因此是一种非常实用的高精度电波折射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4.
提高电波折射修正精度的关键是获取精确的大气剖面。本文分析了几种获取大气剖面的方法及误差。结果表明,用综合法获取的大气剖面误差较小,更适用于高精度电波折射修正。  相似文献   

5.
对于大气水平不均匀性较大的地区,用59型探空仪测量大气剖面,然后用大气球面分层法计算电波折射误差,其精度不会太高。本文提出了用微波辐射计直接测量电波传播路径上大气射亮度温度而得到电波折射正量的方法-辐射计法。由于辐射计法是直接在电波传播路径上进行测量,直接反应大气的空间结构和时变特性,并且不需要施放探空仪,具有方便、灵活、实时、全天候和修正精度高等优点,因此是一种非常实用的高精度电波折射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波折射修正精度直接影响无线电系统的探测和定位精度这一问题,提出了利用微波辐射计反演大气折射率剖面进行电波折射修正的解决方法,并引入RBF(Radial Basis Function,径向基)神经网络算法反演大气折射率.在青岛市气象局架设MP-3000A型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开展了长达1个月的与探空数据的联合观测比对实验,对输出的大气折射率剖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算法与MP-3000A自带的神经网络算法相比,反演大气折射率剖面的精度提高了30%以上,同时,电波折射修正的精度也得以提高.因此,利用微波辐射计反演大气折射率剖面进行电波折射修正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7.
大气折射修正残差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随着无线电测量设备的不断发展,目标测量精度的不断提高,对电波折射修正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提供高精度修正公式,另一方面要求给出修正后的剩余误差大小。我们知道,影响电波折射修正精度的因素很多。但总起来不外乎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公式假设误差在现用的电波折射修正公式中,均作了大气是水平均匀的假设,认为大气是球面分层,而实际上大气结构是水平不均匀的。不均匀的情况又由于不同的下垫面及气流有所不同。如陆海交界,山川起伏区大气水平不均匀性就比平坦的沙漠来得大。大气在  相似文献   

8.
在高精度弹道测量事后数据处理中,常采用“EMBET”方法来自校准外测系统的系统性误差。但如何引入合理的外测系统误差模型,是关系到自校准效果的关键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线性模型假设检验方法,井用以对外测系统误差模型进行辨识。经仿真计算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对流层大气折射模型在特定地区适应性不强的问题,基于电波大气折射效应原理及经典大气模型,分析了对流层大气折射误差估计模型及其投影函数,用历史气象数据分析了某地区气候特点,证明了修正模型在该地区应用的可行性。然后,利用多项式拟合方法得到了深空站地区大气折射统计模型,利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得到了深空站地区大气折射修正量的解析近似模型。最后,用实测数据对以上两个修正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统计模型稳定可靠,解析近似模型测量精度高,能够满足不同条件下深空测控及VLBI观测中电波折射修正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电波折射误差实时修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实时弹道处理过程中,由于获得探空气象数据比较困难,电波折射误差均采用各种简化方法进行计算,因而大气折射误差计算的精度不高,修正效果不佳。针对这种现状,本文提出了基于双指数模型的射线瞄迹法计算大气折射误差。试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精度与事后数据处理所采用的电波折射误差修正方法相当,且能够满足实时处理的时间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几十台套外测系统,尤其是高精度外测系统的精度鉴定问题,探讨了用卫星鉴定的新方法。这种经一次试验即可获取大量成果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也是外测精度鉴定的重要手段之一。文中论述了外测鉴定与校准的关系,外测精度鉴定的必要性,用卫星鉴定外测精度的优点,鉴定原理与数据流程,轨道约束方法和鉴定效果估计,实施可能性等。论证表明:利用卫星试验,一并进行高精度外测系统等的精度鉴定,是完全可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轨道约束“EMBET”技术的自鉴定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文为试验场外测系统开展经常性的精度鉴定工作提出了一种较为适宜和有效的技术途径。推导了利用轨道约束“EMBET”自校准技术的自鉴定方法,它不仅可以直接利用星船轨道测量鉴定外测系统或设备在动态时真实的测量精度,而且还可以提高轨道确定和预报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实际测量中外测系统误差难以准确作模,而影响“EMBET”的系统误差臬校效果,提出利用AR(P)模型来描述和代替外测系统误差模型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精度测速系统在优化设备时取消探空气象测量的要求,提出用统计大气折射率剖面分段模型代替探空测量剖面,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分段模型的测速雷达电波折射误差修正方法。利用某测站历史气象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精度较高,基本上能够满足测速雷达数据处理电波折射修正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5.
靶场安全问题随导弹性能的提高日趋重要。在发射场附近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因为这里导弹爆炸能量最大。诸如雷达、GPS外测系统和光测因多种原因在这里用得不多,故需要一种设备能在导弹起飞后头几秒内提供有用的外测数据。该设备能提供从发射台起飞直到120秒内的导弹偏离理论弹道的数据。 本文叙述的外测系统利用了无线电干涉仪的原理,从两个精密间隔的天线提取相位差测量值。这些测量值送往“试验显示设施”,转换成常用的角偏差曲线,供靶场安全人负使用。 本文介绍了无线电干涉仪系统的基本概念,这种特殊外测系统的设置和使用情况。并详细介绍了这种设备的射前演练、设置以及实时显示的设置和最终数据产品的输出。  相似文献   

16.
在参考线性分层法和资料[1]提出的解析法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电波大气折射误差解析计算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适用于任意仰角的观测。只要已知距离和仰角测量值以及对大气折射指数的拟合参数,即可求出距离误差、仰角误差等量。  相似文献   

17.
再入(返回)测量的自校准α-β-γ滤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导弹、航天器试验任务的实时数据处理中,α-β-γ滤波已得到应用。由于外测系统的观测数据中,除含有随机误差外,还含有系统误差,而且系统误差经常大于随机误差。随着对实时处理测量精度要求的日益提高,应用α-β-γ滤波解算弹道参数,必须考虑外测系统误差的修正,否则,在较长测量弧段利用其滤波时,系统误差会造成弹道参数的滤波“发散”。本文基于“EMBET”自校准原理,将其推广到α-β-γ滤波中,完成了具有自校准α-β-γ滤波公式的推导,并给出再入(返回)测量弧段时的常用测量元素下的相应公式。  相似文献   

18.
一、鉴定和校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导弹武器系统和航天器的运载火箭在研制过程中,需要经过靶场飞行试验的全面鉴定。弹道式导弹(运载火箭)制导系统的鉴定,航天器的指挥控制,都需要靶场测量设备和跟踪网站提供精确的位置和速度数据。可以说,导弹武器系统和航天器的实际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靶场外测数据的质量。而高精度的外测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外测系统本身的鉴定和校准工作。因为,确保规定的测量精度,是对外测系统提出的最重要的要求之一,而对一切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实际测量中外测系统误差难以准确作模,而影响“EMBE T”的系统误差自校准效果,提出利用AR(P)模型来描述和代替外测系统误差模型的思想。采用AR(P)模型拟合仿真连续波雷达系统误差,结果表明非常吻合,拟合结果明显优于利用时间多项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利用遥测信号无线电干涉仪的初始段安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ins.  ML 《飞行器测控技术》1998,17(3):75-79,86
靶场安全问题随导弹性能的提高日趋重要。在发射场附近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因为这里导弹爆炸能量最大。诸如雷达、GPS外测系统和光测因多种原因在这里用得不多,故需要一种设备能在导弹起飞后几秒内提供有用的外测数据,该设备能提供从发射台起飞直到120秒内的导弹偏离理论弹道的数据。本文叙述的外测系统利用了无线电干涉仪的原理,从两个精密间隔的天线提取相位差测量值。这些测量值送往“试验显示设施”,转换成常用的角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