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陀螺伺服测试,由于能真实的模拟陀螺在平台式惯导系统中的工作状态,而被广泛的应用,对于惯性级平台式陀螺来讲,优为如此。陀螺伺服测试主要用来测试陀螺的长期漂移性能和漂移系数分离。本文在建立双轴陀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双轴陀螺在单轴伺服转台上进行漂移测试和极轴翻滚的试验方案;分析推导了双轴陀螺在单轴伺服条件下,陀螺漂移测试和漂移系数分离的数学模型方程。本文分析推导的结论,是进行陀螺伺服测试的理论基础。该结论也经过了单轴伺服漂移测试的实际验证,因此,在工程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前,三浮陀螺仪误差模型包含沿输出轴的一次项误差系数DO,该误差项尚无明显的物理意义,但 DO的标定结果在0.0002(°)/(h·g)~0.015(°)/(h·g).针对三浮陀螺仪的结构特点和测试方法分析了DO的产生机理,通过调整安装误差角的试验说明安装误差角带来的天向地速和一次项分量会影响DO,因此系统在选用陀螺误差模型时,需关注由测试方法带来的误差.同时,陀螺在设计、生产和调试过程中对安装误差角的影响应予以重视.最后用统计检验的方法说明DO对误差模型的线性影响不显著,为系统选取陀螺误差模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4.
5.
针对典型MEMS陀螺静态误差大、 影响工程上使用的难题,提出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Kalman滤波方法.通过对典型MEMS陀螺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其趋势项,进行周期检验与相关性分析,建立时间序列模型;针对建立的时间序列模型,提出利用Kalman滤波方法,消除零位不稳定性.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该解算方法能够有效补偿MEMS陀螺静态误差,显著提升其静态指标. 相似文献
6.
三轴转台误差源对陀螺加速度表测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三轴转台设备误差源;讨论了转台误差对陀螺加速度表测试精度的影响。根据陀螺加速度表的输入输出模型,建立了转台误差对陀螺加速度表系数辨识影响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飞行试验测量数据中存在过程噪声和测量噪声,导致飞行数据之间不相容,国内目前常用的输出误差法不适用于耦合严重的直升机飞行数据相容性检验。采用增广卡尔曼滤波方法进行状态估计,大幅度地消除测量值中的误差;再用输出误差法对增广卡尔曼滤波估计的结果进行相容性检验,并将其应用于直升机四阶纵向等效模型辨识中。结果表明:提出的这种方法既解决了单独使用增广卡尔曼滤波进行数据相容性分析时由于初期收敛过程造成的滤波误差问题,又克服了单独使用输入误差法进行数据相容性时需手动修改时间延迟问题和测量值中误差过大时输出误差法无法收敛问题,使得检验效果与计算效率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车载试验时平台的安装方式以及所需要的外测信号等问题,给出了误差模型以及导航误差方程,设计并进行相关软件仿真。结果表明,在现有外测信号精度下,该方法可分离出惯导平台误差中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零次项误差系数,对加速度计的一次项误差系数分离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14.
广义卡尔曼滤波递推公式的证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尔曼滤波方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估值方法,但其要求系统数学模型已知。而广义卡尔曼滤波与卡尔曼滤波相比并不需要系统数学模型已知,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在广义卡尔曼滤波方法的状态模型和测量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其递推公式的证明问题。最后通过广义卡尔曼滤波与经典卡尔曼滤波仿真曲线的比较,验证了广义卡尔曼滤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陀螺稳定平台的漂移问题,建立了陀螺稳定跟踪装置在不同工作模式下陀螺漂移的数学模型,指出稳定模式下包含常值漂移和相关漂移的陀螺低频噪声是影响稳定精度的主要原因。提出一种自适应实时估计算法,采用卡尔曼滤波框架和滤波器收敛判据,结合Sage-Husa滤波和加权Sage-Husa滤波算法,利用跟踪器跟踪静止目标时输出的脱靶量信号对陀螺常值漂移和相关漂移进行估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系统模型和噪声特性均不准确的情况下使用,收敛时间小于3 s,估计均方差小于0.02 (°)/s,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离散系统的优化鲁棒滤波方法。为了得到滤波的逼近计算式,通过优化加权矩阵得到了上界不等式逼近和等效系统矩阵,得到了鲁棒滤波的时间更新算法;通过优化加权矩阵得到了下界不等式逼近和等效观测矩阵,得到了鲁棒滤波的测量更新算珐,并且给出了鲁棒滤波算法收敛的条件。飞行试验数据处理的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18.
主要研究导引头随动系统中探测器信号处理延迟的影响及其补偿控制算法。提出了一种自适应Kalman滤波延迟补偿方案,利用Kalman滤波的预测能力得到当前时刻视线角的估计值,进而得到此时的跟踪误差的估计值,取代被延迟的探测器输出进行闭环控制。考虑到导引头探测器的低更新频率、非等间隔量测等工程特点,又对上述滤波算法进行了一系列改进。仿真表明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导引头在弹体扰动情况下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