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文木 《太空探索》2000,(12):46-47
尽管在70年代里诞生了许许多多的新式飞机和航天器,但最能够代表这个年代的显著特征莫过于由各种精密仪器组成的集成系统了。这种能够完成许多功能的集成,正是人类对于航空航天技术深入的认识和直接反映。如电传操纵飞行控制,多模态数字雷达,组合发射控制系统、精确制导武器,以及许多电子控制分系统的研发使用,使得飞行员能够更轻便灵活地驾驶飞机,武器操作物也能够更简便地瞄准目标开火。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在这一时期也有了长足发展,使人们对飞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防部因军事目的建立了GPS。该系统在海湾战争、沙漠之狐行动、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阿富汗战争中,GPS/INS制导武器得到普遍运用,对战争的进程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为了保住全球霸主地位,美国一方面极力阻挠欧盟 “伽利略”(Galileo)计划的实施,另一方面不断投入巨资更新完善GPS系统,并对GPS系统进行技术攻关。 1 GPS星座卫星的更新换代 GPS系统星座最初使用的是Block-I卫星,接着使用的是Block-Ⅱ、ⅡA,后来是Block-ⅡR,最近使用的是改进型Block-ⅡR…  相似文献   

3.
精确制导、空中发射的武器由来已久,二战中曾出现过靠惯性运动及带推力的炸弹;朝鲜战争中,美国曾使用过无线电制导的炸弹。当激光出现时,这种精确制导武器随即出现了质的飞跃。经过大大小小战争的洗礼,现在精确制导武器已被喻为空中势力的“终结者”。  相似文献   

4.
周胜利 《国际太空》2003,(10):17-21
□□从太空时代开始以来,美国就在地球观测卫星领域及发展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军用方面,“科罗纳”(CORONA)侦察卫星项目使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显现了领先地位。民用方面,美国在1960年发射了第1颗气象卫星,也是“泰罗斯”红外观测卫星(TIROS)系列的第1颗。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相似文献   

5.
□□美国反导态势感知太空系统主要包括导弹预警卫星系列,其中“国防支援计划”(DSP)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获得了比较成功的应用,目前该系列卫星仍在使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开始论证接替DSP的新一代系统,即“天基红外系统-高轨道”(SBIRS-High),这项经过12次反复论证形成  相似文献   

6.
1 引言 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范围广、全天候、连续实时的精确导航与定位能力,可为各种武器装备和人员提供精确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卫星导航技术于20世纪50年代末走上军事高技术的舞台,半个多世纪以来,其在军事领域广泛应用于陆海空各种战场作战单元,成为高技术兵力兵器实施战场机动和远程精确打击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占佳 《国际太空》2003,(7):18-20
1991年1月,在美国总统老布什重新审定战略防御启动(SDI)计划后,天基全球防御系统更名为“天基红外系统”(SBIRS),但其功能没有变,仍是导弹预警卫星系统。 1 从“国防支援计划”到SBIRS的发展 “国防支援计划”(DSP)卫星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制,经几代发展后定型,70年代末正  相似文献   

8.
说起中国的反坦克导弹,许多读者朋友们一定会不约而同地想到“红箭-73”和“红箭-8”系列反坦克导弹,两者分别是中国第一代和第二代反坦克导弹,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世界上坦克装甲防护技术的提高,主动防护装甲的出现,使采用空心装药战斗部的反坦克导弹的攻击效能受到了限制。  相似文献   

9.
钱磊 《飞碟探索》2008,(7):16-17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拒绝终止UFO研究 许多不明飞行物研究者对康顿报告并不满意,他们认为这只是掩饰中央情报局在不明飞行物现象研究活动中的一种手段。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一些事件,又更使他们相信是情报局在从事间谍活动。  相似文献   

10.
在"蓝皮书"计划中所涉及的UFO事件是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60年代的案例,其中至少有5%的事件是用现今的科技所无法解释的,这就是说,有大约600件典型的UFO事件是难以否定的了.而在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三十多年之中,又出现了成百上千件难以解释的UFO事件,更使UFO否定论者陷入了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1.
电磁炮概念是由法国人安德烈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自70年代初开始,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率先建立了电磁轨道炮模型,并通过试验证明了电磁轨道炮在理论上的可行性,随后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持续地开展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摄影镜头下忠实呈现的第二次伊拉克战争,和人们的想像似乎有些差距。在3月20日第一天,美英联军以40枚精确制导武器进行“斩首行动”后,陆上部队便长驱直入,攻进伊拉克,每天的战况都是联军矛头推进了多远或者攻击抵达哪里。关心战况的人也许会奇怪,空军在哪里?  相似文献   

13.
信息的安全传递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之一,但计算能力的迅猛提升已经让传统加密技术变得越来越脆弱。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量子计算概念的提出及其初步演示验证,更如同在传统密码安全性上方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威胁着传统通信系统的安全。量子通信的问世,重新点燃了建造"绝对安全"通信系统的希望。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主要军事强国把量子科技列为国家战略性发展领域,视其为继微电子信息之后,极有可能引发军事、经济、社会领域又一次重大革命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刘岩 《飞碟探索》2011,(11):42-43
在20世纪60年代,俄罗斯物理学家尼古拉依·卡尔达舍夫将人类的文明进程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文明就是可以在自己居住的星球自由活动的文明,人类到20世纪40年代大型客机问世后就达到了这个文明层次。第二类文明就是在自己居住的星系内自由旅行的文明,人类在20世纪70年代登陆月球,但是,太阳系的其他星球尚无力涉足。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机器制造科研生产联合体的设计师们对世界反舰导弹的未来发展做了一次系统的评估,得出的站论是,20世纪70-80年代购买第一代反舰导弹的国家,进入90年代后将不得不对这种武器进行更新换代。美国的“捕鲸叉”、法国的“飞鱼”、意大利的“奥托玛特”、俄罗斯的P-15“白蚁”等老一代反舰导弹不仅不能适应未来海战的发展,而且在物理性能上也明显地落后于技术的发展,现代舰载防空兵器的最新发展已使其失去了发挥作用的空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青年科学家魏格纳在翻看地图时,忽然发现地图上的非洲大陆海岸和美洲大陆海岸的图形相似,在互相拼接后两块大陆之间几乎没有什么间隙。他设想,这两块大陆原来是连接在一起的,由于某种原因,后来发生了“撕裂”,将陆地一分为二。这个假说,就是今天的“大陆漂移说”的起源。但是,由于受当时的科学条件限制,魏格纳去世前也没有找到证据能够证明非洲和美洲大陆原来是一整块大陆。   20世纪 70年代初,海洋学家利用水下声纳探测技术,发现了大西洋底有一条 4万多千米纵贯南北的中脊,在中脊顶部有一条很深的大裂…  相似文献   

17.
舰载导弹垂直发射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美、苏、英等国为了克服水面舰艇的导弹倾斜式发射系统反应时间长、发射速率低、载弹量少、发射方位受限等多种弊端,开始研究舰载导弹的垂直发射技术。但是由于当时的导弹体积过大,使垂直发射系统还不能够在实际中得以应用。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和惯性仪表技术性能的提高以及小型化和成本的降低,使战术导弹的垂直发射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飞碟探索》2007,(3):F0002-F0002,1,2
事实上,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这种螺旋状飞行物在中国已经不止出现过一次.  相似文献   

19.
1引言 迄今为止,美国、苏联/俄罗斯的载人登月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和苏联为了政治目的展开了载人登月竞赛。美国执行了规模浩大的阿波罗计划,使用土星-1B运载火箭进行了不载人或载人“阿波罗”飞船的地球轨道飞行试验,并使用土星-5运载火箭发射“阿波罗”载人飞船登月。苏联也为执行载人登月计划研制了N-1运载火箭,但飞行试验全部失败,最终取消了登月计划。第二阶段是进入21世纪之后,  相似文献   

20.
江燕 《太空探索》2002,(12):14-15
提前火箭,人们脑海里就会出现一个竖立在发射架上那“身材”魁梧,高耸入云的形象,但是电火箭却完全不同,看上去仿佛是一台不起眼的电子仪器。电火箭在上一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就已研制成功,并经过多次空间飞行试验和试用,但是始终未受“重用”。在空间技术领域,基本上是化学推进系统的一统天下。进入20世纪90年代,小卫星的兴起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