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航空港》2008,(7)
反复品读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周闻的《周闻山水画集》,一种美感扑面而来,一种"宁静和谐、清逸感人的韵味"和"豁达超越的意境及笔墨灵动、构图严谨、气势磅礴"的艺术魅力令人折服。这是他多年来的执着于绘画天地、孜孜以求,藉以沟通人与自然、人生与艺术、心灵与现实的发现与感悟,是着意构筑自己精神家园的一方展示,亦是他追求表现自我意绪、心境、审美品格、精神境界的结晶。  相似文献   

2.
杜甫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今存一千四百余首。仅漂泊西南十一年间所创作的诗篇即占其作品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其西南诗不仅数量多,而且所表现出的深邃思想内涵和炉火纯青的艺术技巧,为我们展现了一位老而弥坚、不断追求的"诗圣"形象。在杜甫研究的领域内,本文第一次较为全面、深入地探讨了西南漂泊生涯与客寓意识对杜甫人生追求的影响,推动其后期乡国君民诗登上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莱辛的《拉奥孔———或称论画与诗的界限》是德国启蒙运动时期重要的美学著作,指出诗与画的界限。他认为诗擅长表现时间艺术,即行为;而画擅长表现空间艺术,即物体。他的理论纠正了屈黎西派提倡描绘体诗的偏向和温克尔曼的古典艺术对静穆的片面看法,把人的动作提到首位,建立美学中的人本主义理想。里尔克是20世纪德国著名诗人,其作品《豹》被视为他最负盛名的佳作。《豹》表现关在铁笼里的豹的形象,抒发作者在探索人生意义时的迷惘、仿徨和苦闷的心情。通过分析这首"咏物诗"的代表作,诠释莱辛所认为的"诗是表达空间的艺术"。  相似文献   

4.
《航空港》2005,(5)
计建清西部系列作品的问世,既是他多年来执著于绘画天地,孜孜以求,藉以沟通人与自然、人生与艺术、心灵与现实的发现与省悟,是着意构筑起自己精神家园的一方展示,亦是他追究表现自我意绪、心境、审美品格、精神境界的结晶。建清的山水画如其人品、性格、朴实厚道,没有浮华,更没有张扬。他长久的以一种真诚、率直的态度处世、作画、正因为有了这些因素才构成了他在艺术道路上最为可信的语言。近年来建清兄将他的创作重点放在讴歌西部这一曲曲具有无限生命气息的山川乐章之中。当我拜读了他西部系列中《古道风情》和《边关胜迹》两幅作品之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深入了解掌握书法艺术与篆刻艺术的同与异、共性与个性。方法 分析与研究书法艺术与篆刻艺术的成因。结果 介绍了书法艺术和篆刻艺术的表现特征,阐述了其历史的沿革成因、以及用材、用途、内容。有利于研习者在该领域里的研究和传承。结论 弘扬民族文化,掌握书法艺术和篆刻艺术同与异、共性与个性。  相似文献   

6.
"流行书风"的形成与当时书法艺术家主体的完全独立、书法理论界的思想解放、创作主体对创作的个性化与原创性追求,以及以国家级的展览为代表的展厅文化的推波助澜息惠相关.只要其"根植传统、张扬个性"的宗旨不变,在当前乃至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它将一如既往地继续"流行".  相似文献   

7.
《航空港》2013,(12)
<正>"2013年10月23日,上海时装周"this 2014AW秋冬新品发布会"在上海新天地太平湖拉开帷幕,该品牌意在为艺术气质的摩登轻熟女打造新风尚,并以现场首秀+网上同步发售的新方式引领购物体验Afunky lady新funky时代的"淑女"们,反骨传统与单调所谓this,是tasteful,handsome、iconic splendid的缩写它强调纯粹而极致与生活情趣并存的新DECO风格,自由性感率真而迷人完不完美无所谓,边成长边青春,边优雅边叛逆!这就是我,call me this!  相似文献   

8.
学会珍惜     
《航空港》2015,(5)
<正>与其老是在后悔、反省、自寻苦恼,还不如默默咬牙忍住,告诉自己:就是因为无法尽如人意,才叫做人生,才值得一生去珍惜。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不管你知不知觉、承不承认,珍惜是福。有道是"幸福那么缺货,请别肆意挥霍。"人生的很多幸福,都源自于珍惜。珍惜时光,收获阳光和雨露;珍惜友情,收获关爱和尊重;珍惜工作,收获成绩和点赞;珍惜人生,回报幸福和美好。生命是短暂的,人拥有生命的同  相似文献   

9.
在战争中个人要承受生命中怎样无法言说的沉重,作家邓一光通过他的中篇小说《远离稼穑》进行有益的探索,刻画"我的四爷"这样一个有过三次特殊被俘经历的人物形象,表现作家以勇气和胆识对战争文学题材的开掘与对角度的拓展所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航空港》2008,(5)
常言道"文如其人",同样,"画也如其人",画家的思想、观念、心态、性格、性情、待人接物、嗜好等,都能从他们作品的艺术主张和艺术风格中得到解读。如表现理念上重技巧还是重思想:表现形式上是细腻还是粗犷:表现手法上的飘逸还是精微;表现效果上的空灵亦或凝重……这是由先天的本性加以后天的养成浑然形成所决定的。任何形式组合的得体,是由你恰如其分地将自己的个性、理念、能力、擅长和它接上轨,所以  相似文献   

11.
一花一天国     
《航空港》2008,(5)
曾经读到过这样一首诗《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已经忘记作者是谁,然而那份初读时的震撼,却一直难以忘记。中国的传统绘画习惯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无限,表现无限,将自然与人的心灵合一。在宋瑞芝女士的花鸟画中,画者将春色寄托在点点花朵的摇曳中,而画中的二三小鸟,则启示着自然  相似文献   

12.
四、自成格局的小说理论批评小说的艺术理论是人们对小说现象的理性认识和科学概括。古代作家以非凡的才能创造了小说,在人们尽情地享受着小说艺术之美的同时,又力图准确地认识和概括这种为人类生活增添了无穷色彩的艺术样式,这就是小说理论的发端和形成。中国小说理论批评有自己的特点。从大的范围来考察,我国整个的古典文论与西方文论  相似文献   

13.
熊跃熙  王俊奎 《航空学报》1988,9(5):290-293
 一、引言 悬臂梁在其自由端受切向跟随力作用的稳定性是一个典型的非保守问题。Beck于1952年用动力学方法求得了它的精确解,故称之为Beck梁柱问题。 本文根据Beck梁柱与向心载荷模型的正确关系,提出一种求解Beck梁柱的向心载荷模型逼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静享孤独     
《航空港》2014,(8)
<正>生活在一个浮躁不安的时代,我们也是应该留一份安静独自品味的。静享孤独也是人生的一种快乐。人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能认识自我。在孤独中,你能学会珍惜生命,你能懂得悦纳他人,你会知道坚守自我。孤独纯粹,纯粹得弥足珍贵。因为孤独不是社会的,它永远不会有猥琐之状,阿谀奉承不能与它为伍;它超然而独立,不需要谁来认同,没有利己;无坚不摧才是它真实的形象。孤独是什么?孤独是思考和清醒,孤独是敬畏和珍惜。其实孤独既是放空自己,又是充实自己。只有经过沉默修养和孤独洗  相似文献   

15.
探索叶芝、乔伊斯两位爱尔兰作家在信仰、创作手法、历史观、爱尔兰民族运动和人生感悟方面的相同点、不同点,供评阅参考。叶芝、乔伊斯不信仰基督教,有各自的哲理,但有相似的历史观——循环论。乔伊斯充分利用象征主义,以荷马《奥德赛》中的人物、故事情节、地点作为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的框架——各章的题目,揭示了深奥的道理。叶芝参加爱尔兰民族的解放运动,成为爱尔兰文艺的领导人,而乔伊斯却放逐自己于海外,拯救自己的理想——文学。两人在创作中得出各自的结论,以劝谏他人。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内,产品已成为现代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实体,它系着企业的生命。企业不在大小,唯有新产品则名。一个企业欲在当今激烈的市场激战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除了必须针对动态的市场需求适时不断地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外,还需正视商品命名的艺术及商标的价值。 日本经济学家认为:决定商品畅销的因素有:命名、宣传、经营、技术。在激烈的市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版画在世纪之交的转变颇具意味.从大众的文化用具向小众的精神载体、从艺术的社会属性向材技的私密空间、从情节的倾向描述向视觉的深层阅读等不同角度与层面的转变,展示了版画在历史进程中新的演化,以及对自身价值观新的认识,这一转变的结果是对版画创作目的的分裂一坚守大众的立场,认同服务的目的,是社会版画的立场与目的,强调个性的主张,注重材技的品质则是学院版画的主张与品质。当然,还有不乏试图走出第三条路的实践者,他们更看重的是表现的结果而不仅仅是主张,如以格子划分造型为语言特征的罗贵荣。在艺术创造活动中,语言的表述如果带有方言口音,显然比标准普遍话更具个性魁力,有着更丰富的审美含义。罗贵荣并未像大多数人那样据守一种口音,去与普通话叫板,相反,他是据守住普通话而与某种口音接近,在不可能的现实中滋养可能的价值,他确信是最具张力的个性正是读懂了共性后才死而后生的。  相似文献   

18.
短篇小说唯其短小,才更注重构思的艺术,讲求思想的艺术结构和表现技巧。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人说,“妙,是短篇小说的生命”。这话虽欠全面,但很有道理,颇有见地。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产于清代,说的鬼狐,尽为短制,虽隔朝改代,然久传不衰,此中除“花妖狐媚,皆具人情”之外,它的巧妙的构思艺术,不能不说是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广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诗型广告将诗歌优美的语言引入到广告中,赋予了广告独特的艺术内涵,增强了广告的宣传效应。运用"三美"原则,通过对诗型广告汉译的研究分析,提出了译者在进行诗型广告翻译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以保持源语的"意美、音美、形美",使译文与原文产生相同的广告效应,达到产品宣传和情感陶冶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一直以来,张爱玲以一种与“五四”启蒙叙事以及四十年代救亡叙事截然对立的姿态独立于世。在她的笔下,文学从来没有被赋予鼓励人生,指导人生,改造人生的启蒙重任。尽管在四十年代的前几年,“五四”作家的启蒙意识已被浓缩为强烈的政治意识与战争意识,但张爱玲对这一切采取的依然是一种回避的态度。她的作品中,没有革命也没战争,有的只是世俗生活的琐碎与无奈,而苍凉美感的确立,无疑又是张爱玲对新文学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审美基调的另一背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