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日本空天飞机研究委员会1987年6月25日向日本科技厅提出建议:应于明年开始研制一种称为“希望”号的小型不载人空天飞机,并于1993年用 H2火箭首次发射。空天飞机计划分两个阶段实施。  相似文献   

2.
1992年8月11日“韩国星”1号科学实验卫星升空,标志着韩国成为世界“航天俱乐部”成员。从那时起韩国人按着“国家宇宙开发中、长期发展规划”一步一个脚印走过7个年头,到1999年12月21日“阿里朗”1号地球观测卫星升空,使韩国拥有7颗自行制造的卫星(韩国星1、2、3号;无穷花通迅卫星1、2、3号;阿里朗1号)。 由韩国科学院航天及宇宙研究所开发的多用途地球观测卫星阿里朗1号。从1994年开始与美国TRW公司合作开发,共耗资2243亿韩元,在美国西海岸范登堡空军基地,利用轨道科学公司  相似文献   

3.
2002年8月21日6点零5分(美国东部时间),在卡纳维拉尔角的空军基地.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最新型、大推力运载火箭宇宙神5号从第41号发射台上拔地而起,31分钟后,将欧洲的“热鸟”6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美国空军领导的“渐进一次性运载器”(EELV)计划取得初步成功,美国运载火箭历史将开始新纪元。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空天飞机热”正风靡欧美之际,美“Aerospace America”杂志今年三月号刊登了Robert Truax的一封持不同见解的来信。此信从成本和有效载荷份额两方面分析了空天飞机的不足,并提出了利用传统火箭技术发展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可能性。现将此信译载如下。  相似文献   

5.
新闻摘要     
▲从“陆地卫星”获取的数据减少。从1988年11月1日开始,美国大幅度减少了从陆地卫星4号和5号上接收的图象,原因是经费不足。美国商业部决定减少利用国内的陆地卫星地球站。已支付陆地卫星数据接收费用的国外地球站还按原来的使用。▲美国空军进行空天飞机模型再入试验。美国空军最近用全部为碳/碳复合材料的天地往返运输机模型进行了再入试验,这是国家空天飞机(NASP)计划的一部分。模型全长3.6米,在位于新墨西哥洲白沙的美陆军试验发射场用火箭发射至大气层。▲法国将在1989年召开火星探测国际会议。法国国家空间中心(CNES)将在苏联的火星探测器“火卫一”飞越火星之后,即1989年10月23~27日在巴黎召开第一次火卫一科学会议,交流所取得的探测成果。这次法国在火卫一上搭载了传感器。  相似文献   

6.
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于1989年6月28日发表了空间开发政策大纲,这表明日本在90年代正式向载人空间活动的方向迈进。大纲绘制了种种空间开发活动的蓝图,着重介绍了新增设的空间开发活动系列: (一)载人空间活动使用美国航天飞机进行日本最初的空间材料实验(预定1991年7月进行),并参加自由号国际空间站计划,执行日本独自开发的“日本实验舱”(JEM)这一既定路线。  相似文献   

7.
从1967年开始,波兰参加了“国际宇宙”计划的所有试验;宇宙物理学,宇宙气象学,宇宙生物学和医学,宇宙通信等等。1970年11月18日,“垂直线-Ⅰ”号地球物理火箭发射成功。这枚火箭上运载有波兰弗劳兹拉夫大学天文台和波兰科学院太阳地球联系实验室研制的 x 射线太阳值谱  相似文献   

8.
日本正计划将其不载人的希望号(HOPE:H-2运载火箭发射入轨航天飞机)轨道器做为研究、建造一种能着陆、水平起飞和能单级入轨的空天飞机的基础。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一直领导着这种带翼轨道器的研制工作,计划在1996年末用H-2运载火箭(轨道器装在火箭顶部)发射。轨道器投入运营后,可以从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飞到国际自由号空间站。希望号航天飞机为自动操作,将承担不载人货运任务,可在机场跑道上水平着陆。  相似文献   

9.
据《航空与宇宙》期刊6月号报导,尽管美国空天飞机的支持者满意地注意到80英尺长的东方快车空天飞机模型已在巴黎航展期间展出,但高超音速冲压燃烧运输计划前景的不稳定性似在增加,军事开支的削减促使五角大楼考虑停止对计划费用达60亿的空天飞机计划的支持,这一动向将迫使美国寻找国际合作伙伴。国家研究委员会委托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报告中说,空天飞机的实  相似文献   

10.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为配合美国空间站日本舱在1996年的应用,1989年开始着手对宇宙往返运输飞船HOPE作预备设计,1990年正式研制。 NASDA从60年代就开始研究HOPE,当初的计划与欧空局(ESA)的“赫尔墨斯”相同,以载人运输系统开发为目标。但到了70年代,考虑到需要从空间站回收物资,不仅受时间限制,而且受到H-Ⅱ火箭发射重量及可靠性方面的制约,载人有困难,故变更了已有的计划。现已明确的HOPE的基本条件及研究的课题如下: 从种子岛空间中心用H-Ⅱ火箭发射,  相似文献   

11.
哈勃望远镜耗资21亿美元,于199O年4月24日由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带入太空,在25日被施放到613公里高的空间轨道,开始了为期15年探索宇宙奥秘的使命.科学家对它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帮助解开重大的字富之谜,包括追寻宇宙的起源,探索神秘的“黑洞”以及回答宇宙究竟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等问题.它的发射是天文观测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在1997年财政预算中,日本的10家航天机构正在载人航天、星际间航行、地球观测诸项任务,获得总共35.7亿美元的经费。此经费将比目前提高了6.5%。阿尔法国际空间站日本实验舱(JEM)的经费总数将达到13亿美元。 宇宙事业开发团(NASDA)申请了6.454亿美元用于研制JEM实验室。另外,正在申请获得1.688亿美元用于研制“希望”X号小型航天飞机。“希望”号航天飞机的主要任务是来往于地面和空间站进行补  相似文献   

13.
4日格林尼治时间15时30分,苏联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用宇宙号运载火箭将一颗民用导航卫星Nadezhda(希望)送入太空。据认为,该星将代替1986年11月13日发射的宇宙1791卫星。这是苏联发射的第一颗民用导航卫星。 5日格林尼治时间8时5分,苏联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用联盟号运载火箭发射了一颗地球资源照像卫星宇宙2029。  相似文献   

14.
日本文部省宇宙科学研究所副教授的川泰宣撰文回顾了日本从1955年研制探空火箭以来日本航天发展史,并展望将来向月球、火星发射探测器和研制空天飞机。  相似文献   

15.
日本气象厅和宇宙开发事业团向空间活动委员会申请,继续研制下一代“向日葵”(即静止气象卫星)系列卫星。这两个机构拟从1987年开始研制,以期1992年发射。新一代气象卫星将有更多的日产组件,以提高卫星的可靠性,因为以前的“向日葵-2”和“向日葵-3”采用进口的观测系统故障频繁。新一代气象卫星将装有可见光和红外自  相似文献   

16.
航天简讯     
美国研制出用于星际飞船的新型超强材料□□据2005年8月30日的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专家研制出了一种新型超强材料,它将被用于未来的星际飞船。这种新材料属聚乙烯家族,专家们称之为“宇航塑料”。与其他金属防护材料相比,它质地轻巧,还能够保护飞船中的航天员少受太空辐射的危害。专家们还强调,如果再增强这种材料的耐热性,那么它完全可以被用于制作成各类宇宙飞行器的热防护层。在此之前,学者们曾认为只有全金属材料外壳的载人飞船才能保护航天员顺利穿越行星周围的带电粒子流。而如今,科学家们认为,这种新型“宇航塑料”将会更好地应对…  相似文献   

17.
日本正研制的“有翼轨道飞机”用目前的N和H1火箭发射不了,另外还需要解决再入大气层、滑翔、着陆等飞行技术。然而,这些方面的技术专家也正是日本缺少的,这促使宇宙开发事业团与航宇研究所通力合作。他们合作的内容包括三部分:①空气动力学特性;②制导控制/自动着陆;⑧热结构分析。在第三部分中,也拟研究再入时的热防护法。两个单位已共同成立的“霍普(HOPE)技术研究委员会”将提出各题目具体内容计划。计划要适应研究和发展情况,不妥之处每年都可进行修正。开发事业  相似文献   

18.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已于1986年11月9日把准备在1987年1~2月发射海洋观测卫星1号(MOS-1)的 N 系列火箭16号机(N-Ⅱ系列的第8枚),从三菱重工业名  相似文献   

19.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首次试航的成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开发宇宙的第二阶段——空间工业化的新时代。当人们开始长期地生活和工作在空间站之时,就是空间工业化的实现之日。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开发太空资源,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等单位最近联合确定了一项新的微重力材料加工实验计划,该计划得到了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的批准。它包括以下内容: 1.利用MASER进行材料加工实验在1989年瑞典发射的小型火箭MASER上搭载一部实验设备,进行材料加工实验。这一实验计划由日本航空宇宙工业会负责实施。 2.IML(第一次国际微重力实验计划) 这是由美国的NASA、欧洲的ESA和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共同参加的国际合作开发计划。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具体负责这一计划的实施。 3.FMPT(第一次空间材料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