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舱位控制在航空收益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航空客运方面,而对航空货运舱位控制方面的研究比较少。航空公司要提高货运收益,应和客运一样尽量将货舱提供给运价高的货物,但由于各个等级舱位请求到达时间不同,从而如何控制各个阶段的舱位销售数量以及合适的超售水平成为影响航空公司货运收益的关键。基于此,基于收益管理的思想,采用动态规划方法建立了考虑超售时的多级运价体系下航空货运舱位分配模型,由该模型得出航空货运舱住动态优化控制的策略,从而试图为航空公司实现每阶段货运销售的卖时控制提供方法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航空客运中的超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nAnalysisoftheOverbookingintheAirPassengerTransport一、超售的过去和现在赶售是指航空公司在飞机起飞前出售的座位超过了大有的座位。超售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空位损失,优化收益。在今天的航空业,超售是最主要的收益管理方法。但在20多年前,人们却认为这是不道德的做法,所以不太流行。当时美国有些航空公司即使时有超售,也极为否认自己是有意识地超售,因为这会影响公司声誉。理由很简单:超售会造成有些买了票的客人上不了飞机(deniedboarding,简称DB)。而当时有些航空公司,在处理持票上不了机的“多余客人”时确实采用了不…  相似文献   

3.
AProbetotheRevenueManagementintheCaseofMarketingEconomy推行收益管理,是今后国内航空公司为适应市场竞争的必经之路。票价多等级多舱位管理、座位的超售、团体管理分析及航线网络优化等等收益管理手段,在1998年已为国内航空公司全部或部分采纳,那为何还会出现航空公司收益大规模亏损?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有国内市场疲软的因素,但关键是中国民航的票价多等级多舱位的管理失控引发的,收益其实就在航空公司自己手中不知不觉地流失。航空公司引进了多等级多舱位的管理,却忽略了其他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以往航空公司座位超售模型方法较为粗略,确定的超售数量偏大这一问题,通过蒙特卡洛模拟的计算机仿真方法对机票超售展开研究。首先,改进了运筹学中"报童问题"的数学模型,细化了目标函数中的成本,将机票超售的成本确定为超售机票过多产生的赔偿成本和过少产生的虚耗成本两部分。在约束条件方面,由于以往的经典方法给出的超售数量偏大,故将其转化为超售的最大数量约束,从而建立了确定机票超售数量的数学模型。其次,建立了乘客预定机票与航空公司超售机票的随机过程,并从不同超售座位数下航空公司的收益、不同赔付额度下的最优超售策略和客座率对航空公司超售的影响这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了1000次模拟。最后,根据蒙特卡洛模拟的结果,给出了三种不同情况下超售策略的结果,并根据模拟结果给出了机票的销售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航空公司普遍在航空旺季来临时采取航班超售措施,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然而,在现有公司规模、航班结构、旅客性质和有限的规章制度下,航班超售的不恰当处理引起了绝大多数未能乘机旅客的不满,导致超售赔偿数额巨大,削弱或甚至不抵因超售带来的利润。本文从超售的两个环节入手,追求满客航班的合理超售,在获取超售收益的同时,又有效降低超售赔偿即超售成本,从而达到单班收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收益管理的基本方法有了准确的预测,就可以对有限的座位进行优化处理,或实施“收益管理”.优化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季节性和节假日管理、超售、航段管理、团体管理、全航程管理.季节性管理季节性管理除了对淡季和旺季进行价格调节之外,最主要的是对节假日等旅游高峰季节的管理.除了像印度等少数三天一小节、五天一大节的国家外,一般国家的节假日只占每年的十二分之一左右.但是,如果管理恰当,节假日可为航空公司带来20%以上的年收入.与节假日相同的还有  相似文献   

7.
研究航空公司在一个航段上每天有多个航班的机票超售问题,以多个航班总的期望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旅客到达率服从二项分布的多航班超售模型.并运用遗传算法,通过编写选择、交叉、变异函数,调用Matlab工具葙求解模型.以国内某航空公司北京一上海航线为例,分别求解了单一票价、航班座位数相同及多种票价、航班座位数和旅客到达率不同的航班最优超售量,为航空公司多航班的超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HowtoCarryoutRevenueManagementonGroups对于任何一家航空公司而言,团体需求都是它们运输总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亚洲的航空公司,有些航线的团体订座数量占全年订座的1矾一半认。对航线网上团体需求的有效管理,保证了航空公司可以彰她视理团体接收带来的风险。目前——些航空公司在接收团体的问题上存在着一定误区,面对当前航空市场的竞争环境,如何降低团体接收风险,提高航班整体收入是收益管理思想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灵活用好收益管理这一新鲜事物,可以很好的解决团体接收的问题。一、团体评估就是根据团体人教给予一个尽…  相似文献   

9.
航班超售及其法律责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班超售惹纷争 去年《中国民航报》曾报道,国内某航空公司因实行客票超售导致旅客不能登机,致使该旅客错过百万元合同的签订机会,该旅客故而向航空公司提出了高额的索赔请求。记得当时就如何认定航空公司在航班超售方面的法律责任问题,各位专家和学者可谓众说纷纭。无独有偶,笔者在最近的航空法研习中,发现了两个判决截然不同的航班超售案件。以下本文就以这两个案件为例,对航班超售的形成原因、法律责任以及减少航班超售的办法等问题作初步分析,希望能有助于广大旅客加深对航班超售问题的理解,避免由于航班超售导致延误所引发的…  相似文献   

10.
航空公司收益管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航空公司收益管理40余年来的发展历程,简述了超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比较了现有的各种预测方法,指出增量法是目前比较稳定的方法。详细介绍了现有的座位分配模型,将现有模型分为静态和动态两大类.并指出动态网络优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后认为,今后的研究方向将集中在4个方面:更稳健的预测方法、自动程序设计、网络优化、系统集成。  相似文献   

11.
对供应商管理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供应商管理是项目研制,尤其是“主制造商-供应商”研制机制下保障项目成功的基本要素,也是当前民机项目研制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结合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实际和国外发展趋势,从分析和研究民用飞机项目国内外供应商管理的模式出发,对供应商管理机理和要素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讨,从“市场观、客户观”、“主制造商-供应商”机制和主制造商供应商管理的建立等方面,对供应商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对形成科学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推动和规范民机事业的发展,指导我国民用航空工业科学发展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航安全水平的周期性问题是民航安全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总结已有的民航安全波动周期界定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系统安全周期性现象的形成过程,提出了采用安全水平巨涨落波动模式判断宏观安全周期的新方法,比较了不同界定方法的特点,并对新界定方法安全周期滞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新方法对深化安全周期性问题的认识、促进持续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识别民机产业发展特点 提高民用航空产品研发水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就基本的管理规律和参数而言,所有航空产品的研制基本一致,但因为市场和客户的不同,民用航空产品研制在体系建设和技术覆盖面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适航规章要求和客户使用环境不同,使得民用航空产品的研制必须要更多地把产品全寿命周期的技术成功和运行支持纳入早期的研制活动,这必然带来在研制体系和技术能力建设方面的差异化,而早日识别和把握这些差别是民用航空产品产业健康发展的必须。  相似文献   

14.
目前,航空运输业自由化的趋势动摇了芝加哥公约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国际航空运输双边管理体制,讨论了国际航空运输双边管理体制的由来并分析航空自由化发展的趋势,论述了中国航空运输业面临的竞争威胁,探讨了中国航空运输企业加快改革,强化管理,面对自由化挑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从社会需求、民航需求、民航学院自身的需求出发,分层次论述了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民航科技发展的特点,指出了民航跨世纪高层次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最后,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着重从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建设、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培养民航跨世纪高层次人才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民航维修安全质量综合评估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建立量化的民航维修安全质量综合评估系统并对关键性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的新设想,为民航维修安全管理提供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也为航空安全管理系统(SMS)的实施垫定了基础。从安全状况、质量状况、维修能力和维修经济性四个方面,利用模糊数学进行综合评估,形成反映民航维修总体状况的安全质量指数(SQI);同时利用灰色理论中的GM(1,1)模型和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对未来的趋势进行预测。评估和预测分析的结果为管理者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及时发现不良趋势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航空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空学报》2020,33(11):2851-2863
Recent years have witnessed a booming of the industry of civil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 (UAS). As an emerging industry, the UAS industry has been attracting great attention from governments of all countries and the aviation industry. UAS are highly digitalized, informationized, and intelligent; therefore, their integration into the national airspace syste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aviation. However, the complexity of UAS operation poses great challenges to the traditional aviation regulatory system and technical means. How to prevent collisions between UASs and between UAS and manned aircraft to achieve safe and efficient operation in the integrated operating airspace has become a common challenge for industry and academia around the world. In recent years,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as carried out a great amount of work and experiments in the air traffic management of UAS and som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 review of the UAS separation management and key technologies in collision avoidance in the integrated airspace, mainly focusing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AS Traffic Management (UTM), safety separation standards, detection system, collision risk prediction, collision avoidance, safety risk assessment, etc., as well as an analysis of the bottlenecks that the current researches encountered and their development trends, so as to provide some insights and references for further research in this regard. Finally, this paper makes a further summary of some of the research highlights and challenges.  相似文献   

18.
民航科学数据作为民航科技、管理、生产活动产生的原始、基础和分析研究信息,具有巨大的价值。建立民航科学数据体系,实现民航科学数据共享,是民航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研究中国民航科学数据现状和需求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全民航的科学数据共享体系,并介绍了民航科学数据中心建设的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19.
基于民用航空器制造的实践经验和美国联邦航空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以下简称FAA)与中国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以下简称 CAAC)适航规章的研究,重点分析了FAA与CAAC制造符合性检查领域对委任代表的授权职能。从适航规章要求、制造符合性检查领域委任代表的分类、具体的授权职能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了阐述。虽然两个民航局在制造符合性检查的授权职能上存在差异,但是只有与航空工业水平相适应的适航管理,才能更好地促进航空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